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人] 這才是以色列:揭露歷史謊言和神話底下的以色列 (GP)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一、 書本資訊

書名:這才是以色列:揭露歷史謊言和神話底下的以色列
作者: Ilan Pappé  譯者: 方昱和
出版社: 商周  出版日期:2022/04/30
購書管道:PChome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內容分享

  這一次的分享,是以我看完這本書後的認知,來向大家分享,每個人看完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以色列的目標,是霸占最多巴勒斯坦土地,留下最少巴勒斯坦人民。」
  上述這一段話,我認為是作者對於以色列最核心的看法,為何以色列人會如此不顧及巴勒斯坦人的感受呢?
  作者在書中並沒有太深入的探討,只有點到猶太人因為長期的流浪在異國他鄉,由於猶太人自身的文化(宗教或生活習慣),因此難以融入當地人,導致當地人對猶太人有著明顯的排斥心理,也因為猶太人難以融入當地生活,這更讓人們覺得猶太人的突兀,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人們對待他們的方式就是想盡辦法消滅他們,最後就造成了猶太人在當地受到歧視、汙衊,甚至暴力對待,而後來的猶太人大屠殺,並不是一個突然對猶太人爆發的極度厭惡,而是在長期的社會氛圍下,幾乎所有人都討厭這樣一個跟我住在一個國家,卻不曾同心的猶太鄰居。
  猶太人在這麼一個不友善的氛圍下,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園,這件事顯得十分重要,為了找尋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猶太人想起來上帝為他們指引的應許之地-巴勒斯坦,儘管上帝的承諾遠在西元前,甚至承諾的對象還是亞伯拉罕與其後裔,但對於此刻急需一個屬於自身家園的猶太人而言,這便是一個契機。
  難道只要打著上帝賜予猶太人的應許之地,這句話便可讓猶太人回當巴勒斯坦,甚至成為當地的統治者?這對於我們亞洲人,顯然是天方夜譚,但在對於西方而言或許並不是那麼的可笑且無稽。
  別忘了無論是基督教可是源自猶太教,也就是說對於崇尚基督教義的西方人來說,猶太人聲稱聖經中上帝所指的應許之地,便是他們真正且唯一的家園時,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反對聲浪,甚至還有不少狂熱信徒,深信著猶太人必須回歸,為末日審判做好準備,當然,僅僅如此依然無法讓完全認同並支持猶太人的回歸的。
  為了找到有力的支持者,猶太人領袖看上了英國,因為英國國教便是源於基督教,因此對於猶太人所謂的應許之地,有著不小的興趣,在猶太人領袖的遊說之下,基督教徒們對於猶太人的回歸形成一種熱潮,似乎阻止他們回歸,就是對於上帝的褻瀆,但若要使散落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有順利且安全的回歸應許之地,那麼除了金源,還必須要有強大軍力的保護。
  因此猶太人領袖不僅遊說宗教,同時也遊說當時的英國總理,而出乎意料的是英國總理對於猶太人的這一請求不僅沒感到排斥,甚至是相當歡迎的,但並非全是對於宗教的熱忱,更大的一個理由是對於政治利益的考量,猶太人領袖表示,若讓他們回歸巴勒斯坦,便能為當地的鄂圖曼帝國帶來財富,為當地資源提升有著不小的助益,甚至能夠避免帝國的瓦解,而這一點也點出當時英國對於中東維持現狀的重大憂慮,最後在政治與宗教的支持下發表了貝爾福宣言,於是猶太人開始了第一波的回歸浪潮。
