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在俄烏戰爭陷入僵局之際,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立陶宛,宣布將嚴格遵守制裁俄羅斯貨品的禁令,禁止制裁名單上的貨品進入立陶宛。這看起來與鄰國一樣的政策,卻立刻引起俄羅斯的激烈反彈,因為俄羅斯的重要戰略要地加里寧格勒是個飛地,與俄羅斯本土並不相連,大半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從俄羅斯本土經白俄羅斯、立陶宛運往加里寧格勒,一旦立陶宛祭出這種禁令,等於是阻斷了俄羅斯與加里寧格勒的連絡路線。消息一出,加里寧格勒的居民陷入恐慌,開始擁入超市搶購各種民生物資,俄羅斯也揚言要激烈報復。
紅色部份就是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隔著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三國。
加里寧格勒的戰略重要性,在之前的「圖解俄羅斯的長遠戰略地圖」中,就已經有過說明,在此不再贅述。歷史上,這塊飛地原本屬於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納粹德國,將部份領土割讓給波蘭與蘇聯,其中由蘇聯取得的部份,就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在當時,加里寧格勒並不是一塊飛地,因為蘇聯紅軍一併從納粹德國手中「奪回」了立陶宛。主要理由是立陶宛在沙皇時期就已經被俄羅斯併吞,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立陶宛又被德國占領。所以當共產鐵幕落下時,立陶宛與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一樣,被迫成為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所以在前蘇聯時代,加里寧格勒並不是飛地,由立陶宛前往加里寧格勒,等於是在蘇聯國內旅行。問題出現在前蘇聯解體後,立陶宛獨立、波蘭脫離華沙公約組織,而讓加里寧格勒陷入與俄羅斯國土分離的情況。後來俄羅斯分別跟立陶宛與波蘭簽定協議,解決這個問題,其中最有名的是位於立陶宛與波蘭邊界上的蘇瓦基走廊(Suwalki Gap)。波蘭過去曾經承諾,將永久開放這條長約110公里的狹長走道,以確保加里寧格勒的安全,但俄羅斯一直虎視眈眈,想要奪取這條狹長走道,重新連結加里寧格勒。
立陶宛會兵行險著,背後可能有幾個目的,其一是俄烏戰爭已陷入僵局,想要進一步向俄羅斯施壓。其二是包括立陶宛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國,不滿西歐大國的消極態度,希望逼德國、法國承諾,加強協防面臨俄羅斯侵略壓力的東歐國家,所以用封鎖加里寧格勒來做為談判籌碼。其三突顯立陶宛的戰略重要性,好在未來爭取談判的優勢,畢竟俄烏戰爭已經打破了過去歐洲地區的平衡,勢必要建立新的秩序與架構。而立陶宛敢封鎖加里寧格勒的原因,在於立陶宛是北約國家,俄羅斯一旦攻擊立陶宛或波蘭,就是與整個北約宣戰。
在前文「北約、歐盟的競爭與戰略重心的轉移」中,也曾經談到俄烏戰爭逆轉了之前歐盟逐步取代北約的趨勢,讓北約重新取得主導權。
美國、英國未來將會支持東歐國家,以削弱傳統歐陸大國的影響力。立陶宛這次的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此重大的事,立陶宛不可能沒有跟美國、英國商量過,畢竟這可能會將北約拖入戰火之中。但有意思的是,美國、英國並沒在第一時間出來表示反對意見。相反的,由德國、法國所主導的
歐盟,則忙著想要化解危機,宣稱歐盟無意要封鎖加里寧格勒,希望俄羅斯冷靜。
過去美國、英國都希望北約投入更多資源協防東歐國家,強化北約的東翼,反對最力的就是德國、法國等西歐大國。
愛沙尼亞總理數天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就痛批北約目前的防禦計畫,是讓波羅的海三國直接淪陷,然後在北約準備好以後,再出兵奪回波羅的海三國,所花費的時間可能要六個月,等於是讓俄羅斯有時間將波羅的海三國從地圖上抹去。從愛沙尼亞總理對北約的嚴厲批評,可以看出波羅的海三國目前的焦慮,立陶宛會採取如此激烈的措施,封鎖加里寧格勒,就是想打破目前的困境。
歐盟若想解決目前的危機,勢必要拿出交換條件,這可能包括強化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協助烏克蘭打破僵局。另外不再杯葛美國、英國對強化北約東側防線的計畫,承諾投入更多資源協助受到俄羅斯侵略威脅的國家,如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與波蘭等國。另外就是接下來在安排新的經貿架構與安全協議時,給予立陶宛等國更多優惠地位。由於這三點目前符合目前美國、英國的利益,因此美國、英國可能會保持沉默,看立陶宛繼續勒索德國、法國,或是發發無關痛癢的聲明,作壁上觀。
若在今天重新回顧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政策,當時計畫撤離部份駐德美軍,一部分調往印太地區,一部分部署到波蘭、立陶宛等國,其實非常有先見之明。因為今日俄羅斯與中國已聯合起來挑戰世界秩序,東歐與第一島鏈國家成為了抗擊的第一線。美國在歐洲錯失提前部署的機會,才導致今日立陶宛必需要出此下策,逼使北約做出回應。未來如果美國也在印太地區錯失占位的先機,可能也會逼使第一島鏈國家,以封鎖部份航道的方式,來逼使國際社會正視危機。到時候可能會大幅影響世界貿易。
立陶宛並不是有勇無謀,為了挑釁而挑釁,相反地立陶宛充份利用自己的地緣重要性,北約與歐盟的矛盾,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只是立陶宛憑空創造出來的談判籌碼,其實拖著北約一起承擔了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俄羅斯要是真的進軍蘇瓦基走廊,或是攻擊立陶宛做為報復,將讓整個歐陸到大西洋都陷入戰火之中。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後,世人發現俄羅斯原來早已疲弱不堪,波羅的海三國、芬蘭、瑞典雖然都擔心遭到俄羅斯攻擊,卻也有勇氣採取更激烈的方法,來反制俄羅斯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