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國都在拉幫結派?其實離不開資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全球經濟的發展是仰賴各地區或各國經貿交易與相互支援的結果,這與最近國際政治發展非常強調地緣關係與各國天賦資源交換有很大的關係。本文根據近期國際情勢,來討論一項非常重要的策略理論 - 「資源依賴觀點」。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的組織與國家都必須了解資源交換的重要性,以利自己所能掌握關鍵資源的交易,同時主導關鍵資源的利用、擴散與發展。


天燃氣管線示意圖(照片來源:大紀元)

天燃氣管線示意圖(照片來源:大紀元)


什麼是資源依賴觀點

全球經濟的發展是仰賴全球各地區域經濟發展與各國依其地緣關係經濟互賴的結果。相關的討論議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核心觀點是為 「資源依賴」 或稱之為 「資源相依」 或 「資源互賴」。

資源依賴觀點,說的白話一點:無論是企業、產業、甚至是國家(地區)與國家(地區)之間,任何的交易互動都是以「資源」交換為核心;而資源依賴的程度決定了權利平衡的支點所在。

如果專注在企業或產業的議題,交易可以是單純的經貿往來。如果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易就不僅僅單純的經貿往來,更可能延伸到政治與軍事的議題,這也是近來地緣政治相關議題的討論核心。

沒有一個組織是封閉系統,無論是國家或企業必需與環境互動,並且需要透過交易的途徑取得維繫生存的資源。這樣的開放系統的本質造就了組織(企業或國家)與其他組織的相互依賴的關係。


資源的重要性

從國家或地區經濟的表現觀察,一個國家是否容易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很大一部分是決定於這個國家的的經濟運作是否需要仰賴某些特定資源交易的程度。

例如,歐洲國家的經濟命脈,電力供應與民生,長期仰賴俄羅斯的天然氣與化石能源;中、美等科技大國以及相關科技產業需要台灣晶片製造的產能。

資源的重要性與對於資源的仰賴程度很大一部分就展現在所謂的關鍵資源上。前述俄羅斯的能源與台灣晶片製造的產能便可以說是一項影響區域或全球經濟運作的關鍵資源。

這些關鍵資源在國家競爭力的討論中,經濟學家給予它另一個稱呼,叫作「要素稟賦」。如果是商業的討論,另外一個名詞相信大家也都常常聽到,那就是「競爭優勢」。


要素稟賦就是一個地區或國家所擁有足以賴以生存的關鍵資源。


raw-image


談到國家競爭力或所謂的競爭優勢,就必須要了解國家的稟賦資源的重要性。基本上,一個國家的稟賦資源反映到一個國家的基本競爭力的呈現。知名的產業經濟與策略學者麥克.波特在他的國家競爭力鑽石理論中,針對這樣的問題提出解釋。

國家競爭力鑽石理論是一種結合企業策略與國家競爭力發展的國際貿易理論。鑽石理論試圖解釋:在面臨國際貿易的競爭,一個國家或地區如何能創造並保有相對的競爭優勢。

鑽石理論包含六個相互影響的面向:要素稟賦、國內市場需求(需求條件)、企業策略、相關與支援產業、政府政策和區域或全球市場的發展機會。要素稟賦所反映的就是一個地區或國家所擁有的關鍵資源。

波特將要素稟賦劃分為初級和高級兩個基本的層次。初級稟賦資源涵蓋天然資源、地理位置、一般工人和財務資源等;高級稟賦資源則指的是通訊技術、資訊科技、交通基礎建設、國家級研究機構、教育系統、高階知識與技術人才,等等。


控制資源的基礎

強調生存與發展,事實上沒有一個組織或國家可以擁有所有它所需要的關鍵資源。尤其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任何的組織與國家都必須注重關鍵資源的互補性,以利自己所能夠掌握關鍵資源的交換與主導關鍵資源的發展。

