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㾦 - 汗皰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白㾦(音坯)是什麼?其實上課時沒怎麼明白,筆記也抄過說「溼鬱經脈,胸腹白疹有小水珠即白㾦用薏苡竹葉散」。《温病條辨‧中焦篇‧濕温》原文如下:
「六六、濕鬱經脈,身熱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內外合邪,純辛走表,純苦清熱,皆在所忌,辛涼淡法,薏苡竹葉散主之。」
最近正在看《温病條辨》讀到這條時,就順便查了一下Google,原來西醫叫汗皰疹,看了一下網路上的圖片,才發現原來我得過。
早年有幾年的夏天我的左腳腳底跟腳趾,老是長小水泡,沒有痛癢,就是時不時的發一顆,我會用指甲剪把它剪破,水擠出來後,破的腳皮乾了之後,就會恢復原狀,只是一整個夏天,左腳底看起來就是個慘不忍睹,沒個完好的時候。最厲害時,趾縫間老是濕濕的一條線快爛開,有一次左腳小趾,還層層疊疊長好多小水泡像葡萄。那幾年裏,家裏人就會說什麼香港腳,聽他們胡說的!現在明白了,原來是濕熱作怪。最近這幾年,也偶爾犯這毛病,但已不是在腳底而是在左右手食指側邊。
查了一下教科書馬建中《中醫診斷學》第二章四診的皮膚望診就講到了白㾦:
「温病、暑温、濕温患者,往往皮膚上出現一種白色小顆粒,晶瑩如粟,叫做白㾦。色如水晶者佳。漿㾦(水痘)密佈者濕熱熾盛之故。此多由濕鬱汗出不徹所致。白㾦出現,則濕鬱有外泄之機。但由於正邪勝負關係,白㾦的出現有順逆之分:
1. 順證 色白、點細、形如粟,明亮滋潤像水晶的是順證。
2. 逆證 久病,色不光澤,粒不飽滿,是津液耗傷(氣陰耗損)的熱證;若㾦色乾枯像枯骨,更是津液枯竭的危候。
有些白㾦出沒無定期,熱勢壯便出現,熱勢緩便隱沒,有的甚至出沒八九次的,這是正氣虛,不能把伏邪盡數透出的緣故;必須正氣充旺,則邪漸化而病解。」
還好,我得的都是順證,我脾胃打壞後,身上有濕證也不足為奇,治濕一般就是多吃薏仁、茯苓。網路查了一下相關的對治方:
想吃藥的話,薏苡竹葉散的組方似乎比較簡單:
  薏苡五錢 竹葉三錢 飛滑石五錢 白蔻仁一錢五分 連翹三錢 茯苓塊五錢 白通草一錢五分
常艾灸足三里穴,有健脾祛濕的功效;或多使用冬瓜、薏米、赤小豆、茵陳、白扁豆、芡實、茯苓、白朮、陳皮等食物藥物製作藥膳,也是不錯的方法。此時已過立夏,正要邁入暑夏時節,若有遇到這狀況的朋友,或可試試看,看看老祖宗是不是真的很厲害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54內容數
自己學中醫用中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RL-TCMstud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温病」其實是說人得急性熱病特性就是病發作迅速,傷寒感冒人也會發熱,所以要分風寒與風熱。雖然兩者發作的症狀很像,但是賊邪卻是大大的不同,一個是温熱邪,一個是寒邪,屬性完全相反。
就這樣,每天晚上吹一小時吹到微出汗,足足吹了三個月。直到有一天才突然發現痛經竟然沒了!!!真開心,這次是真的解決了,之後也沒再復發,就這樣簡簡單單解了我三四年來的痛苦,真的是吹風機萬歲!
