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

2023/06/0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疫苗捐贈使人們開始認識立陶宛,俄烏戰爭讓我們更加了解烏克蘭,鄰近的白俄羅斯及波蘭,也時不時登上新聞版面,曾經無比陌生的東歐諸國,得到的關注在這幾年顯著地提升了。但即使能從《血色大地》理解烏克蘭抵死不屈的原因,也由《不只有巧克力,你想知道的立陶宛》知道為何立陶宛願意積極提供國際援助,我們仍對東歐局勢的前世今生相當陌生。而能打開歷史潘朵拉寶盒的鑰匙,就是這本《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
本書其實是《血色大地》作者Timothy Synder的前作之一,初版完成於2003年,繁體中文版則是直到今年五月底才上市。雖然內容完成於20年前,近期的重大事件無法納入,但並不至於過時或影響理解,畢竟俄國總統普丁,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都從那時就連任至今,想一想還真是不可思議。
本書涵蓋了過去數百年間的東歐歷史,這次照慣例先分享其中最關鍵的部分,詳細的歷史故事就留給感興趣的讀友購入細細品味。

立陶宛的民族認同

雖然現在立陶宛人普遍認為,自己是於十三世紀擁有廣闊國土的立陶宛大公國之後裔,但實際上當年屬於「立陶宛民族」的國民有時連兩成都不到,十四世紀時,還與波蘭依照《克雷沃聯合》合併,立陶宛大公Jogaila改信天主教,成為波蘭國王,而十六世紀時,又以《盧布林聯合》轉變成「波蘭立陶宛聯邦」,國土還涵蓋現在的白俄羅斯、烏克蘭、拉脫維亞、及部分愛沙尼亞,當時官方語言也都以波蘭語為主,畢竟波蘭文化當時被認為較為崇高,人民對於語言和種族的意識形態並不強烈,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當時稱為維爾諾),在數百年前就已是首都般的存在,居住著以波蘭人為主的各個民族,說立陶宛語的人比例極低,這也可以說明為何近代東歐各個國家,都宣稱維爾紐斯應該隸屬於自己,二戰後蘇聯將波蘭人驅離此城,並劃分給立陶宛後,才比較接近現代局勢。我們也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十九世紀因《塔德伍施先生》詩歌留名青史的Adam Mickiewicz,想復興的也是整個波立聯邦,即使詩歌開頭寫的是:「立陶宛啊!我的祖國」。一個只屬於立陶宛民族的立陶宛,確實是相當後期才有的概念。

接連被統治的烏克蘭

過去信奉東正教,說著斯拉夫語的烏克蘭,在中世紀已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但在1569年《盧布林聯合》後被立陶宛劃分給了波蘭,直接面對天主教衝擊,又在短期間被波蘭語侵門踏戶,肥沃的農地被廣納為波蘭人所有,只有極少數比例的烏克蘭人能成為貴族階級,播下之後波烏彼此仇視的種子。17、18世紀俄羅斯帝國接連接管東、西烏克蘭時,烏克蘭人也不若波蘭人那麼熱衷起義反抗,甚至還培育出不少菁英為帝俄服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塊土地上喪生的烏克蘭人超過百萬,烏克蘭卻依然沒有得到一席之地,西方列強也為了對抗俄羅斯,支持波蘭擁有大片現今烏克蘭的國土,讓烏克蘭人更把波蘭視為頭號死敵,即使經過蘇聯刻意引發的大饑荒、及二戰時期被納粹的佔領,都難以改變烏克蘭的苗頭所指。一些烏克蘭人,甚至在跟著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清洗之後,也拿那一套來屠殺大批的波蘭人,持續擴大波烏兩國的歷史仇恨。在猶太人和波蘭人都被大量消滅後,烏克蘭也就形成了以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為主的地方。這樣的歷史記憶,或多或少能解釋,為什麼俄烏戰爭已確實造成大量傷亡,還是不少烏克蘭國民支持俄羅斯,依然覺得西方國家不可相信。

著眼未來的波蘭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知道,波蘭曾經也是幅員遼闊的國家,是經過多次戰爭及瓜分,國土才縮小成現今的樣子,而原本多元種族的共榮,也因經歷了二戰時的猶太大屠殺、戰後的驅逐德國人、蘇聯的遣返俄人行動、及波共主導的「維斯瓦行動」:清洗烏克蘭人,真正變成「波蘭人的波蘭」。而波蘭確實有充足的理由仇視其他東歐國家,或是討回榮耀的故土,卻在蘇聯解體前,就決定積極釋出善意,支持立陶宛、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獨立建國,為什麼?
當時的波蘭的領導層認知到,這些國家的獨立,有助於波蘭與俄羅斯保持距離,減少再次被侵略的風險,而且難度明顯比奪回故土來得低,還能順水做人情,從現在看來確實是真知灼見。早已得到維爾紐斯的立陶宛,固然樂意接受與波蘭交好,仇恨較深的烏克蘭,則在歷史惡行的爭辯上蹉跎了較久的時間,白俄羅斯則不太領情,1995年盧卡申科上任後,作風更獨裁,與俄羅斯關係也更密切,而這樣的差異也間接解釋了為何立陶宛於2004年就加入北約,也屬於歐盟成員國,但烏克蘭與白俄羅斯卻不是。

無從選擇的白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白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認為自己繼承了立陶宛大公國的語言、文化傳統、及核心領土,但如我們所見,立陶宛已自成一國,也實質擁有維爾紐斯,白俄羅斯卻在盧卡申科上任後,連官方語言都改成了俄語,而非白俄羅斯語,即使多數國民認為自己是白俄羅斯人,而非俄羅斯人,在很多方面卻無法像其他民族國家一樣,表現得理直氣壯,而從烏俄戰爭時,白俄羅斯政府的態度與作為,就大致能理解這國家的現況是什麼模樣。
總結來說,東歐四國的過去是互相交織且難以分割的,會演變成現在的樣貌,是經過無數的戰爭、屠殺、及政治盤算,有的人緊咬過去不放,有的人則將生存擺在第一優先,或許很難說誰對誰錯,但國家的未來確實因為心態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值得身在台灣的我們借鏡。
內容非常豐富的一本書,《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推薦給所有想對東歐更深入了解的朋友們!
少鋒
少鋒
急診醫師,人稱鋒哥|"這書,有讀"粉專版主|分享每一本完全讀畢的閱讀心得與書籍介紹,希望能讓時間有限的愛書朋友有一點收穫,也更容易挑到自己感興趣的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