談到關鍵資源的交換,資源的分配與使用的裁量機制,也就是控制資源的基礎就顯得格外重要。控制資源的基礎可分為三種控制的面向:「資源的擁有權」、「資源的實際使用權」與「對資源的使用權或控制權定義規則」。


資源的擁有權:顧名思義,就是擁有資源。

資源的控制權來自於自己擁有某項關鍵資源。像是個人擁有知識、企業擁有技術與專利,以及國家擁有礦產與天然資源(如俄羅斯擁有化石能源與惰性氣體、中國的稀土資源)或特殊資源(烏克蘭的小麥、過去的中國與現在的越南擁有便宜的土地與勞動力、中國的稀土提煉技術)。【註:惰性氣體,例如氖氣,惰性氣體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微影製程的必要性資源。】


資源的實際使用權:對於國家或企業組織發展所需的關鍵資源具有使用或取用權。

也許自己沒有關鍵資源的擁有權,但是可以獲得擁有者的同意而能夠取用發展所需的關鍵資源。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人口只佔了世界人口約5%,卻用掉全球30%的化石能源,但美國對於他自己國境內的原油開採有其戰備與戰略思維。如果能夠用更低的成本取得化石能源,美國以她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何樂不為。

看著伊拉克國境多為軟質薄層砂岩,石油開採的成本相對低廉。結果,美國透過軍事的手段,獲得伊拉克的石油的控制權。事實上,相同的戲碼不斷地發生。從阿富汗到伊朗,從伊拉克到敘利亞,美國想要的就是控制她在全球的石油利益。


對資源的使用權或控制權定義規則:強調資源控制的基礎源自於指定關鍵資源使用的規則。

資源作為權利的來源,如果企業或政府能夠對於資源的存取與使用訂定規範便能夠掌握資源分配與利用,如此一樣可以對於資源的控制有相當程度的控制。

最近因為俄烏戰爭,能源價格不斷攀升,拜登政府正尋求放寬對委內瑞拉石油的制裁措施來抑制油價。前面也提到,只要任何會影響美國在全球的石油利益舉動,美國就一定會介入與干涉。

美國對於委內瑞拉的石油制裁便是因為委內瑞拉想要擴大其石油輸出市場所遭來得厄運。美國利用她在國際政治的影響力,一紙石油禁運的經濟制裁令,便使得委內瑞拉(全球石油蘊藏量第二大的國家)的能源無法出口,至今仍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現在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油價攀升,美國便考慮開放委內瑞拉的石油可以銷往歐洲。其政治目的是為了想要抑制油價,解決美國境內嚴重的通澎現象。另外,也或許可以降低歐洲對於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進而維持美國在歐洲,無論是經濟或地緣政治的影響力。


資源依賴與權利平衡

雖然在這一個段落我把標題下成「資源依賴與權利平衡」,但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在現實之中。

從先前的討論中,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組織之間的合作(甚或是競爭)一定存在著某種資源依賴的現象,但差別在於相互依賴的程度不同。而這個依賴程度的差異就是促使權利“不”平衡的關鍵。【註:也有學者將這裡所提的「權利」稱為「議價力」】

蘋果與鴻海(圖片來源:科技橘報)

蘋果與鴻海(圖片來源:科技橘報)


例如,鴻海和蘋果之間的合作。蘋果需要鴻海的製程技術、品質與產能;鴻海需要蘋果的市場。他們二者之間相互依賴,但依賴程度反映出資源擁有與控制的關鍵程度。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合作機制中,蘋果所掌握與控制的設計前瞻能力與市場資源是相對關鍵與重要的資源。因此在整個合作機制中,權利是向蘋果傾斜。

其實,鴻海和蘋果的例子在現實世界裡比比皆是。權利的集中或傾斜完全是因為資源相互依賴的程度差異所造成的。

如果合作的機制涉及到多個組織的共同利益,權利的集中會更加明顯。這是因為在現實世界之中最難搞定的就是「公平」。另外,在多組織合作中,同時也經常會反映出「能者多勞」的現象。然而,與個人之間的合作不同的是,組織之間或是國與國之間,出力(資源)越多者,說話的聲音也越大,也更敢要求權利與利益的分配。

