不要被碳盤查嚇到的淨零轉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碳盤查好像很困難耶! 這就好像每天都在減肥的自己,體重到底應該早上量晚上量、穿衣服量還是不穿量,真是困難。今天(5/19)環保署公布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把碳盤查的重點提出來讓企業參考執行。

現在很多朋友都意識到淨零轉型的重要性,不管是感受到極端氣候的壓力 (下週5/22-26,世界經濟論壇仍擔心減碳不夠快,2100年將溫升2.4度C,氣候災難風險更嚴重),或是政府法規要求(金管會、環保署),又或者是客戶的要求直接作為接單的條件等,都不會再問為什麼要做,而是問做什麼與怎麼做了。

淨零轉型首先我們要認知到過去溫室氣體排放是將營運過程中的這些氣體無償地排放到大氣中,把這外部性成本(externality)讓地球環境來承受。現在,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有價的(還很貴),熟悉追求CP值(cost to performance)的企業,一旦接受排放二氧化碳是要花錢的,相信對應的策略、組織、行動都會跟著改變,把CP值轉化為碳績效(Carbon Performance)。所以,淨零路徑簡單來分,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碳盤查(先盤點,再試狀況做查證)、碳減量(節能、循環經濟模式)、碳抵換、碳中和,而這就可以跟追求競爭力的企業慣性相結合展開。

針對今天(5/19)環保署公布的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指引,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是範疇(如下圖),企業針對範疇一的直接排放如車輛用油、冷氣主機冷媒添加、或是鍋爐燒油、燃氣等,利用消耗數量乘上碳排係數即可計算出來。範疇二則是以台電帳單與外購蒸氣等。

Source: 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

Source: 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

第二是時間與要求,上市櫃公司2023年起資本額100億元以上,鋼鐵、水泥等163家企業需完成碳盤查,並於2024年完成查證後在年報中揭露。之後陸續推展,到2027年起,均需揭露並於2029年完成查證。但事有輕重緩急,大公司有較多的資源來因應第一批的要求,中小企業則還有些時間可以準備,而這段期間的準備,也可先以必要的盤查先準備,逐步擴大逐步完善 (先搞定圈圈、再準備三角形吧!)

Source: 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

Source: 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

所以,拿出電費帳單、拿出購買紀錄,我們就已經踏出碳盤查的第一步了,再使用計算工具(參考指引的p.44),大概排放多少就可以知道。是不是也沒有想像中困難? 當然,不只是輸入資料,更要仔細看一下到底哪些活動造成比較多的碳排,如果是用電量高,能省一度電就是省下3~5塊錢,而這些費用的節省,對企業來說就是獲利,更何況現在通膨壓力高,原物料、能源價格都在上漲,「節能=獲利」是不是很值得思考呢? (還可以參考環保署的減量抵換專案喔)

