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農業:可吃,可觀,可樂,可研

新旅遊/K社長-avatar-img
發佈於下一个旅遊10年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按語

在目前的各類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或是入選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世界遺產作為既往農業社會的存留,所占比例比對大的應是農業遺產或是受農業文化影響或作用的遺產。中國入選的涉農項目有安徽古村落、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福建土樓、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等。在世界非遺名錄中,中國入選的涉農技藝項目有蠶桑絲織技藝、傳統木架構營造技藝等。截至2017年底,我國共有91個傳統農業系統被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其中有18個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如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統、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云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江蘇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系統等。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有四川樂山東風堰、浙江麗水通濟堰、福建莆田木蘭陂、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等。

這些遺產既是輝煌的農耕文化,也是璀璨的農業藝術。對於几千年的我國農耕社會,在技術初始落后的年代,無法不說是大氣魄、大文化、大藝術。同為東亞,無論是台灣地區,還是日本,當下他們的一些小創意、小情感、小藝術在農業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值得大陸學習。在當下農文旅結合的情勢下,“農業+文化+藝術”跨界合作具有極其廣闊的前景,當農業遇上文化創意,農耕文化、現代藝術、地域文化會給農業開啟一扇無比想象的空間,會給農業注入可思議的活力。


英國著名學者彼得伯克在《影像證史》中開宗明義指出:影像先於語言。在不會說話寫字的時候,人人都是藝術家(主要是畫家和舞蹈家),我們很早就習慣於使用視覺語言進行交流與溝通。

在慣常的印象裡,農業和藝術應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就品牌設計發展趨勢而言,農業+藝術跨界合作有着極其廣闊的前景。以下是3個案例:

raw-image

🔺台灣眷村彩虹村

一個80多歲的老爺爺,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在建筑上、站牌上、馬路上塗鴉,把一個瀕臨拆遷的小村子變成了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

🔺日本青森縣田舍館村藝術稻田

raw-image

很有藝術細胞的村長通過巨幅稻田畫,把2000多年水稻種植歷史的小村子變成美麗的旅游景點,每年吸引40萬游客。

當然還有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等,都將藝術與農業、農村、農人有效的串聯起來,造成了不可思議的效果。

🔺男前豆腐店

raw-image

2005年,日本京都的伊藤信吾接手父親的豆腐老店后。接手后,伊藤不滿足於“三塊豆腐100日元”的賣法,於是,他和几個華裔、歐美人士創立了一種全新概念的豆腐品牌——男前豆腐,意即“男子氣概豆腐店”。

店訓:“真正的紳士不會背叛你”

男前豆腐徹底打破“傳統豆腐”四方形的規格局限,將豆腐通過改良制作出顛覆性的“異形豆腐”。且配以出色的產品創意形象切入市場,用高出同行3倍的價格逆勢而上,闖出一片新天地。其硬朗、勇往直前的“豆腐男”品牌形象,成就日本“小而美”品牌農業的經典。2015年實現營收110億日元!

raw-image

男前豆腐店 x 東京奧運

好多企業組團飛赴日本,專程去男前豆腐工廠參觀。

🔺吉林公主嶺玉米

raw-image

將小小刁蠻公主的形象和故事,藝術化關聯在場景消費和情景表達方面。

本文來自網路,主要用於業內交流,如原作者有聯繫,將於第一時間注明來源。農業+藝術跨界創新將會成為最美的風景,跨界創新產生對傳統農耕文化、鄉土文化的研究、傳承與推動。