  在猶太人領袖的宣揚之下,巴勒斯坦應該是個荒蕪且杳無人煙的地方,但當第一波猶太人抵達後,驚訝的發現,這片應許之地居然早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在此定居,甚至有著不少頗具規模的城鎮,這讓許多初來乍到的猶太人大為不滿,他們甚至有人認為自己的土地是遭到這群阿拉伯人侵占。
  然而當地阿拉伯人大致上是歡迎這群來自異國的猶太人的,盡管這群猶太人心中認為這些親切的阿拉伯人就是一群強盜,但為了生活,猶太人仍舊只能與阿拉伯人分享自己的應許之地。
  隨著時間流逝,阿拉伯人逐漸發現自己的善意對於猶太人而言,宛如笑話,當阿拉伯人感受到猶太人的敵視後,兩個民族開始了許多的摩擦與衝突,當時這些衝突只是小打小鬧,真的令巴勒斯坦人墮入深淵的是二戰後,著名的「巴勒斯坦人大流亡」。
  在二戰末期,猶太人已經在巴勒斯坦當地建立了一個穩定而勢力不小的猶太人社群,儼然可稱之為國中之國,然而若真的要說是一個完整的國家似乎還差了些距離,因為整個巴勒斯坦大多數仍然是阿拉伯人為主,同時,猶太人的土地還太少,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猶太人領袖認為只要巴勒斯坦人越少,他們就能擁有越多的土地,人口比例上也會佔據優勢,成了以色列國將名符其實。
  猶太人領袖通過管道得知英國於巴勒斯坦的殖民託管時期將要結束,於是他們在英國人託管結束之前,便開始計畫「巴勒斯坦人大流亡」的具體細節,猶太軍隊有計畫地從偏鄉小鎮一一將巴勒斯坦人的居住地搗毀,並將當地人驅離或殺害,根據作者所述,有五百三十一個村莊遭到搗毀,十一個城鎮被掃蕩一空,根據紀載至少有二十五萬至三十萬左右的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諷刺的是當這些阿拉伯人失去家園後,英國殖民託管結束,猶太人隨之建國,於是猶太人總算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園-以色列。
  以色列舉國歡騰的情緒下,卻深藏著一股深深的不安,他們很清楚,這群被自己所驅趕的阿拉伯人將為他們帶來巨大的威脅,在建國的次日,阿拉伯聯軍入侵,從結果上看,以色列打贏了這場幾乎不可能獲勝的戰爭,但阿拉伯諸國之所以要入侵以色列,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巴勒斯坦難民的問題。
  以色列早就猜到他們的種族清洗計畫,也就是巴勒斯坦人大流亡,將會導致這麼一個結果,因此他們也早就擬定好作戰策略,為了避免與軍備精良的約旦發生過激的衝突,在戰爭開打前,以色列便積極的與約旦協調,並承諾割讓領土,以求約旦不要與自己發生衝突,從戰爭的結果來看,約旦與以色列的衝突屈指可數,從戰果來說甚至可以說是不痛不癢,阿拉伯聯軍失去了約旦這個主要戰力後,其餘的國家要不是軍備不夠精良就是訓練不夠,再要不然就是只迫於壓力,必須為難民問題討個說法,因此這場戰爭,阿拉伯聯軍注定失敗。
  儘管阿拉伯聯軍慘敗,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人對難民問題提出質疑,聯合國要求以色列必須讓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回歸家園,並給予補償,但以色列的官方說法卻是,因為阿拉伯各國領袖在入侵前呼籲巴勒斯坦人早點逃出即將戰亂的巴勒斯坦地區,因此有了巴勒斯坦人大流亡的現象,並強調以色列並沒有驅離任何一個巴勒斯坦人,一切都是抹黑與栽贓,令人驚奇的是,以色列單方面的說法,居然沒有被聯合國質疑,甚至也沒要求提出任何證據,而這般如此侵害人權的問題,卻被如此忽視,讓以色列食髓知味,而後對於仍居住在當地的巴勒斯坦人執行更多、更激烈的迫害行為。
  以色列雖然在當時逃過一劫,但直到美國總統甘迺迪上任後,巴勒斯坦難民議題再次浮上檯面,美國作為世界老大,他立刻要求以色列為難民問題提出說法,並要求以色列要讓巴勒斯坦人立即回歸家園。
