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極一時的「先買後付」業者為什麼如今四面楚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蘋果在6月初時舉辦了「全球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簡稱WWDC),這是蘋果每年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在今年的大會上,它們了兩款最新的筆電和最新的作業系統,還發表了新的晶片和新的軟體升級,但相較於這些最新科技,另外一項新服務或許引起了比較少人的注意。

蘋果推出了名為「Apple Pay Later」的服務,讓iPhone和Mac使用者可以將費用分成四筆在六週内支付,背後是透過萬事通(Mastercard)的網絡,讓使用者不管是透過Apple Pay、網路或實體店面都可以享受這種服務,然後透過Apple Wallet管理付款情況,不過目前這項服務僅限於美國的使用者,這也是蘋果在今年3月買下英國金融創新公司「Credit Kudos」後,許多人都猜測蘋果即將推出的服務。

當蘋果宣布推出「Apple Pay Later」後,美國的「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簡稱BNPL)龍頭Affirm股價應聲下跌5.5%,因為這是已經面臨許多困難的BNPL業者所迎來的另一場挑戰。

當全球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時,BNPL興起成了最火紅的金融科技產業之一,這些公司提供使用者在線上購物結帳時不用支付全額,而可以選擇分成四到六期付款,除非付款延遲,否則不用支付利息或其他費用。

相較於信用卡的分期付款要支付利息,加上年輕世代對大銀行和信用卡的不信任感,還有全球為了刺激經濟發展的低利率環境,都幫助了BNPL產業的竄起,當大家不能出門時,待在家裡購物是最常見的消遣之一,而BNPL所提供的服務正是時候。

歐洲的BNPL龍頭Klaran擁有1.47億用戶,和超過40萬商家有合作關係,它在2021年六月得到軟體銀行願景基金注資,那時它的估值高達456億元,成為歐洲價值最高的金融創新公司,而在2020年九月時,它的估值只有110億元。

根據估計,美國BNPL業者在2021年經手的交易可能高達550億元,到2022年則可能增加到740億元,而在大西洋彼岸,根據英國主管機關估計,2020年利用BNPL服務的交易總值約是27億英鎊,在2021年則是增加了一倍到達57億元。

但是當通貨膨脹憂慮隱然出現,各國央行開始升息打擊通膨時,BNPL產業的收益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BNPL本來就不是一個獲利率很高的產業,因為使用者原則不需支付利息,它們的收益來自於向商家收取的費用,大約是在4%左右,根據英國股權研究公司Redburn的分析,這其中有大約2%要用在支付其他公司費用,平均資金成本大約是0.5%,剩下1.5%是收益,但是還要扣掉違約損失,依據Redburn,平均違約損失大約是1.2%,所以淨利只剩下0.3%,比率並不高,但如果處理了大量的交易就很可觀。

但是當央行升息時,一方面資金成本將會提高,另一方面違約損失也會增加,因為當經濟前景不明,企業開始紛紛收手和緊縮投資時,可能受到最大打擊的就是經濟上處於弱勢的族群,而這些人很可能剛好也是BNPL的主要客戶群,畢竟當初他們就是無法或不願意申請信用卡才開始使用BNPL這項服務。

根據信用報告機構TransUnion的統計,從2019年第四季到2021年間,購物時利用BNPL或貸款的使用者中,有大約43%屬於信用較差的消費者,而這群佔全美人口的15%。

而根據「金融知識能力中心」(The Centre for Financial Capability)的統計,在英國18歲到34歲、曾經使用BNPL服務的成年人中,沒有準時付款的比率從25%增加到 35%。

「這些數字顯示這產業可能讓已經是潛在弱勢的族群,有陷入債務危機風險的可怕性質。」該中心信託人Carol Knight這樣說。

根據Klarna在二月底公布的數字,它們在2021年第四季的淨損失來到約瑞典克朗45億元(大約4.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瑞典克朗7.55億元大幅增加,全年損失也從2020年的瑞典克朗14億元增加到71億元。

儘管公司解釋,這是因為進軍新市場快速擴張的代價,如果以交易量來看,每筆交易的損失其實是減少的,但這樣的虧損依然很可觀。

除了財務面上的隱憂外,其他問題則來自於美國和歐洲主管機關的疑慮,因為操作簡易方便的BNPL很可能會鼓勵用戶做出財務能力所不及的消費,進而支付大量的延遲費用,並且深陷於「債務陷阱」當中。

