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帕拉迪島政治模式與思維方式批判-日本近代史的映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弗洛克)
前言
漫畫家諫山創的話題大作《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迎來完結。縱然其評價呈兩極分化,本作在劇情上描寫的細密與深刻仍值得使其為後人所銘記。本作為人稱道的一大特點是將現實世界中的種族歧視與屠殺等議題置入劇情中,且詮釋到位。而由此衍伸出的評論與分析極多數皆是圍繞在政治哲學與道德倫理學上,如主角艾連˙葉卡在漫畫123話中決定消滅除同族以外的整個世界人口,極化的討論經常聚焦在他的大屠殺是否該支持一點上。而另一種切入方向是種族歧視的現實映射,人們對討論艾爾迪亞與馬萊間的種族仇視投入許多熱情,因為這段劇情中發生的一切是當今的社會中仍然可以見到的。本作大多數的討論便圍繞在這兩個話題上。這沒有任何錯誤之處,而筆者在本文也只是要切入另一種討論方向,也就是在劇中大部分時間作為主角方勢力的帕拉迪島。
本作的作者諫山創在作品播送後曾遭中國觀眾群指控其為右翼的軍國主義者。考慮到本作給艾連的決定安排的結局以及島上右翼勢力的下場,這樣的指控無疑與諫山創展現出的思想是相悖的。然而,做為歷史上「客觀」的日本軍國主義受害者,中國觀眾的指控至少在最根源的構思上是有其根據。主角方的帕拉迪島政治勢力發展與意識形態確實與近代史上特定時期的日本有相通甚至是完全一樣之處。基於這個認識,筆者於本文將試圖討論帕拉迪島政治的兩種模式,分別為「理想」與「現實」的發展,進而論述其如何映射日本近代史上特定的時代與批判。最後,筆者將嘗試批判這種政治組織展現出的意識形態。
第一章-消極的鎖國模式-封閉與雄藩
做為開篇的「理想」模式,筆者於本章試著討論的政治模式是一種極為模糊,甚 至難以定位出一個明確組織的狀態。但是從數段劇情中可以大致描繪出這種狀態的草圖。首先,這種狀態的初步概念在漫畫第89回中被提及。這一回的劇情重心是主角艾連用其巨人能力讀取到的過往對話,他的父親古利夏從名為「梟」的男人處得知了歷史與世界的真相。在他們的談話中,「梟」提到了當初逃到帕拉迪島上的弗利茲王想在牆內維持虛假的偏安。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以自身操縱城牆中的超大型巨人這樣強大的武力恐嚇世界,他希望世界其他想滅絕艾爾迪亞的族群能因此放島上的人不管。[i]從這段歷史中可看出的除了王的軟弱之外,其實能看出的一個政策方向是,艾爾迪亞保持和平的方法是強力的軍事威脅。另一個方向是艾爾迪亞封閉與世界的交流。而在漫畫第99話中,威利˙戴巴則於其向世界的公開演說中提到,島上的封閉是極為理想的和平狀態。[ii]矛盾感便在此出現。一方面,艾爾迪亞的封閉是被其自身與外界都認可的做法,但它能維持封閉卻又是因為它強大而使世界不輕舉妄動的武力。這種保持封閉的方法在兩個方面上被進一步發展。其一正如獸之巨人向馬萊報告的那般,帕拉迪島上的人類在與用來囚禁他們的巨人對峙的過程中,發展出了對巨人特化的武器與戰鬥技巧,這個意外強大的武裝力量數次擊退了馬萊的派遣軍以及打倒了馬萊派遣的智慧巨人。[iii]其二則是在123話中,當艾連已經決定啟動地鳴滅世時,他的好友阿爾敏竟以為他是要用超大型巨人的力量消滅敵人與威嚇世界而已。[iv]這些敘述中已經能總結出,帕拉迪島其實有一個理想的政治狀態。其核心是保持島上的和平偏安,而做為手段的軍事武力則隨著政治現實的轉變使自身從恫嚇成為實際的行動,然需謹記「恫嚇」一直都是最大限度,這個理想狀態沒有涵蓋完全消滅對手,從弗利茲王到主張和平的阿爾敏一派都是這個理念旗幟的追隨者。
以現實的國際關係理念檢視,帕拉迪島勢力一度嘗試追求的理想狀態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此狀態與冷戰時的「恐怖平衡」狀態極度接近。所謂的恐怖平衡指的是美國與蘇聯間相互對峙而形成的國際局勢。和平被維繫的原因是雙方開戰就得擔負遭受核子武器攻擊或報復的危險,兩方勢力都沒有承受任何核打擊的能力,故選擇按兵不動。[v]帕拉迪島與世界的狀況看似並非兩極對立,但地鳴的確有等同世界軍力的力量(這一點主角親自示範過了) ,而島上勢力一直沒有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武器」的發動無法收回,且保護他們的城牆會遭到犧牲。冷戰中的核武器屬於難以從軍事技術上凌駕的武裝,因此恐怖平衡的解體是由於政治與經濟的因素。然而,地鳴的巨人之力在本作的架構中卻是有辦法超越的,在130話世界聯合艦隊與地鳴的超大型巨人交戰中,人類的槍砲其實擊斃了許多巨人,最終敗因在於不敵數量。簡言之,帕拉迪島勢力的和平理想構築於「可被超越的武力」上,這種建立在自我閉鎖上的和平靠著最終將被超越的武力維持,這就有必要從冷戰的時代向前推進好一段時間來恢復此架構的歷史背景。
