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外交政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前一系列的文章,我們介紹了玄奘法師於貞觀三年「偷渡」出國,前往印度取經,歷經一十七年學成歸國,開始翻譯唯識經論及弘揚唯識學不遺餘力,開創了中國的法相唯識宗。

唐朝建國之初,太宗對於邊疆民族的政策,有的是用武力征服,例如以武力次第平定了東突厥、吐谷渾、高昌等地,統一了西北邊疆;有的是用政治手段維持,例如運用「和親政策」,眾所周知的文成公主便是。唐太宗統一邊疆的卓越建樹,首推東突厥,它解除了隋末唐初的嚴重威脅,被推舉為「天可汗」,開創了歷史嶄新的一頁。

征服突厥

突厥是我國北方境内的一個古老民族,北齊、北周時期漸趨強大,擁有數十萬的軍隊。隋初,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突厥被隋文帝戰敗,稱臣納貢;西突厥也一度衰落。隋末喪亂,東西突厥乘機崛起,一躍為雄據漠北、力控西域、勢傾中原的強大力量。正如杜佑《通典》所描述:「(突厥)又更強盛, ……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 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尊號,俱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東盡契丹,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之控弦百萬,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大唐起義太原,劉文靜聘其國,引以為援。」

李淵當初起兵太原,因為軍力不足,因此派劉文靜以「財帛金寶入突厥」作為借兵的交換條件。突厥的始畢可汗「遣其特勤康稍利等獻馬千匹,會於絳郡,又遣二千騎助軍,從平京城」。二千胡騎可謂微不足道,李淵不過藉其聲威作為奥援而已。由於存在這種特殊的關係,始畢可汗不斷欺凌唐朝,「及高祖即位,前後賞賜,不可勝記。始畢自恃其功,益驕踞,每遣使者至長安,頗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優容之。」所謂「優容」 就是恣其所為、不敢糾正。武德二年二月,始畢可汗去世,「高祖為之舉哀,廢朝三日。」

唐初連續向突厥啟民可汗的三個兒子,即始畢、處羅、頡利分別稱臣納貢,稱臣納貢對皇帝來說當然是一大恥辱,頡利可汗更於玄武門事變後,率領十萬騎兵嘗試南進,突厥大軍出現在渭水的便橋(西渭橋)之北,太宗聞訊立刻率領六名重臣前往便橋,隔著河水大聲斥責頡利。頡利驚訝於太宗親自前來,又見到太宗身後陸續趕來的壯大軍容,不禁感到恐慌,當下便在橋上與太宗言和,速速退兵。這是太宗即位後的第一項重大的外交功績,表面上好像只是一席話就讓突厥退兵,其實背後也有諸多因素。太宗早就知道突厥有意來襲,所以已經準備好制敵的策略,而頡利也知道雖然可以對唐施壓,但是長期對峙的話,自己也終將無法像以前一樣控制唐朝。至於隔著渭水,只憑一席話就退敵的事蹟是否真實,雖然有點小說的情節,但是新皇帝一登基就解除危機,確實讓太宗因此穩固國內的人心。

太宗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回來之後便開始研議如何充實軍備,貞觀三年冬,趁著北方連年大雪,家畜大量死亡,人民陷入飢荒之際,派遣李靖、李勣(音績,李世勣)等主將攻打頡利。貞觀四年(西元630年)二月,頡利被擄,被帶到長安的頡利可汗後來抑鬱而終。突厥的滅亡,帶給其從屬的各民族君長相當大的衝擊,他們對即位才三年半就消滅北方強國的太宗感到驚奇與佩服,預感唐朝將在未來成為(包含遊牧世界在內)世界的中心,經過商討之 後,決議推舉太宗為位於諸族之上的「天可汗」,身兼中國皇帝與遊牧世界的天可汗,李世民可以說是中國史上第一人。太宗的貞觀治世就在突破第一個難關之後開始了。接下來太宗要做的事情,就是調整統治體制,讓經過長久戰亂,身心俱疲的老百姓有安定的生活,這就是後世所知的貞觀之治起點。

平定吐谷渾

吐谷渾(今青海),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其先祖是鮮卑慕容部。唐初,高祖李淵派李安遠「使於吐谷渾,與敦和好,於是吐谷渾主伏允請與中國互市」。東突厥敗後,吐谷渾漸趨強大,多次侵入河西走廊,威脅唐與西域的交通與經濟交流。於是貞觀八年太宗下詔舉兵討之,十二月,太宗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率侯君集、李道宗諸軍出擊,貞觀九年李靖平定吐谷渾,太宗立伏允之子慕容順為主。

