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思>.13~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3.以”聖道名相”解釋”淨土思想”,名同而實異(化土乃胎宮、邊地),乃至有名而無實(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 --疑佛智,生胎宮:1.念佛之外,須輔以諸行功德,往生乃有望;2.往生之後,仍須修行,乃得成佛—此二想乃「憑自力」之餘習

14. (無常)身體可以老,(念佛)熱情不可少。感謝一切”耗費其生命、時間、心力、智慧,為我撰寫文章、整理教材,讓我對”淨土法門”多聞生信”的人。

15. 兩種「他力」的比喻:

神人協作—自力+他力—猴抱;

唯聖單行—全憑他力 --貓叼

16. 「荷負群生,为之重擔」的兩種句法:

一、荷負群生(所)为之重擔

二、为群生荷負其(之)重擔

17. Amitāyus为什麽要救度我們?

一、從我這邊,是自覺「愚惡」無可救藥;從佛那邊,則明見眾生皆有佛性,皆是可造就之材,皆有能(平等)成佛之性,但不自知而無明所覆,迷物執我,輪轉六道。是可憫者。「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二、若能信受彌陀救度,往生極樂,超劫成佛之後,即可於十方世界廣度眾生。此乃利多長紅之舉也。《無量壽莊嚴經》: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慈悲,利益諸群品。--我們的佛性被貪瞋癡的業障蓋住了,好的一面顯露很少,自私自利、我執的習氣顯露很多。因此,釋迦牟尼佛就說我們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

18.我對人性沒甚麼理想或絕望,雖然人類史上總有某些哲學家(智者)或宗教家(神職)從根源上推斷(主張)人性本善或本惡或善惡混或不善不惡,但這都是在第六意識三性(善、惡、無記)的層次,仍未進而觸及第七末那與第八阿賴耶的另類深奧。在此先不深究。指就一般人性的本質而言,凡夫既有明顯的異生性,也有潛存的佛性,前者是有漏污染的煩惱,令人起惑造業,輪迴生死,永難出離;相對的,後者如來藏是無漏清淨的功能,令人修行成佛,轉世成智,畢竟解脫;念佛人就是要在三毒五惡、惑業煩惱中,感應阿彌陀佛本願的呼喚,而發起一線宿世善根,信受彌陀救度而迴心稱名念佛,願生彌陀淨土。這才是人性轉凡成聖的終極希望。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2會員
315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