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人性是善是惡,我們都應該知道的事:讀《人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書名開始,2021出版的《人慈》就毫無遮掩的向讀者提示其內容對人性的正面看法。雖然近來媒體上常常出現「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樣動人的宣傳,但我們真的相信嗎?恐怕未必。

  所有人都知道,現實社會並不總是充滿著陽光與彩虹;打開電視,詐騙新聞屢見不鮮;幾年觀察下來,台灣更有成為詐騙集團出產國的傾向;若連上ptt、Dcard等網路論壇,經歷人性黑暗面的網友更不在少數;更別提從小到大總有關心的長輩要我們留心身邊的陌生人。在傳媒與親友的輪番轟炸之後,我們當真還相信人能夠成為最美的風景?

raw-image


  或許,這也就是《人慈》這本書會出現的原因。套用作者自己的話:

該要有新的現實主義了。

新的現實主義

  若提到「現實」,一般人在腦海中可能會直接浮現出人們為利益所驅使而可憎的自私臉孔,行事罔顧道義,也因此將社會攪得烏煙瘴氣。但《人慈》作者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的研究卻描述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現實」,他雖然認同人們確實同時「有著好的一面和不那麼好的一面」,但是:

我的論點就只是如下:我們 — 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襲來 — 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

  人性善惡的討論有著悠久的歷史,兩造雙方都有許多重量級的擁護者。本書可以說為性善的一方提供了急需的火力,從影響深遠的黑暗小說《蒼蠅王》、大歷史派鉅作先驅《槍砲、病菌與鋼鐵》中看似無比真實的復活節島案例,一直到惡名昭彰的史丹佛監獄實驗,許多暗示人性傾向自私自利的經典故事,都在《人慈》一書中被重新檢視。若你傾向性善一方,絕不能錯過本書精彩的論述。若你傾向性惡,也無法徹底忽視本書提供的新材料。

人變壞的可能,與《人慈》的建議

  有趣的是,《人慈》同時證實了人確實有可能選擇一條讓自己變得邪惡的道路。如果人人都出於善意,那我們曾經歷過的那些惡意又是如何出現的?布雷格曼參考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令人訝異的答案:

同理心不是普照世界的慈愛陽光。它是聚光燈,是探照燈。它在你生命中挑出一位特定人士或一群人,當你忙這把沐浴在那道光之下的所有情緒吸收起來,那以外的世界就消失了。

  布雷格曼的重點十分清楚,當我們定義出「自己人」,並認真對此一特定關係圈釋放善意的同時,針對圈外人士的忽視與拒斥也隨之發生。雖然本文無法運用有限的篇幅書中論述,但讀完《人慈》的同時,我們或許也會得到一些突破的作法。說實話,這些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但卻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遭到忽略。

  或許,我們都可以謹慎地跨過大門與圍籬,真實認識那些與我們看似天差地遠的人。不是為了說服什麼,也未必要與他們做出同樣的選擇,光是「認識」他們,好好地坐下來喝杯茶、聊聊天,就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我相信嗎?

  每次被問到人性善惡的問題,我總是願意選擇性善。但被我納為「自己人」的朋友其實不多,而「外人」某個程度來說,常常被我當成是有能力製造麻煩的對象。

  並不是因為我擁有正向光明的個性,事實剛好相反,我性甚疏懶,時常不願與人交際。但我卻有幸在多年前見過這樣的一個人,一個能夠把所有人都當成「自己人」看待的慈祥長者。那是在一座北印度的山城,那位長者的微笑,世界有名,每個見過他的人都會深深為那種溫暖的力量所震撼。從他身上,我願意相信,就算有人自私如我,有一天,也能走上跟他一樣的道路。

