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由鮮卑拓跋氏所建立。
跟五胡十六國不同,北魏有自己正式的注記與撰史系統。
這也導致了關於「拓跋」氏的緣由,和五胡大不相同。
五胡各部,原本都是隸屬於草原民族帝國,或因居住地,或因某人受到晉朝賜姓等,來開啟他們加入中國爭霸時的名稱。
但北魏表示:拓是「土」的意思,跋則是「后」的意思。
拓跋的意思,就是后土。
后土這邊不是土地公,而是指「軒轅黃帝」。
即「上天所授命的大地管理者」。
按北魏的「族譜」記載,黃帝的次子昌意,有個小兒子受封於北方,國土內有「大鮮卑山」。
也就是鮮卑的始祖。
《晉書》對鮮卑慕容也作,「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號曰東胡。」
有熊氏,也是黃帝
說到底,意思就是兩漢所稱的「東胡」,本身是黃帝子孫。
考證留給專家,很有趣的是,在兩晉的公知下,匈奴跟羌氐等左近民族,都已經被認同是「大禹」的親族與子孫。
喔,這個政治意義是,兩趙兩秦都是大禹之後。
今天鮮卑拓跋氏,比你各位的血統更純正。
那只是因為北土當時沒有帶文字過去,只靠口耳相傳,所以真憑實據?沒有。
後來,鮮卑拓跋氏有個子孫名叫始均,在堯舜之世回來給中原天子打工,立下功勞,得到了新的封地,遠離了夏朝。
之後,夏朝啊,匈奴啊那些壞蛋,基本上跟我大鮮卑拓跋氏就沒有關係了。
看吧,相當努力在撇清大禹系。
六十七代之後,一個名叫拓跋毛的,在遙遠的北方,建立了一個新的聯邦國。
有三十六個屬國,九十九個部族奉阿毛為共主,所以我們鮮卑拓跋氏的第一任「皇帝」,就是阿毛了。
雖然真實度很難確定,但這個說法,某方面也解釋了鮮卑的「黃鬚白膚」。
也就是鮮卑拓跋氏大概曾經在俄羅斯一帶的地方建立過王朝這樣。
當然,說成部落共主更準確些,不過這就是北魏的皇帝本紀起源寫法--寫成中國人更容易理解的字詞。
五世之後,大概一百五十年左右,鮮卑拓跋氏開始向南遷移,來到一個千餘里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你?)
本來打算繼續南下,但當時的皇帝過世,大家就停步了。
再過七代,那就又兩百年了。
有一個神人來造訪了鮮卑拓跋,建議他們繼續南移。
貝加爾湖往南都是山啊,
「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歷年乃出。」
呃,鹿吧。
反正蒙古人的神獸也是鹿。
總之鮮卑拓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翻過了山脈,來到過去匈奴所居住的地方。
這句話頗有妙處:「匈奴之故地」不知是指冒頓的匈奴帝國,還是呼韓邪的南匈奴。
後者的話,這個故地就是河套平原了。
到這裡都還是一般的起源故事,接著就神話了。
帶大家穿過山脈的,是拓跋詰汾。
他的兒子,則叫做拓跋力微。
而拓跋鮮卑相傳:「詰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舅家。」
因為拓跋鮮卑認為,力微的母親是天女。
也就從力微開始,拓跋鮮卑展開了他們的「中原霸業」。
或者說,天命。
拓跋力微繼任的時候,拓跋鮮卑已經很衰弱了,只能依附在沒鹿回部底下。
然後沒鹿回的首領很欣賞他,把女兒嫁給他,國家分給他,拓跋部才又重新壯盛起來。
這彷彿童話故事一樣的情節,在東北遼地也經常出現。
就認知來說,中國北方的草原民族,其實多半都把妻女當成財物。
嫁女兒到底是不是一件重要的事?
