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life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聽過Vanlife這個詞嗎?這是一種生活方式,Van是指廂型車,life是生活,也就是以車為家,是旅行也是生活的一種生活模式。這種生活模式不算新,早在14世紀的時候,歐洲就出現過以廂型車為家的生活模式。

疫情肆虐全世界,發現國外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甚至是中老年人都開始以車為家,去到人煙稀少的地方邊旅行邊生活,像是有點自我放逐的感覺,但是他們也不是全然沒有工作,能負擔這樣的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是數位遊牧,只要有電腦跟網路,到哪裡都是車裡辦公,打開車門就是旅行!

很可惜的是台灣國土面積不大,我們認真一點開車中途不停歇應該10多個小時就能環島了,所以這樣的Vanlife在台灣實現度不高。在台灣頂多是露營而已。

raw-image

在了解Vanlife的過程中,發現這些過著遊牧生活的年輕人們,他們都有一個類似的想法,那就是想趁著年輕有體力的時候,先去看看這個廣大的世界,等到過幾年可能35歲以後才會開始考慮孕育下一代,去過有孩子的生活。在35歲以前可以先結婚,跟著伴侶一起去旅行過幾年2人生活,也可以在旅程中互相磨合,看看對方是否能一起走過下半輩子。個人有點好奇想知道,這樣子的夫妻離婚率不知道高不高?

轉過頭來看在華人的觀念裡,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年輕的時候就是要努力工作賺錢存錢,然後趁年輕能生小孩就趕快生,因為帶小孩也需要體力,然後買車買房養小孩這樣才算是個圓滿的人生。

但這樣的「圓滿人生」等小孩長大了才發現自己汲汲營營的生活,人生卻過去一大半了,這時候才開始考慮回自己本身,開始想著退休後要去哪裡要做什麼事等等。但卻很多的人都因為年輕時的拼命,身體已經留下了很多病痛,想要像年輕人一樣跑跳已經變得很困難,然後回顧過去拼了一輩子值了嗎?

我相信國外這樣子的Vanlife型態,看在華人家長眼裡應該是百般個不贊同,會覺得他們在浪費時間,但排除文化觀點的差異,你是否會覺得他們敢跳脫舒適圈去挑戰自我是值得鼓勵的事呢?試想一下,開著一輛車去到荒涼之地,若是路上遇到一些突發狀況,你就只有你自己可以救自己,而且是攸關生命安全的考驗,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勇氣?我想這樣的生活可以在無形中培養出很強大的應對能力,往後越遇挫折就可以越處變不驚,如果是我,我想我會願意去挑戰這樣子的生活。

raw-image

我們其實都被困在從小被灌輸的觀念「要念書才有好前途」、「誰誰誰的小孩成績多好你怎麼都考不好,老是被比較」的框框裡,要等到上了大學突然有覺醒的人,可能才能看見原來自己一直活在框框裡,然後開始尋找自己想要的未來。如果我們能在很年輕的時候去看見世界之大,是不是就不容易被傳統觀念束縛,勇敢追求自己所想,為自己想要的人生負責?即使無法賺大錢,至少過的是自己的想要,而不是被應該要。

Vanlife在我心中代表的是一種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謝謝那些分享這樣的生活方式的人們,讓我們知道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代表著一種人生方式,很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認為的圓滿人生,無關他人的。

