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我,正和孩子們同步成長

2023/05/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 #媽媽的說話練習 >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
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的耳根清靜。
但它們都是正常的情緒表達啊!
如果能用一樣的心情都看待她們兩極化的情緒反應,是不是更能用同理並溫和的方式來跟她們溝通呢?
今天一大早,三歲的小女兒起床蹦跳沒多久後,不知是拐傷腳還是小小拉傷筋肉了,突然開啟了爆哭模式,以失去理智的方式痛哭流涕了整整二十分鐘。過程中,先生很耐心地引導式詢問,並再三確認她感到痠痛的位置在左側小腿肚後,邊溫柔地安撫、邊輕柔按摩著。只是被時間逼著前進的我們,最終還是得闖過出門上學的這一關。先生只好停下按摩的工作,我們夫妻倆加大女兒的連哄帶騙地把妹妹引導到玄關穿上鞋。但是離開爸爸身上的她,就像是又重新開機了一樣,哭得比之前更加宏亮。
二十分鐘的安撫已經讓趕著出門的大人開始感到無力及疲憊了,再加上第二段的哭戲,整個讓我們更心力交瘁。於是,天生帶著驚人肺活量的妹妹就這樣一路從門口哭到梯廳進電梯後,再一路哭到停車場,坐上寶座後的她,在我們都就緒準備發動後,都還是維持著偌大的音量。
孩子的哭鬧總是有原因的,當我們沒有成功同理她,這個委屈就會無限延展。
在嘗試過各種溫柔安撫及手段後,我猛然想到,也許她是因為第一次感受到這種肌肉的疼痛感而慌張,也許她是因為還沒有睡飽而無法冷靜下來,也許她是因為害怕自己為什麼會有疼痛甚至是焦慮的情緒而崩潰不已。
於是我先是喚了她的全名,試圖把她的專注力集中一下。接著再詢問她我猜測的這些原因,妹妹開始邊點頭邊把情緒緩和了下來,最終告訴我她哭完了(終於!)
哭泣也是一種情緒的正當表達
當媽的這五年,我常常被孩子們的一些生活瑣事拉回自己的童年。
「如果當時的我能被擁抱,那該有多好?」
「如果當時我的心聲能被大人給聽見,那我的人生現在是不是會截然不同?」
「如果當時我也能被諒解,是不是現在可以更坦然地表達我的真實想法?」
這種類似的念頭,時不時會浮現,也提醒了我該用什麼方式面對我的孩子們。
在傳統社會成長的我們,常常被教導要聽話,要乖巧,要知書達禮,要懂事。社會的文化也讓我們漸漸地習慣去放大正面情感,並萎縮負面情緒。
我們開始會因為自己的無法達標而責怪自己,卻忘了要心疼那個已經使盡全力嘗 試的自己;
在慣性的負面言語環境下長大的我們,也會認定自己就該對所有苦痛的經歷概括承受,不能喊苦,不許哭。(例如:男生要勇敢一點,哭什麼哭;女生這樣愛哭會被人家說驕生慣養,快閉嘴,別哭了)
不知不覺地,這寫進基因裡的習慣,我差點就拿出來面對我的孩子們了。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我曾經一度以為,凡事都聽爸媽的就是對的,唯一的解方。我從來沒有思考過「我自己想要什麼」,更失去了表達自我的能力(當然也沒有機會)。人生彷彿是為了滿足別人而存在。
可是我真的快樂嗎?
我決定開始愛自己。
所以把自己埋首於所有跟情緒、自我覺察、轉念、正向思考有關的書籍,並決意要將這些理念實踐在我的孩子們身上。
我希望她們能明白,如何去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緒。能夠先接納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能夠接住那個低落的自己,才有再起身衝刺的動力。
而如今,我將孩子們的歡笑與眼淚一視同仁,花時間陪她們笑,更花時間陪她們哭。甚至,我也能回頭擁抱我的父母,陪伴他們談論他們任何負面的感受。
原來,愛的表達方式,可以這麼溫暖。
-----
歡迎來逛逛我的傳送門 https://portaly.cc/DPhoeb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會員
57內容數
愛笑愛聊天的燕燕醫師,在探索自己人生的路途上,花費了不少心血,卻也收穫良多。想用正向意念的方式感染每一個看到我的文字的你/妳,陪我一起走在自我覺察的路上吧!享受人生要為我們帶來學習的課題。體會、接納、並勇往直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