  以色列總理迫於壓力,招集了一批以色列最精銳的學者,並開放他們瀏覽當初巴勒斯坦人大流亡的計畫與過程的軍事機密,希望他們找出不一樣的觀點,以證明巴勒斯坦難民並非以色列政府的鍋,但如此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所有學者一致認為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便是以色列方透過威嚇、恐懼和驅離的結果,當然,這個結果以色列總理不會昏了頭上繳給美國,最後以色列仍強調,難民問題與自己無關,而這樣的結果便是美國為了制裁,便停止提供軍援給以色列,然而這個制裁時間相當短暫,因為在之後美蘇冷戰越演越烈,美國人已經沒有多餘的心力管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且當美國總統甘迺迪被暗殺後,以色列的軍援便再次恢復至源源不絕的程度,於是難民問題又再一次的被蒙混過關。
  六日戰爭的開打並非一個倉促的決定,這可是以色列人布局許久的一場大戲,過去為了應付約旦軍隊而讓出去的土地,以色列人想方設法地想要取回,最好連同加薩走廊也能一起佔領起來,如此一來以色列國才是真正的完整了,為了這個目標,以色列對於軍備的努力可謂是竭盡心力。
  六日戰爭可以說是美蘇冷戰的延伸,以色列為了能得到大量軍援,他們不斷的向北約遊說,希望北約能認同他們先發制人的幻想,而北約自然不會刻意挑起戰爭。
  為了完整的以色列國, 以色列刻意在周圍各個敏感地區做出挑釁,諸如埃及、敘利亞等地,結果也如以色列希望的,埃及與敘利亞做出了軍事回應,而以色列也有了藉口與之發生衝突,但這些衝突都還沒升級成戰爭,隨著矛盾的積累便爆發了六日戰爭,但這場戰爭完全就是以色列有意為之,他們有著充足的軍備,訓練有素的軍隊,以及周嚴的計畫,於是造就了一場壓倒性的驚天勝利,僅僅六天便取得勝利,其中唯一比較令以色列意外的是約旦的參與,雖然約旦參與戰爭並不意外,但以色列本以為約旦會如過去蜻蜓點水般的參與,但這一次卻並非如此,不過這也提供了以色列將割讓給約旦土地,再次取回占為己有,理由充分的說法。
  有了這一次的巨大勝利,以色列終於完整了,盡管他們聲稱約旦河西岸地區與加薩走廊的占領只是暫時的,但從他們的管理方式,就不難看出,以色列早已打算永久的在此定居。
  奧斯陸協議的簽訂,在世人眼中可謂是以巴衝突的終結,巴勒斯坦人終於可以從以色列的高壓統治下得到喘息的空間,而以色列人也不用再為巴勒斯坦的恐怖攻擊而擔驚受怕,但這項協議卻是一個不可能達成的協議,巴勒斯坦方根本沒有辦法達成其中諸多條款,在協議中完全沒有提其難民問題,這群難民仍舊處與三不管地帶,在以色列對待他們的態度來說,這群難民甚至不能稱之為人,更遑論人權,而在條款中巴勒斯坦被要求不可再有任何抗議行動,並需要為了和平的分治而完全聽從以色列方的作法,奧斯陸協議幾乎可以說是美國與以色列協調後的產物,完全無視巴勒斯坦人的想法,作者在書中也有詳細的講述為何巴勒斯坦人的感受會被無視原因,在此就不贅述了。
  於是在此之後的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義,以及隨後的諸多巴勒斯坦解放戰線的恐怖攻擊,在作者的描述下更讓人覺得不意外,甚至這些激進的行為都不顯得那麼可恨,畢竟自己的民族、家人、朋友,被這麼一個高壓政府統治,被無情的殺戮、強暴、驅離,失去了家園、失去了人權,任誰都會反抗,甚至出現恐怖攻擊,儘管暴力是不被認同的,但除了訴諸暴力之外,巴勒斯坦人又能如何呢?他們的聲音只能被強權無情的壓下,在國際新聞上,為自己發聲的語言只剩下恐怖攻擊。
  書中還有詳述近年才發生的以色列隔離牆的始末,以及加薩戰爭的成因為何?而在作者的敘事中,仍然脫離不了,巴勒斯坦人為了在以色列非人統治下的生存抗爭,因此在我看來,作者認為以色列人所追求的國家是僅屬於猶太民族的國家,而非一個多元的社會,所以在開頭我對於作者的核心觀念便是:「以色列的目標,是霸占最多巴勒斯坦土地,留下最少巴勒斯坦人民。」

三、 值得探討

1.    對於看歷史的態度轉變:
  我對於中東歷史可謂是一無所知,對於作者如此著墨的以色列,我不知他的詮釋是否公允?
