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海安影評|《嬰兒轉運站》:不曾被愛過的人生,是否不值得誕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嬰兒轉運站》海報/車庫娛樂提供

劇情介紹

深夜裡大雨滂沱,在微弱的街燈映照下,一位瘦弱的女子沒有撐著傘步行著,她將目光望向遠處的教會招牌上。
到了教會門口,女子將嬰兒緩緩地放在地上,眼神稍有不捨卻快速轉身離去。
遠處兩名在車上的刑警早已埋伏,其中一名刑警秀珍說:「如果沒能力養小孩,為什麼還要生小孩?」,並命令下屬裡刑警追蹤那名女子,而她將孩子抱起放入「嬰兒保護艙」中。
「嬰兒保護艙」另一側接過嬰兒的東秀和相鉉,看著嬰兒身上「有一天我會回來接你」的紙條,不屑地說:「每一個棄養的人都會放這一張紙條,但是誰真的回來了?」
東秀熟練地將監視錄影器的紀錄刪除,相鉉則將帶著嬰兒回到了自營的洗衣店。
隔天,棄養孩子的女子又再次出現在教會門口,東秀、相鉉才緩緩地說出真相:
「這一切都是為了要幫嬰兒找到適合成長的家庭。」於是他們決定聯手將嬰兒賣掉,一起分攤非法賺來的錢。
然而埋伏在遠方的刑警,早已調查這個嬰兒販賣組合許久,一直在尋找破案的關鍵點。
《嬰兒轉運站》中,兩台車擁有不同的寓意,警車上乘載對於追查非法販售嬰兒的決心以及對把孩子拋棄的譴責,廂型車上乘載著四個不相識,卻為了找尋嬰兒適合家庭而集結著。
觀眾像是坐在這兩台車上觀看一切的旁觀者,帶著「為什麼要棄養?」的疑惑跟著劇情前進著。
《嬰兒轉運站》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被拋棄的人,是否就代表著人生被否定?

身為被拋棄者
你是否有這種時刻?覺得自己被他人狠狠地拋棄。拋棄後像是刻印著否定,帶著不值得被愛、也沒有愛人的眼光,對於任何人、關係只能維持最低期待的心理預備。
無論是家庭、曾深愛過的另一半、曾經要好的朋友、努力多年的公司,看著鏡子裡身為失敗者的可笑臉龐覺得無處可容?
身為拋棄者
對於拋棄者來說,當初拋棄的原因是認為「自己不配」呢?
其實他也曾抱持著全世界的期待著與你繼續往前,他痛恨自己無能為力、無法給予你他曾想像過的一切,而他也無法原諒過自己的束手無策。
「你以後不要像我一樣」身為拋棄者的他,覺得自己的人生被深深地否定了,看著鏡子裡背負痛苦的可恨臉龐覺得生無可戀?
《嬰兒轉運站》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謝謝你那麼努力活到現在

難以說出口的逼不得已,卻成為另一方痛恨一切的根基,有時聽起來格外刺耳的藉口,用溫柔撥開後才明白當中的愛。
無論選擇身為「被拋棄」或「拋棄者」都不是最終的解答,我們的生命是因著「理解」而撐開了溫柔的縫隙,而理解是在承接善意後,從「否定」的目光中掙脫而出。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大人吧?
我們從未認為擁有什麼東西能成為給予,一路上充滿著痛苦、時常懷疑「為什麼要活著?」,也許在原生家庭裡擁有無人知曉的創傷,在自己選擇的家裡充滿著愧疚和矛盾。
但是謝謝你,那麼努力地活到了現在,帶著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全然地出現在我面前。
在每一次失敗、失望與低落裡,每一個不公平、不合理中,無數次告訴自己要放棄時,你都堅持了下來。無論過去曾發生什麼事情,無論用什麼眼光看待自己,我都想深深地、誠懇地和你說:
「謝謝你的誕生。」
《嬰兒轉運站》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並非法律與道德,一切都關於身而為人

