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伊拉克後阻北約再擴:土耳其何以在俄烏衝突下左右開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俄烏衝突既是大國博弈場,也是各區域強國謀求利益的操作支點。
在中東海灣地區,沙特阿拉伯與阿聯酋並未全然回應美國的石油增產需求,也拒絕將俄羅斯踢出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產油國盟友(合稱OPEC+),更未參與對俄製裁,沙特甚至傳出將以人民幣定價部分石油出口的消息,可謂打了美國的戰略盤算一耳光。
對沙特在內的海灣國家而言,美國仍是其最重要的區域安全夥伴,但如今「重返亞洲」已成定局,印太區域才是美國往後的經緯重點。在此境況下,海灣國家雖不至於立即棄美而去,卻將在國家利益考量下,增加與其他域外大國的往來,以分散過度選邊的地緣風險。此次俄烏衝突中沙特與阿聯酋的中立表現,便反映其與俄羅斯日漸緊密的互動,以及冷戰以降中東秩序的再更迭。
而在南亞大陸,印度的立場堪為指標。早在2月24日戰爭爆發之初,其便不參與對俄製裁,更趁俄羅斯能源出口價格下跌機會,擴大進口俄羅斯原油。俄烏戰爭開始不過月餘,其便已購買1,300萬桶俄羅斯原油,幾乎趕上2021年全年度的1,600萬桶之數。
印度如此作為,除因極度仰仗俄羅斯軍火,也是意在強化自己擺盪印太的「棋手」身分。若印度選擇受美調度、制裁俄羅斯,便可能促使莫斯科進一步靠向北京,如此一來面對中印邊境衝突議題,印度便多了份戰略風險,畢竟其不能確保俄羅斯會否一如過往,維持不干涉的中立角色;若印度繼續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反而能獲得美國重視,增強自己的戰略籌碼。在此情境下,與俄合作成了印度用以抵銷美國擺佈的槓桿,拒絕美國則成了印度用以要價俄羅斯的根本。歸根結柢,印度仍是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順位。
而在歐亞之交,也有一區域強國藉着俄烏衝突爆發,開始了地緣上的左右開弓,那便是土耳其。
從伊拉克到北約
首先,是對伊拉克北境的跨界攻擊。
當地時間4月18日凌晨,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Hulusi Akar)宣佈,對伊拉克北部的邁提納(Metina)、扎普(Zap)和阿瓦辛(Avashin)等區域,發起新一輪針對庫爾德工人黨(PKK,簡稱庫工黨)的跨境軍事打擊,代號「爪鎖行動」(Operation Claw-Lock)。
此次行動中,土耳其首先出動F-16戰機和「安卡-B」無人機,對庫工黨營地實施大規模空襲,接着派出土軍精鋭第5突擊旅,搭載「黑鷹」直升機深入庫工黨腹地實施特種作戰;與此同時,土軍地面機動部隊亦從土伊邊境出發,沿E-90高速公路向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簡稱伊庫區)實施穿插,企圖包抄庫工黨根據地。
由土耳其的部署行動觀之,其最理想目標應是控制伊土口岸,創建「安全區」與永久軍事基地,進而打通此處與敍北土控「安全區」的實質陸橋,以將庫工黨勢力拒阻於土耳其境外。然因庫工黨擁有豐富山地作戰經驗,土耳其或將在此陷入持久戰,只要庫工黨能撐過9月,伊土邊境的山區將被秋冬的雨雪籠罩,土軍恐會被迫撤出。時至今日,「爪鎖行動」仍在進行,土庫雙方皆有戰鬥人員傷亡,實質戰果則尚未對外發布。
而打擊伊北庫工黨外,土耳其又在芬蘭、瑞典加入北約議題上,積極向美歐要價。
早在5月13日,芬蘭與瑞典尚未正式表態前,土耳其便公開反對兩國加入北約,並於16日提出兩大關鍵要求:芬蘭與瑞典應停止對庫工黨的支持,且美國需解除對土耳其實施的武器出口禁令。而針對所謂「芬蘭與瑞典支持庫工黨」的指控,土耳其亦加以說明:第一,芬蘭與瑞典分別庇護有6名及11名庫工黨成員,「其可能與現居美國、策畫2016年政變的居倫(Fethullah Gulen)有聯繫」;第二,2019年庫工黨支持者曾在瑞典一家購物中心內,舉行支持居倫的集會,但瑞典警方並未加以阻止。
