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分享希望能讓你了解
HPE的dHCI的功能特色與適合使用情境
本篇會從三個面向來分享:
1.HPE dHCI小檔案
2.適合對象
3.產品特色
HPE dHCI小檔案
dHCI全名為Disaggregated HCI(非聚合式超融合架構),與超融合架構相比,提供企業更靈活的擴充彈性與更低的總體擁有成本(TCO),其中以HPE所推出的Nimble和Alletra為dHCI當中的代表性產品。
HPE Nimble/Alletra Storage
Resource by David
超融合架構最大的特色,在於極大地簡化擴充瓶頸與管理負擔,但在應用上也受限於架構上的限制,而dHCI建立在HCI的基礎上,克服了傳統超融合面臨「對稱式擴充」的閒置資源浪費與「運算與儲存互相干擾」問題,在資源擴充的面向上提供更細緻的選擇,使企業可根據實際需求,針對運算或儲存資源進行獨立擴充。
HCI與dHCI差異
Resource by David
因此dHCI的價值除了具備傳統HCI的易於部署和管理之外,同時還提供傳統三層式架構在資源擴充的靈活性和強大效能,幫助企業在整體投資效益上達到更加精準的利用。
適合對象
- 需要低延遲、高效能的設備支撐企業關鍵應用或遠端應用(VDI)的需求
- 需要具備High-Level的資料保護與接近無停機的高可用性
- 想要重新利用既有HPE ProLiant 伺服器的資源
- 想要同時擁有超融合的管理便利性與三層式的擴充彈性
產品特色
一鍵式軟體升級
dHCI生命週期流程
Resource by David
傳統三層式架構與dHCI最大的不同,在於dHCI具備生命週期管理(Lifecycle Management)功能,協助IT人員在維運上降低因相容性問題導致的問題發生,生命週期管理提供從底層Storage OS、Firmware到ESXi之間相容性的驗證與自動化更新。
這項功能背後的關鍵,在於HPE從
InfoSight全球大數據平台中蒐集使用者的更新經驗,並經過HPE的測試與驗證產出一個目錄(Catalog),當系統進行升級時,dHCI會將安裝版本與當前釋出的Catalog進行比對與過濾,並進行下載和升級。
效能與穩定最佳結合
一年停機31秒的可用性
Resource by David
不論是Nimble或是其後繼產品Alletra,作為dHCI的底層核心或一般儲存設備使用,皆具有相當的競爭力,除了可達到PB級別的儲存空間之外,也能滿足低於1ms的低延遲與百萬IOPS的應用需求。
作為支撐企業的核心架構,安全性與可靠度也是必須要考量的指標之一,而Nimble與Alletra採用雙控制器架構,同時硬碟保護上使用Triple Parity RAID組態,可同時允許3顆硬碟失效,降低硬碟故障導致資料遺失的風險;當兩台建立HA架構時,在單點故障的情況下可透過Peer Persistence的功能,在Storage Level進行自動即時切換,無須重啟Hypervisor與應用程式。
在多層資料可用機制的防護之下,Nimble與Alletra的可用性高達99.9999%,一年只有約31秒的停機時間。
簡易管理與彈性擴充
設備管理與擴充差異
Resource by David
dHCI與HCI之間並沒有一條明確的界線,其架構的出現與發展,都是為了解決企業在傳統架構下的挑戰與提升效率,dHCI的概念整合HCI與三層式架構的優勢,與HCI關鍵性的差異在於dHCI的平均單位成本更低,傳統HCI為了滿足更高的可用性所產生的高overhead,讓整體投資效益隨著保護等級升高而降低。
舉例來說,以傳統超融合架構在排除去重壓縮的因素下,100塊的原始容量投資(RAW Capacity),最後只會剩約37塊價值的可使用容量(Usable Capacity),而dHCI可保留在約75塊的價值。
兩者的差異在於底層的資料保護架構之外,去重壓縮演算法的差異也是其中一項因素,dHCI平均5:1的壓縮比讓可用容量增加,有效地降低空間單位成本,並且除了支援裸機之外,也可將既有HPE Server加入至dHCI架構之中,進行資源的再利用,精準運用設備資源,降低整體投資成本。
註:
1.最少需要2個Node,最多可支援32個Server Nodes
2.非HPE ProLiant Server不能被加到dHCI cluster裡,但可以被同一個vCenter納管,
介面會與Nible dHCI分開
3.Lisence等級最少要vCenter Standard,一鍵升級需要到Enterprise,因為會使用到
DRS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