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予我:參與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TV.香港「馬寶寶社區農場」

  

  坐小貨車離開十日町,穿越一條又一條隧道,前面不遠處便是松代市。公路旁一條小岔路伸入一片棚田(梯田),地勢最低一塊稻田盡處,豎立一個鐵鑄的巨人。越後妻有藝術祭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是德國藝術家Thomas Eller 的作品。好像一個見證,大自然可能重新把這個農業小鎮吞食。把土地還給自然吧,如果我們用不著的話。我在心裏自言自語。

     * * *   

  2015年4月,我開始在日本越後妻有的松代市進行一次種植計劃,一直到當地秋收後才會完結。應大會的要求,除了種植蔬菜,還有水稻;需要用自然永衡/perma-culture的概念實踐。我多次在不同場合,聆聽整個藝術祭總策劃人北村富朗先生談到十多年來,在越後妻有策劃戶外藝術祭的歷程。他年青時搞社會運動。後來看到農村的凋零,用術藝作為切入點,希望被城市遺忘的農村和老人可以得到快樂和關懷。搞了十多年了,純藝術/Fine Art 的路似乎行不通,藝術的概念和空間需要擴闊。他聽到香港的「馬寶寶農場」用堆肥和廚餘回收連結社區,跑到粉嶺去看。看後,他很精準地說,在香港,這是很了不起的方法,但在日本的松代,行不通的。站在松代市6月天的雪堆上流著汗水,我不得不配服北村先生的洞察力。

     * * *    

  我帶了香港自留的種籽到松代,一方面種植,一方面送給握過手的農民長者。4月初在淒風冷雨中搭了一個塑料溫室,跟當地的農夫前輩用他們的方法陪育水稻秧苗和其他作物;溫室外是十二呎高的積雪。前輩說,今年的冬天特別長,有點反常;可能5月積雪才會溶解。前輩的預言成真,積雪不急於溶解,直等到5月尾6月初,我們才正式展開農務。而且,2015年是一個偏乾旱的年份,陽光毒辣。我們缺水。

raw-image

▲稻田雜草和田主的屋。(林自立 攝)

     * * *    

  松代市雖說是一個市,但和元朗的錦田在面積上差不多。說到人口呢,兩千人或許會有吧。我住在商店街的盡頭,每天出出入入,難得會遇上一個人。大部份的商店,也從來沒有開門營業。大多數市內的居民都是半農半×,每戶都有一公頃土地或更多,主要種植水稻。2014年秋天,工作人員帶我找農地,在山坡爬上爬落,到處都是棚田。現在市政府將棚田作為一種農村人文風景來保育。看慣大陸梯田那種磅礡的氣勢,面對零星散佈的棚田,並不覺得感動。我問當地農民,農田如何分好壞?農民說:缺水、機器上不到的田地,就是不好。在松代轉了兩天,找不到合適的田塊。最後,我對工作人員說:把沒有人要、最難種植的田塊給我吧。其實,面對完全陌生的文化與種植環境,我對前面的風景一無所知。心想,在香港經歷過最不友善的環境、質素最差的土壤,祇要緊隨當地人的身影,應該可以種出一點成果吧。松代市位於越後妻有,是日本最出名新潟米的產地。與最出色的稻農一起種植水稻,興奮﹗

     * * *    

  我帶了四個在香港留種的稻米品種到松代,另外十多種蔬菜、瓜果的種籽。4月初培苗,5月初秧苗還是三吋長。在寒冷的初夏,戶外的野生植物都拼命在抽芽長葉和開花,惟獨是我們的禾秧好像還在賴床。偷看鄰居的苗圃,將要移種的秧苗都同一個樣子。為了安全起見,我特別培育了當地農民常規種植的品種,買一個保險。我怕香港的稻米,不能適應松代氣候。鄰居菱木先生是位七十多歲的老農民,作興走過來指點我們在松代種植的各種須知事項。老實說,他說日文,我一句也聽不懂。但他很努力,反反覆覆,兼及身體語言,何時澆、何時止水,落雨收衫等等。

  他的稻田東一塊西一塊,遍佈松代市不同角落。七十多歲老人家,每天駕著耕耘機車代步,爬過一座一座山頭,腳不沾泥的翻土。松代的農民大都六十歲以上,八十歲也不少;平時都是小貨車出入。日本農村雖然凋零,不過大多數老人家的生活都很充裕,物質無缺,心地平和友善。他得知我們的種植不會用機械翻土,難掩一臉失望。他經常獨自駕著耕耘機車經過我們的稻田。有一次,他駕著耕耘機到我們的稻田,看到我們開始用香港帶去的鋤頭翻土。他站在田邊微笑地看了一會,又靜靜地離開。我們笑說,如果我們不在田,相信他會開著他的鐵牛,默默給我們翻土。他真的擔心這班由香港來的農夫種不出米來。

raw-image

▲鄰居鈴木先生駕著耕耘機車。(林自立 攝)