5月18日,芬瑞兩國提出正式申請後,土耳其仍未改變立場,而是再次重申己方要求,並表示「不必派代表團來說服土耳其」。而因北約增加新成員,需要成員國一致同意,故土耳其如此「一夫當關」,確實引發了美國與芬蘭、瑞典的多重驚詫。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便表示,華盛頓正在「努力釐清土耳其的立場」;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ö)亦指出,自己曾在4月同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進行交談,但彼時後者並未向其提出類似要求。
眼下各方協商仍在進行,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道,土耳其已在18日的北約大使會議上表示,「仍需解決一些與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有關的問題」,談判程序由此受阻。
土耳其的地緣盤算
而綜觀土耳其上述表現,可謂是利用俄烏衝突的持久未決,趁隙推進自己的地緣規劃。
在攻打伊拉克北境議題上,土耳其着眼於自己的一貫目標:在土耳其周遭創建「安全區」,以拒止庫爾德分離勢力的滲透威脅,同時遣返部分滯土難民。然這一目標,過去往往要受其餘域外大國掣肘。2019年10月,土耳其趁着美軍大舉撤離敍利亞,發起代號「和平之泉」(Operation Peace Spring)的跨界軍事行動,南下打擊敍土邊境的庫爾德勢力,但在推進過程中,遭遇了敍北俄軍的猛烈回擊。最終土耳其其雖成功劃出隔開本土與羅賈瓦(Rojava,敍利亞庫德族政權)的安全緩衝帶,卻不得不接受必須與俄軍在敍北共存的現實。
但此次跨界打擊伊拉克北境庫工黨,圍繞土耳其的國際情勢便有利許多。首先,眼下美俄戰略焦點皆在烏克蘭,美國即便可以東西分心,印太的重要性也勝過中東,土耳其此時動手,便可將大國掣肘的程度降到最低;第二,土軍此次行動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伊拉克政府的默許,以及伊庫區當局的支持。前者向來對北部的庫爾德勢力鞭長莫及,後者雖為庫爾德勢力一員,卻對庫工黨的盤踞有所提防,故「爪鎖行動」發起後,伊庫區政府便公開宣稱,此次軍事行動是伊庫區與土耳其決定「加強合作以促進安全與穩定」的結果。
而對芬蘭、瑞典加入北約的「一夫當關」,土耳其的謀算反與庫爾德議題無關,甚至也並非真要阻止兩國加入,而是要以「阻止北約再擴」為籌碼,營造自己的歐亞「棋手」身分。
平心而論,要求引渡海外庫工黨、居倫組織成員,雖是土耳其持續的對外主張,卻鮮少在近年成為外交議題,且居倫本人長期流亡美國、受到政治庇護,兩相對照下,芬蘭與瑞典庇護的十餘名庫工黨成員,其重要性可謂微不足道。土耳其會在此議題上發難,其真正目的仍是打亂美國佈局,迫使後者答應土耳其的一系列要求,從解除對土耳其的武器出口禁令、增加經貿投資,到恢復因土耳其購買俄羅斯S-400導彈防禦系統,而被終止的F-35戰機訂單。
雖說從現實角度來看,芬蘭、瑞典與美國恐怕無法全盤答應,但即便只有部分讓步,對土耳其來說都是額外的戰略收益。2023年土耳其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眼下埃爾多正安臨大規模通脹、物價持續走高的內政困境,如若此時美國能解開武器出口禁令的枷鎖,對土耳其的經濟挹注亦是不無小補。此外土軍如今正在伊拉克北境作戰,介入北約議題將使土耳其擁有地緣棋手身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美俄的共同爭取,更有助於鞏固隔絕大國掣肘戰場的外部環境。
綜觀此次俄烏衝突,美俄雙方皆對土耳其有所倚重。布查事件爆發前,土耳其便曾主辦多場俄烏外交談判;北約再擴議題發酵後,土耳其又藉此開始了雙面要價。歸根結柢,土耳其特殊的戰略位置與北約成員國身份,使其在美國和北約的對俄博弈中,意外獲得樞紐地位,並有了推進「安全區」的新契機。
原文發表網址:
2022.5.20
前進伊拉克後阻北約再擴:土耳其何以在俄烏衝突下左右開弓?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72141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38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4月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到訪沙特阿拉伯,是為2018年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謀殺案後,土沙關係的新回暖,亦是埃爾多安5年來對沙特的首次出訪。