不知為什麼,今年到現在才五月卻已有兩次耳根後痛,就是耳後縫中或邊上摸起來會有一粒,腫腫的很痛。其實去年就發生過,那時忘了為什麼會去翻《醫宗金鑑》反正就翻到〈外科心法‧外科卷上 \ 頭部〉一段講耳根毒,是這麼說的: 耳根毒 【方歌】耳根毒初痰核形,腫如伏鼠焮赤疼,三焦風火膽怒氣,暴腫潰速非疽癰。
相信大多數人跟敝人一樣,覺得中醫好像就在生活中,吃酒席時如果有蟹都知道太寒要吃薑,也知道吃瓜果類的太冷,也常會說自己很最近很虛,或者自己上火舌頭破,或什麼燥熱體質或自己身體太寒等等。用的詞彙都跟中醫相關但是等到真正去接觸中醫時,又被這些名詞概念弄得很糊塗感覺很玄而難以親近。
中醫看病一定要先辨清自身的寒熱虛實,不然的話,你有50%的機會會錯,意思是會火上加油,小病就還好,大病就有可能病情急轉直下,特別是温病。温病要保津液,所以不可以用傷寒熱藥,用了就真的是標準的火上再澆油了。
流鼻水每個人都有經驗,但是大都是因為受寒。所以,我老媽只要一看到我流鼻水就一口咬定我感冒了。上了中醫課,才明白天候對人體的影響,其實地球的天候是跟天體有關的這就扯到天文學去了,在中醫這是關聯到疾病的預測就是五運六氣,六氣就是風寒暑溼燥火簡稱六淫,就外感疾病的「本」。 那現在來說說幾種流鼻水的狀況:
「温病」其實是說人得急性熱病特性就是病發作迅速,傷寒感冒人也會發熱,所以要分風寒與風熱。雖然兩者發作的症狀很像,但是賊邪卻是大大的不同,一個是温熱邪,一個是寒邪,屬性完全相反。
就這樣,每天晚上吹一小時吹到微出汗,足足吹了三個月。直到有一天才突然發現痛經竟然沒了!!!真開心,這次是真的解決了,之後也沒再復發,就這樣簡簡單單解了我三四年來的痛苦,真的是吹風機萬歲!
不知為什麼,今年到現在才五月卻已有兩次耳根後痛,就是耳後縫中或邊上摸起來會有一粒,腫腫的很痛。其實去年就發生過,那時忘了為什麼會去翻《醫宗金鑑》反正就翻到〈外科心法‧外科卷上 \ 頭部〉一段講耳根毒,是這麼說的: 耳根毒 【方歌】耳根毒初痰核形,腫如伏鼠焮赤疼,三焦風火膽怒氣,暴腫潰速非疽癰。
相信大多數人跟敝人一樣,覺得中醫好像就在生活中,吃酒席時如果有蟹都知道太寒要吃薑,也知道吃瓜果類的太冷,也常會說自己很最近很虛,或者自己上火舌頭破,或什麼燥熱體質或自己身體太寒等等。用的詞彙都跟中醫相關但是等到真正去接觸中醫時,又被這些名詞概念弄得很糊塗感覺很玄而難以親近。
中醫看病一定要先辨清自身的寒熱虛實,不然的話,你有50%的機會會錯,意思是會火上加油,小病就還好,大病就有可能病情急轉直下,特別是温病。温病要保津液,所以不可以用傷寒熱藥,用了就真的是標準的火上再澆油了。
流鼻水每個人都有經驗,但是大都是因為受寒。所以,我老媽只要一看到我流鼻水就一口咬定我感冒了。上了中醫課,才明白天候對人體的影響,其實地球的天候是跟天體有關的這就扯到天文學去了,在中醫這是關聯到疾病的預測就是五運六氣,六氣就是風寒暑溼燥火簡稱六淫,就外感疾病的「本」。 那現在來說說幾種流鼻水的狀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中醫認為其成因與風邪、濕邪及血虛有關。本文探討中醫對蕁麻疹的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拔罐及中藥,並提供飲食療法與體質調理的建議,幫助患者瞭解如何預防及緩解癥狀。
「傷寒,脈滑而厥者」,傷寒邪入厥陰,滑脈是脈象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滾玉盤之狀,代表有濕、有熱、有實,雖然厥陰證患者手腳冰冷,裡寒很盛,但是當血裡面的水、津液不夠時,一樣會有經熱,血脈神經的熱。所以只要對證,不管病在太陽、少陽、陽明,都會有白虎湯證,患者會覺得喉嚨乾、嘴唇黏黏的(沒口水),身體熱的
Thumbnail
臺灣陽光強烈,容易晒黑,在這樣的環境下,植澄皙膠囊成為怕曬皮膚的人的理想選擇。這篇文章介紹了植澄皙膠囊的功效,使用者體驗分享,以及植雨生技的官網和社交媒體資訊。
發病過程 在出疹前的兩天(5/1)開始覺得右側肩膀與手臂有一種酸痛、刺痛與電到的感覺,因為我有跑步的習慣,原以為是拉傷還是扭到,因此都沒有特別的去理會他,但是在5/3晚上在胸口、上手臂與後背,出現一顆顆的紅色疹子,看起來是小小顆的水泡,經過自己的綜合判斷,推論為確診帶狀皰疹。
「傷寒,六七日,下利便發熱」,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之後下利,然後發熱,這是陽脫的發熱現象,而不是陽回頭手腳慢慢溫熱的現象,「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病人不停的流汗,汗血同源,腸胃津液不停的流失,這是死症,「有陰無陽故也」,陰寒至甚,陽脫發熱的死症。倪氏曰: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