雖然中國觀眾對意識形態的敏感以及將民族主義過分延伸到二次元作品是嚴重的問題,筆者此次卻要借重他們的歷史敏感度。上述的政治理想在日本歷史上確實由薩摩藩與長洲藩做到了。帕拉迪島不惜以武力威脅都要達成的目標是免於世界的干擾,保持島上的偏安,實際上也就是使自身獲得消極的主體性。在1863年發生的薩摩藩[vi]與英國間的武力衝突中,英國要以武力逼迫薩摩藩向其藩士殺害英國商人一事道歉,薩摩藩則打算用改革後的軍事力量反擊。[vii]這場衝突的結果是薩摩藩賠款與道歉,理論上算英國的勝利。然實際戰鬥狀況卻是英國方蒙受了更大且出乎意料的損傷。[viii]而隔年1864,美、英、荷、法聯合攻擊長洲藩的戰爭中也是同樣的結果。聯軍最終也勝利了,但長洲藩的反擊帶給他們的傷害亦十分巨大。[ix]兩藩的戰敗並沒有使結果一面倒的負面。兩次與日本衝突後,英國得到的結論是不可能以武力占領日本,日本即便簽下不平等條約,其土地卻未被佔領。[x]在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下,東方諸國就連曾是領頭羊的中國(清)都遭其掠奪了許多土地乃至殖民,但日本卻在還未完全維新前就避免了這種事發生。兩大雄藩用武力抵抗讓列強放棄對日本的佔領,日本的主體性得以由此保存下來。在這個意義上,日本的鎖國狀態確實由武力達到了,而它這時還沒有與世界進行精神意義上的交流。帕拉迪島意圖達到的理想狀態大略便是如此,它與這一時期的日本都維持住了自身的主體,但它不論是意願上還是武力上都沒有干涉世界的手段。我們可以說,它們持有「不讓世界干涉」的武力。然而,正如筆者對於帕拉迪島武力手段的推論,日本藉著兩大雄藩達成的安穩最終也隨著歷史局勢的改變而破滅,日本終究是要完全開國或持續發展自身的武力。光是保持讓他國不願動武的實力最終只會被歷史的前進超越,由此我們也能知道,帕拉迪島也不能只維持恫嚇世界的狀態。現實主義的國際原則中已經表明一個極端的軍事體不可能被放置不管,更不必提艾爾迪亞還遭到世界的憎恨。
主角艾連在漫畫100回中也展現了對另一方的理解,他的確想與世界和平相處。然而,在他聽到世界對帕拉迪島宣戰後,作者也不得不以兩格分鏡表明他的無奈,最後他還是選擇反擊世界。[xi]以武力與恫嚇爭取消極和平注定無法永久維持,因為建立在武力上的和平必須要靠著不斷增加武力來維繫,否則原本壓制住的對手最終也將超越。林房雄所說的「一場漫長的戰爭」的發生原因其中一個便在此。日本的戰爭從德川幕府開始便未曾實際上的停下,中間每一階段的和平都是下一階段的小憩。[xii]當然他的大東亞百年戰爭史觀還有其他的原因,然這個從最初就未能走在和平之路上的和平理想注定破滅的確是被他的戰爭持續論解釋的十分清晰了。帕拉迪島和平理想的雄藩模式注定破滅的原因也在此,因為他們最原初得到和平的方式即是巨人威脅,所以無論他們表現的再消極,他們對世界都是需要加緊發展武力消滅的對象,而艾連做出地鳴的決定表明他理解自己沒有理由等待世界發展好武力來消滅島上人們,他只能先下手為強。
除了艾連之外,以弗洛克為首的艾連支持者更將島上體制發展的極度軍事化,他們的成功也折射出了日本近代得以成為東亞少數未遭殖民國家的原因。丸山真男就確實的點出了,日本在「富國強兵」的目的上實現了速度驚人的近代化。然而,社會各個領域中都出現了傾斜或不平衡。[xiii]而以弗洛克做為實際領導的艾爾迪亞帝國除了軍備壯盛外,統治模式嚴重失衡,並無特別可取之處。當然,雄藩模式的失敗實也有極重的外因成分。就算帕拉迪島閉關自守,世界對他們的仇恨未曾停止。而日本亦未能逃離世界對它的影響。它與東洋最強盛的中國都無法在西力東漸中維持閉關自守,沒能像歐洲那般塑造出共同體的東洋諸國是遭到「強迫」才加入世界體系中的,因此原本自給自足的他們被迫要面對與世界競爭的處境。[xiv]從丸山的這個角度出發,由此再把家永三郎提及的日本文化後進性,也就是日本有相對世界較遲緩的文明發展一事[xv]考慮進來便可以知道林房雄說日本陷入戰爭身不由己並非全然妄言,也再次證實消極的和平不可能永續的觀點。