  以色列這麼一個被國際社會認同為民主國家的存在,居然在行使著宛如中共於新疆那般非人的統治方式,簡直令人不敢相信。
  然而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或許無論是歷史或是國際關係,都沒有所謂的真實或是公允的說法,因為只要你用不同的角度、觀點切入,一切導致結果的原因都將不同,也就是說我的第一句話,是否公允這個說法就是讀歷史一個錯誤的認知,任何不同的角度、觀點所述說的都是相當的結果,比方說有些學者認為六日戰爭是因為國際角力的結果,而以色列是受害者,然而在作者的觀點裡,以色列卻是操弄這場戰爭的主使者,但無論基於何種原因?結果仍是六日戰爭,以色列的勝利。
  當然,很多人會認為,只要去詳讀歷史文件,就可以釐清始末,但有做過的人肯定也會發現,任何文件唯一共通的只有結果,其中細節都有不同的敘事、不同的圖謀,究竟什麼才是導致一切發生的原因?你可以部分採納,或全部採納,甚至完全不採納,但你卻不能說這些觀點是錯誤的,只有你的認知才是對的,這是讀歷史的一個盲點,所有的觀點只有你願不願意相信,沒有什麼是唯一的,因為真相永遠存在那些掌權者心裡,而那些真相是不可知,也無法觸及的。
  簡單來說,我認為讀歷史最好的態度就是採取保守的態度,不全盤否定,也不全盤相信,相同的歷史,透過許多不同角度的述說,選擇一個與你價值觀相符的看法,因為每個人看世界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對於歷史的認知自然也就不同。
2.    更深一層的人性體悟:
  人際關係上我們會有所謂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決定我們怎麼看待一個人,然而第一印象也不僅限於人際關係上,在任何事物上我們都有所謂的第一印象,好比說好天氣,我就會聯想到夏天的晴空萬里,出遊,我就會想到群山環繞的公路,而說到中東,我就會想到一堆手持AK的阿拉伯大鬍子恐怖份子,彷彿這個第三世界的國家就是充滿邪惡與暴力的存在,但在許多旅行者的介紹中,對於阿拉伯人的看法卻是純樸親切、與世無爭,難道那些極端的伊斯蘭恐怖主義份子只是少數?
  答案自然不是,他們是有一定規模的軍閥,在當地有極大的號召力,但為何這麼一群純樸而親切的居民會如此殘忍暴力?難道他們是被這些軍頭威脅的嗎?
