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筆記|《穿孔城市》,探討時間、空間、建築與人之間,那藕斷絲連的關係

更新於 2022/07/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展覽介紹

《穿孔城市》展覽海報|台北當代藝術館
由資深策展人黃海鳴策劃的《穿孔城市》這檔展覽,旨在探討時間、空間、建築與人的身體之間藕斷絲連的關係。
再高聳的建築終會隨著時間而垮下,但曾被層層牆壁所隔絕的密切關係呢,能重新建立起來嗎?孤獨、衰老、假訊息、傳染病、全球性的災難等等的這些,為什麼又能直接穿透牆壁,產生影響呢?

這次的展覽中,幾個印象深刻的創作

洪譽豪《無以為家》
走過繁華與沒落衰敗的萬華,如今旅客、商家、小吃攤販、遊民、性工作者來往或駐足於騎樓空間之中,對他們來說,這是「家」嗎?
藝術家以 3D 掃描的方式呈現出萬華的騎樓廊道,動態的影像搭配散落在其中的襯衫、椅子、行李箱、玩偶等家中會出現的靜物,試圖重構騎樓下的狀態。公共與私密空間的交會,有多少人生存於這樣的縫隙之間?而如此一般的日常,終有一天也會流入時間的軌跡。
騎樓影像中間擺放「家」的物件,這個似家又非家的空間傾訴著一個個流轉於此的故事。
陳伯義《步移景換 · 華江陰陽》
這一系列的攝影作品主體為 70 年代建成的華江整宅,是當時極具現代主義、實驗性質特色的建案之一。建築一、二樓為商用空間,三、四樓則為私人住宅,連接其中的樓梯,寬度也從開放轉為狹隘,如此特殊的廊道系統規劃巧妙地展現了公共與私密空間的曖昧關係,也呼應到「穿孔」這個展覽主題。
藝術家利用光影變化串接起整個內容,並以卷軸的方式呈現,使觀眾能跟著鏡頭移轉,漫遊於建築空間中。卷軸末端有藝術家整理出的華江整宅興建及國家重要政策簡表,觀眾能搭配著閱覽,將華江整宅帶入這樣的歷史脈絡中。
光影灑落在華江整宅的空間之中,輕輕喚起這個被歷史遺忘的角落。
黃彥超《Food Winger》
行動送餐在近幾年逐漸成了一股熱潮,穿梭於大街小巷的外送員也就此改變城市風景。然而資本主義之下,外送員的生存與身體的工具化、消費與勞動等,各種矛盾交織其中。
影像作品裡,身穿白衣服、背著全白外送背包的女子踩著滑板,溜過無人的停車場、頂樓空間、廢棄的游泳池,明明就除去了真實性的身份,卻四處找不到出口的光。彷彿塑膠小鳥一樣,只能不斷圍繞著球體盤旋,而無法自由飛翔。
藝術家搭配著樓梯轉角製造出四面環繞之感,隨著影像不停的轉啊轉、轉啊轉,彷彿沒有盡頭。
張徐展《Si So Mi》
西索米(Si So Mi )是喪葬樂隊的別稱,這三個音源於德國一首愛情歌曲「我怎能離開你」,藝術家將歌曲翻唱後,搭配著用報紙、紙糊創作出的多個戲偶,以此紀念城市角落中被冠以骯髒、卑微而避之唯恐不及的生命。
動畫中戴上生日帽、被壓扁的老鼠照著鏡子回顧其生命,喪葬樂隊用歌舞歡慶被水淹、被壓扁、被捕鼠器捕獲的終結篇章,運用荒誕的手法將生與死的儀式轉化成為永恆。
順帶一提,藝術館中幾個角落都有這些生命的身影,旁邊配著一段段令人莞爾的文字,靜待大家發掘。
步出展間後發現一隻壓扁的老鼠,無聲地哀嘆:「妳怎麼現在才來?」
姚瑞中《巨神連線》
有別於以往神像攝影的莊嚴靜肅,藝術家在拍攝作品時往往帶入附近的街景、車道或周圍不起眼的角落,以此表達宗教信仰已逐漸成為常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品以三個投影軌跡呈現,提供了視覺上的震撼效果,搭配著 NASA 錄製的宇宙聲響與法會聲音混合而成的背景音樂,營造出靜謐詭譎的氛圍。