第二章-艾爾迪亞帝國之形成與諸問題-日本式法西斯主義
接續上章的帕拉迪島雄藩式政體破滅,本章接著要討論艾爾迪亞帝國的形成和其問題,也就是前言中提到的「現實」發展。實際上核心分子並沒有很多,因此筆者就聚焦於領頭的弗洛克與其引發之事件上。他在第102話中的登場法西斯主義早已映射了法西斯主義的特質。訓練兵同期的其他人都知道此戰只與馬萊軍戰鬥,與平民無干,然弗洛克卻肆意攻擊平民,因為他認為牆外只有「敵人」存在[xvi],其中反映出的是一種極端的民族主義,這已經超越了所謂的愛國。因為他並不只是在「為國奉獻」,他那個主張為了牆內人復仇即是一種將民族仇恨置於個人道德判斷前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說他個人的認同已一定程度消失在民族群體中。[xvii]而他在雷貝利歐一戰結束後,他對於戰死同伴與殺傷牆外人數量的關心程度有顯著的差異,他甚至認為戰死之人光榮的奉獻了自身,這則是消除了公與私的分野,也就是說他看待死者生命的方式已經不再是將他們看做個體,而是「群體中的一分子」。個體的生命不再屬於個人所有,而是理當為團體奉獻的一部份。[xviii]他的這個思考模式已經屬於法西斯主義中的集體主義邏輯,也就是團體之下無個人,所有共同體的成員是溶於一體的。從他的引導下,帕拉迪島上的政治勢力逐漸成為軍事化的法西斯組織,而他奪得權力的方式是暗殺總統以及招募年輕的兵團[xix]。也就是說,大眾組織並沒有在他的奪權計畫出場。從這個意義上,弗洛克奪權的方式極具日本特色。於丸山真男的觀察中,日本的激進法西斯運動,從血盟團到226事件中,貫串其中的是對於少數「志士」運動的堅持。在日本的法西斯運動中,「志士」意識始終遏制著運動的大眾化。[xx]這個「志士」意識同樣體現在弗洛克等年輕調查兵團中。從他們在110話中迎接逃獄的艾連時所講的理由可知,這些叛逃的調查兵團認為支持艾連才是在幫助這個島,他們便有了「志士」的自覺,更是自詡為在改變陳腐體制。
從上段中已經能得知,島上政治體制的改變是來自於相對少數調查兵團的行動,大眾輿論與政治體制的變動沒有關聯,而這一點反映的是弗洛克等奪權的成功要素竟是因為島上政治領袖群在野獸巨人的暗算下全部死於巨人化一事。他們雖然製造了一些事件,但並沒有真正的引發一場革命運動。他們根本沒有必要挺身對抗他們眼中的「體制」,需要反抗的人在一瞬間就死光了。由此再加上原調查兵團一行都專注在其他事上,他們填補島上政治權力空缺是相當自然的,這即是226事件後日本法西斯發展的特色。並不是合理的像一般法西斯體制一樣由下而上的革命,而是自然的填補了體制空缺。[xxi]在體制改變中民眾的缺席並不會做為單一案例發生。在劇情推進到如此後期前,早在62回島上的政治體制就已經在兵團的革命下改變過一次了。因為島上的貴族利用偽王為倚仗而倒行逆施,掌握了軍事力的兵團將其推翻以迎接正統王室來領導島內人類。[xxii]當然兵團同時有將真正的資訊傳遞給民眾以塑造輿論,但真正改變權力階層的是軍人。由此可知,權力的內部變換才是其政治的動力。而日本不是等到226事件後才體會到這點。日本從明治維新時就展現出這種權力轉換的特色。明治維新從來都不是民主革命。依照安德魯˙戈登稍微比較不客氣的說法,在1867-1868發動的「維新」不過是一場「政變」,因為推翻當時權力體制之幕府的僅是一小搓倒幕派。[xxiii]也就是說,日本權力變換的動力未曾及於底層。而這種不曾經過民主革命之處,自下而上的法西斯運動不會發生。[xxiv]因為民眾並沒有真正的參與過所謂的公眾運動,未曾把自己的心力投注其上,因而為了共同目標而奉獻始終是一個模糊的感覺。
接續上段,弗洛克能成功是因為之前革命與民眾的斷裂,他帶領的葉卡派能僅以消除軍團就掌控權力還有另一個原因,也就是原本的軍團推翻舊王政後只是換了新王,這種僅在上層建築動手腳的作法正是在日本近代史上的「舊革新」之明治時代發生的事。組成倒幕團體的本身就有許多舊階級的成員,而他們的目標就只是要提升日本的國際地位與實力,側重軍事的革新十分難與民眾產生連結。[xxv]其結果甚至造成被差別部落的人們遭到更嚴重的歧視。據黑川綠與藤野豐於書中所載,原本是賤民階級的被差別部落因為明治政府頒布的《解放令》遭痛恨,原因是一般民眾對於明治政府的新政根本無感。相比之下,賤民反而是看上去處境有改善的族群,因此民眾們對賤民感到不滿。[xxvi]此處難以另闢路徑討論賤民階級,引用的目的在於從民眾不滿的根源來佐證前述論點,也就是革新與民眾關聯不大。