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自願的,若你問為何?答案就如本書作者所言的,和平的抗議沒有人願意理會或同情他們的遭遇,既然如此唯有付諸更激烈的行動,讓世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如此他們才有機會讓世人知道他們的苦難與遭遇,但在反對他們的強權操弄之下,這些起義都成了恐怖行動,世人對於他們流露的不是同情,而是畏懼與憎恨。
  回過頭來,猶太人也是如此,猶太人長期遭遇壓迫與排擠,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園,卻反過來成為施壓者,明明最理解被霸凌痛苦的民族,卻毫不留情的將這份暴行行駛在巴勒斯坦人身上,若是孔夫子地下有知,肯定會暴跳如雷。
  不過上述這些評論都不是我個人的經歷,一切都只源於書籍、影片,都是透過別人的眼、嘴所理解的世界,阿拉伯人是暴徒?還是和善的人民?我不知道,我也不願意下定論,在我的認知裡,人不會沒來由的去仇恨另外一群人,人之所以互相憎恨、仇視必定有他們的苦衷。
  人性本善,又為何願意為惡呢?我想只因為受到了生存的威脅,為了生存,只能採取某些極端的作法,而這些作法不管立意為何?在對立面的人總會將之歸屬於暴行,這算是膚淺嗎?我想也不是,就只是你不願意關心他們,也不願意理解他們,對你而言他們的生或死都不重要。
  至少對我來說,絕對不能透過聽到或看到的一切去斷定一個人或國家,否則這將為你帶來錯誤的認知與價值觀,這跟剛剛說的讀歷史的態度相當雷同。

四、 心得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深,並不只是因為他介紹了以色列鮮為人知的一面,更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勾起了我對於歷史的喜愛,它讓我更想去了解中東的過往,為何猶太人會散落各地?為何猶太人總是受人排斥?
  當我想更深入的了解歷史,卻發覺,每個人對於歷史的詮釋各有不同,同一個歷史人物或事件,在不同人嘴裡總能綻放不同的光彩,無論好與壞,這便是他們所認知到的歷史,在這一刻,我才了解歷史的美妙,與迷人之處,它不同於科學,因為沒有絕對的真相,沒有唯一,每個述說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歷史就像是任人妝點的小姑娘,每個擁有自我觀點的人,所傾述的歷史都充滿了自己對於世界的價值觀,歷史似乎不是一個沉默無聊的知識,而是比起小說更精采的傳奇故事。
  對於猶太人的好奇,我開始讀有關宗教的書籍,以了解猶太教的核心思想,同時為了充滿了解猶太人,目前準備入手「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猶太人二部曲:無國、無家、非我族類,遊蕩世界的子民歸屬何處(西元1492-1900)」,希望透過這些觀點,來型塑我對於猶太人的想像,想想都覺得興奮,不過在下單這兩本書之前,我已經下單「絲路上的帝國: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引領世界文明發展的中亞史」,雖然絲路似乎跟猶太人的關係不大,但絲路卻是一切歷史的核心,對絲路有一定的認識,才能對於其他歷史的演進有更概觀的了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會員
130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銘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 書本資訊 書名: 失控的努力文化:為什麼我們的社會讓人無法好好休息 作者: Celeste Headlee   譯者: 林金源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03 購書管道:Readmoo讀墨  書種:電子書 二、 內容介紹 三、 值得探討       四、 心得   
一、 書本資訊 書名: 失控的努力文化:為什麼我們的社會讓人無法好好休息 作者: Celeste Headlee   譯者: 林金源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03 購書管道:Readmoo讀墨  書種:電子書 二、 內容介紹 三、 值得探討       四、 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兩人討論同件事情,過程中意見南轅北轍,但最後對方卻宣稱很高興有相同的觀點,或是對方突然岔出一句與自己立場有關聯話,然後問題就偏離了原先討論的主題。或只要句中有著「應該尊重」、「不隨意」等語詞時,這樣的句子就幾乎都是對的,但其理由確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上述這些都是巧妙的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本文為數年前在通識課程中對於《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部分章節進行的討論,剛好在整理電腦時挖到,也放上來作為青春的紀錄。 就目前閱讀的章節來看,由於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開場白就已定調此著作想傳達的主題為各族群歷史往不同方向發展的原因在於環境而非生物因素,因此他在論述時......
Thumbnail
不只是有別於過往英雄電影的動畫風,緊湊的節奏加上幾乎沒有讓人尷尬的爛梗,就連配樂也非常好聽,即使是千篇一律的英雄成長故事劇情,上述元素結合形成的化學效應,依舊讓《蜘蛛人:新宇宙》值得四星半好評(剩下半顆是哭點拉不夠)!