1月6日美國國會騷亂後,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紛紛自主封禁特朗普(Donald Trump),引發「社交媒體專制」的輿論交鋒。此般論戰既揭露當代社交科技的影響力,亦隱晦折射了數據巨頭與傳統主權的博弈。
然而除卻地理因素,在土耳其震後的斷垣殘壁間,側寫的並非僅是天災的不可預知,更有經濟高速發展的階級陰影:城市貧困人口叢生、低劣住房增加,致使地震來襲後,諸多建築不堪一擊,傷亡人數飆升。
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宣布廢除1934年的內閣法令,終結了聖索菲亞(Hagia Sophia)86年的博物館歲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隨後也簽發總統令,恢復了聖索菲亞過往長達482年的清真寺地位。
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來,利比亞內戰愈發膠着,如今已是各方勢力的競技場,俄羅斯和土耳其也各在敵對陣營裏扮演要角,這是雙方近年繼敘利亞北境衝突後,在他國的第二次交鋒。 6月14日,兩國原定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行部長級會晤,共商利比亞停火協議,最終卻臨時改為電話會談,下次會期則有待研擬。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全球已有375萬確診案例,並有超過26萬人死亡。在中東地區,病毒先是讓伊朗燃起狼煙,再令土耳其陷入舉國烽火,其餘如沙烏地、埃及、約旦等,也因疫情而被迫宵禁。
4月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到訪沙特阿拉伯,是為2018年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謀殺案後,土沙關係的新回暖,亦是埃爾多安5年來對沙特的首次出訪。
1月6日美國國會騷亂後,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紛紛自主封禁特朗普(Donald Trump),引發「社交媒體專制」的輿論交鋒。此般論戰既揭露當代社交科技的影響力,亦隱晦折射了數據巨頭與傳統主權的博弈。
然而除卻地理因素,在土耳其震後的斷垣殘壁間,側寫的並非僅是天災的不可預知,更有經濟高速發展的階級陰影:城市貧困人口叢生、低劣住房增加,致使地震來襲後,諸多建築不堪一擊,傷亡人數飆升。
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宣布廢除1934年的內閣法令,終結了聖索菲亞(Hagia Sophia)86年的博物館歲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隨後也簽發總統令,恢復了聖索菲亞過往長達482年的清真寺地位。
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來,利比亞內戰愈發膠着,如今已是各方勢力的競技場,俄羅斯和土耳其也各在敵對陣營裏扮演要角,這是雙方近年繼敘利亞北境衝突後,在他國的第二次交鋒。 6月14日,兩國原定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行部長級會晤,共商利比亞停火協議,最終卻臨時改為電話會談,下次會期則有待研擬。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全球已有375萬確診案例,並有超過26萬人死亡。在中東地區,病毒先是讓伊朗燃起狼煙,再令土耳其陷入舉國烽火,其餘如沙烏地、埃及、約旦等,也因疫情而被迫宵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俄羅斯南部達吉斯坦共和國遭多起恐攻。烏克蘭飛彈襲擊克里米亞,盼美解禁長程飛彈。 BJ:莫斯科離烏克蘭邊境只有一兩百公里,美製長程飛彈若解禁,後果不堪設想。天佑人類。 --- 以色列宣布加薩激戰結束,準備攻黎巴嫩真主黨。 BJ:跟以色列當初攻加薩說是要打哈瑪斯的說法如出一轍(結果是全面佔領迦薩