     * * *   

  本來決定不給稻田翻土。當鄰居都把田翻好,有些已把六吋長的禾秧用機器插入水田;而雜草開始在我們的水田內爆發。日本水稻田的雜草,可不是香港的野草。我們可以用水淹的方式清除田中的雜草。但是日本的水稻田,就算淹著一呎深的雪水,雜草還是應運而生,密如鴨毛。於是,我們決定翻土。

  但我們也從來沒有想過,松代有十二呎深的積雪,可是泥土蓄水。當地有效率超卓的排水系統處理春天大量的雪水,排水系統與灌溉系統是同一個系統。他們絕大部份山地沒有蓄水池。5月尾積雪面積溶化,山地開始缺水,6月是枯水期。我們翻土,稻田的淤泥開始乾硬。翻土難、攤平更難;水份不平均,連插秧也不容易。不容易,不等於不可能;慢是慢一點。6個農夫不停地翻土爬田、加上插秧,整整用了一個星期。更忐忑的是插秧之後,泥土開始硬化。山裏滲出的雪水比小便還要細小。稻是死不了的,這個有信心。但是那些雜草又開始染綠了黃濁的水田。如果不下雨,除草便會很困難。

raw-image

▲鏟雪。(林自立 攝)

     * * *   

  從香港到松代總共有六位農夫。一時間總共開耕約四斗農地,菜地與水稻分開兩個地區。趕完菜田的工作,便要轉到稻田去。稻田插秧完成,對有水沒水的擔心都是多餘的事,立刻轉到菜田。回到菜田,天天望下雨,濕潤一下光酥餅一樣的泥土。天終於下了一場小雨,祇省了一天澆水的工作。稻仍缺水,菜田基本沒有水。之前在附近的去水道找水源,一直找不到。沒有水,種不了蔬菜。不信邪!再找,終於在百米外的山谷,找到緩慢而穩定的水源。依山坡築好引水管道,田地上設計好5個臨時的蓄水池。在沒有電力的山谷,當地可以找到惟一的澆水用具,是園藝澆花用的五公升澆水壺。

  就這樣,一生中第一次,用這些小玩具給兩斗菜地澆水;每天兩次。需要有苦中作樂的精神。蔬菜田下方仍有水稻田,使用另外的水源。七十歲的老農夫人很好,久不久走上田給我們送糖。他指指眼睛,指指糖果,意思是對眼睛很好的藍莓糖。然後說:唉,你們耕的這塊地呀,現在沒有甚麼;種出作物,夜晚啊,牠們就會開派對啊。我們微笑地說: 謝謝提醒。第一步,先要種出作物來,才有資格一起開派對呢。

raw-image

▲偷看鄰居的苗圃。(林自立 攝)

     * * *   

  6月中,松代開始下雨,農夫趕回稻田踏草。雜草之茂盛與進度之緩慢也是歷史性的,農夫的堅持也是史詩式的。似乎說的誇張。在松代,事事用石油化工來解決日常的農務,這種人工踏草的風景,已在上世紀70年代消失了。1960年代起,日本就全面推展農業機械化。成功背後,剛好不是農村的繁榮,而是凋零。年青的,都到東京討生活。剩下老農夫婦守護農田;生活成功,精神卻越來越淒清。松代有6個月的雪封期,12呎厚的積雪;不少老農人在安全而溫暖的榻榻米房間自殺。

  現在誰人不說日本農業現代化了不起?沒到過日本農村的人,根本看不到科技與石油,如何給農村來個溫水煮蛙,慢性自殺。當然,我們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史詩式行為藝術,應該沒有能力感染當地的老農夫。那天,送藍莓糖給我們吃的老農夫,其實剛好給小小的稻田噴過農藥。微風也沒有的清晨,天空的霧氣仍在。煙霧一樣的毒藥,像失敗的狼煙,在杉木林內形成一個很有份量的集結……▋

raw-image

▲乾透的田。(林自立 攝)