由此亦可推知,帕拉迪島的群眾對於這種權力中心的更換實在的感覺不大,這點還能從62回中王政被推翻後,民眾間的意見看出。他們沒有在討論新政治體將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而推翻王政的軍團持有的擔憂也只是及於王政的精神統合力而已。首先能得知王政對民眾日常影響應不大,取代他們的軍團也是以新的精神指標與總體努力方向這種抽象的概念為其行為正當化。民眾對於意識形態上的更迭只要習慣後就無感,甚至會被這種意識形態取向的政治煽動。所以弗洛克暗殺總統並沒引起民眾什麼反感,他反而藉著正確的意識形態流向得到支持。日本的法西斯主義可以從體制內慢慢成長也是仰賴了前代與民眾脫節的改革傳統。
最後,日本式法西斯主義的另一個特質是缺乏計畫性與過於粗糙的思考,這一點確實的凸顯在艾爾迪亞帝國的成員中。即使是最富謀略的弗洛克,他的縝密計畫核心也只是幫助艾連達成地鳴的計畫,為此他策畫了總統的暗殺與調查兵團的脅持,他也放任憲兵團喝下會變成巨人的紅酒,這一連串的計畫根除了帕拉迪島原本的政治勢力。然而,當輪到他來指揮島上的政治體時,他的手法便又轉為粗糙。他對於反對派的舊調查兵團只會以武力逼迫與囚禁,對於義勇兵,弗洛克同樣施以恐怖統治。至於他的追隨者,他帶領他們的方式就是以民族主義式的口號鼓動他們,在128與129回中清晰可見。他的指揮調度能力非常糟糕,他在己方狀況危急時只能做最直觀的口令指揮,而使部下動員的方法則是訴諸其最直接的恐懼,也就是家鄉被毀與國家滅亡。總結來說,弗洛克的謀略能力只在為了達成他信奉的「領導」艾連之計畫時有用。當他自己成為領導時,他只有非理性的領袖能力而沒有理性的統治計畫。身為艾爾迪亞帝國指揮者的弗洛克都是如此,被他的控制收編的年輕訓練兵就更不可能有任何計畫。在113話中,他們聽從了弗洛克的煽動而毆打了夏迪斯教官,而他們也願意看守舊調查兵團的關押處。[xxvii]然而,到了124話,在這些訓練兵面對外頭無數的巨人時,他們甚麼都做不到,甚至無法做基本的求生與自保。[xxviii]其原因十分明顯,他們沒有指揮便甚麼都做不到的原因是來自對於未來計畫與目標的缺乏。同時,他們和弗洛克共通的問題在於,他們的行動其實只聚焦於「破壞」體制,而破壞之後要做什麼與怎麼做是他們未能考慮的。這亦是日本法西斯運動的特質,也就是未能計畫到體制崩壞後的願景與治理。[xxix]
結論-法西斯主義的思維方式與批評
在上一章中,弗洛克和他領導的艾爾迪亞帝國以思考模式與行動彰顯了日本式的法西斯主義。而從他的敗亡中可帶出兩項最需戒慎的思維方式。從弗洛克及其組織在破壞體制與治理國家上展現出的能力差異可看出。為了破壞現有的軍政制,弗洛克展現的謀略可謂縝密周到,他的部下在「破壞」體制時也都殺伐果決。而到了自己要面對問題與治理國家時,這些人卻又變得無能莽撞甚至毫無膽識。從個人角度出發,這些人體現出的問題是由於崇尚菁英的心態。他們在行動中的思考階段只有思考到「破壞」的程度並非表明這些人天生智能低下,而是因為其思維深處蘊含著將「建造」與「判斷」留給領袖決定的傾向。艾連做為始祖巨人持有者以及殺敵無數的功勳使他成為這些人精神上的領袖,而葉卡派的目的正是要協助領袖達成他理想的局面,可是艾連追求的只是一個廣大的目標,所有法西斯領袖無不如此宣稱,這些追隨法西斯領袖的人們顯然沒意識到其領袖的計畫缺乏許多細節一事。於是,在幫助艾連達成目標後,葉卡派的人並沒有任何規範來指導他們破壞之外的任何事,但是他們原本的思考又剛好只有達到「破壞」的階段,以此呈現出的結果便是在反體制以外的一切展現的極致無能。
再者,法西斯主義的另一問題是將社群看成是完整的單元,這也呼應了第一點提到的問題。對於法西斯的政體來說,整個社群是共享著一個目標的整體,所有個體都在此目標下消融。而對此目標的信奉與否則是社群的判準。在弗洛克與其艾爾迪亞帝國中,他們沒有對死去同胞的悲憫,因為同胞的死有一個高尚的目標可用以正當化之。同時,他們的思考因為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而失去了彈性。在為了民族的目標下,從牆外的人到不信奉共同目標的昔日夥伴都是他們排除的對象。過度僵硬化地區分他者與我族的結果就是樹敵過多。這種思維方式甚至可以說是憑著一個「神話」在與世界和他人相處,憑著崇高目標神話的信仰,但實際上,從個人到國家,與他者相處從來就不需要這些東西。與異己者相處,需要的只是一點智慧與勇氣(小熊英二語) 。
[i]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89回