看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就可以理解,為何美國的角色與話語權如此吃重。2021年的資料顯示,北約每年的預算約為25億美元,而且絕大部分是軍事支出。美國長期以來分攤了五分之一(22%)以上的預算,直至2021,因為川普政府的要求,才由美、德兩國共同負擔北約預算的32%。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照片來源:光華時報)

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照片來源:光華時報)

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可以說是中國在開發中國家(包含第三世界國家),運用資源依賴理論擴散她在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力最為徹底的例子。

中國自2012年開始發展一帶一路。中國以她的基礎建設和經濟實力(中國一向有基建狂魔的稱號)作為她在歐亞大陸不斷地向中亞、東南亞與歐洲各國,進行經貿交易和發展其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基礎。

在這十年的發展,尤以歐亞鐵路網,已經是承担起一定程度經貿交易與貨物運輸的交通命脈。即將於明年動工的中吉烏鐵路 (連接新疆、吉爾吉斯與烏茲別克) 更會是促進中俄經貿和政治合作的重要基礎設施.

西方國家不斷地唱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願景,甚至認為它是藏著紅色禍心的糖衣毒藥。但這十年來一帶一路促進了沿線各國的各種稟賦資源的利用和交換,經濟的成長更是明顯。

若以「資源依賴」 相關理論來推論,一帶一路及其相關的基礎建設會使得中國與歐亞大陸各國的資源交換更加緊密。長此以往,更加使得歐亞各國依賴一帶一路相關的基礎建設與其帶動的經濟動能。相應的,中國所提出的各項經貿或是區域與地緣政治相關之倡議,更能夠獲得一帶一路受益國家或地區的支持。


G7峰會開始重視一帶一路所引發的地緣政治效應


G7集團峰會2022(照片來源:路透社)

G7集團峰會2022(照片來源:路透社)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包含美國總統拜登和其他七國集團領袖舉行的高峰會上,共同協議重啟「全球基建和投資伙伴關係」的項目。協議中指出,與會國家將在5年內籌資6000億美元,將協助發展中國家從事基礎設施相關的建設。G7峰會的協議很明顯的,意在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

歐盟主席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同時表示,歐盟將籌資3000億歐元支持 G7「全球基建和投資伙伴關係」項目。

在此之前,美國白宮官員就已宣稱,中國一帶一路並沒有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什麼實際利益,甚至是將一帶一路倡議形容為一種「債務陷阱外交」。

可是,如果中國一帶一路對於美國的全球霸權不具有任何的威脅,由美國領導的G7集團,究竟是為了什麼要「拿香跟著拜」呢?而且矛盾的是,在 G7的協議中宣告,重啟「全球基建和投資伙伴關係」項目,就是為了要「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前立法委員 郭正亮曾在電視節目中評論,「如果真的要比較基礎建設的實力,全球前20大的基礎建設公司,隸屬中國的就有14家,歐洲佔6家,美國0家。」那麼美國究竟是哪來的自信要和中國比一比基礎建設的這顆拳頭?就算美國的拳頭比較大顆,可是這個拳也出的太晚了吧!

事實上,從近來美國總統拜登主導的各項「峰會」顯示,美國在中亞、東協、拉丁美洲,甚至是南太平洋的影響勢力已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中國的逐漸興起。根據許多政治觀察家的預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過去十年來的基礎,尤其是對中國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發展,將在未來的十年開始開花結果。

然而,G7的「全球基建和投資伙伴關係」項目至少還要等7年。


結語


國家間地緣政治的結盟,若不能促進關鍵資源的互補與交流,其基礎絕對是相對脆弱的。

不僅僅是大國們在拉幫結派,就算是小國也要在區域政治的集團中找到一個落腳之處。在全球化的浪潮衝擊之下,各式各樣的經濟、政治,甚至是軍事同盟不斷地產生。在這其間不單純是「人多好辦事」或是「打群架」的概念就可以理解其中的奧秘。