統一高昌

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地區),是通向天山南路、北路的出口,古代中西交通「絲綢 之路」的必經之地。自漢以來直至北朝,中原王朝或西北的游牧民族,都積極經營這個軍事與交通要地。上文提到貞觀四年,唐敗東突厥,伊吾(今哈密)歸附,高昌王麴文泰親至長安,打開了唐與西域的通道。(高昌王麴文泰就是當初玄奘法師西行求法時,千番百計想要留奘師在高昌國的人,後來奘師絕食明志,麴文泰深感慚愧,與奘師於佛前立下誓願,並替奘師準備前往印度的一切事宜。)

麴氏高昌王朝是以漢人為主體的國家,它長期受到中原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有較高的經濟、文化環境。境内「厥土良沃,穀麥歲再熟,有葡萄酒,宜五果,有草名白疊,國人採其花,織以為布。有文字,知書計。 」它不僅採用中原的政治制度,而且文字、語言、刑法、 風俗、婚姻、喪葬、宗教信仰與中原基本相似。

唐太宗在統一西域的過程中,雖未直接與西突厥交鋒,然而次第平定高昌、焉耆、龜兹(鳩摩羅什法師的出生地),猶如斷其雙臂。西突厥只得遣使來唐,於是「絲綢之路」才暢通無阻。唐太宗欣然宣布:「 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喜訊傳來,西域商人興高采烈。高宗初年,西突厥再度崛起,高宗派大軍擊滅之,在其故地(今中亞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一帶)設置了毘陵和蒙池兩都護府,在天山南路設行政區劃。這個極盛局面的出現,不能不歸功於太宗,唐太宗征服吐谷渾,確保河西走廊的安全,為統一西域取得了絕佳的地理位置;而平定高昌、焉耆、龜茲是征服西突厥的前奏曲,最後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唐太宗統一邊疆所建樹的功勳,可說是彪炳史冊的。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上疏讚揚道:「詳觀今古,為中國患害者,無如突厥。遂能坐運神策,不下殿堂,大小可汗,相次束手,分典禁衛,執戟行閒。其後延陁鴟張,尋就夷滅,鐵勒慕義,請置州縣,沙漠以北,萬里無塵。至如高昌叛渙於流沙,吐渾首鼠於積石,偏師薄伐,俱從平蕩

和親政策

和親政策由來已久,唐初的和親政策是在國勢昌盛的貞觀盛世時期大力執行的。因此,它是是唐太宗開明民族政策的表現。唐初的和親政策確實非常成功,沒有出現四夷君主政治上的訛詐與經濟上的勒索。甚至,他們為了求得唐朝聯姻,多次遣使來朝、厚加聘金。各族君主都以和親為榮,表示效力唐朝。唐太宗也不負眾望,頻頻出嫁公主與宗女。如貞觀十年,突厥處羅可汗的次子阿史那社爾率部內附,太宗妻以皇妹南陽長公主,委以重要軍職;貞觀十三年,吐谷渾可汗諾曷鉢入朝請婚,太宗妻以弘化公主。同年,吐蕃棄宗弄贊命大相祿東贊為專使,遣唐求婚,以金五千兩以及珍寶數百件作為聘禮,唐太宗許以宗室女文成公主為妻;貞觀十五年正月,唐太宗封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並配婚琅邪公主外孫女段氏等等。

文成公主

貞觀朝有為數眾多的和親與聯姻,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當推吐蕃和親。七世紀初崛起於西藏高原的藏王棄宗弄贊,是個「性驍武、多英略」的領袖,他平定叛亂、統一國家、改革內政,他積極向上、渴慕唐風,於貞觀八年遣使入唐,十年奉表求婚,太宗於貞觀十四年同意,十五年(西元641年)初命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帶了豐盛的妝奩,據《吐蕃王朝世系明鑑》記載:「唐王(指太宗)以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三百六十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作為(文成)公主的嫁奩。又給與多種烹飪的食物、金鞍玉轡、樹木、寶器等,....以車載釋迦佛像,以大隊騾馬載珍寶、綢帛、衣服及日常必須用具(入吐蕃) 。」

藏王棄宗弄贊為唐蕃和親而興高采烈,逢人誇耀道:「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 為了照顧公主的生活習慣,他「別築城郭宮室而處之」,文成公主的入藏,改變了吐蕃的生活習慣,也幫助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在此之前,藏王已以同一方式娶了尼泊爾國王女波利庫姬,當時西藏的國勢之盛,可以想見。由於兩位外國公主的下嫁,也各自從她們的祖國,帶去了法像文物,其中有阿閦金剛像、彌勒像、多羅(觀音)像、悉達太子像、釋迦佛像,以及許多經論、法物,還有幾位僧尼。因為兩位外國公主給西藏帶進佛法,故在西藏史上,以為她倆是觀音化身,將之崇拜為多羅天女,文成公主是青多羅,尼泊爾的波利庫姬公主是白多羅