Thumbnail
「情緒勞動」(英語:Emotional Labor)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讓每件事情順利運轉而承擔的無形精神負荷,比如服務業員工在顧客面前所展現的高度耐心、和善態度及親切的微笑,為了展現如此高EQ的表現需要有面面俱到的能力及承受高壓的韌性,這一點也被用來形容一位已婚女性在婚姻中所承擔的無形勞務。
Thumbnail
簡訊設計 SIMPLE INFO 簡訊設計這個品牌創作了上百份介紹台灣及各個社會議題的作品,如果你沒有聽過它的名字,沒關係,你一定看過、轉發過它的作品,它就是懶人包粉專「圖文不符」。 如果你想聽志祺分享設計、廣告、行銷的相關產業知識以及志祺認為大學生必備的三種能力,歡迎進行觀看!
Thumbnail
科幻電影的機器人玩真玩假?現實的機器人發展到什麼地步? 機器人專家與科幻電影愛好者楊谷洋教授現身說法!跟你一起思考科技與社會的大未來! 精彩揭露:到底為什麼楊谷洋教授會成為機器人專家呢?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近期也有很多人問我有關存股的事,問的人多了,我就會想寫一篇相關的文章,這樣有人問的時候就可以先把文章貼給他,省下還需要前情提要的時間XD 近年來存股真的變成一種顯學,過去領股利這種緩慢累積資產的方式,現在反而變成人人追捧的致富之道。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兩人討論同件事情,過程中意見南轅北轍,但最後對方卻宣稱很高興有相同的觀點,或是對方突然岔出一句與自己立場有關聯話,然後問題就偏離了原先討論的主題。或只要句中有著「應該尊重」、「不隨意」等語詞時,這樣的句子就幾乎都是對的,但其理由確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上述這些都是巧妙的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本文為數年前在通識課程中對於《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部分章節進行的討論,剛好在整理電腦時挖到,也放上來作為青春的紀錄。 就目前閱讀的章節來看,由於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開場白就已定調此著作想傳達的主題為各族群歷史往不同方向發展的原因在於環境而非生物因素,因此他在論述時......
Thumbnail
不只是有別於過往英雄電影的動畫風,緊湊的節奏加上幾乎沒有讓人尷尬的爛梗,就連配樂也非常好聽,即使是千篇一律的英雄成長故事劇情,上述元素結合形成的化學效應,依舊讓《蜘蛛人:新宇宙》值得四星半好評(剩下半顆是哭點拉不夠)!
Thumbnail
「情緒勞動」(英語:Emotional Labor)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讓每件事情順利運轉而承擔的無形精神負荷,比如服務業員工在顧客面前所展現的高度耐心、和善態度及親切的微笑,為了展現如此高EQ的表現需要有面面俱到的能力及承受高壓的韌性,這一點也被用來形容一位已婚女性在婚姻中所承擔的無形勞務。
Thumbnail
簡訊設計 SIMPLE INFO 簡訊設計這個品牌創作了上百份介紹台灣及各個社會議題的作品,如果你沒有聽過它的名字,沒關係,你一定看過、轉發過它的作品,它就是懶人包粉專「圖文不符」。 如果你想聽志祺分享設計、廣告、行銷的相關產業知識以及志祺認為大學生必備的三種能力,歡迎進行觀看!
Thumbnail
科幻電影的機器人玩真玩假?現實的機器人發展到什麼地步? 機器人專家與科幻電影愛好者楊谷洋教授現身說法!跟你一起思考科技與社會的大未來! 精彩揭露:到底為什麼楊谷洋教授會成為機器人專家呢?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近期也有很多人問我有關存股的事,問的人多了,我就會想寫一篇相關的文章,這樣有人問的時候就可以先把文章貼給他,省下還需要前情提要的時間XD 近年來存股真的變成一種顯學,過去領股利這種緩慢累積資產的方式,現在反而變成人人追捧的致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