原來消費者利用BNPL服務並不會出現在他們的信用報告上,因為這性質上並不是貸款,但是這樣可能會誤導消費者對於自身財務狀況的理解,其他BNPL業者或金融機構也無從全盤得知消費者的財務狀況,所以從今年開始,BNPL業者陸續將消費者的使用狀況申報到包括Equifax、Experian和TransUnion這類信用報告機構。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簡稱CFPB)在去年12月要求Afterpay、Affirm、Klarna在內的數家BNPL業者提供它們分期付款的相關資料,CFPB的擔心主要集中在消費者保護這塊,例如消費者是否清楚理解付款的時程和延遲費用的約定。

值得注意的是,CFPB還提到了「資料探勘」(data harvesting)的問題,因為BNPL的收入來源並非使用者,而是向商家收取的費用,BNPL業者的說法是它們的服務可以鼓勵消費者在商家消費,為了吸引更多商家合作,BNPL業者可能會利用消費者資料導引它們到商家消費或是精準行銷。

向這些BNPL業者索取資料,有助於CFPB「向社會大眾報告這產業的運作和風險」,局長Rohit Chopra這樣說。

Affirm的發言人說它們歡迎CFPB的檢視,並且支持對消費者有利,而且增加這產業透明性的主管機關動作。Klarna發言人也說,這項檢查可以讓BNPL服務充分透明,「我們相信適當的法規是件好事,並且可以設下標準,為提供消費者在信用卡之外,可以得到無利息、公平且永續的選項。」

在英國,財政部在去年10月就開始檢視BNPL產業,而Klarna則在檢視前就做出數項改變,包括更清楚告訴客戶這是一種信貸和遲繳會面對的費用,它還加上一個「現在付清」(Pay Now)的選項。

12月時,英國廣告標準局(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對Klarna的幾則廣告發出禁令,因為它們「不負責任地鼓勵消費者利用借款來改善心情」,並且發布規定要求清楚表明BNPL是一種債務(debt)。

今年二月時,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簡稱FCA)要求包括Klarna在內四家BNPL業者重新草擬它們和使用者之間的合約約定,因為先前的約定讓這些公司可以不經告知,就終止、暫停或限制使用者的權利。除此之外,先前的約定讓使用者對於退貨商品必須持續支付款項,直到商家通知業者已經收到退貨為止,這樣的約定也需要調整。

另一方面,FCA也說會在今年公布對BNPL產業的法規草案讓社會大眾發表意見。

當BNPL業者面臨來自各方挑戰時,它們還得注意虎視眈眈的各方挑戰者,傳統銀行像是桑坦德銀行(Santander)和巴克萊(Barclays)已經準備提供BNPL這項服務,新興的純網銀像是Monzo和Revolut也不會落後,就連像是蘋果這樣的商家也打算自己提供BNPL服務給消費者,至於Amazon則是和Affirm結盟。

這些動作讓人回想起一個曾經被提起的問題,那就是BNPL到底是一種具有獨特性的業務,或者它只是支付時所附帶提供的服務?

對BNPL業者來說,它們仍在努力證明自己屬於前者。根據媒體報導,Klarna正在尋求另一輪約10億元的投資,但是它的估值已經降低到約300億元,比去年最高時要下跌約三分之一,本來曾經有過的上市計畫,目前看起來並不是最急迫的需求。

Klarna執行長Sebastian Siemiakowski在五月時宣布,將會裁員10%,目前該公司的全球員工數大約是7,000人。

「在面對狂風暴雨時保持冷靜當然可重要,但同等重要的是不要對於現實視若無睹。我們在全球看到的問題並不是短期的,因此我們必須要採取行動……基於此原因,Klarna的資深領導者得要做出一些真的很艱難的決定。這是我們做過最艱難的決定之一。」Siemiakowski這樣說。

除此之外,他們也將更聚焦在短期獲利。「我們決定要改調整投資的比重,更專注在短期獲利,而不是長期的、有潛力的投資。」Siemiakowski這樣說,但是對於金融創新公司來說,這聽起來未必令人放心。