眾所周知的布達拉宮便是於此時建造,又分別為兩妃各建一寺,分別是大昭寺及小昭寺。文成公主的大昭寺供奉釋迦佛像,波利庫姬公主(藏人稱為萬妙天神)的小昭寺供奉阿閦佛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5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江海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6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2023/01/06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2022/12/23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Thumbnail
2022/12/23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Thumbnail
2022/12/09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2022/12/09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武德五年八月,突厥入侵大唐。太原、河東,紛紛傳來遭突厥攻擊的急報。大唐天子李淵,立即點起兵馬,命長子李建成與次子李世民迎戰。 按李淵的想法,建成對河東熟悉,世民則久駐太原,兩人分頭出戰,可收奇效。但才出發沒多久,李世民便主動遣使,為兄長獻上桃花谷地圖。 那是突厥人才知道的祕密道路。
Thumbnail
武德五年八月,突厥入侵大唐。太原、河東,紛紛傳來遭突厥攻擊的急報。大唐天子李淵,立即點起兵馬,命長子李建成與次子李世民迎戰。 按李淵的想法,建成對河東熟悉,世民則久駐太原,兩人分頭出戰,可收奇效。但才出發沒多久,李世民便主動遣使,為兄長獻上桃花谷地圖。 那是突厥人才知道的祕密道路。
Thumbnail
突厥決定跟一統天下的李唐,進行戰爭。 然而,突厥的內部,也並非同心協力。爭權奪利的戰場,正在展開。 西域突厥,小部族,紛紛趁勢崛起。身為北突厥之長的頡利可汗,又要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浪潮?
Thumbnail
突厥決定跟一統天下的李唐,進行戰爭。 然而,突厥的內部,也並非同心協力。爭權奪利的戰場,正在展開。 西域突厥,小部族,紛紛趁勢崛起。身為北突厥之長的頡利可汗,又要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浪潮?
Thumbnail
當李世民在東部與王世充,竇建德纏鬥之際,李淵早已知道,勝負的關鍵,當在突厥。 一年之間,三度遣使突厥,卻皆遭扣留。 頡利可汗這樣的行為,令大唐皇帝李淵十分憤怒。進而也下令禁止長安城內,突厥使者離開。 雙方明爭暗鬥,大唐實居弱勢。
Thumbnail
當李世民在東部與王世充,竇建德纏鬥之際,李淵早已知道,勝負的關鍵,當在突厥。 一年之間,三度遣使突厥,卻皆遭扣留。 頡利可汗這樣的行為,令大唐皇帝李淵十分憤怒。進而也下令禁止長安城內,突厥使者離開。 雙方明爭暗鬥,大唐實居弱勢。
Thumbnail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君主,即位時距離高祖建國已近一百年。太宗以後,宮廷內部權鬥不息,但宮廷外的世界還是安穩的。及至玄宗,內鬥止息,盛世再現,反映了玄宗是隋唐盛世的延續者。 唐太宗後,高宗繼位,尚能守業,有永徽之治局面。高宗之後,武則天是擁實權者,中宗及睿宗先後繼位又被廢黜。武則天進而篡位自立
Thumbnail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君主,即位時距離高祖建國已近一百年。太宗以後,宮廷內部權鬥不息,但宮廷外的世界還是安穩的。及至玄宗,內鬥止息,盛世再現,反映了玄宗是隋唐盛世的延續者。 唐太宗後,高宗繼位,尚能守業,有永徽之治局面。高宗之後,武則天是擁實權者,中宗及睿宗先後繼位又被廢黜。武則天進而篡位自立
Thumbnail
生活在長白山頭白山黑水的滿洲女真人在歷史上的偶然機遇下,於十七世紀靠著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等漢人降將們,逐漸消滅了南方漢人統治的大明帝國與殘喘的南明小朝廷,統治殖民了大半個東亞。並在數十年後再次舉兵征伐中亞最後一個草原帝國:準葛爾汗國。 大清的皇帝們自關外創立後金政權的穩定與合法性之始,便娶了成吉思汗
Thumbnail
生活在長白山頭白山黑水的滿洲女真人在歷史上的偶然機遇下,於十七世紀靠著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等漢人降將們,逐漸消滅了南方漢人統治的大明帝國與殘喘的南明小朝廷,統治殖民了大半個東亞。並在數十年後再次舉兵征伐中亞最後一個草原帝國:準葛爾汗國。 大清的皇帝們自關外創立後金政權的穩定與合法性之始,便娶了成吉思汗
Thumbnail
1.武則天的身世 2.再次入宮
Thumbnail
1.武則天的身世 2.再次入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