看完《嬰兒轉運站》腦中久久無法忘懷的劇中拋出的問題「懷孕時將小孩拿掉和生出來後拋棄,哪一個罪比較深?」這個問題看似兩個選項以法律和道德來說都充滿著罪,但是在觀看問題背後,必須做出這個抉擇的家庭狀況又是什麼呢?
在社會新聞上我們也看到許多父母就算生出來也並未好好生養孩子,性侵、家暴、讓孩子當雛妓、利用孩子借錢……許多悲劇都不忍直視,難道父母知道狀況並不能好好生養孩子,在懷孕初期就墮胎,或生出來後送養讓孩子找到更好的家庭是一件充滿罪孽的事情嗎?
《嬰兒轉運站》為日本名導演是枝裕和挑戰首部韓國電影,看完後讓我想到《小偷家族》裡,破舊的木屋裡,沒有血緣的人們因著創傷互相成家人的故事。在思考著法律與道德間模糊的界線,也許在看電影前我們都有自己堅定的立場,卻在看完電影後,發現也許這些問題從未擁有標準答案,這一切都只是關於「身而為人」。
.
謝謝車庫娛樂的試映會邀請!歡迎各式電影邀請!
圖/車庫娛樂
文字/海安
avatar-img
18會員
20內容數
從13歲罹患免疫性血小板缺少症(ITP,俗稱紫斑症)後的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安 Szu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988年亞洲金融風暴,追求擊劍夢的羅希度,遭遇社團倒閉的危機,同樣受到時代影響的白易辰,父親公司倒閉淪為經濟犯,從富二代淪落到找不到工作的打工仔。 22歲和18歲的相遇,從喊出對方名字開始,經歷三年的創傷、誤會、依靠後,那一段25歲和21歲相愛青春故事。
當我們對「好」、「爛」的定義模糊,反而不知道追逐的終點是什麼,好像一直處於不安定、無法認同自己的狀態裡。 「我們看似擁有很多選擇,但是卻不知道要選擇什麼;我們看似自由,但是我們卻都不自由;我們以為知道自己是誰,但是我們卻不知道。」 願這個世代的我們,享受著迷惘,不要忘記我們都擁有實踐勇氣。
「寂寞的人都是一樣的。」 儘管過了多年,當我抱著有黎耀輝氣味的被子哭泣的何寶榮,卻還是無法停止自己的眼淚,也許我只是在感嘆著過去。 我與你誰是黎耀輝,誰是何寶榮? 也許我們都只是害怕失去,只能互相牽引卻互相傷害的戀人。 但是這次看完《春光乍洩》,我沒有哭了。 「寂寞的人都是一樣的。」
「創造」這場謊言的不只有安娜,而是整個社會,當我們按下一集時,也正在「創造安娜」之中。 人都是互相達成慾望的依附。每一個靠近安娜的人都懷抱著不同的利益,安娜像是一面鏡子,反射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一個人所傳遞的價值與真誠,還是能在細節和時間中被檢視和顯露。
1988年亞洲金融風暴,追求擊劍夢的羅希度,遭遇社團倒閉的危機,同樣受到時代影響的白易辰,父親公司倒閉淪為經濟犯,從富二代淪落到找不到工作的打工仔。 22歲和18歲的相遇,從喊出對方名字開始,經歷三年的創傷、誤會、依靠後,那一段25歲和21歲相愛青春故事。
當我們對「好」、「爛」的定義模糊,反而不知道追逐的終點是什麼,好像一直處於不安定、無法認同自己的狀態裡。 「我們看似擁有很多選擇,但是卻不知道要選擇什麼;我們看似自由,但是我們卻都不自由;我們以為知道自己是誰,但是我們卻不知道。」 願這個世代的我們,享受著迷惘,不要忘記我們都擁有實踐勇氣。
「寂寞的人都是一樣的。」 儘管過了多年,當我抱著有黎耀輝氣味的被子哭泣的何寶榮,卻還是無法停止自己的眼淚,也許我只是在感嘆著過去。 我與你誰是黎耀輝,誰是何寶榮? 也許我們都只是害怕失去,只能互相牽引卻互相傷害的戀人。 但是這次看完《春光乍洩》,我沒有哭了。 「寂寞的人都是一樣的。」
「創造」這場謊言的不只有安娜,而是整個社會,當我們按下一集時,也正在「創造安娜」之中。 人都是互相達成慾望的依附。每一個靠近安娜的人都懷抱著不同的利益,安娜像是一面鏡子,反射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一個人所傳遞的價值與真誠,還是能在細節和時間中被檢視和顯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某處草棚,一名嬰兒的哭泣聲劃破了天空,身旁的婦人虛弱地望著身旁的嬰兒。欲伸手觸碰婴儿肥嘟嘟的臉上,但獨自生下此婴兒早已用盡力氣,最后望著嬰兒遺憾的永遠合上雙眼。 嬰兒的哭泣聲引來一名浪人,「吵死了,最討厭婴兒哭泣」浪人名叫楠泫,因做錯事被逐出家族,而四處為家, 碰巧在此修煉,被人打擾十分不滿。