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矽谷傳真 - 新創淘汰賽正要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還記得在去年下半,全球經濟因為解封而回溫,加上因為前一年的基期偏低,許多經濟指標都呈現高幅增長,美股屢創新高、房市幣市更是錢潮洶湧。我所關注的新創領域,募資規模與上市家數、獨角獸數量可說是倍速增長,直到第四季才稍有停歇。

在當時最讓我且笑不出來的一則笑話,是 2022年的英文發音(Twenty twenty-two)宛如【Twenty-twenty, too】,也就是【2020年,再來一次】。而經過開年這幾個月,2022年三月雖然也有股災,但若往前回朔,接下來我們最可能面對的不是2020年,而是達康股災發生的2000年與之後那段衝擊。

先看美國創投行業去年所募得新基金的總額超過一千兩百億美元,以及新上市公司將近千家,分別高於疫情前的平均值六百億美元及三百家,就是兩個讓人覺得很不對勁的數字。翻開美國一級(未上市股權投資)與二級市場(公開交易市場)的歷史,上一次出現這些巨幅的年增長率數字,是在一九九九年。

兩年前的疫情衝擊,雖然快速巨幅地打擊了實體產業,但也造就了許多行業加速數位化,加上從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各國貨幣寬鬆政策及紓困方案,讓一波又一波的資金湧進資本市場,企業與資產估值都快速被追逐獲利目標的資金給拱高,當時卻沒有太多人在意,派對一旦結束,誰會受傷最重。

許多人認為是投資銀行與散戶,但創投業也損失慘重。過去兩年高速投資成長型新創的幾家創投基金,如軟銀願景基金與環球老虎基金,在過去四個月損失將近270億美元170億美元,這還沒有計入北美的創投基金。估計這波股災至今,全球一級市場的投資人至少損失千億美元。

其實金融市場與經濟學家對這些現象的警惕之聲一直存在,許多有經驗的投資人甚至認為本次泡沫幅度超越2008年。但直到聯準會的升息之聲敲響,縮表時程定案,股市、幣市這兩個領先指標大幅修正,魔法變成的馬車與馬伕,也即將失去法力。當作為投資獲利出場的二級市場一路下殺,一級市場的新創估值與創投活動也必然急速調整。

每一季固定發布全球創投統計資料的產業研究機構CB Insight,非常罕見地在本月中旬發布了第二季季中報告,無論全球或北美的投資規模與案件數量,第二季統計都創下了過去一年的新低紀錄,即便第二季後半維持一樣的投資進度,也都退回到2020年底的數字(這還真是回應了Twenty-twenty, too的預測)

一但市場開始恐慌或趨於保守,潮水退去的速度將比所有人以為得更快速。回首2008年9月的金融海嘯,雖然導因於次貸金融商品,但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與一連串的金融震盪下,當時可謂全球創投龍頭的紅杉資本於10月初對旗下投資新創公司,發布了一份【永別了,好日子】簡報,要所有創業者縮衣節食、儲備現金,準備面對資本寒冬。

而隨著 CB Insight 這份報告發布的幾天之內,全球新創加速器之首,從2005年至今已經投資超過三千六百家新創、創造包括Dropbox、Airbnb、Coinbase等獨角獸的 Y-Combinator,於5月20日發布了一封標題為【經濟下行(Economic Downturn)】的公開信,提醒創業者資本寒冬在睽違十三年之後將再度來襲,信中的重點包括:

  • 最好假設情況將變得很糟,你的目標是讓公司存活。如果跟前兩次經濟海嘯一樣慘,那最好動手刪節成本、延長你的準備金到至少30個月
  • 如果你沒有足額的現金流,但你現有投資人或新投資人願意現在給你錢(就算用的是上一輪的估值條件),強烈建議你接受他
  • 不管你募資能力如何,你的責任是確保接下來24個月內沒能募到錢也能活下來
  • 經濟下行時會讓那些坐擁大錢的頂級創投們減緩他們部署資金的腳步,某些小基金甚至停止投資或關門。創投間的競爭減緩,將降低新創估值、每輪投資額與完成的交易案量
  • 創立五年內的新創注意了:要開始質疑你所習以為常的募資環境,你過去的經驗一點都不正常、未來募資將會更難
  • 如果你計劃在未來 6 到 12 個月內籌集資金,即使公司狀況很好,成功的機會也非常低。我們建議你更改計劃

當加速器領頭羊的 YC 說話,除了影響數千家獲投新創,全球幾萬家關心它的新創跟投資機構,以及創投基金背後的投資人跟創投同業,也都會進行緊縮跟延後投資的行動。某種程度來說,這樣的鳴槍示警,也是一種自證預言。

此外,這篇公開信,也是給所有已經出現財務壓力的新創團隊,一個裁員的正當理由。如果連全世界最大的加速器、每年投資新創數量居冠的YC都直接說出這樣的警告,我想執行長或人資進行解雇,應該心裡會比較好受、動作也會比較俐落。