寫在最後

從小在台北的軍眷社區長大,高樓大廈與低矮平房在我的生活中有過無數次的交疊,游移於習以為常的空間裡,好像也未曾思考過「它們」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因此看展的當下其實有點摸不透「穿孔城市」這個主題及其與作品之間的關聯性,也難以與作品或甚至整個主題產生共鳴,回家後上網找了許多資料,才慢慢了解到展覽想要傳達的內涵。
展覽相關資訊
展覽名稱:《穿孔城市》
展出時間:2020.05.23 – 08.09
展覽地點:台北|捷運中山站|台北當代藝術館
票價:50 元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分享書單、藝術與社會議題,也會偶爾回顧一下不太出色但還算精彩的人生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郝譽翔的北投經驗(文本)中,疊加了藝術家葉偉力所形成的攝影展《北投複寫本》、丘智偉在福利社所展出的《河邊的巨大之物》用不同方法形塑這紀念碑的邊緣和日常性
Thumbnail
妳有想過在幾歲時回望自己的過去嗎?再進一步問,妳會想用什麼方法觀賞自己呢?很幸運,我在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看到這場精心設計的攝影展「生之流動,靜之幻光」。攝影工作者羅惠瑜老師在與策展人侯鵬暉老師的合作下,完成這場精彩攝影策展。
Thumbnail
⋯⋯爸爸發現就讀國一的女兒這次連假結束後就要段考,卻忘記帶回課本、筆記,手邊只有從補習班在路邊發的段考複習教材,於是想到不如教她怎麼使用卡片盒筆記法複習所學!
Thumbnail
作者是一位兩孩之母,也是一位婦產科醫生,這本書就是講述她在工作和照顧孩子之餘,還能抽空報考哈佛大學,後來帶著兩名孩子和肚裏的孩子和先生一起去美國留學的經歴。 乍聽之下,想當然就先入為主的認為他們應該是經濟能力不錯,所以才能一家人去美國留學,真是幸福快活啊。
Thumbnail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Thumbnail
「如果我可以提早創造被動收入該有多好?」 「為什麼他可以身兼多職還這麼有活力?」 「好厭倦現在的工作,好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還不確定自己喜歡什麼,不妨先試個十次水溫 因為是副業,失敗沒那麼可怕!
★做喜歡的事,財源也會跟著來。決定生活品質的關鍵,不在早晨,在晚間! ●改變之前,先問自己四個問題: 1.明明每天還有晚上4小時,卻只期待周末? 2.一輩子只要工作就會快樂嗎? 3.光靠現在的薪水,就能想像未來嗎? 4.等辭職或退休,就能做想做的事嗎?
★拖延症已成為許多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並賦予明確定義:「以推遲來逃避執行任務、做決定的特質或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的行為」 ●拖延有3個潛在風險: 1.長期累積壓力,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2.遇到問題就拖延逃避,導致虛度光陰。 3.困在拖延的舒適圈,錯失成長機會。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郝譽翔的北投經驗(文本)中,疊加了藝術家葉偉力所形成的攝影展《北投複寫本》、丘智偉在福利社所展出的《河邊的巨大之物》用不同方法形塑這紀念碑的邊緣和日常性
Thumbnail
妳有想過在幾歲時回望自己的過去嗎?再進一步問,妳會想用什麼方法觀賞自己呢?很幸運,我在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看到這場精心設計的攝影展「生之流動,靜之幻光」。攝影工作者羅惠瑜老師在與策展人侯鵬暉老師的合作下,完成這場精彩攝影策展。
Thumbnail
⋯⋯爸爸發現就讀國一的女兒這次連假結束後就要段考,卻忘記帶回課本、筆記,手邊只有從補習班在路邊發的段考複習教材,於是想到不如教她怎麼使用卡片盒筆記法複習所學!
Thumbnail
作者是一位兩孩之母,也是一位婦產科醫生,這本書就是講述她在工作和照顧孩子之餘,還能抽空報考哈佛大學,後來帶著兩名孩子和肚裏的孩子和先生一起去美國留學的經歴。 乍聽之下,想當然就先入為主的認為他們應該是經濟能力不錯,所以才能一家人去美國留學,真是幸福快活啊。
Thumbnail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Thumbnail
「如果我可以提早創造被動收入該有多好?」 「為什麼他可以身兼多職還這麼有活力?」 「好厭倦現在的工作,好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還不確定自己喜歡什麼,不妨先試個十次水溫 因為是副業,失敗沒那麼可怕!
★做喜歡的事,財源也會跟著來。決定生活品質的關鍵,不在早晨,在晚間! ●改變之前,先問自己四個問題: 1.明明每天還有晚上4小時,卻只期待周末? 2.一輩子只要工作就會快樂嗎? 3.光靠現在的薪水,就能想像未來嗎? 4.等辭職或退休,就能做想做的事嗎?
★拖延症已成為許多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並賦予明確定義:「以推遲來逃避執行任務、做決定的特質或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的行為」 ●拖延有3個潛在風險: 1.長期累積壓力,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2.遇到問題就拖延逃避,導致虛度光陰。 3.困在拖延的舒適圈,錯失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