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要的工作,好像沒有辦法往自己想要的地方前進,有一種無力感和沮喪很快的就席捲自己。
是不是我能力不夠?
是不是我錯估了自己的市場價值?
還是大環境真的如此惡劣?
紛紛擾擾的念頭,要吞噬一個人,太容易了。
這些日子狀態不好,周圍的人覺得我瘦了、氣色不佳、黑眼圈像是浮雕一樣明顯。也去做心理諮商(我本以為我這輩子是不會去諮商,畢竟我總誤以為自己是很會轉念的人)
還有在許多待人接物上,一向自豪的耐心也少了許多,或者是以前很喜歡的喜好、運動,都有些提不起勁。
焦慮以及憂鬱的傾向在這幾個月出現了。
卡謬的存在主義訴說了這樣的情形,當我們發覺自己的處境,就是悲劇的開始。
當我想要轉職,卻發現一切不是如自己想像的順利,難過的情緒就開始源源不絕。而在沒有這個念頭以前,我是多麼的正向開朗。
而薛西弗斯的神話就代表了我這樣的社畜生活。薛西弗斯被神懲罰,每天必須推著巨石從山底辛辛苦苦的推上山頂,這時,神就會讓大石再次滾回原地。薛西弗斯此時就必須重來。
我們每天上班下班,兩點一線的生活似乎就像薛西弗斯的寫照。
意義何在?除了苟活?
然而,即便至今我還沒想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法,卻還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在低潮中,顛簸前行。
不要太正向──我總是想到心理學所說,在苦難中最先死去的都是太正向的人,在一次次期待破滅下心碎死去。
不切實際的正向是讓自己步向毀滅的開始。
正視自己的問題以及非自己的問題,接受它的存在,做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不可控制的事情不要花時間去煩惱或是期待它。
比如,準備並且優化自己的履歷和面試,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那麼就專注去做,即便二十封履歷沒回音、十次面試沒錄取,仍要繼續做下去。
做法是詢問他人、請教專家或是上網找資料都可以,專注於優化行動。
至於為什麼履歷沒回音、面試沒錄取,這個結果的可能性有非常多,可能是你的問題,也有可能不是你的問題。
客觀的審視該結果,避免沉浸於此,或是避免一昧的覺得都是自己的問題。
越行動越優化,真正成長的是自己。
保有成長者心態,也就是當碰到挫折時,是能夠透過學習調整進步的。
如果害怕受傷就將自己畫地自限,會再也不敢踏出去的。
除了心態,再來,很重要的是,用正確的方法求職。
但是這個所謂正確方法究竟是什麼?
也許沒有標準答案。
我自己是和該領域的專家前輩聊,從前不熟悉的同學、諮詢職涯顧問、和求職網站的招募顧問聊,準備好自己的問題後再去請教,每一次聊都能更釐清與核對自己的想法觀念。
如果沒有人脈資源,至少也要上網好好的調查才行。
自己想,很容易有錯誤的想像,也容易讓想法走入一個死胡同。
針對自己的問題,多多接觸外在的刺激,會有所幫助的。
雖然我自己也還在跌撞掙扎之中,但是很感謝每一個給我新想法的前輩們。
即便有時候,前輩們會很犀利直接的戳破我的幻想,或是質疑我的觀念,但是這些思考刺激,都是對自己會有真實幫助的建言。
想要成長的時候,這些建議都會是很好的養分。
最後,就是身體要健健康康的。
心情低落的時候,可能會飲食睡眠不正常,但是不正常的作息又會讓自己能量更低落、更加提不起勁,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一定要節制。
在合理的範圍,允許自己釋放壓力,但是不要無止盡的傷害自己的身體。
自己的身體健康唯有自己能夠守護。
即便是周遭的親人摯友也不可能有空深入了解你的身心健康。
沒有人可以比你更能守護自己。
也許此刻的自己,不是自己理想的樣子,也許很不成熟、很弱、很天真,但是時間的累積是可以點石成金的。
相信自己、照顧自己,耐心而紮實的累積。
再回頭看,每一刻的生命將會是精彩而充實的。
此刻在職涯中苦苦掙扎的我們,願有朝一日,終能走向理想的自己、勇敢而堅定的擁抱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