在大西洋彼岸的Affirm也並不好過,它的股價在今年來已經跌了75%,使得它的市值來到約72億元。在2020年時,Affirm營收的六成來自商家所支付的費用,其中最大的商家是聯網健身器材大廠「派樂騰」(Peloton),但隨著疫情減緩,派樂騰本身也遭遇到不小困難,現在Affirm營收主要來自於將客戶貸款證券化或出售給第三人的收入,或是靠著帳上資產的利息收入,在最近一季,這些收入已經佔了Affirm營收的五成。

儘管如此,Affirm執行長Max Levchin依然謹慎樂觀,他在五月時說:「我們的使命是要改善人們的生活,我們已經準備好要面對這樣的需求,但是再說一次,我們的方法是給那些我們相信可以、而且會還款的人們信用額度。」

但分析師沒有這麼正向。

「這類混合的金融科技公司,當它們成長非常快速時,它們的交易就像是科技股一般,而它們營運的財務面沒有什麼問題。」分析師Chris Brendler說:「但是當你開始有比較大的虧損或資金問題時,他們的表現就開始變得跟金融股一樣。」
全球最大空頭對沖基金尼克斯(Kynikos Associates)創辦人Jim Chanos或許更直接:「每一次,一群透過網路放貸的公司試著說服市場說,它們有個更好的模型可以檢視信用狀況。其實它們只是借錢給那些不該借到錢的人,而我們要到信用循環下落時才會看出這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融動物園的沙龍
74會員
56內容數
2025/04/17
他酗酒、她沉默、制度還在那裡——但沒有人阻止這一切發生。 ANZ 銀行最近被重罰 2.5 億澳元,一份外部審查報告揭開了市場部門長期的文化沉疴。問題不是沒制度,而是沒人執行、沒人敢說。這篇長文,記錄了一場金融機構如何在安靜中失控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與風險治理的真實縮影。
Thumbnail
2025/04/17
他酗酒、她沉默、制度還在那裡——但沒有人阻止這一切發生。 ANZ 銀行最近被重罰 2.5 億澳元,一份外部審查報告揭開了市場部門長期的文化沉疴。問題不是沒制度,而是沒人執行、沒人敢說。這篇長文,記錄了一場金融機構如何在安靜中失控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與風險治理的真實縮影。
Thumbnail
2025/04/10
2025年4月初,美國公債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指向基差交易可能是禍首。究竟什麼是基差交易的、2020年危機的教訓,以及2025年市場波動的原因,包含避險基金去槓桿、資金趨向現金為王、政策與財政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債供給壓力激增等。監管機構雖警覺升高,但動作有限,市場信心面臨考驗,潛在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5/04/10
2025年4月初,美國公債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指向基差交易可能是禍首。究竟什麼是基差交易的、2020年危機的教訓,以及2025年市場波動的原因,包含避險基金去槓桿、資金趨向現金為王、政策與財政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債供給壓力激增等。監管機構雖警覺升高,但動作有限,市場信心面臨考驗,潛在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4/08/30
在所羅門兄弟公司消失後三年、也是Micahel Lewis離開約三十年後,另一位倫敦政經學院的畢業生來到花旗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室。他在交易室待得更久一些,獲得的紅利則是高達數倍,這個叫做Gary Stevenson的年輕人選擇在2014年離開,然後寫成這本充滿困惑和憤怒的《交易遊戲》。
Thumbnail
2024/08/30
在所羅門兄弟公司消失後三年、也是Micahel Lewis離開約三十年後,另一位倫敦政經學院的畢業生來到花旗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室。他在交易室待得更久一些,獲得的紅利則是高達數倍,這個叫做Gary Stevenson的年輕人選擇在2014年離開,然後寫成這本充滿困惑和憤怒的《交易遊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蓬勃發展後,消費爭議也不斷地浮出檯面上,讓各國監理機關開始注意到BNPL 在規範上的漏洞,並著手相關的監理法規。除此之外,信用風險、資金成本、景氣衰退疑慮等議題也成為BNPL在發展上的挑戰。回到正在發展BNPL 的台灣,究竟這些國外業者遇到的挑戰會不會成為台灣發展上的阻礙呢?可能會遇到什麼挑戰呢?
