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65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10/4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劉念台云:
「學者遇事不能應,總是此心受病處。
只有煉心法,更無煉事法。
煉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而已。
無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靜工夫得力處。」

良因曰:
心中無事,如鏡光絕痕,朗照大千。
若心有礙,一指即能蔽岳。
古德說:「雁過長空,影沈寒水,雁絕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
思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良因曰: 無事之時,要多積功累德,切忌苟且偷安。 因為懈怠不僅事情足以敗,心中也會因此失去堪能性, 則事敗心亂是必然的結果。 平時若能精進不懈,遇事自是不亂。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良因曰: 一個人能夠不斷的成長,需要良師益友的提攜。 真正有自信的人,方能虛心學習。 虛張聲勢者,只是來自於淺薄或自卑。
2013/9/27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 『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 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 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
2013/9/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良因曰: 道者,眾生天真自性,人人本具。 只因迷於真性,故必須以智慧開顯之。 故德者,智慧力也。 於一切逆境中,能安住不動, 智慧則如焠火之鋼,精煉璀璨,故其德乃大。 當智慧不斷開發,法喜陣陣充滿之際,
2013/9/21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良因曰: 古人說:「緩事急辦,急事緩辦」, 越是吃緊的時候,越要提醒自己放鬆。 因為上善若水,水似柔弱,卻能穿石; 只有專注又放鬆,才能持續且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對人以厚並非吃虧,以剛者易折;
2013/8/4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敦詩書,尚氣節,慎取與,謹威儀,此惜名也。 競標榜,邀權貴,務矯激,習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靜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辱身喪名,莫不由此。 求名適所以壞名,名豈可市哉!」 良因曰: 敦詩書者,知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能篤行勝賢的教誨。 智者思之!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良因曰: 無事之時,要多積功累德,切忌苟且偷安。 因為懈怠不僅事情足以敗,心中也會因此失去堪能性, 則事敗心亂是必然的結果。 平時若能精進不懈,遇事自是不亂。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良因曰: 一個人能夠不斷的成長,需要良師益友的提攜。 真正有自信的人,方能虛心學習。 虛張聲勢者,只是來自於淺薄或自卑。
2013/9/27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 『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 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 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
2013/9/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良因曰: 道者,眾生天真自性,人人本具。 只因迷於真性,故必須以智慧開顯之。 故德者,智慧力也。 於一切逆境中,能安住不動, 智慧則如焠火之鋼,精煉璀璨,故其德乃大。 當智慧不斷開發,法喜陣陣充滿之際,
2013/9/21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良因曰: 古人說:「緩事急辦,急事緩辦」, 越是吃緊的時候,越要提醒自己放鬆。 因為上善若水,水似柔弱,卻能穿石; 只有專注又放鬆,才能持續且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對人以厚並非吃虧,以剛者易折;
2013/8/4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敦詩書,尚氣節,慎取與,謹威儀,此惜名也。 競標榜,邀權貴,務矯激,習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靜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辱身喪名,莫不由此。 求名適所以壞名,名豈可市哉!」 良因曰: 敦詩書者,知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能篤行勝賢的教誨。 智者思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讀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談到當時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他又在《日知錄》說:「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意思是學者們完全不管明末時候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火連天,每天只會講心性之學,談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玄學。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讀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談到當時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他又在《日知錄》說:「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意思是學者們完全不管明末時候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火連天,每天只會講心性之學,談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玄學。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