對兩晉以前的中國人來說很重要,因為妻是第二家長。
我把女兒嫁給你,意思是你家就是我家。
注意啦,駙馬是沒有繼承權的。
但是這些邊疆民族建國神話,都會出現這種:女婿繼承權大於親兒子的情況。
在懷疑有人說謊之前,我們可以先把事情代換來看。
你把最高的財產象徵,都給了一個對象:很顯然,這個對象將會是你的繼承人。
是的,妻女對邊疆民族來說是財產,但明顯是最珍貴的那種。
你看匈奴經常要繼承父親的妻子,那不會是單純的「小媽好漂亮」、「我就是禽獸」。
這個奧妙的價值觀要調適一下,等真正進到北魏朝的時候,肯定要用到的。
那我會說,這部分胡漢價值觀看起來迥異,其實本質是相同的。
漢人經過禮法包裝母親的價值與地位,胡人就比較原始自然像母獅子。
女性要從被物化的珍貴,走入「身而為人」的平等,絕對是非常漫長的歷史。
這邊恰好有個文化交流的比對就是了。
差點忘了說,愛護力微的族長,記名為「竇賓」。
這是很有意義的:東漢竇憲就是聯合鮮卑,掃蕩大草原匈奴的大將軍。
而如果沒鹿回竇氏仍強,就看得出草原鮮卑跟東漢的關係能夠維持和平,不是沒有道理的。
拓跋鮮卑神話的紀年,也終於跟中國扯上了關係。
力微接收沒鹿回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司馬懿發起正始之變(高平陵之變)的時候。
西元248~249年間,這是力微來到匈奴故地的第二十九年。
這表示沒鹿回竇賓,基本就是跟軻比能步度根等人同期的鮮卑大人。
之所以會連結紀年,則是因為拓跋力微決定跟曹魏發展「友好」關係,送去了質子。
據說當時拓跋鮮卑的質子,在洛陽的地位是最高的。
司馬昭當時還在籌備滅蜀,要是劉禪已降那就很難說了是吧?
雖然鮮卑跟中國一樣,處於分裂狀況,但拓跋跟曹魏的結盟,那就是強強聯手。
進而對於拓跋鮮卑的草原地位大有幫助。
「始祖與隣國交接,篤信推誠,不為倚伏以要一時之利,寬恕任真,而遐邇歸仰。」
意思是大家都來跟他低頭了。
笑笑就可以了。
拓跋鮮卑是不是當時草原鮮卑最強的一國,有待商榷。
至少大家都去跟他好就肯定沒這回事。
那些什麼乞伏鮮卑禿髮鮮卑,差不多都是這個時期轉化成西鮮卑的。
意思是,有沒有出現鮮卑共主,我不知道。
但鮮卑版炎黃大戰爭,應該是有打的。
進而,有些部落必須離鄉背井。
拓跋鮮卑本來結盟的對象就是司馬昭,西晉代魏之後,這個盟約也不會變動。
而國家越來越人丁興旺幅員遼闊,就代表國家強大了嗎?
這裡《魏書》引用了一個小故事來說明,足證作者的漢史功底深厚。
夠春秋。
是說力微的兒子在洛陽學了彈弓之術,回去表演給鮮卑人看。
大家都覺得他學了妖術,射東西要用弓箭的嘛。
於是許多族長就反對他接任力微的位置,甚至聯合起來害死了他。
這在春秋什麼?
民智未開,技術不足:縱有大國,如何能治?
