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間管理的真諦,就是去蕪存菁(二)
avatar-img
雲杉

關於時間管理的真諦,就是去蕪存菁(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工作多到必須經常加班,曾經向主管反映,主管表示:「你不用事事做到一百分啊,有超過六十分就可以了!」


那時候,我以為主管在給我講屁話==深感不以為然。


畢竟事情就是那麽多,彷彿源源不絕,而且每項工作有些不是有績效,就是要呈現給大老闆看的,這種情況下,要怎麼只做到超過六十分?


可是過了段時日,我漸漸可以懂那句屁話的真義。


因為時間實在太少而沒有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去找了許多時間管理相關的書籍、文章和影片來看,並不是每個內容看了都很有感想,有不少看了覺得僅只於早已知曉的概念,並沒有特別感動與反省。不過最近看了有一本《外商媽媽的時間管理法》倒是讓人頗有感觸。


首先,這本書的作者尾石晴(摘錄書本作者簡介:曾任外商公司16年,6年擔任管理職,斜槓多年後於2020離開公司)設立了在談論時間管理方法的前提:

  • 你是有選擇權的,不管是從容不迫的生活,或是忙碌崩潰的日子
  • 時間和理財一樣,要對支出有感



要過精彩充實的生活,還是忙盲茫的人生,都是取決於自己,不要把「我是因為OO才會很忙」、「我是因為XX才會沒時間做什麼」這種藉口掛在嘴邊,要有『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這種覺悟,改變才會開始。


以及時間就是一種重要稀缺的資源,錢沒有還可以再賺(?),但一段時間的流逝,真的是過了就不會再回來,因此我們要用理財的認真心情去對待時間。也就是那句經典老話:時間如金錢。


有了這兩個認知前提,接下來才是時間管理的方法:


一、先將時間可視化,並評估是否滿意每一段時間的運用

拿張紙或用數位工具像是google日曆記錄自己一日、一週的時間運用,記錄下來後,問一問自己每一段時間的用法是否滿意,記錄下來以後,可能會發現一些用途不明的時間(滑手機看社群之類的),某一個行程或任務比預估時間還多、做了一些無預期的事情(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去買杯飲料之類的)。


二、時間節流  

時間和金錢唯一不一樣的是,時間只能節流不能開源。金錢可以雙管齊下,少花兩元的同時,可以再從外部賺取兩元,但時間不是,想要有更多的時間,只能從減少某件事從而空出一段時間可供運用。(除非你花錢去買別人的時間替你做事)


因此這本書作者最核心的時間管理概念就是:減法。減去不必然要做的事情,所獲得的時間,放入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那才是時間管理的根本。



avatar-img
雲杉
16會員
18內容數
本業人事、教育訓練領域。 SCPC國際職業策略規劃師。 期許自己成為專業的助人者,期許自己時刻優雅溫柔,卻也原諒無法完美與陷入迷惘中的自己。 #INFJ #投資信奉簡單即正義 #相信上天的安排總是有其用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雲杉 的其他內容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過往職涯諮詢時,來訪者曾有一種困境,初入職場卻不想麻煩同事,不想問很多問題或是請求協助。 撇開職涯諮詢的引導不談,以我個人而言,我是很能感同身受這樣的困境。 曾經自己的工作負荷太重時,寧願讓工作逾限,也不想尋求主管或是同事的協助,很多想
  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工作量多寡以及自身效率高低? 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我一直覺得自己工作上的電話很多,造成一件事情總是很難好好地完成。 簡單的工作卻總是要花數個小時才能處理好。 曾經和摯友抱怨此事,摯友當日休假,開啟他的『本日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過往職涯諮詢時,來訪者曾有一種困境,初入職場卻不想麻煩同事,不想問很多問題或是請求協助。 撇開職涯諮詢的引導不談,以我個人而言,我是很能感同身受這樣的困境。 曾經自己的工作負荷太重時,寧願讓工作逾限,也不想尋求主管或是同事的協助,很多想
  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工作量多寡以及自身效率高低? 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我一直覺得自己工作上的電話很多,造成一件事情總是很難好好地完成。 簡單的工作卻總是要花數個小時才能處理好。 曾經和摯友抱怨此事,摯友當日休假,開啟他的『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