沒有經歷過千禧年與金融海嘯的創業者與散戶,或者是在過去兩年進場追高的基金與投資機構,以及因鉅額投資而高速擴張的新創公司,都將受傷慘重。

這一回,海嘯將來得又快又猛,長達兩年的新創淘汰賽已經鳴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婁子開-avatar-img
2022/05/27
謝謝IC分享!
IC-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27
謝謝您的留言與回饋 :)
avatar-img
IC的沙龍
249會員
37內容數
如同電影界的好萊塢、金融業的華爾街,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矽谷。對創業者來說,舊金山灣區完備的新創生態系宛如天堂,但昂貴的物價房價與殘酷的生存競爭也像地獄。到底在矽谷創業是甚麼滋味?在矽谷獲得投資的關鍵是甚麼?各種投資人又有甚麼不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進軍矽谷、打入美國市場?就讓【創投矽谷】為你解惑。
I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2025/04/10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2025/03/04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管理與人才挑戰問題,其本質與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觀察到的美日工廠差異如出一轍。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或許應該一同探索預備軍官、退伍軍人與軍校畢業生的技術培訓模式,結合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具備紀律性、數理能力與執行力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3/04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管理與人才挑戰問題,其本質與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觀察到的美日工廠差異如出一轍。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或許應該一同探索預備軍官、退伍軍人與軍校畢業生的技術培訓模式,結合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具備紀律性、數理能力與執行力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2/13
雖著張忠謀傳的出版,以及 Acquired Podcast 抵台專訪,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可說完整披露。張創辦人一向自謙為專業經理人,但創立時無持股而且當時擔任工研院院長,對於張忠謀在當時的最佳角色描述,我發現其實是【受聘創業者】,而以他擔任執行長的成果、目前台積電的成就,絕對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位。
Thumbnail
2025/02/13
雖著張忠謀傳的出版,以及 Acquired Podcast 抵台專訪,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可說完整披露。張創辦人一向自謙為專業經理人,但創立時無持股而且當時擔任工研院院長,對於張忠謀在當時的最佳角色描述,我發現其實是【受聘創業者】,而以他擔任執行長的成果、目前台積電的成就,絕對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過去的觀念是,2000年網絡泡沫、2008金融海嘯、2020新冠肺炎,但隨著慢慢研究,原來崩盤次數還不少,這也意謂著「財富重分配」機會比我原先想像的多。 股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 長期而言,股市走多頭。但總免不了股災的發生。 操作 若能在「相對低點」,勇敢進場建倉,掌握機會,那帶來的財富將非常可觀。
Thumbnail
我過去的觀念是,2000年網絡泡沫、2008金融海嘯、2020新冠肺炎,但隨著慢慢研究,原來崩盤次數還不少,這也意謂著「財富重分配」機會比我原先想像的多。 股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 長期而言,股市走多頭。但總免不了股災的發生。 操作 若能在「相對低點」,勇敢進場建倉,掌握機會,那帶來的財富將非常可觀。
Thumbnail
難道2008海嘯要重演了嗎? 矽谷銀行是誰? 矽谷銀行為什麼爆炸?
Thumbnail
難道2008海嘯要重演了嗎? 矽谷銀行是誰? 矽谷銀行為什麼爆炸?
Thumbnail
馬斯克會收購矽谷銀行 08雷曼時機重現 行兇者是聯儲局加息 Too big to fail 高息環境有利銀行? 2天時間 Svb 矽谷銀行爆煲 ; 百年一遇,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型銀行倒閉 同樣傳統地文不對題,小弟 簡單地講解 svb 爆煲的原因 (絕對易明),來龍去脈,然後就估計下會否蔓延去其他銀行,
Thumbnail
馬斯克會收購矽谷銀行 08雷曼時機重現 行兇者是聯儲局加息 Too big to fail 高息環境有利銀行? 2天時間 Svb 矽谷銀行爆煲 ; 百年一遇,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型銀行倒閉 同樣傳統地文不對題,小弟 簡單地講解 svb 爆煲的原因 (絕對易明),來龍去脈,然後就估計下會否蔓延去其他銀行,
Thumbnail
人們都悲觀地認為世界面臨到「無解難題」...
Thumbnail
人們都悲觀地認為世界面臨到「無解難題」...
Thumbnail
當加速器領頭羊的YC說話,除了影響數千家獲投新創,全球幾萬家關心它的新創跟投資機構,也都會進行緊縮跟延後投資的行動。這一回,海嘯將來得又快又猛,長達兩年的新創淘汰賽已經鳴槍。
Thumbnail
當加速器領頭羊的YC說話,除了影響數千家獲投新創,全球幾萬家關心它的新創跟投資機構,也都會進行緊縮跟延後投資的行動。這一回,海嘯將來得又快又猛,長達兩年的新創淘汰賽已經鳴槍。
Thumbnail
最近市況波動,各國股票,債券,商品市場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般的大波動,或許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回顧一下上次金融危機,看看可不可以找到一些亮光。 2008金融危機發生了什麼? 金融危機帶來的後果 金融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小分享
Thumbnail
最近市況波動,各國股票,債券,商品市場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般的大波動,或許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回顧一下上次金融危機,看看可不可以找到一些亮光。 2008金融危機發生了什麼? 金融危機帶來的後果 金融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小分享
Thumbnail
2019年的突如其來的全球大疫情的擴散,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無限QE』快速又有效的維持了全球的經濟與股市,但相對造成的後遺症也是很龐大的。 2022年迎接到的2大挑戰-通膨及升息,一旦水庫一般的資金要回收的時候,是否還能持盈保泰,相信是每一位投資人今年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2019年的突如其來的全球大疫情的擴散,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無限QE』快速又有效的維持了全球的經濟與股市,但相對造成的後遺症也是很龐大的。 2022年迎接到的2大挑戰-通膨及升息,一旦水庫一般的資金要回收的時候,是否還能持盈保泰,相信是每一位投資人今年的重大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