[ii]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99回
[iii]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93回
[iv]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123回
[vii]林房雄: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許哲睿譯,八旗文化2021年版,第25頁譯注
[viii] 林房雄: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許哲睿譯,八旗文化2021年版,第46頁
[ix] 林房雄: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許哲睿譯,八旗文化2021年版,第49頁
[x] 林房雄: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許哲睿譯,八旗文化2021年版,第51頁
[xi]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100回
[xii]林房雄: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許哲睿譯,八旗文化2021年版,第15頁
[xiii] 丸山真男: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陳力衛譯,商務印書2005年版,第157頁
[xiv] 丸山真男: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陳力衛譯,商務印書2005年版,第153頁
[xv] 家永三郎: 《外來文化攝取史論》,靳叢林、陳泓、張福貴、劉珊譯,大象出版2017年版,第3頁
[xvi]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102回
[xvii] Andrew Heywood: 《政治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陳思賢譯,五南出版2016年版,222頁
[xviii] Andrew Heywood: 《政治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陳思賢譯,五南出版2016年版,224頁
[xix]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110回
[xx] 丸山真男: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陳力衛譯,商務印書2005年版,第50頁
[xxi] 丸山真男: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陳力衛譯,商務印書2005年版,第65頁
[xxii]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62回
[xxiii] Andrew Gorden: 《現代日本史-從德川時代到21世紀》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李朝津譯,中信出版2017年版,第92頁
[xxiv] 丸山真男: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陳力衛譯,商務印書2005年版,第70頁
[xxv] 丸山真男: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陳力衛譯,商務印書2005年版,第156頁
[xxvi] 黑川綠、藤野豐:《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黃耀進譯,游擊文化2017年版,第36頁
[xxvii]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113回
[xxviii] 諫山創: 《進擊的巨人》-第124回
