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歡、無詩不快--「酒」、「詩」,是唐伯虎人生難關的最佳紓壓劑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pixabay
「年老年少都不管,且將詩酒醉花前」沒讀過唐伯虎的生平,可能因這句話而誤解他,只記得各類戲劇都曾演譯他的「唐伯虎點秋香」,便以為他真的就只是個無所事事的風流才子;看過他的經歷,才窺見,原來這是他對自己一生『僅能如此』的紓壓方式。
接連失去至親後的逆襲
唐伯虎24歲至26歲間,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子相繼去世,妹妹也因不堪家庭遭此變故,而自殺身亡,從此家道中落;試想,這樣的人生境遇如何度過?再意氣風發的少年,也難面對如此不可承受之重,只能消沉度日!經好友祝允明的勸慰,唐伯虎終於振作起來,全神投入書本。
《夜讀》便是挑燈苦讀後的佳作:
夜來枕上細思量,獨臥殘燈漏轉長。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後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這種走出悲情的硬骨,值得我們學習;能化悲慟為力量,並有實質成就,更是令人欽佩!
文人不敵官場的晦暗
28歲,唐伯虎參加應天府的公試上榜,自此便有「唐解元」(第一名)的稱號。卻因友朋過於招搖遭妒,連累唐伯虎被陷害賄賂而遭削除仕籍,終生不能再參加科舉,此生與功名絕緣。這結果對於寒窗苦讀的唐伯虎來說,已非「晴天霹靂、嚴重打擊」八字可以帶過,心灰意冷之下,寫下心裡對世俗的憤懣: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圖/pixabay
之後,他開始過著以丹青自娛、賣畫為生、買酒買醉的自我放逐生活!後人也能讀出他當時的絕望與無奈!
坐對黃花舉一殤,醒時還憶醉時狂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我觀今日之才彥,交不以心惟以面
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變時心已變
佳人相伴桃花仙
放逐自我的生活中,唐伯虎因緣結識妓女沈九娘,便在蘇州桃花塢里買了一小塊地,蓋了一間桃花庵,迎娶沈九娘,這裡成了他最後的家。儘管再度成家,心中的那股怨懣還未舒展殆盡,於是寫下一首自我明志的詩: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他說:寧願老死在這一片花田裡,也不願意鞍前馬後的伺候這些陰暗勢利之輩!有酒相襯映,這首詩充分展現唐伯虎的安貧樂道,與曠達胸懷,當然也體現出一種詩、酒樂逍遙的人生境界。
觀看唐伯虎的前半生,實屬不易的心境,全被詩與酒填滿。或許我們應該慶幸,因為唐伯虎能以這樣「不自欺、不欺人、不被欺的胸懷」,醉情於美酒,才能寫出這麼多美詩,流傳於後世欣賞。
換句話說,遇逢逆境,日子怎麼過?生命怎麼活?還是能由自己的心作主的,端看自己怎麼選擇!唐伯虎藉詩抒情值得學習;藉酒解憂,某個角度來講,喝酒或許不值得讚揚,但至少他能瀟灑、勇敢的活下去,不是嗎?
後記:藉酒解憂消愁,對某些人而言,或許能獲得某種程度的解脫或釋放;但喝多了,絕對不是好事。慎之!慎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5會員
533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