Thumbnail
皮膚癢、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香港腳的病人、頭暈、頭痛、疲勞、身體痠痛等症狀容易加劇。
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汗疱疹發作:一直想追不緊急且不重要的網路小說進度,但其他該做必做的事情還是有維持要做,所以導致一天往往睡不到3,4個小時,這樣很傷身體,不管是感冒,鼻子過敏,免疫力失調都讓身體很不舒服➝不舒服,精神不繼又想看小說➝又更不舒服,就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
皰疹性皮膚炎(eczema herpeticum)是我們在臨床很重要的皰疹病併發症。一般皰疹在臨床很常見,也不見得需要吃口服特效藥,但這個情形下建議儘速就醫完整治療
豬膚湯方 豬膚(豬皮)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米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的下利,常常伴隨著手腳冰冷,惡寒蜷臥,這是因為中陽被寒水所迫造成的,「咽痛」,腸胃津液因下利所傷,胃的津液少而造成胃底的膽汁化燥,燥氣上衝咽喉而咽痛,「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中醫認為其成因與風邪、濕邪及血虛有關。本文探討中醫對蕁麻疹的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拔罐及中藥,並提供飲食療法與體質調理的建議,幫助患者瞭解如何預防及緩解癥狀。
「傷寒,脈滑而厥者」,傷寒邪入厥陰,滑脈是脈象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滾玉盤之狀,代表有濕、有熱、有實,雖然厥陰證患者手腳冰冷,裡寒很盛,但是當血裡面的水、津液不夠時,一樣會有經熱,血脈神經的熱。所以只要對證,不管病在太陽、少陽、陽明,都會有白虎湯證,患者會覺得喉嚨乾、嘴唇黏黏的(沒口水),身體熱的
Thumbnail
臺灣陽光強烈,容易晒黑,在這樣的環境下,植澄皙膠囊成為怕曬皮膚的人的理想選擇。這篇文章介紹了植澄皙膠囊的功效,使用者體驗分享,以及植雨生技的官網和社交媒體資訊。
發病過程 在出疹前的兩天(5/1)開始覺得右側肩膀與手臂有一種酸痛、刺痛與電到的感覺,因為我有跑步的習慣,原以為是拉傷還是扭到,因此都沒有特別的去理會他,但是在5/3晚上在胸口、上手臂與後背,出現一顆顆的紅色疹子,看起來是小小顆的水泡,經過自己的綜合判斷,推論為確診帶狀皰疹。
「傷寒,六七日,下利便發熱」,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之後下利,然後發熱,這是陽脫的發熱現象,而不是陽回頭手腳慢慢溫熱的現象,「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病人不停的流汗,汗血同源,腸胃津液不停的流失,這是死症,「有陰無陽故也」,陰寒至甚,陽脫發熱的死症。倪氏曰: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
Thumbnail
皮膚癢、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香港腳的病人、頭暈、頭痛、疲勞、身體痠痛等症狀容易加劇。
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汗疱疹發作:一直想追不緊急且不重要的網路小說進度,但其他該做必做的事情還是有維持要做,所以導致一天往往睡不到3,4個小時,這樣很傷身體,不管是感冒,鼻子過敏,免疫力失調都讓身體很不舒服➝不舒服,精神不繼又想看小說➝又更不舒服,就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
皰疹性皮膚炎(eczema herpeticum)是我們在臨床很重要的皰疹病併發症。一般皰疹在臨床很常見,也不見得需要吃口服特效藥,但這個情形下建議儘速就醫完整治療
豬膚湯方 豬膚(豬皮)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米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的下利,常常伴隨著手腳冰冷,惡寒蜷臥,這是因為中陽被寒水所迫造成的,「咽痛」,腸胃津液因下利所傷,胃的津液少而造成胃底的膽汁化燥,燥氣上衝咽喉而咽痛,「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