以色列制定攻黎巴嫩計畫,真主黨領袖警告將全面無上限反擊、賽普勒斯若協助以色列就一起打。 俄羅斯北韓簽訂戰略協定後,南韓跳腳宣布要援烏。 BJ:看起來另一場戰爭隨時爆發(早就爆發?),再來就世界大戰了。老美(拜登)的態度最關鍵。 川普是很糟糕,但拜登已經搞砸了,民主最重要的精神不就是搞砸換人嗎?天佑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本報導有前後矛盾之處,如南非與巴西尚未決定,就說是,從而是中俄主導的抗衡西方抗衡陣營的成功而拒絕參加。另外,一處寫沙烏地阿拉伯,一處寫沙特,判斷是編譯時的疏失。 俄中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 逾90國將參與    聯合 20240611 瑞士10日
Thumbnail
以色列黎巴嫩邊境衝突升溫。約旦河西岸釀500死。 美派賀錦麗餐與烏克蘭和平峰會,中(目前)不參加。 南韓尹錫悅終止兩韓軍事(和平)協議。 拜登喊要以武力護台。 BJ:大國的態度才是關鍵啦,下一場戰事也可能隨時爆發。 天佑人類。 --- 印度總理莫迪勝選。持續高溫熱死數百人。 BJ:過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當台灣在吵立法院長的時候,這個世界也開始發生一些重要的事了 伊朗飛彈襲擊了伊拉克和敘利亞。整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加薩戰爭 進一步地擴散開來了 除了對於多年通膨的世界,中東的運輸中斷區域的不穩定 造成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昇之外 台灣也得要借鏡這些事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俄羅斯南部達吉斯坦共和國遭多起恐攻。烏克蘭飛彈襲擊克里米亞,盼美解禁長程飛彈。 BJ:莫斯科離烏克蘭邊境只有一兩百公里,美製長程飛彈若解禁,後果不堪設想。天佑人類。 --- 以色列宣布加薩激戰結束,準備攻黎巴嫩真主黨。 BJ:跟以色列當初攻加薩說是要打哈瑪斯的說法如出一轍(結果是全面佔領迦薩
以色列制定攻黎巴嫩計畫,真主黨領袖警告將全面無上限反擊、賽普勒斯若協助以色列就一起打。 俄羅斯北韓簽訂戰略協定後,南韓跳腳宣布要援烏。 BJ:看起來另一場戰爭隨時爆發(早就爆發?),再來就世界大戰了。老美(拜登)的態度最關鍵。 川普是很糟糕,但拜登已經搞砸了,民主最重要的精神不就是搞砸換人嗎?天佑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本報導有前後矛盾之處,如南非與巴西尚未決定,就說是,從而是中俄主導的抗衡西方抗衡陣營的成功而拒絕參加。另外,一處寫沙烏地阿拉伯,一處寫沙特,判斷是編譯時的疏失。 俄中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 逾90國將參與    聯合 20240611 瑞士10日
Thumbnail
以色列黎巴嫩邊境衝突升溫。約旦河西岸釀500死。 美派賀錦麗餐與烏克蘭和平峰會,中(目前)不參加。 南韓尹錫悅終止兩韓軍事(和平)協議。 拜登喊要以武力護台。 BJ:大國的態度才是關鍵啦,下一場戰事也可能隨時爆發。 天佑人類。 --- 印度總理莫迪勝選。持續高溫熱死數百人。 BJ:過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當台灣在吵立法院長的時候,這個世界也開始發生一些重要的事了 伊朗飛彈襲擊了伊拉克和敘利亞。整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加薩戰爭 進一步地擴散開來了 除了對於多年通膨的世界,中東的運輸中斷區域的不穩定 造成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昇之外 台灣也得要借鏡這些事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