當然,藝術不僅僅是繪畫,包括空間設計、數字藝術、裝置藝術的綜合使用。如日本博多萬能蔥、美國愛達華土豆,這些農業品牌不僅設計了產品旗標和視覺規格,還開發了大量文創產品和生活陳設品,將“蔥”和“土豆”表達的無所不在且無所無法。藝術,必將給農業注入最不可意思的活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旅遊/K社長的沙龍
23會員
84內容數
疫情的反復導致旅行社業務的持續低迷,今天的話題并非討論開展副業來保證企業的持續生存,而是聚焦旅行社的核心產品,團隊遊業務該如何發展,如何最大程度的避開疫情的影響…… 疫后旅行社市場的變化值得我們細心觀察小心應付
2022/05/31
不僅僅是2022年,今后幾年的旅游業宜整合、盤活、提升,輕投資,少建設,重運營,多保護,高創意,軟推廣。 2022年,老項目宜整合,老資產宜盤活,老景區宜提升,新項目把握好方向和路徑,務要精準定位,唯獨不要輕易重投資。
Thumbnail
2022/05/31
不僅僅是2022年,今后幾年的旅游業宜整合、盤活、提升,輕投資,少建設,重運營,多保護,高創意,軟推廣。 2022年,老項目宜整合,老資產宜盤活,老景區宜提升,新項目把握好方向和路徑,務要精準定位,唯獨不要輕易重投資。
Thumbnail
2022/05/28
摘要 在觀光旅遊時代國家地方級景區極大地啟動並推動了旅遊業的規格化發展,但是,隨着休閑渡假旅遊時代個性化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非標準化、高品質化、個性化的旅遊體驗及旅居渡假生活本身已成大勢所趨。 (朋友)
Thumbnail
2022/05/28
摘要 在觀光旅遊時代國家地方級景區極大地啟動並推動了旅遊業的規格化發展,但是,隨着休閑渡假旅遊時代個性化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非標準化、高品質化、個性化的旅遊體驗及旅居渡假生活本身已成大勢所趨。 (朋友)
Thumbnail
2022/05/27
摘要 疫情改變生活,改變消費行為,改變旅游格局。隨之而來的則是大眾休閒發展背景下旅游的變化,形成以周邊市場為主,以區域消費為主,以農鄉村式(內迴圈)為主的旅游新型態。 雖然受到路徑依賴影響,業界很希望疫情儘快過去,回復到從前,不過傳統的思維型態已經無法適用當下。
Thumbnail
2022/05/27
摘要 疫情改變生活,改變消費行為,改變旅游格局。隨之而來的則是大眾休閒發展背景下旅游的變化,形成以周邊市場為主,以區域消費為主,以農鄉村式(內迴圈)為主的旅游新型態。 雖然受到路徑依賴影響,業界很希望疫情儘快過去,回復到從前,不過傳統的思維型態已經無法適用當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15年4月我在日本越後妻有松代市進行種植計劃,到秋收後才會完結。應大會要求,除了種植蔬菜、水稻,需要用自然永衡perma-culture的概念實踐。我多次聆聽藝術祭總策劃人北村富朗先生談十多年來策劃歷程,年青時搞社會運動,後來看到農村凋零,用術藝作為切入點,希望被遺忘的農村和老人得到快樂和關懷。
Thumbnail
2015年4月我在日本越後妻有松代市進行種植計劃,到秋收後才會完結。應大會要求,除了種植蔬菜、水稻,需要用自然永衡perma-culture的概念實踐。我多次聆聽藝術祭總策劃人北村富朗先生談十多年來策劃歷程,年青時搞社會運動,後來看到農村凋零,用術藝作為切入點,希望被遺忘的農村和老人得到快樂和關懷。
Thumbnail
「大地藝術祭」至2015年,發揮了(1)用藝術發掘地域特色,(2)為了在他人的土地上創作,所作的溝通和學習,(3)以創作的愉快和奇妙為媒介的共同勞動,(4)把人吸引到空間來的力量等等,其中保留至今有200作品。在精益求精的製作過程中,地方上的老人們有了元氣,來訪的年輕人也越來越融入當地。
Thumbnail
「大地藝術祭」至2015年,發揮了(1)用藝術發掘地域特色,(2)為了在他人的土地上創作,所作的溝通和學習,(3)以創作的愉快和奇妙為媒介的共同勞動,(4)把人吸引到空間來的力量等等,其中保留至今有200作品。在精益求精的製作過程中,地方上的老人們有了元氣,來訪的年輕人也越來越融入當地。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同為東亞,無論是台灣地區,還是日本,當下他們的一些小創意、小情感、小藝術在農業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值得大陸學習。在當下農文旅結合的情勢下,“農業+文化+藝術”跨界合作具有極其廣闊的前景,當農業遇上文化創意,農耕文化、現代藝術、地域文化會給農業開啟一扇無比想象的空間,會給農業注入可思議的活力。
Thumbnail
同為東亞,無論是台灣地區,還是日本,當下他們的一些小創意、小情感、小藝術在農業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值得大陸學習。在當下農文旅結合的情勢下,“農業+文化+藝術”跨界合作具有極其廣闊的前景,當農業遇上文化創意,農耕文化、現代藝術、地域文化會給農業開啟一扇無比想象的空間,會給農業注入可思議的活力。
Thumbnail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Thumbnail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Thumbnail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