raw-image




喜歡我的文章嗎?喜歡的話歡迎追蹤、給愛心、給讚與分享!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贊助支持,你的慷慨可以累積福氣喔!讓我們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溫暖與美好吧!では、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帶自己出走Free of me.的沙龍
16會員
40內容數
生活看似一層不變,但其實可以很多變。來聊聊職場三兩事或是生活觀察吧!
2022/07/30
最近回憶殺這個詞彙不停的出現在新聞裡,因為歌手王心凌參加了一個節目,表演了20年前的歌曲,勾起很多人的回憶,也勾起了我的回憶。 不過這次因為看到了王心凌的表演片段,透過這個契機我也開始回憶起20年前的自己,當時的自己是什麼樣子,那個時候的自己正經歷著什麼?(20年前我也買過王心凌的CD耶,笑)
Thumbnail
2022/07/30
最近回憶殺這個詞彙不停的出現在新聞裡,因為歌手王心凌參加了一個節目,表演了20年前的歌曲,勾起很多人的回憶,也勾起了我的回憶。 不過這次因為看到了王心凌的表演片段,透過這個契機我也開始回憶起20年前的自己,當時的自己是什麼樣子,那個時候的自己正經歷著什麼?(20年前我也買過王心凌的CD耶,笑)
Thumbnail
2022/07/19
前陣子在日本情報節目上面看到了一的單元電影「PLAN 75」的介紹跟預告片,看完後覺得有點沈重又心酸但又有點或許會成真。 這個單元故事是在描述10年後日本人口老化嚴重、生育太低的情況下,國會通過了一個「從75歲開始可以自由選擇生死」的制度。然後開始有「推薦安樂死」的推銷員這種職業也出現了。
Thumbnail
2022/07/19
前陣子在日本情報節目上面看到了一的單元電影「PLAN 75」的介紹跟預告片,看完後覺得有點沈重又心酸但又有點或許會成真。 這個單元故事是在描述10年後日本人口老化嚴重、生育太低的情況下,國會通過了一個「從75歲開始可以自由選擇生死」的制度。然後開始有「推薦安樂死」的推銷員這種職業也出現了。
Thumbnail
2022/07/14
喜歡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動畫的人,對耳をすませば-心之谷一定不陌生,這部動畫是吉卜力工作室作品裡我最喜歡的一部。 「大丈夫だ おまえをのせて 坂道のぼるって 決めたんだ」(沒關係的 我早就決定要載你上坡) 心之谷的故事大綱是這樣子的:
Thumbnail
2022/07/14
喜歡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動畫的人,對耳をすませば-心之谷一定不陌生,這部動畫是吉卜力工作室作品裡我最喜歡的一部。 「大丈夫だ おまえをのせて 坂道のぼるって 決めたんだ」(沒關係的 我早就決定要載你上坡) 心之谷的故事大綱是這樣子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移動。 但也不討厭啦。好吧,暈車還有人擠人的時候有點煩,我承認。可是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無法否認:它確確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日常裡。 你一定多少都有一些,穿梭在車陣中,或行走在流動人群裡的記憶。每天上學的路,下班的路,接送孩子的路,又或者因為任何原因,從一地遠赴另一
Thumbnail
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移動。 但也不討厭啦。好吧,暈車還有人擠人的時候有點煩,我承認。可是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無法否認:它確確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日常裡。 你一定多少都有一些,穿梭在車陣中,或行走在流動人群裡的記憶。每天上學的路,下班的路,接送孩子的路,又或者因為任何原因,從一地遠赴另一
Thumbnail
想像這種生活,每天能自己決定窗外的景色,根本是會移動的旅館,不過除了浪漫之外也有不少辛苦之處,並非人人都能適應
Thumbnail
想像這種生活,每天能自己決定窗外的景色,根本是會移動的旅館,不過除了浪漫之外也有不少辛苦之處,並非人人都能適應
Thumbnail
你聽過Vanlife這個詞嗎?這是一種生活方式,Van是指廂型車,life是生活,也就是以車為家,是旅行也是生活的一種生活模式。這種生活模式不算新,早在14世紀的時候,歐洲就出現過以廂型車為家的生活模式。
Thumbnail
你聽過Vanlife這個詞嗎?這是一種生活方式,Van是指廂型車,life是生活,也就是以車為家,是旅行也是生活的一種生活模式。這種生活模式不算新,早在14世紀的時候,歐洲就出現過以廂型車為家的生活模式。
Thumbnail
