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診所體驗|生活|異國手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個吧台
昨天陪M去了一趟骨科診所,第一次到當地的診所,很新奇。一進門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個小吧台!有茶、咖啡和飲料,那咖啡還是現磨的,晚上了,不然還真想來一杯。

進診療間,醫生拿著很像電鑽的器具,這兒鑽那兒鑽的,我在一旁看著M像在煎魚一樣,翻來翻去,結束後問他:「有比較好嗎?沒有貼布或藥膏之類的讓我們帶回來嗎?」

「今天醫生只是檢查而已,要先去醫院照x光,下週帶來給醫生看。」他回。

東鑽西敲的,說是檢查而已,結果回來後竟然又更痛了?!這樣花了台幣1000元,對他來說很便宜因為通常要2000。😱

這次的體驗再次讓我覺得台灣真是寶島,在台灣不舒服時,去中醫診所喬一下立馬見效,或是去西醫的骨科診所也有相關儀器,可以舒緩些疼痛,除此還能外帶藥膏或貼布,修購大碗啊!

折騰後還要等一週再去檢查,只好再次拿出從台灣帶來的貼布給他貼上,之前因為很珍貴他一直不捨得用,痛成這樣還捨不得用。不管了能貼的都貼,能抹則抹,然後再煮些抗炎食物及補充維生素,希望能趕緊好起來!
圖文/自己
帥哥
診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3K會員
466內容數
藉紀錄分享異國生活點滴,以覺察與整理躁動不安的靈魂,是日常隨筆也是生活碎念,期待能用不同視角看待這美麗的世界。📍NSW, Australi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隔幾個月去看幾次中醫,飲藥調理。 我好多年無去過台灣,對上一次去應該是去了台中,但是沒去阿里山。不過我其實沒有很想去台灣,不是不喜歡,但就是沒有想去的想法。 最近我也是忙爆,以為7月會好點,是我太天真。大壓力到睡不好。 其實我沒有自己的電腦或平板,只有電話。我要電腦上網就用公司的。我見到app
為了胸部的一個硬塊, 我在排定的時間來到醫院乳房外科作切片檢查。 我光著上身躺在診察台上, 依著醫生的指示, 微微側躺著, 頭髮撩起, 手高舉過頭, 突然覺得這模樣似曾相識, 「鐵達尼號」中Jack為Rose畫素描時, Rose不就是這個姿勢?
Thumbnail
自從在家門外練走之後,不認識的鄰居都上門來了。 首先就是一個鄰居來推薦吃長昕攜鈣素CAM生活餐,據說對骨骼很好,他還秀出他身上骨折與開刀傷口給我看,說多有用又多有效果都癒合了,(不是呀!本來就會癒合的好嗎!)原來我媽早就有喝過,上網查了一下沒看到什麼重要資
Thumbnail
回家後都待在一樓店面坐著居多,每個老顧客來都會問我怎麼了,每天要講好幾次發生經過的心路歷程,講著講著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還沒說過這次開刀住院的花費,打了三根骨釘一根一萬三,在醫院住了健保房11個晚上加上手術費零零總總共四萬八千多,輔具一千八,看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搬到美國3年了,我還是習慣在台灣做健康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台灣的醫療品質,還有很重要的語言因素。 例如全身健康檢查,我其實幾乎聽不懂那些醫療名詞,當然可以找會講中文的醫師,還可以跟醫院申請翻譯,不過會想說一年也就一次,就趁回台灣時找個能讓自己能自在且安心的選擇。
Thumbnail
回台灣後去看醫生。醫生閒聊問:「妳回到台灣之後,有沒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啊?」我答:「不會耶,適應得挺好的,簡直一秒鐘適應,完全沒有不習慣的地方。」醫生:「果然豬回到了豬圈還是豬。」
Thumbnail
剛去杏采(牙醫)回診。 下顎(巴)好痠,因為牙助一直叫我抬下顎(巴)😂😂😂 咦,收到通知,說有文章上精選了。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上格子的精選吧?!
