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分別跟孩子們聊,二個孩子年齡差了五歲,雖然說的語句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一樣的:「不要覺得生病了,或是做錯了什麽就是對不起或拖累了媽媽,會生病很正常,因為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是不是壓抑或忽略了什麽痛苦的感受,是不是沒有聽身體說話,沒有照顧好自己。
覺得做錯了事情也是一樣,我們已經在自責了,那就表示可以再重新開始了,覺得“錯了”(不是我想要的),才有機會知道原來什麽是“對的”(是我真正想要的),所以這些都不會“拖累”媽媽什麽,如果因為你們生病或“做錯”,媽媽我需要多照顧你們的身體,或是幫助你們處理事情,在你們還未成年之前,不但是我應該做的,也是我必須承擔的責任,即使在你們成年之後,這些已經不再是我的責任,我也會盡我能力所及的協助你們。
如果因為你們的所作所為,讓我有了任何生氣憤怒、痛苦煩惱的情緒,那也是我自己需要面對自己、負責找出我自己“選擇”感覺到這些情緒的原因。因為我知道,你們跟我一樣,都是會自己先反省自己,會考慮到別人感受的人。
同樣的,我希望你(兒子)妳(女兒)不要擔心我會難過,而壓抑你們的眼淚,當你們想念爸爸的時候。
我覺得我們難過的時間太短了,因為我們其實都刻意的不去想,甚至自己都沒有發現,這個傷心難過的“我”。
我有自責,沒有多照顧你們爸爸,有後悔,沒有對他更關心,我們沒有讓這部份的自己好好傷心難過,這次再回到你們爸爸離開的地方,就是為了跟我們說:沒關係,傷心難過就好好哭泣,讓這個傷心難過的“我”好好經過這個情緒,身體不舒服,說不定也是我們不允許自己難過的結果。」
大寶點頭紅了眼眶,小寶則是抱著我默默哭了很久。
愛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其實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因為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我們不知道。
人格累生累世很多位,光今生的人格,就有被我們自己無意識下壓抑隱藏的部份,更何況當類似的劇本重現之時,還有可能出現過去世的人格,如果沒有在平靜平常的日子裡,時刻感受自己的情緒和外界的發生有什麽關聯,沒有能夠在每個事件發生的當下,有意識的發現自己“正在進行”什麽情緒感覺,那麼在更大的所謂災難般的外在事件發生之時,就很容易被某一個“過去曾經因此而痛苦的”人格所主導,而我們卻難以發現,最終還是走向相同的“輪迴”,不是自我批判,就是責備他人,然後怨恨痛苦,身心受苦。
今生發生的事,相遇的人,全部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認識全部的自己,把自己愛回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相遇的所有人的鏡子,幫助我們“知道”:“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