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沒有一個社工希望自己的個案出事。沒有一個社工願意孩子在手上出事。我不相信一個社工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不只是社工,任何人都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既然沒辦法養,為什麼要生他?」 「你是說我應該拿掉他?」 「如果為了孩子著想,這也是個選擇吧?」 「比起生下之後拋棄,生下之前殺掉的話,哪個罪比較重呢?」
Thumbnail
未婚懷孕拿掉小孩(墮胎、打胎)嬰靈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您知道,墮胎是懺悔亦難滅的大罪業嗎?很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很多男性為什麼事業不順?那也是因為墮胎的緣故。這並不是女方一個人要承擔的罪業,這是男、女雙方的共業。 試想本來一個可以出生在這世界上的生命,做人
Thumbnail
許多人總是對嬰靈人又驚又懼,拜託,與其擔心嬰靈,不如戴個套子吧。為什麼我不擔心嬰靈?那是因為我看過比人更良善的嬰靈,祂們將無法誕生的痛轉化成祝福給現世的人,無怨無悔的付出。 某日我接到一個訊息,一位叫芳怡的女生說想處理嬰靈,問我怎麼報價。我回了她一個價格。 「是一個XXXX元嗎?」她問我。 當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是枝裕和的眼中,始終沒有人懷著純粹的惡意,只有在嚴峻環境下的緊密連結。棄嬰的道德問題屢見不鮮,究竟是不生還是盡可能地給予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才稱得上負責?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某處草棚,一名嬰兒的哭泣聲劃破了天空,身旁的婦人虛弱地望著身旁的嬰兒。欲伸手觸碰婴儿肥嘟嘟的臉上,但獨自生下此婴兒早已用盡力氣,最后望著嬰兒遺憾的永遠合上雙眼。 嬰兒的哭泣聲引來一名浪人,「吵死了,最討厭婴兒哭泣」浪人名叫楠泫,因做錯事被逐出家族,而四處為家, 碰巧在此修煉,被人打擾十分不滿。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沒有一個社工希望自己的個案出事。沒有一個社工願意孩子在手上出事。我不相信一個社工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不只是社工,任何人都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既然沒辦法養,為什麼要生他?」 「你是說我應該拿掉他?」 「如果為了孩子著想,這也是個選擇吧?」 「比起生下之後拋棄,生下之前殺掉的話,哪個罪比較重呢?」
Thumbnail
未婚懷孕拿掉小孩(墮胎、打胎)嬰靈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您知道,墮胎是懺悔亦難滅的大罪業嗎?很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很多男性為什麼事業不順?那也是因為墮胎的緣故。這並不是女方一個人要承擔的罪業,這是男、女雙方的共業。 試想本來一個可以出生在這世界上的生命,做人
Thumbnail
許多人總是對嬰靈人又驚又懼,拜託,與其擔心嬰靈,不如戴個套子吧。為什麼我不擔心嬰靈?那是因為我看過比人更良善的嬰靈,祂們將無法誕生的痛轉化成祝福給現世的人,無怨無悔的付出。 某日我接到一個訊息,一位叫芳怡的女生說想處理嬰靈,問我怎麼報價。我回了她一個價格。 「是一個XXXX元嗎?」她問我。 當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是枝裕和的眼中,始終沒有人懷著純粹的惡意,只有在嚴峻環境下的緊密連結。棄嬰的道德問題屢見不鮮,究竟是不生還是盡可能地給予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才稱得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