淨零轉型是場馬拉松賽跑,起跑不會太困難,有節奏地跑下去,調整步伐(營運活動)、整理呼吸(策略與組織)、轉換心境(循環經濟模式),大家一起朝永續目標前進。

(後續再逐步分享減碳做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笑步魯斯的沙龍
8會員
23內容數
2023/09/23
在淨零轉型的馬拉松賽道上,淨零轉型321的節奏,讓每個人、每個企業找到自己步調,這時手上能再有張戰略地圖,會讓我們開始有依據,而不會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笑臉貓笑。
Thumbnail
2023/09/23
在淨零轉型的馬拉松賽道上,淨零轉型321的節奏,讓每個人、每個企業找到自己步調,這時手上能再有張戰略地圖,會讓我們開始有依據,而不會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笑臉貓笑。
Thumbnail
2022/07/22
大自然是最懂循環經濟的,所有的產物都能循環地再生於這個生態圈,因為大自然已經設計可以回收的材質、回收的路徑、回收的使用等,來讓生命綿延不絕,那我們的產品呢? 從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循環經濟的起頭與結束循環不絕的關鍵,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7/22
大自然是最懂循環經濟的,所有的產物都能循環地再生於這個生態圈,因為大自然已經設計可以回收的材質、回收的路徑、回收的使用等,來讓生命綿延不絕,那我們的產品呢? 從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循環經濟的起頭與結束循環不絕的關鍵,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7/07
打開抽屜,都還有三四隻舊手機,除了打算做為備用機之外,還有備用機的備用....? 其實,或許是擔心資料、或許是懶惰,就讓這些回憶沉在抽屜的裡面。這份Fairphone手機產品服務化的報告,卻點出了不同的商業模式。如果手機可以,那其他的資通訊電子產品呢? 摘錄一些重點讓我們可以借鏡:
Thumbnail
2022/07/07
打開抽屜,都還有三四隻舊手機,除了打算做為備用機之外,還有備用機的備用....? 其實,或許是擔心資料、或許是懶惰,就讓這些回憶沉在抽屜的裡面。這份Fairphone手機產品服務化的報告,卻點出了不同的商業模式。如果手機可以,那其他的資通訊電子產品呢? 摘錄一些重點讓我們可以借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ESG在近年越來越熱門,企業需要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文章解釋碳盤查的意義、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執行碳盤查的好處。
Thumbnail
ESG在近年越來越熱門,企業需要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文章解釋碳盤查的意義、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執行碳盤查的好處。
Thumbnail
碳排放盤查是指一個組織、企業或個人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的記錄。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溫室氣體。這項工作可以説明組織、企業或個人瞭解自己的碳排放量,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減少碳排放並貢獻於環保。
Thumbnail
碳排放盤查是指一個組織、企業或個人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的記錄。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溫室氣體。這項工作可以説明組織、企業或個人瞭解自己的碳排放量,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減少碳排放並貢獻於環保。
Thumbnail
世界一流品牌相繼要求供應鏈達到碳中和,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碳盤查」要如何做?有什麼國際標準要注意?範圍有哪些?數位技術如何協助做好碳盤查?
Thumbnail
世界一流品牌相繼要求供應鏈達到碳中和,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碳盤查」要如何做?有什麼國際標準要注意?範圍有哪些?數位技術如何協助做好碳盤查?
Thumbnail
「碳中和」是國際品牌的一致目標,淨零碳排是各國近年的政策方向,要怎麼做到「碳中和」呢?要做到「碳中和」有什麼執行步驟?
Thumbnail
「碳中和」是國際品牌的一致目標,淨零碳排是各國近年的政策方向,要怎麼做到「碳中和」呢?要做到「碳中和」有什麼執行步驟?
Thumbnail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就是將組織或產品(標的物)所產生的碳足跡(即溫室氣體排放量),透過自我減量(Reduction)及外部抵換(Offset),來抵銷碳足跡達成廣義的碳排放與碳移除平衡即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Thumbnail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就是將組織或產品(標的物)所產生的碳足跡(即溫室氣體排放量),透過自我減量(Reduction)及外部抵換(Offset),來抵銷碳足跡達成廣義的碳排放與碳移除平衡即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公司正在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但是,究竟什麼是淨零碳排放,以及企業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轉變? 淨零碳排放是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設定倡議,重點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間的平衡。它比單純的碳中和要雄心勃勃得多,後者的目的是通過植樹或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公司正在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但是,究竟什麼是淨零碳排放,以及企業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轉變? 淨零碳排放是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設定倡議,重點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間的平衡。它比單純的碳中和要雄心勃勃得多,後者的目的是通過植樹或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
Thumbnail
最近常聽到一個名詞「碳焦慮」,弄得自己也焦慮起來,到底碳在焦慮什麼? 不是,是我們在焦慮什麼碳的議題呢?
Thumbnail
最近常聽到一個名詞「碳焦慮」,弄得自己也焦慮起來,到底碳在焦慮什麼? 不是,是我們在焦慮什麼碳的議題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