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時候會想到如果雙親不在會怎麼樣。會有一股悲從中來的感覺,想要從現在好好對待雙親,只是給予物質上,或者多點時間陪伴,真的是雙親所希望的嗎?好想問問雙親:「我孝順嗎?盡孝嗎?」卻又害怕知道答案。也許雙親都希望小孩能快快樂樂,相信小孩會盡量止住眼淚,但是如果真到那個時刻,只要稍微一小刻不那麼堅強,原諒我讓我盡情宣洩悲傷的情緒大哭一場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琅理的沙龍
0會員
16內容數
琅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30
現在是過去的延伸,它決定著每個人的過去。 未來是遙遠的現在,它代表著每個人的現在。
2022/07/30
現在是過去的延伸,它決定著每個人的過去。 未來是遙遠的現在,它代表著每個人的現在。
2022/07/28
其實過去一直沒有過去,它留在每個人的心裡。
2022/07/28
其實過去一直沒有過去,它留在每個人的心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生存期限,更何況是雙親的晚年。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生存期限,更何況是雙親的晚年。
Thumbnail
其實在這樣中秋團圓的時刻,我寫下這篇文章好像特別的不應景。但因為剛剛發生的事情,真心覺得很累。有的時候,明明活著,卻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翼翼;有的時候連說話都要帶著討好與試探;我不知道為什麼背負痛苦的永遠都是我,可能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痛苦,但那些傷害確實是在的,是會潰爛疼痛的。
Thumbnail
其實在這樣中秋團圓的時刻,我寫下這篇文章好像特別的不應景。但因為剛剛發生的事情,真心覺得很累。有的時候,明明活著,卻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翼翼;有的時候連說話都要帶著討好與試探;我不知道為什麼背負痛苦的永遠都是我,可能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痛苦,但那些傷害確實是在的,是會潰爛疼痛的。
Thumbnail
這幾天,我分別跟孩子們聊,二個孩子年齡差了五歲,雖然說的語句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一樣的:「不要覺得生病了,或是做錯了什麽就是對不起或拖累了媽媽,會生病很正常,因為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是不是壓抑或忽略了什麽痛苦的感受,是不是沒有聽身體說話,沒有照顧好自己。 大寶點頭紅了眼眶,小寶則是抱著我默默哭了很久。
Thumbnail
這幾天,我分別跟孩子們聊,二個孩子年齡差了五歲,雖然說的語句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一樣的:「不要覺得生病了,或是做錯了什麽就是對不起或拖累了媽媽,會生病很正常,因為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是不是壓抑或忽略了什麽痛苦的感受,是不是沒有聽身體說話,沒有照顧好自己。 大寶點頭紅了眼眶,小寶則是抱著我默默哭了很久。
Thumbnail
昨天下午我和孩子們匆匆回娘家,給剛離世不久的大姑丈上香,再和妹妹陪爸媽、看護安妮吃晚餐,就又回中壢了,很短暫的時間,我卻有了新的感受。 但是當孩子們長大,也會不滿意父母的言行,也會排斥父母的管教約束,更有機會是討厭父母,甚至有恨的,因為我們都是“人”。
Thumbnail
昨天下午我和孩子們匆匆回娘家,給剛離世不久的大姑丈上香,再和妹妹陪爸媽、看護安妮吃晚餐,就又回中壢了,很短暫的時間,我卻有了新的感受。 但是當孩子們長大,也會不滿意父母的言行,也會排斥父母的管教約束,更有機會是討厭父母,甚至有恨的,因為我們都是“人”。
Thumbnail
原來 面對你 我還是想被愛的小孩
Thumbnail
原來 面對你 我還是想被愛的小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