我們到底期待著怎麼樣的晚年? 是到處遊山玩水,四處旅遊的自由生活,還是舒適的退休生活,待在家裡面讓孩子或是看護照顧著? 如果是差一點的情形 是到處流浪打工,睡在大賣場停車場的露營車中,還是一個人獨居在家中,唯一期待的是偶爾會來拜訪的社工?
Thumbnail
我們到底期待著怎麼樣的晚年? 是到處遊山玩水,四處旅遊的自由生活,還是舒適的退休生活,待在家裡面讓孩子或是看護照顧著? 如果是差一點的情形 是到處流浪打工,睡在大賣場停車場的露營車中,還是一個人獨居在家中,唯一期待的是偶爾會來拜訪的社工?
Thumbnail
接受自己就是一個平凡的女子,沒有什麼事業的上進心,如果可以,我就想一直待在舒適圈,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寫在歲末的時刻,寫在來不及跟探路客說再見的時刻,好像跨越了舒適圈,其實是我們的舒適圈突變後再進化,紀錄了獨一無二的2021,展望2022,越來越有意思了~
Thumbnail
接受自己就是一個平凡的女子,沒有什麼事業的上進心,如果可以,我就想一直待在舒適圈,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寫在歲末的時刻,寫在來不及跟探路客說再見的時刻,好像跨越了舒適圈,其實是我們的舒適圈突變後再進化,紀錄了獨一無二的2021,展望2022,越來越有意思了~
Thumbnail
有一個群體以廂型貨車(van)為家,這樣的生活被稱為「Van Life」. Van Life指的就以自行改裝的廂型車為家,到處旅行,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太久的生活. 有些美國人過上這種以車為家的生活,住在比較大型的RV( Recreational Vehicle)車,大概也可以算在這個族群.
Thumbnail
有一個群體以廂型貨車(van)為家,這樣的生活被稱為「Van Life」. Van Life指的就以自行改裝的廂型車為家,到處旅行,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太久的生活. 有些美國人過上這種以車為家的生活,住在比較大型的RV( Recreational Vehicle)車,大概也可以算在這個族群.
Thumbnail
人生很奇妙,每當覺得生命不該活成自己現在的樣子時,總能拾起一塊塊拼圖,一邊走著、撿著,就逐漸拼出答案的樣貌。 「游牧人生」就是一場及時雨,讓乾涸的心靈土壤長出新芽的好片。 全片步調偏慢,但在我心中是一部價值觀的戰爭片。 不帶著批判、褒貶,純粹又真實的刻畫沒有房子以車為家的游牧族 對工作與人生不同感悟
Thumbnail
人生很奇妙,每當覺得生命不該活成自己現在的樣子時,總能拾起一塊塊拼圖,一邊走著、撿著,就逐漸拼出答案的樣貌。 「游牧人生」就是一場及時雨,讓乾涸的心靈土壤長出新芽的好片。 全片步調偏慢,但在我心中是一部價值觀的戰爭片。 不帶著批判、褒貶,純粹又真實的刻畫沒有房子以車為家的游牧族 對工作與人生不同感悟
Thumbnail
這些60-70歲的游牧族,十分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觀感,更是拒絕被歸類為無家可歸的遊民,因為他們並不是無家可歸,若要認真說,可以說是無屋可歸,他們可是有能遮風避雨的交通工具呢! 不過,游牧族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惬意,反而得為了微薄的收入,四處遷徙到那些有提供工作機會的州。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
Thumbnail
這些60-70歲的游牧族,十分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觀感,更是拒絕被歸類為無家可歸的遊民,因為他們並不是無家可歸,若要認真說,可以說是無屋可歸,他們可是有能遮風避雨的交通工具呢! 不過,游牧族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惬意,反而得為了微薄的收入,四處遷徙到那些有提供工作機會的州。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
Thumbnail
《游牧人生》可以是公路電影,也是非典型的公路電影。他可以觀眾以舒適的情緒看完,有趣的是,他也可以因為其身為獨立電影特殊的緩慢節奏讓部分觀眾看到睡著。 作品中的每一幕都描述著讓人有不同感受的孤寂,《游牧人生》成功的將這種抽象且不容易描述的感覺帶入現實,進而視覺化。
Thumbnail
《游牧人生》可以是公路電影,也是非典型的公路電影。他可以觀眾以舒適的情緒看完,有趣的是,他也可以因為其身為獨立電影特殊的緩慢節奏讓部分觀眾看到睡著。 作品中的每一幕都描述著讓人有不同感受的孤寂,《游牧人生》成功的將這種抽象且不容易描述的感覺帶入現實,進而視覺化。
Thumbnail
游離、跟團、生活是總結的三種狀態。
Thumbnail
游離、跟團、生活是總結的三種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