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給十年後的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ear Amelia,
此刻的妳正在享受小一升小二的暑假。妳和妳的媽媽去台東半個月,留我一個人在台北垂死掙扎中。對,妳的爸爸寂寞得快死掉了,所以決定在死掉之前寫這一系列的遺書,給十年後的妳。
如果到那時,我仍僥倖苟活於世,妳應該也進入完全不想聽我說話的年紀了吧。屆時我大概還是天天纏著妳媽說「女兒不想理我,我寂寞得快死掉了」,然後妳媽會安慰我說「沒關係唷,會陪你走到最後的只有我」,而妳就可以冷冷地吐槽「你們這對笨蛋夫妻要秀恩愛可不可以去珠穆朗瑪峰或者是馬里亞納海溝」。
啊,所以,為了要讓妳正確地吐槽,我得先讓妳有機會學到各種吐槽用的地理小常識才行(筆記)。
無論如何,這一系列的文章不是要對妳說教,只是想叨叨絮絮地向妳傳達一個笨蛋爸爸長年的寂寞與思念而已。
妳媽和我很早就認清了一個現實:對摩羯座的妳說教是毫無用處的。這個年代大家愛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因為妳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所以當妳媽懷妳的時候,我也不能免俗地認真讀了一堆育兒與親子溝通的書籍與文章。結果到頭來最有用的是那些星座寶寶育兒指南(例如這篇)。而其餘的育兒知識在我身上只是重新印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
妳爸雖然比較會讀書,但就只是知識吸收得比較快而已,實踐是另外一回事。我花了好幾年,才完全承認自己是個無能的爸爸,在教育上對妳一點辦法也沒有,管不動妳也教不動妳,當然更沒辦法傳遞知識給妳。我只能當個大孩子陪妳玩,聽妳說話,維護妳快樂的童年,陪妳長大,給妳滿滿的愛與真心關懷,協助妳建立安全感與自信心,安靜地在妳身邊支持妳的每一刻成功與失敗,所有歡喜與憂傷。在妳能夠展翅飛翔的時候,為妳準備一個溫暖的,安全的,隨時可以回來的家。
也許做好這些事情,就能夠讓多數人認同我是個還算稱職的爸爸吧?可是妳爸爸還是很寂寞,而且有覺悟會一直寂寞下去。雖然有很多話想跟妳說,卻沒辦法期待妳的聆聽,沒辦法期待妳懂我。這就像是在傳統RPG遊戲中,妳做為主角是個探索世界的冒險者,而我會很希望自己是與妳並肩作戰的同伴,或是能傳授妳魔法與技能的老師。可惜那些都不是我的角色,我只能是個旅館的老闆兼任教堂的神父,在城鎮中等著妳歸來。
妳能理解那類角色的孤獨與寂寞嗎?啊,在此之前,妳好像得先玩過【勇者鬥惡龍】...好吧,我自己先踩了一個馬里亞納等級的代溝。簡單跟妳說明一下。在最早期的某個RPG遊戲中,教堂可以用來復活在冒險中死亡的角色,解毒,解咒,還有存檔。存檔對於早期RPG遊戲是不容易的,而教堂作為一個存檔點的意義在於:妳要進入遊戲展開冒險時是從那裡出發,要退出遊戲結束一天的冒險時是從那裡結束。某種意義來說,那就是你在遊戲中的家
妳不覺得早期的RPG遊戲很值得吐槽嗎?一個教堂的神父都可以幫妳無限滿血復活,幫妳解讀解咒,那他的等級一定是超高的吧。可是就算面對世界的危機,他也不會陪妳去打大魔王。小時候我常常覺得這點很莫名其妙,現在當了爸爸才心酸地懂了,站在類似的位置上哀怨著:「要不是因為這是屬於妳的冒險故事,妳以為我不想?」
妳的人生是屬於妳的冒險遊戲,而我想寫的不是關於這個遊戲的攻略或指引,只是想讓妳知道,在這個遊戲的世界地圖上,在海角的教堂裡,有個人一邊掛念著在冒險途中的妳,一邊喃喃自語著關於這個遊戲的一些瑣碎情報。他找了一些卷軸寫下了他的思念與寂寥。如果未來妳拾獲這些卷軸,而他還佇在那個海角...