Thumbnail
在蓬勃發展後,消費爭議也不斷地浮出檯面上,讓各國監理機關開始注意到BNPL 在規範上的漏洞,並著手相關的監理法規。除此之外,信用風險、資金成本、景氣衰退疑慮等議題也成為BNPL在發展上的挑戰。回到正在發展BNPL 的台灣,究竟這些國外業者遇到的挑戰會不會成為台灣發展上的阻礙呢?可能會遇到什麼挑戰呢?
Thumbnail
BNPL 先買後付在疫情時代取代信用卡成為熱門的支付方式,利用「先享受,後付款」的特性,BNPL 順利收服一大票的粉絲。如今,BNPL 確實成為最熱門的金融科技顯學。 然而,在看似方便好用的BNPL 包裝下,暗藏了哪些危機?是否開始發出警訊?究竟BNPL 是包著糖衣在毒藥?還是跨時代的金融革命?
Thumbnail
BNPL 先買後付在疫情時代取代信用卡成為熱門的支付方式,利用「先享受,後付款」的特性,BNPL 順利收服一大票的粉絲。如今,BNPL 確實成為最熱門的金融科技顯學。 然而,在看似方便好用的BNPL 包裝下,暗藏了哪些危機?是否開始發出警訊?究竟BNPL 是包著糖衣在毒藥?還是跨時代的金融革命?
Thumbnail
在信用卡消費當道的數位經濟時代,你是否有看到先買後付這項新服務呢? Apple也在最近釋出了Apple Pay Later的服務,宣布進入先買後付平台的市場,先買後付是什麼?和信用卡消費有何差別?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在信用卡消費當道的數位經濟時代,你是否有看到先買後付這項新服務呢? Apple也在最近釋出了Apple Pay Later的服務,宣布進入先買後付平台的市場,先買後付是什麼?和信用卡消費有何差別?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Buy Now Pay Later】先買後付的模式到來 於是對電商主來說,可以增加轉單機會,對貸款業者,可以收取手續費及消費者滯納金,而對消費者而言可以更有效分配金流,可以說是三贏的局面。
Thumbnail
【Buy Now Pay Later】先買後付的模式到來 於是對電商主來說,可以增加轉單機會,對貸款業者,可以收取手續費及消費者滯納金,而對消費者而言可以更有效分配金流,可以說是三贏的局面。
Thumbnail
介紹 BNPL 先買後付的服務,包含它們的商業模式與涉及到的各方角色。對使用者而言,在使用這種小額借貸的服務時,最重要的就是要評估好自身的財力,不要因為衝動購物而讓自己陷入到負債的循環之中,如果有好好地規劃,那麼這種金融服務也能成為我們財務規劃路途上的好工具。
Thumbnail
介紹 BNPL 先買後付的服務,包含它們的商業模式與涉及到的各方角色。對使用者而言,在使用這種小額借貸的服務時,最重要的就是要評估好自身的財力,不要因為衝動購物而讓自己陷入到負債的循環之中,如果有好好地規劃,那麼這種金融服務也能成為我們財務規劃路途上的好工具。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下,先買後付BNPL的消費模式趁勢崛起,意味著允許消費者將款項分成數期支付,近似於分期付款。相較於美國,台灣BNPL業者也不遑多讓,各家業者已經準備就緒,面對「支付大革命,先買後付爭霸戰」,究竟會鹿死誰手呢?跟著馬克一起來看看國內業者將如何應戰?以及先買後付的未來趨勢發展。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下,先買後付BNPL的消費模式趁勢崛起,意味著允許消費者將款項分成數期支付,近似於分期付款。相較於美國,台灣BNPL業者也不遑多讓,各家業者已經準備就緒,面對「支付大革命,先買後付爭霸戰」,究竟會鹿死誰手呢?跟著馬克一起來看看國內業者將如何應戰?以及先買後付的未來趨勢發展。
Thumbnail
過去一個多月,金融科技公司Affirm(AFRM)的股價極強勢,漲幅超過一倍之多。本篇文章重點介紹「先買後付」商業趨勢,和「先買後付」供應商分別對消費者和商家所提供的價值。
Thumbnail
過去一個多月,金融科技公司Affirm(AFRM)的股價極強勢,漲幅超過一倍之多。本篇文章重點介紹「先買後付」商業趨勢,和「先買後付」供應商分別對消費者和商家所提供的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