當我們利用「資源依賴觀點」去剖析,促進合作組織(企業或國家)的資源互補與交流是可以發揮合作的綜效。如果組織可以運用政策或其他手段建立控制資源的基礎,更可以協助它(們)達成政治或經濟的目的。

不管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還是G7「全球基建和投資伙伴關係」項目,都是大國們「放長線釣大魚」的戰略伎倆。事先做好經濟投資,然後促進與開發中國家的資源交流,最後牢牢綁定這些國家的經貿交流與政治忠誠。

透過資源依賴觀點我們可以進一步觀察,大國們意圖拉攏的合作國家,除非有可供交換的稟賦資源,要不然大國們不會那麼積極的對它進行基礎建設的投資。像是東協國家的新興市場、中亞的石油資源、非洲的稀土礦產,南太平洋諸國的戰略地理位置、俄羅斯的極地資源(中國極力拉攏),等等。我們拭目以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alen的部落格
12會員
50內容數
這裡是我做日常筆記的地方! 無論您是愛跑步注重健康,或是偶爾想要讓大腦休息刷刷有的沒有的雞湯與日常廢文、還是對企業策略與產經趨勢有濃厚興趣的朋友們,都歡迎您來到 “Valen 的部落格”。期待每一位來到這裡的朋友都能獲得新的靈感與力量。
Valen的部落格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在AI與平台經濟快速崛起下,科技監管成為全球關注焦點。本文從歐盟重罰蘋果與Meta事件切入,剖析創新背後的風險與倫理挑戰,並比較歐美中台監管模式,提出「靈活、透明、共創」三原則。唯有讓制度與技術共舞,台灣才能打造信任導向的數位治理,實現創新與公平的雙贏。
2025/04/23
在AI與平台經濟快速崛起下,科技監管成為全球關注焦點。本文從歐盟重罰蘋果與Meta事件切入,剖析創新背後的風險與倫理挑戰,並比較歐美中台監管模式,提出「靈活、透明、共創」三原則。唯有讓制度與技術共舞,台灣才能打造信任導向的數位治理,實現創新與公平的雙贏。
2025/04/22
教育正迎來深層變革。AI 代理人與自學平台使知識獲取更即時、個人化,證照與作品集逐漸取代傳統學歷。台灣的大學院校面臨課程脫節、學習彈性不足與數位落差等挑戰,唯有轉型為認證機構、推動混合式學習、深化產學合作,方能持續發揮價值。未來的教育,將是開放、多元、以能力為核心的終身學習旅程。
Thumbnail
2025/04/22
教育正迎來深層變革。AI 代理人與自學平台使知識獲取更即時、個人化,證照與作品集逐漸取代傳統學歷。台灣的大學院校面臨課程脫節、學習彈性不足與數位落差等挑戰,唯有轉型為認證機構、推動混合式學習、深化產學合作,方能持續發揮價值。未來的教育,將是開放、多元、以能力為核心的終身學習旅程。
Thumbnail
2025/04/21
2025年,中美貿易競爭進入第二回合。對比川普1.0的關稅攻勢,川普2.0升級至港口費用、科技封鎖與地緣物流,卻重蹈節奏錯位、反應遲緩的覆轍。中國則從對等報復轉向非對稱反制與制度性重構,強化全球南方聯盟與數位主權。以動態競爭分析顯示,美國缺乏動態調整能力,中國則在節奏掌控上日益成熟。
Thumbnail
2025/04/21
2025年,中美貿易競爭進入第二回合。對比川普1.0的關稅攻勢,川普2.0升級至港口費用、科技封鎖與地緣物流,卻重蹈節奏錯位、反應遲緩的覆轍。中國則從對等報復轉向非對稱反制與制度性重構,強化全球南方聯盟與數位主權。以動態競爭分析顯示,美國缺乏動態調整能力,中國則在節奏掌控上日益成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以能源安全、因應地球暖化和經濟效率三個戰略面向深入探討全球能源格局,並提出相關國家案例。這篇文章介紹了能源戰略的重要性,以及各國對於能源的政策與因應之道!
Thumbnail
《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以能源安全、因應地球暖化和經濟效率三個戰略面向深入探討全球能源格局,並提出相關國家案例。這篇文章介紹了能源戰略的重要性,以及各國對於能源的政策與因應之道!
Thumbnail
工業革命後,生活處處都仰賴能源,小至普遍民眾廚房所需的天然氣,大至國家基礎建設如核電廠等。在這樣的時代下,若沒有能源根本無法生存,也因此全球化的時代,能源與政策之間的關係備受國際矚目,一個政策即可顛覆全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工業革命後,生活處處都仰賴能源,小至普遍民眾廚房所需的天然氣,大至國家基礎建設如核電廠等。在這樣的時代下,若沒有能源根本無法生存,也因此全球化的時代,能源與政策之間的關係備受國際矚目,一個政策即可顛覆全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事實證明所有的增長終有停止的一天,正如所有的煤礦與石油也終有採完的一天;而任何想要維持增長持續下去的舉動都會造成泡沫與更多的痛苦,那還不如讓整個經濟體系倒掉再重建。