[xxix] 丸山真男: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陳力衛譯,商務印書2005年版,第51-53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1會員
6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佾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將首先處理圓環之理在劇情中的發生,由此帶出支持其正當性的論述以及思考方法,進而敘述她如何的遭到曉美焰分離。緊接著,筆者將論說這段劇情與日本思想史上的演化如何相互印證與闡述。在結論中,筆者將擷取前文中的思想史演化中的邏輯來發展成解決本文提及的危險思考的方式。
在本文中,筆者意欲處理的是更為抽象的問題,也就是考察本作凸顯的「日本」特質。同時,探究的方向將從本作中主角們的戀愛觀切入,將其論述模式提取後再做論述。
本文為了聚焦核心,採作家虛淵玄作品中的三位角色論述其共通之處。在得到解答後轉而從福澤諭吉思想史的視角復論與批判現狀
本文與作品評論無關,而是單純針對其中的86組織討論。目的在藉著批判性視角延伸對日本論的論述。本文提到的問題作者是以不認可的態度呈現,也就是說她知道這些議題該提出而沒有認可,因此她絕對是優秀的
本文的核心在於由文化觀察揉和丸山真男思想進行批評。前半段側重觀察。而後半則由筆者在丸山思想的基礎上嘗試提出新主張。
本文為針對此動畫的點評,主要聚焦於主角 跟核心主題的情感上。
本文將首先處理圓環之理在劇情中的發生,由此帶出支持其正當性的論述以及思考方法,進而敘述她如何的遭到曉美焰分離。緊接著,筆者將論說這段劇情與日本思想史上的演化如何相互印證與闡述。在結論中,筆者將擷取前文中的思想史演化中的邏輯來發展成解決本文提及的危險思考的方式。
在本文中,筆者意欲處理的是更為抽象的問題,也就是考察本作凸顯的「日本」特質。同時,探究的方向將從本作中主角們的戀愛觀切入,將其論述模式提取後再做論述。
本文為了聚焦核心,採作家虛淵玄作品中的三位角色論述其共通之處。在得到解答後轉而從福澤諭吉思想史的視角復論與批判現狀
本文與作品評論無關,而是單純針對其中的86組織討論。目的在藉著批判性視角延伸對日本論的論述。本文提到的問題作者是以不認可的態度呈現,也就是說她知道這些議題該提出而沒有認可,因此她絕對是優秀的
本文的核心在於由文化觀察揉和丸山真男思想進行批評。前半段側重觀察。而後半則由筆者在丸山思想的基礎上嘗試提出新主張。
本文為針對此動畫的點評,主要聚焦於主角 跟核心主題的情感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也是我在《進擊的巨人》裡最喜愛的角色之一,堅韌、勇敢、智慧、謀略、冷靜、奉獻。是我在他身上看見的關鍵詞。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艾倫為何必須死? 如果論及進擊的巨人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大多數人會回答自由 而自由也成了艾倫的內在弱點,而這就成了艾倫為何必須死去的原因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海風酒店封面繪圖仿效法國象徵主義畫家奧狄隆的畫作獨眼巨人,該書描述環保抗爭事件在工業區所引起的浪漫與熱情故事。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也是我在《進擊的巨人》裡最喜愛的角色之一,堅韌、勇敢、智慧、謀略、冷靜、奉獻。是我在他身上看見的關鍵詞。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艾倫為何必須死? 如果論及進擊的巨人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大多數人會回答自由 而自由也成了艾倫的內在弱點,而這就成了艾倫為何必須死去的原因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海風酒店封面繪圖仿效法國象徵主義畫家奧狄隆的畫作獨眼巨人,該書描述環保抗爭事件在工業區所引起的浪漫與熱情故事。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