力微之後拓跋領袖都短命,鮮卑帝國也再次分裂為三部。
這邊要附帶提一下是,雖然後來史家定義「宇文部」也是鮮卑,但對拓跋氏而言,宇文其實是鮮卑帝國下的匈奴人。
好,分裂之後,《魏書》又說拓跋領袖如何英明神武,甚至來救援西晉,截擊匈奴劉淵云云……
前面的年代,還可以說是中土對於鮮卑發展不明,缺乏交互比對史料。
但以《晉書》來說,現在已經開始跟《魏書》對不上了。
跳過這一段,接下來才是無可迴避的事實。
《魏書》:「晉并州刺史劉琨遣使,以子遵為質。帝嘉其意,厚報饋之。」
《晉書》:「劉琨乞師于猗盧,表盧為代公。」
猗盧是拓跋鮮卑史上的「穆皇帝」,在分裂時期統有一部。
在前任拓跋鮮卑領袖過世後,猗盧反過頭來統一鮮卑。
《魏書》說得當時猗盧仍非常強大,但其實在《晉書》描述的中國北部戰爭中你真的看不出來。
而兩者共同的敘述,就是猗盧成為了代王。
代地之王。
由於在兩個不同國家的立場上進行表述,你很難說誰真誰假。
而且草原國家的結構,跟中原國家並不是完全相同。
照《魏書》的說法,猗盧本身進入中原,把鮮卑帝國交給兒子和姪兒。
結果他的兒子叛變,猗盧討伐失敗病死,姪兒趕來救援。
書面上雖寫姪兒勝出,但很明顯的,拓跋氏已經失去對草原帝國的控制力了。
簡單說,當西晉滅亡的時候,拓跋鮮卑很有義氣的跟著一起崩解了。
只剩下這支代地拓跋鮮卑,成為後來的北魏。
比較特別的是,拓跋鮮卑並不承認東晉朝。
看起來小小的代地拓跋鮮卑,後來又得到草原各部的支持,在中原境內與後趙抗衡。
對於自奉漢統的石勒來說,拓跋鮮卑是敵人。
但對於漢皮胡骨的石虎而言,拓跋鮮卑就是朋友了。
當雙方交流趨於和平,這時最重要的拓跋鮮卑領袖「什翼犍」也登場了。
沒意外的話,什翼犍就是《晉書》後來提到的「代王涉翼犍」。
《魏書》的角度是說,代國從這時候開始,成為北方中原的「宗主國」。
舉凡後趙,慕容部等都紛紛遣使來貢,承認他們宗主國的地位。
為啥?因為他背後有大鮮卑。
實際上這個宗主國完全不干涉不參與石虎死後的一連串爭霸,我是覺得滿難自圓其說的啦。
但不能不提的是,當前秦苻堅決定攻打代國的時候,總共動用了三十萬兵力。
即不可否認的是,代國至少在當時擁有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
如果按照西晉的封賞,這不過半州之地。
三十萬基本不下於前秦滅燕的兵力,當然,破代國的時候前秦身家比較充實。
說到底,當時中原各胡,都很難正確掌握代地拓跋鮮卑跟整個草原鮮卑帝國的關係。
大家更相信,包括慕容鮮卑與鐵弗匈奴,都還是遵奉著這個草原共主。
也因此,跟代國的決戰,被放在前秦統一北方的最後。
用一個比較政治正確的說法,其實就是拓跋鮮卑不屬於中國。
雖然我一直用「帝國」來說,但拓跋鮮卑應該比較像「聯邦」。
這個聯邦在西晉北方大亂的時候,有許多部族都打算進來分一杯羹。
那些部族,主要就是「雙重國籍」持有者:包括匈奴,包括慕容部、宇文部等。
在先前就同時奉鮮卑與西晉為主。
拓跋本部跟著進入中國,那個心態在《魏書》並未說明。
《魏書》在表示的只是拓跋氏順應天命,北上南下。
這種國際立場,在中國史上也屬於罕見。
我認為可以稍為拉遠一點,用類似「美國駐軍越南或朝鮮」的情況來看拓跋鮮卑。
只是因為缺少可靠的通訊系統,在各個情況之下,變成了美國總統,鮮卑皇帝自己來到前線。
想當然,這樣的舉動同時也會引發鮮卑聯邦內部的騷動。
至於聯邦的部分,可以用三國時期的東吳來看。
江東世家會配合孫家,來保障自己的利益與權力,但孫家真的被人家一刀斃命,他們不會管的。
不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去厓山跳海的。
拓跋被前秦打掉,鮮卑邦聯就割掉拓跋,如此而已。
正所謂兄弟如手足,共主如衣服,脫掉再換一件就是了,反覆再三。
然而,「什翼犍」卻是整個拓跋鮮卑史與北魏史中最重要的關鍵。
不管在《魏書》還是《晉書》,什翼犍都是拓跋鮮卑漢化的開端。
這個來自北方,不意失足於中原的部族,在這裡學會了中國獨特的玩法。
也為中國的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