27會員
125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農村反思 的其他內容
「大地藝術祭」至2015年,發揮了(1)用藝術發掘地域特色,(2)為了在他人的土地上創作,所作的溝通和學習,(3)以創作的愉快和奇妙為媒介的共同勞動,(4)把人吸引到空間來的力量等等,其中保留至今有200作品。在精益求精的製作過程中,地方上的老人們有了元氣,來訪的年輕人也越來越融入當地。
碾米工作能輕鬆應付後,開始不想繼續碾米代工了。一方面是從碾米獲得的學習樂趣變少,另方面是透過這小型碾米機代工獲得收入,是投資報酬率較低的工作。幾經思考,決定把碾米轉交給耕作者,請她們來學習如何碾自己的米,用換物換工的方式共享機器資源。從碾米代工的位置卸下,興起紀錄這歷程的念頭。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稻米對我們生活很重要,我們每天三餐都吃米飯。連我最喜歡的甜點,也都是米飯做成的。每年5月15日我們會用稻米、蔬菜做裝飾,把房子弄得漂漂亮亮,來慶祝收成。我們會用糍粑做成黃色、橘色、粉紅色與綠色的葉子形狀。誰家最漂亮,就可得到獎賞。
當台灣的孩子們米飯越吃越少,稻米供給開始出現過剩的問題後,政府也陸續採取獎勵休耕的措施因應。而東北季風最早報到,秋雨綿綿影響收成的蘭陽平原,二期稻作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實施休耕的第一個選擇。原本以為土地休耕,自己也樂得有個喘息的機會,沒想到緊接而來的炙熱八月天,卻給自己上了意外的一課。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大會回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第2/2001號決議,注意到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糧食,申明需要提高對稻米在減少貧困和營養不良方面的認識,重申需要是世界重視稻米的所用,對於提供糧食安全和消除貧困以實現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
「大地藝術祭」至2015年,發揮了(1)用藝術發掘地域特色,(2)為了在他人的土地上創作,所作的溝通和學習,(3)以創作的愉快和奇妙為媒介的共同勞動,(4)把人吸引到空間來的力量等等,其中保留至今有200作品。在精益求精的製作過程中,地方上的老人們有了元氣,來訪的年輕人也越來越融入當地。
碾米工作能輕鬆應付後,開始不想繼續碾米代工了。一方面是從碾米獲得的學習樂趣變少,另方面是透過這小型碾米機代工獲得收入,是投資報酬率較低的工作。幾經思考,決定把碾米轉交給耕作者,請她們來學習如何碾自己的米,用換物換工的方式共享機器資源。從碾米代工的位置卸下,興起紀錄這歷程的念頭。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稻米對我們生活很重要,我們每天三餐都吃米飯。連我最喜歡的甜點,也都是米飯做成的。每年5月15日我們會用稻米、蔬菜做裝飾,把房子弄得漂漂亮亮,來慶祝收成。我們會用糍粑做成黃色、橘色、粉紅色與綠色的葉子形狀。誰家最漂亮,就可得到獎賞。
當台灣的孩子們米飯越吃越少,稻米供給開始出現過剩的問題後,政府也陸續採取獎勵休耕的措施因應。而東北季風最早報到,秋雨綿綿影響收成的蘭陽平原,二期稻作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實施休耕的第一個選擇。原本以為土地休耕,自己也樂得有個喘息的機會,沒想到緊接而來的炙熱八月天,卻給自己上了意外的一課。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大會回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第2/2001號決議,注意到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糧食,申明需要提高對稻米在減少貧困和營養不良方面的認識,重申需要是世界重視稻米的所用,對於提供糧食安全和消除貧困以實現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哈囉你好~ 我是想過有選擇的人生 的寶拉Paula 創業日記來到了第131天 今天回高雄參加弟弟軍中的懇親會 弟弟高中畢業後就決定加入志願役 在軍隊也待了一段時間,一切都很穩定
Thumbnail
在雲端之上降生的嬰孩宛如天使,吐著舌頭沒發出半點聲音,這幅景象發生在照相館的布幕前,挺著孕肚的小媽媽吉婭正為小客人挑選身後的背景,順道紀錄下新生命來到世間的美好時刻。以16mm膠卷拍攝的《大地母親》,鏡頭猶如走進相片的質感,對應到戲中女主角吉婭的攝影助理工作,她總在一旁觀察著每個家庭的組成,對比自己
Thumbnail
2015年4月我在日本越後妻有松代市進行種植計劃,到秋收後才會完結。應大會要求,除了種植蔬菜、水稻,需要用自然永衡perma-culture的概念實踐。我多次聆聽藝術祭總策劃人北村富朗先生談十多年來策劃歷程,年青時搞社會運動,後來看到農村凋零,用術藝作為切入點,希望被遺忘的農村和老人得到快樂和關懷。
