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慈 》閱讀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相信人天生好心,並不是感情用事、也不是天真。相反地,相信和平與原諒,是勇敢而切乎實際的。」
讀《人慈》好一陣子了。還沒有時間替這本書寫心得,不過逢人就推薦。「相信什麼」這種價值觀基本上是信仰,所以與其說我相信作者寫的東西,不如說是他講的剛好與我信仰相符。我想先說,這不是要將人性一分為性善或性惡這麼對坐的概念,更接近是看世界的濾鏡。
有一段作者很有意思的詮釋大意是如此說的:如果選擇相信人,至少我們有驗證真相的機會。因為你可以確認這是真的、或是謊言。但如果你不相信,你將永遠無從知曉真相。承受謊言和傷害的風險,就是可以安心相信他人這種奢華享受的代價。
「相信人」不是鼓舞人心的正向信念,而是對生存來說更有效率跟效益的選擇。當然,要持續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很難的。世界上哪裡真的充滿想把你謀殺的惡?多數的惡往往是揣著好心與真意的。況且,也只有給出一點真心才能將你殺死,對吧?
我不是在說我心裡充滿愛。不可能不去憎恨的。我是不會忘記欺騙、利用與傷害的。道歉收了,時間過了,情感昇華了,但事件不會消失。如果對於曾經傷害欺凌過他人而感到後悔,那也是只能帶著悔恨生存下去了。生而為人,請對自己負責。
不斷在「下一次繼續選擇出示真心」上徘徊很久。這可是二的無數次方疊加下去的成本。不過說來好笑,我發現自己實在多慮了。她太倔強,根本不會走我替她選的路。正好。我也是想這麼告訴她的:選擇從來無分對錯,只是如實描述了你的模樣。而你是個勇敢的人。
avatar-img
5會員
6內容數
日常裡的不凡常。 要怎麼介紹我自己?這些都是我的碎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淳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覺得,有些人,並未生在他們的理想之所。機緣將他們偶然拋入某種環境,他們卻始終對心中的故土滿懷鄉愁;這故鄉在哪裡,他們並不知道。
我覺得,有些人,並未生在他們的理想之所。機緣將他們偶然拋入某種環境,他們卻始終對心中的故土滿懷鄉愁;這故鄉在哪裡,他們並不知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人慈》讀後心得,作者是羅格.布雷格曼;譯者唐澄暐,時報出版。 一本讓人心情非常複雜的書。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有時候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善良。有時候相信人,不是因為你蠢,而是因為你把感情看得太重。有時候忍下,不是因為沒理,而是不願去爭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你判斷錯了。人心真是無法看透。但是我會一直善良無悔,因為我始終相信,心靈美麗,世界就美麗。你給自己一個高度,世界總會還你一個尺度!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Thumbnail
  請問我們活在什麼樣的星球?想像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斷成三截。當機艙濃煙密布,裡頭的每個人都了解到:我們得逃出去,這時會發生什麼事?   在星球A上:乘客們問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   在星球B上:人人都只顧自己性命,恐慌爆發開來,出現大量推擠,孩童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書中說明何謂「無私的愛」,並探討安寧醫療和無效醫療的議題。通過個人故事和醫療經驗,引起了對生死問題和醫療倫理的思考。
Thumbnail
這本書揭示了心理實驗背後的真相,挑戰了過去對人性本質的看法,分享了幾個實驗背後的故事,以及對人性的重塑旅程。這本書討論了史丹佛大學地下監獄實驗、電擊椅服從實驗等,透露了一些意外的發現和觀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人慈》讀後心得,作者是羅格.布雷格曼;譯者唐澄暐,時報出版。 一本讓人心情非常複雜的書。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有時候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善良。有時候相信人,不是因為你蠢,而是因為你把感情看得太重。有時候忍下,不是因為沒理,而是不願去爭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你判斷錯了。人心真是無法看透。但是我會一直善良無悔,因為我始終相信,心靈美麗,世界就美麗。你給自己一個高度,世界總會還你一個尺度!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Thumbnail
  請問我們活在什麼樣的星球?想像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斷成三截。當機艙濃煙密布,裡頭的每個人都了解到:我們得逃出去,這時會發生什麼事?   在星球A上:乘客們問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   在星球B上:人人都只顧自己性命,恐慌爆發開來,出現大量推擠,孩童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書中說明何謂「無私的愛」,並探討安寧醫療和無效醫療的議題。通過個人故事和醫療經驗,引起了對生死問題和醫療倫理的思考。
Thumbnail
這本書揭示了心理實驗背後的真相,挑戰了過去對人性本質的看法,分享了幾個實驗背後的故事,以及對人性的重塑旅程。這本書討論了史丹佛大學地下監獄實驗、電擊椅服從實驗等,透露了一些意外的發現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