別太擔心這裡頭有什麼龐大的支線任務等著妳解明,陪那個老人家吃一頓晚餐就好。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難得的坐在房間的書桌回信給阿另,寫到了後段聽見了窗外的雨聲,但沒有李斯特的極端,今日版的雨情人稍顯秀氣,還是這只是個樸素的楔子,隨後就是野獸派? 我不想知道答案,也不想刻意等待。 這樣的被動關心才能帶來心境上的平安,自己平靜了,外在的環流就不至於太叛逆。其實心境上的艱難也持續了一段很
Thumbnail
阿美說,從前的人不懂什麼叫憂鬱,因為學校沒教,大人也沒說,所以就算後來遭遇人生的大逆境,也不知道那種廝心裂肺,叫天不靈、叫地不靈的心情是憂鬱。 阿美結婚第十五年,先生就病逝了,留下三個十來歲的孩子給她照顧,先生臨終前這樣對她說,「我沒救了,三個孩子妳要顧好,拜託妳了。」這一句遺言,讓阿美咬緊牙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小時候,我跟我媽懊嘟嘟:「為什麼哥哥可以認王爺當契父。」 小屁孩的我活生生的羨慕。 「因為你不需要。」但我媽只說一半的話兒,這後半段的話,是等我大學畢業後才接上。 於是,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會接位。 直到我大學畢業後。 回首過往,皆為必然。
Thumbnail
也許爸爸的心裡也有著不再明白的往事。每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君就有機會和爸爸到處走走,這一天他們驅車來到遙遠的那座山。叫什麼名字啊?那座山的名字。應該就是住著神仙,如果你迷路在山谷之中,就會得到武功秘笈的那座山嗎?如果你回應金角銀角的呼喚就會被吸進去的那座山嗎?
Thumbnail
親愛的孩子,因為某些考量,所以這幾年只有帶你去掃墓,而沒有帶弟弟妹妹們去,恐怕讓你有被抓苦力的感覺。我只是覺得你也到了該思考一下,關於人的一生,生與死這兩件大事:從哪裡來,要去何處,這兩個問題。關於慎終追遠,也許只是燒金紙、壓墓紙的儀式(咦!今年沒有人剝蛋?)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姑爹過年期間走了,享年82歲,他走得安詳,僅住了一天院就離世了。我沒有太多悲傷,或許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姑爹身子一直不太好,而且也這麼大歲數了,只是姑爹的離開,也讓我離童年更遠了。 他年輕的時候當過水手,在世界各地跑船。就像普派水手一樣,小時候他總愛秀二頭肌,說可以一下子就變出一顆雞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難得的坐在房間的書桌回信給阿另,寫到了後段聽見了窗外的雨聲,但沒有李斯特的極端,今日版的雨情人稍顯秀氣,還是這只是個樸素的楔子,隨後就是野獸派? 我不想知道答案,也不想刻意等待。 這樣的被動關心才能帶來心境上的平安,自己平靜了,外在的環流就不至於太叛逆。其實心境上的艱難也持續了一段很
Thumbnail
阿美說,從前的人不懂什麼叫憂鬱,因為學校沒教,大人也沒說,所以就算後來遭遇人生的大逆境,也不知道那種廝心裂肺,叫天不靈、叫地不靈的心情是憂鬱。 阿美結婚第十五年,先生就病逝了,留下三個十來歲的孩子給她照顧,先生臨終前這樣對她說,「我沒救了,三個孩子妳要顧好,拜託妳了。」這一句遺言,讓阿美咬緊牙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小時候,我跟我媽懊嘟嘟:「為什麼哥哥可以認王爺當契父。」 小屁孩的我活生生的羨慕。 「因為你不需要。」但我媽只說一半的話兒,這後半段的話,是等我大學畢業後才接上。 於是,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會接位。 直到我大學畢業後。 回首過往,皆為必然。
Thumbnail
也許爸爸的心裡也有著不再明白的往事。每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君就有機會和爸爸到處走走,這一天他們驅車來到遙遠的那座山。叫什麼名字啊?那座山的名字。應該就是住著神仙,如果你迷路在山谷之中,就會得到武功秘笈的那座山嗎?如果你回應金角銀角的呼喚就會被吸進去的那座山嗎?
Thumbnail
親愛的孩子,因為某些考量,所以這幾年只有帶你去掃墓,而沒有帶弟弟妹妹們去,恐怕讓你有被抓苦力的感覺。我只是覺得你也到了該思考一下,關於人的一生,生與死這兩件大事:從哪裡來,要去何處,這兩個問題。關於慎終追遠,也許只是燒金紙、壓墓紙的儀式(咦!今年沒有人剝蛋?)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姑爹過年期間走了,享年82歲,他走得安詳,僅住了一天院就離世了。我沒有太多悲傷,或許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姑爹身子一直不太好,而且也這麼大歲數了,只是姑爹的離開,也讓我離童年更遠了。 他年輕的時候當過水手,在世界各地跑船。就像普派水手一樣,小時候他總愛秀二頭肌,說可以一下子就變出一顆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