Thumbnail
事實證明所有的增長終有停止的一天,正如所有的煤礦與石油也終有採完的一天;而任何想要維持增長持續下去的舉動都會造成泡沫與更多的痛苦,那還不如讓整個經濟體系倒掉再重建。
Thumbnail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能源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來說就好像大樓的地基開始損壞,樓上層有再好的石材或裝潢,其價值都將搖搖欲墜,筆者計畫整理幾篇文章,把全球能源供需作個簡單的梳理。
Thumbnail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能源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來說就好像大樓的地基開始損壞,樓上層有再好的石材或裝潢,其價值都將搖搖欲墜,筆者計畫整理幾篇文章,把全球能源供需作個簡單的梳理。
Thumbnail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新尖牙股(FANG)的(N) 天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新的尖牙股就是能源(Fuel)、農糧(Agriculture) 、黃金(Gold)。多數都是物質型態的產業為主。 俄烏駁火後的天然資源恐慌效應 投資者關注相關類股、ETF 需求降低 金屬價格開始修正
Thumbnail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新尖牙股(FANG)的(N) 天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新的尖牙股就是能源(Fuel)、農糧(Agriculture) 、黃金(Gold)。多數都是物質型態的產業為主。 俄烏駁火後的天然資源恐慌效應 投資者關注相關類股、ETF 需求降低 金屬價格開始修正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Thumbnail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Thumbnail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Thumbnail
能源安全問題,是管理問題。沒有哪個能源是最好的、最乾淨、最安全、最永續的,但我們可以因應此地的自然環境去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比例,以及「最適合」的發電比例,讓每一度的發電都值得。
Thumbnail
能源安全問題,是管理問題。沒有哪個能源是最好的、最乾淨、最安全、最永續的,但我們可以因應此地的自然環境去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比例,以及「最適合」的發電比例,讓每一度的發電都值得。
Thumbnail
稀有金屬將成為下一個石油? 能源在人類的歷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當有新技術被發明或是有新能源的發現,都會影響全球的政經局勢,並且帶來強權板塊的移動,讓世界產生新一代的霸主。 十九世紀隨著蒸汽機的發明所帶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讓煤礦躍升為重要資源,並且讓當時的英國成為世界強權;接著二十世紀藉著石
Thumbnail
稀有金屬將成為下一個石油? 能源在人類的歷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當有新技術被發明或是有新能源的發現,都會影響全球的政經局勢,並且帶來強權板塊的移動,讓世界產生新一代的霸主。 十九世紀隨著蒸汽機的發明所帶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讓煤礦躍升為重要資源,並且讓當時的英國成為世界強權;接著二十世紀藉著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