raw-image
書名:人慈
作者: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
譯者:唐澄暐
出版:時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飽讀終日的沙龍
19會員
56內容數
飽讀終日固然好,有時也需帶點餓。 但若有機會能吃飽,誰真的想stay hungry?
飽讀終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2025/04/17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2025/04/02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2025/04/02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2025/03/26
在這趟充滿磨難的旅程終點,並沒有什麼珍貴寶藏,也沒有顯赫名聲。格得只是單純擁抱了亟欲擺脫的過去,他總算明白如今的自己正是由過去蛻變而來,而光是要辨識出過去內心的黑影,便需鼓起超乎常人的勇氣。「格得」,這一聲既熟悉又陌生的叫喚,不多不少,圓滿了自己...
Thumbnail
2025/03/26
在這趟充滿磨難的旅程終點,並沒有什麼珍貴寶藏,也沒有顯赫名聲。格得只是單純擁抱了亟欲擺脫的過去,他總算明白如今的自己正是由過去蛻變而來,而光是要辨識出過去內心的黑影,便需鼓起超乎常人的勇氣。「格得」,這一聲既熟悉又陌生的叫喚,不多不少,圓滿了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97%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人人自私自利」的世界中。而《人慈》挑戰的是這種壓倒性多數的看法──其實,人類比我們想像的更善良。當我們用更好的視角看待人性,自己與他人,社會也會變得更好。它在一面倒的負面人性觀中,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審視歷史與文明發展。
Thumbnail
97%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人人自私自利」的世界中。而《人慈》挑戰的是這種壓倒性多數的看法──其實,人類比我們想像的更善良。當我們用更好的視角看待人性,自己與他人,社會也會變得更好。它在一面倒的負面人性觀中,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審視歷史與文明發展。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然而前任的種種所為,讓我看見人性所惡。 我始終相信的善良,是一種溫暖,是一種體諒。但是在偽善之人中,善良是一種假象,內心的本質是利益,更是一種必須接受聽話的利用。沒有了尊重,反而是一種軟土深掘的侵犯。 「與人為善,但不任人侵犯。」,在人性中的真相,有些人的刻意加害,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然而前任的種種所為,讓我看見人性所惡。 我始終相信的善良,是一種溫暖,是一種體諒。但是在偽善之人中,善良是一種假象,內心的本質是利益,更是一種必須接受聽話的利用。沒有了尊重,反而是一種軟土深掘的侵犯。 「與人為善,但不任人侵犯。」,在人性中的真相,有些人的刻意加害,
Thumbnail
《人慈》 帶給我對於人性以及先前學到心理學著名實驗的全新觀點,面對危險或是犯罪行為,便會思考真的人性本善嗎。然而這本書依然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而且會做出友善的行為,只是受到其他刺激或是外界因素而變得不人慈。
Thumbnail
《人慈》 帶給我對於人性以及先前學到心理學著名實驗的全新觀點,面對危險或是犯罪行為,便會思考真的人性本善嗎。然而這本書依然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而且會做出友善的行為,只是受到其他刺激或是外界因素而變得不人慈。
Thumbnail
人性本善或惡? 作者Rutger Bregman寫了厚厚的《人慈》,回答這個千百年的大問題。簡單來說,他認為我們是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善良⋯⋯
Thumbnail
人性本善或惡? 作者Rutger Bregman寫了厚厚的《人慈》,回答這個千百年的大問題。簡單來說,他認為我們是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善良⋯⋯
Thumbnail
所有人都知道,現實社會並不總是充滿著陽光與彩虹;打開電視,詐騙新聞屢見不鮮。在傳媒與親友的輪番轟炸之後,我們當真還相信人能夠成為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所有人都知道,現實社會並不總是充滿著陽光與彩虹;打開電視,詐騙新聞屢見不鮮。在傳媒與親友的輪番轟炸之後,我們當真還相信人能夠成為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 作者: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 Bregman 分類:社會科學 書說什麼? 第一部 自然狀態 第三章小犬人的興起 第四章馬歇爾上校與不願開槍的士兵 第五章文明的詛咒 第六章復活島之謎
Thumbnail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 作者: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 Bregman 分類:社會科學 書說什麼? 第一部 自然狀態 第三章小犬人的興起 第四章馬歇爾上校與不願開槍的士兵 第五章文明的詛咒 第六章復活島之謎
Thumbnail
讀《人慈》好一陣子了。還沒有時間替這本書寫心得,不過逢人就推薦。「相信什麼」這種價值觀基本上是信仰,所以與其說我相信作者寫的東西,不如說是他講的剛好與我信仰相符。我想先說,這不是要將人性一分為性善或性惡這麼對坐的概念,更接近是看世界的濾鏡。
Thumbnail
讀《人慈》好一陣子了。還沒有時間替這本書寫心得,不過逢人就推薦。「相信什麼」這種價值觀基本上是信仰,所以與其說我相信作者寫的東西,不如說是他講的剛好與我信仰相符。我想先說,這不是要將人性一分為性善或性惡這麼對坐的概念,更接近是看世界的濾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