「你是不是常常參加坊間的講座或觀看網路影片的時候會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感覺?但是于為暢 AKA 個人品牌祖師爺 AKA 暢哥的【個人品牌大帝國】卻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用設問法的方式帶出自己品牌的特色,很美的寫法,記住「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與「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Thumbnail
前年我們參與了台中文心扶輪社和台灣野鳥協會在地球清潔日舉辦的台灣百合復育。復育過程中了解到,生態環境是很脆弱的,不經意中會造成很大的損害,甚至於物種的滅絕。要回復常態,要付出很多的勞力與精力。
Thumbnail
芋頭和蘿蔔是日常很常見的食物,芋頭可以由小芋頭來培育,而蘿蔔必須由種子開始播種。 作者與蘿蔔 ,尤其是「老菜脯」,有深厚的情感。從蘿蔔撒種開始,必須細心照顧,到最後製成「老菜脯」,過程每一項都不可疏忽。 一方面享受「老菜脯」的獨特香甜味 , 一方面發思古之幽情的情懷。
Thumbnail
前一篇介紹了薑科植物,它們是「隱藏在土裡的食材」,本文中繼續介紹幾種也是要掘地才會露面的食材,番薯、馬鈴薯、芋頭與蘿蔔。番薯和馬鈴薯都是放久了長出芽來,而芋頭則是大芋頭旁邊附帶的小芋頭,放久了也長出芽來,姑且把它們種種看,是無心插柳成長出來的,蘿蔔是從種子開始種植,它們有不同的成長過程,茲分享如下。
Thumbnail
春天到了,萬物欣欣向榮,正是春耕的時候,參考著去年的收穫,規劃今年想種植的作物。去年一年中的收穫,分成三部分,一是大地賜與的、不請自來的野菜;二是特意種植的植物,三是賣場的食材,姑且取一部分種植一下,是無心插柳成長出來的,很湊巧的本文介紹的薑科植物屬於此項。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哈囉你好~ 我是想過有選擇的人生 的寶拉Paula 創業日記來到了第131天 今天回高雄參加弟弟軍中的懇親會 弟弟高中畢業後就決定加入志願役 在軍隊也待了一段時間,一切都很穩定
Thumbnail
在雲端之上降生的嬰孩宛如天使,吐著舌頭沒發出半點聲音,這幅景象發生在照相館的布幕前,挺著孕肚的小媽媽吉婭正為小客人挑選身後的背景,順道紀錄下新生命來到世間的美好時刻。以16mm膠卷拍攝的《大地母親》,鏡頭猶如走進相片的質感,對應到戲中女主角吉婭的攝影助理工作,她總在一旁觀察著每個家庭的組成,對比自己
Thumbnail
2015年4月我在日本越後妻有松代市進行種植計劃,到秋收後才會完結。應大會要求,除了種植蔬菜、水稻,需要用自然永衡perma-culture的概念實踐。我多次聆聽藝術祭總策劃人北村富朗先生談十多年來策劃歷程,年青時搞社會運動,後來看到農村凋零,用術藝作為切入點,希望被遺忘的農村和老人得到快樂和關懷。
「你是不是常常參加坊間的講座或觀看網路影片的時候會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感覺?但是于為暢 AKA 個人品牌祖師爺 AKA 暢哥的【個人品牌大帝國】卻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用設問法的方式帶出自己品牌的特色,很美的寫法,記住「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與「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Thumbnail
前年我們參與了台中文心扶輪社和台灣野鳥協會在地球清潔日舉辦的台灣百合復育。復育過程中了解到,生態環境是很脆弱的,不經意中會造成很大的損害,甚至於物種的滅絕。要回復常態,要付出很多的勞力與精力。
Thumbnail
芋頭和蘿蔔是日常很常見的食物,芋頭可以由小芋頭來培育,而蘿蔔必須由種子開始播種。 作者與蘿蔔 ,尤其是「老菜脯」,有深厚的情感。從蘿蔔撒種開始,必須細心照顧,到最後製成「老菜脯」,過程每一項都不可疏忽。 一方面享受「老菜脯」的獨特香甜味 , 一方面發思古之幽情的情懷。
Thumbnail
前一篇介紹了薑科植物,它們是「隱藏在土裡的食材」,本文中繼續介紹幾種也是要掘地才會露面的食材,番薯、馬鈴薯、芋頭與蘿蔔。番薯和馬鈴薯都是放久了長出芽來,而芋頭則是大芋頭旁邊附帶的小芋頭,放久了也長出芽來,姑且把它們種種看,是無心插柳成長出來的,蘿蔔是從種子開始種植,它們有不同的成長過程,茲分享如下。
Thumbnail
春天到了,萬物欣欣向榮,正是春耕的時候,參考著去年的收穫,規劃今年想種植的作物。去年一年中的收穫,分成三部分,一是大地賜與的、不請自來的野菜;二是特意種植的植物,三是賣場的食材,姑且取一部分種植一下,是無心插柳成長出來的,很湊巧的本文介紹的薑科植物屬於此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