Thumbnail
我坐在候診的椅子上,醫官拔下了眼鏡,盯著我在鑑定表上寫的文字,邊讀還邊用著手指在上頭點了幾下: 「你的阿基里斯腱疼痛,之前有在其他醫院看過嗎?」醫官戴上了眼鏡,轉頭問著我。 「有,之前在台北家裡附近的診所看過…」我胡謅了幾句。
Thumbnail
生病那些事(10) 這家醫院是最後一家醫院,他是跨縣市的醫院!我來返有五次吧⋯醫院看起來外觀破舊破舊⋯可是醫院內房間倒是還蠻新的!重點是空間很大還有一張桌子,但沒有電視之類的⋯可以打發時間,但是那邊的護理師都不錯⋯我記得當初我跟女朋友提分手,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好了,就算好了⋯未來生活也變了!不想拖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隔幾個月去看幾次中醫,飲藥調理。 我好多年無去過台灣,對上一次去應該是去了台中,但是沒去阿里山。不過我其實沒有很想去台灣,不是不喜歡,但就是沒有想去的想法。 最近我也是忙爆,以為7月會好點,是我太天真。大壓力到睡不好。 其實我沒有自己的電腦或平板,只有電話。我要電腦上網就用公司的。我見到app
為了胸部的一個硬塊, 我在排定的時間來到醫院乳房外科作切片檢查。 我光著上身躺在診察台上, 依著醫生的指示, 微微側躺著, 頭髮撩起, 手高舉過頭, 突然覺得這模樣似曾相識, 「鐵達尼號」中Jack為Rose畫素描時, Rose不就是這個姿勢?
Thumbnail
自從在家門外練走之後,不認識的鄰居都上門來了。 首先就是一個鄰居來推薦吃長昕攜鈣素CAM生活餐,據說對骨骼很好,他還秀出他身上骨折與開刀傷口給我看,說多有用又多有效果都癒合了,(不是呀!本來就會癒合的好嗎!)原來我媽早就有喝過,上網查了一下沒看到什麼重要資
Thumbnail
回家後都待在一樓店面坐著居多,每個老顧客來都會問我怎麼了,每天要講好幾次發生經過的心路歷程,講著講著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還沒說過這次開刀住院的花費,打了三根骨釘一根一萬三,在醫院住了健保房11個晚上加上手術費零零總總共四萬八千多,輔具一千八,看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搬到美國3年了,我還是習慣在台灣做健康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台灣的醫療品質,還有很重要的語言因素。 例如全身健康檢查,我其實幾乎聽不懂那些醫療名詞,當然可以找會講中文的醫師,還可以跟醫院申請翻譯,不過會想說一年也就一次,就趁回台灣時找個能讓自己能自在且安心的選擇。
Thumbnail
回台灣後去看醫生。醫生閒聊問:「妳回到台灣之後,有沒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啊?」我答:「不會耶,適應得挺好的,簡直一秒鐘適應,完全沒有不習慣的地方。」醫生:「果然豬回到了豬圈還是豬。」
Thumbnail
剛去杏采(牙醫)回診。 下顎(巴)好痠,因為牙助一直叫我抬下顎(巴)😂😂😂 咦,收到通知,說有文章上精選了。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上格子的精選吧?!
Thumbnail
我坐在候診的椅子上,醫官拔下了眼鏡,盯著我在鑑定表上寫的文字,邊讀還邊用著手指在上頭點了幾下: 「你的阿基里斯腱疼痛,之前有在其他醫院看過嗎?」醫官戴上了眼鏡,轉頭問著我。 「有,之前在台北家裡附近的診所看過…」我胡謅了幾句。
Thumbnail
生病那些事(10) 這家醫院是最後一家醫院,他是跨縣市的醫院!我來返有五次吧⋯醫院看起來外觀破舊破舊⋯可是醫院內房間倒是還蠻新的!重點是空間很大還有一張桌子,但沒有電視之類的⋯可以打發時間,但是那邊的護理師都不錯⋯我記得當初我跟女朋友提分手,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好了,就算好了⋯未來生活也變了!不想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