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希米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7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2024/09/27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2024/09/27
相信你早已觀看過李安 導演的奧斯卡鉅作《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但是,誠摯邀請你一定要親自閱讀《少年 Pi》的原著小說,因為小說濃濃地洋溢著與電影版本迥然不同的感官奇遇與思維衝擊。
與觀看電影不同,只要透閱讀原版小說,相信你不會再故事最後,猶豫著要相信 Pi 的哪個版本的說詞。

2024/09/27
相信你早已觀看過李安 導演的奧斯卡鉅作《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但是,誠摯邀請你一定要親自閱讀《少年 Pi》的原著小說,因為小說濃濃地洋溢著與電影版本迥然不同的感官奇遇與思維衝擊。
與觀看電影不同,只要透閱讀原版小說,相信你不會再故事最後,猶豫著要相信 Pi 的哪個版本的說詞。

2024/09/20
電影《誰偷了垃圾桶》以一位父親瑪哈拉賈的故事為中心,探討了愛與正義的主題。在表面荒謬的情節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印度神話意義以及對道德的探討。影片中的角色與元素,如拉希米與毗濕奴,象徵著保護與引導,展現了無差別的愛、善良、以及消滅邪惡的決心,充滿對人性與道德的深思。

2024/09/20
電影《誰偷了垃圾桶》以一位父親瑪哈拉賈的故事為中心,探討了愛與正義的主題。在表面荒謬的情節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印度神話意義以及對道德的探討。影片中的角色與元素,如拉希米與毗濕奴,象徵著保護與引導,展現了無差別的愛、善良、以及消滅邪惡的決心,充滿對人性與道德的深思。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是reclaim,claim通常有一種宣示主權的意味,重新宣示主權,也就是重新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導權,而一開始我們問的那個問題:這種安全感應該從何而來呢?我想答案就是:為自己負責。當一個人願意一力承擔自己為生命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就擁有了為自己做主、發聲的勇氣與力量。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是reclaim,claim通常有一種宣示主權的意味,重新宣示主權,也就是重新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導權,而一開始我們問的那個問題:這種安全感應該從何而來呢?我想答案就是:為自己負責。當一個人願意一力承擔自己為生命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就擁有了為自己做主、發聲的勇氣與力量。

「心理師看戲劇」:媽的多重宇宙的媽的世界裡只有「爸爸」
#土星回歸 #媽的多重宇宙 #楊紫瓊
媽的多重宇宙獲奧斯卡11項提名可以感受到它的熱度,也可理解這部電影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曾經我談論過楊紫瓊的土星二次回歸(我會把連結放在留言區),這次我想談談「媽的多重宇宙」裡的媽。
——-防雷預告:內文有大

「心理師看戲劇」:媽的多重宇宙的媽的世界裡只有「爸爸」
#土星回歸 #媽的多重宇宙 #楊紫瓊
媽的多重宇宙獲奧斯卡11項提名可以感受到它的熱度,也可理解這部電影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曾經我談論過楊紫瓊的土星二次回歸(我會把連結放在留言區),這次我想談談「媽的多重宇宙」裡的媽。
——-防雷預告:內文有大

花路教練不負責任劇評:台灣電影<一家之主>。
很刻版的觀念,一家之主是爸爸。
在遠古傳統的重男輕女年代流傳下來,家裏發號施令、賺錢、解決問題的多是爸爸,自然而言到了今天,一家之主好像仍然是爸爸,但事實上呢?

花路教練不負責任劇評:台灣電影<一家之主>。
很刻版的觀念,一家之主是爸爸。
在遠古傳統的重男輕女年代流傳下來,家裏發號施令、賺錢、解決問題的多是爸爸,自然而言到了今天,一家之主好像仍然是爸爸,但事實上呢?

《媽的多重宇宙》和最近剛在Netflix上映的《一家之主》都是描寫關於女人的多重身份和角色,有著一種被不知道從哪來的傳統(?)和期待框架著自己的人生選擇,必須是為丈夫、為父母、為兒女,為家庭,甚至為人人都好的一種角色。

《媽的多重宇宙》和最近剛在Netflix上映的《一家之主》都是描寫關於女人的多重身份和角色,有著一種被不知道從哪來的傳統(?)和期待框架著自己的人生選擇,必須是為丈夫、為父母、為兒女,為家庭,甚至為人人都好的一種角色。

「人生中的每個拒絕、每個失望,都成就了此刻的你」

「人生中的每個拒絕、每個失望,都成就了此刻的你」

我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後的感想都是:不管導演編劇吸了什麼,都請給我來一管。在激動地讚嘆腦洞大開的創意之後,想要寫點什麼感想卻費煞思量,因為實在太豐富了。
可以說的題目那麼多,那我還是來說說電影中讓人又笑又哭的母女情吧。

我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後的感想都是:不管導演編劇吸了什麼,都請給我來一管。在激動地讚嘆腦洞大開的創意之後,想要寫點什麼感想卻費煞思量,因為實在太豐富了。
可以說的題目那麼多,那我還是來說說電影中讓人又笑又哭的母女情吧。

2022年的五月,一連出現幾部關於「母親的多重宇宙」的電影,彷彿地球上許多母親都開始思考:「倘若,當年不是跟你結婚,也沒有生小孩,今日的我,早該已經抬頭挺胸、成就非凡,而不是在家裡算帳打掃、卑微地像個被使來喚去的無酬女傭。」

2022年的五月,一連出現幾部關於「母親的多重宇宙」的電影,彷彿地球上許多母親都開始思考:「倘若,當年不是跟你結婚,也沒有生小孩,今日的我,早該已經抬頭挺胸、成就非凡,而不是在家裡算帳打掃、卑微地像個被使來喚去的無酬女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