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個人化的三個階段:動心起念,小試牛刀,駕輕就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是否也有經驗,讀到看到了某個知識或技術後就十分興奮,覺得掌握了某種秘笈,自己即將要有大突破了?
我們現代人每天都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在網路上與各種資訊相遇。我相信你也有很多經驗,遇到了一些「看似有用」的資訊,覺得對自己會有用處,就馬上按讚,分享,收藏。然而,這些興奮感,這些覺得會對自己能產生的用處,這些想像中更好的自己,隨著收藏知識以後,都沒有成真。

會有上面這個狀況發生,其實是我們還停留在「知道」層面,而非進行額外努力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而從「知道」有意識地升級成「知道」的這個過程,我稱其為「知識個人化」。

如何有效地進行知識個人化?根據我這五年來應用知識解決自己實際問題的經驗,我認為以下三個不同的知識個人化階段,值得你仔細思考,檢視自己正在學習的知識,是處於「知道」與「知識」之間的哪個位置:
  • 動心起念:寫下自己生活中一個具體的場景,列出可應用該知識的狀況
  • 牛刀小試:實際應用該知識到自己的情況後,紀錄遇到的疑問與困惑
  • 駕輕就熟:重複應用該知識,形成自己製造特定價值的工作流。
如果你也想有效進行知識個人化,那就跟著這篇文章一起思考知識個人化的三個階段吧!

階段 #1:動心起念,找到自己可以應用知識的情況

從「知道」變成「知識」的第一步,就是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個非常具體,讓我們能夠實際應用知識的場景。
舉一個我個人正在進行知識個人化的例子,就是想要學習應用「卡片寫作法」相關的知識,來幫助我有效完成在方格子寫作社群發表的千字短文。有了發表千字短文這個知識應用場景後,我便會去思考在閱讀卡片寫作法相關的文章中所獲得的啟發,是否可以應用在我的短文寫作流程之中。一但想到了一個具體對寫作流程「可以執行的改變」,那知識個人化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進行實驗,收集實際會遇到的困難與疑惑。
你有什麼正在學習的知識嗎?歡迎留言分享,與大家討論你正在學的知識與目標應用的情況。

階段 #2:牛刀小試,紀錄自己應用知識後的疑問困惑

從「知道」變成「知識」的第二步,就是根據實際執行知識應用在動心起念階段找到的個人應用場景,紀錄自己應用過程中的疑問與困惑。
我自己在應用卡片筆記法來完成方格子千字短文的過程中,就遇到過非常多的疑問與困惑。例如如何用卡片筆記,來收集可以組織成千字文的觀點?如何用卡片筆記的方式,來刺激思考決定文章的標題?如何用卡片筆記的方式,隨時捕捉生活上遇到的有意思的資訊?如何用卡片筆記的方式,來將有意思的資訊重新組織成千字文,為特定的讀者創造寫作策略上的價值?等等許多的疑問,都會在我的心中播種。有了疑問,我們也就會有在未來的某一天解答他的可能。
你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產生什麼疑問呢?歡迎留言分享,與大家討論可能的解答與解題策略,

階段 #3:駕輕就熟,優化自己應用知識創造價值的工作流

從「知道」變成「知識」的第三步,是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對原本的知識做增增減減,逐漸個人化優化自己的工作流,讓我們創造價值的過程更加方便與輕鬆。
我在優化自己寫作方格子簽字短文的過程中,也累積了許多幫助我有效寫出短文的工作流。我會把擁有某種共性的三個觀點紀錄在同一個卡片上。我會把領悟出來的共性昇華為某個概念,與這三個概念紀錄在另一張卡片上。我會將有意思的資訊與其對應能解決的常見問題紀錄在卡片上。我會提煉這些有意思的資訊與對應的問題成為觀點,紀錄在卡片上。隨著在牛刀小試的過程中遇到的疑問一一的找到方法解決,那麼知識逐漸成為能夠幫助我完成方格子千字文寫作,創造個人寫作價值的有效工作流。
你有什麼很成功的將知識轉化為自己工作流程的經驗嗎?歡迎留言分享,與大家討論你沈澱出的武功秘笈,幫助更多也有同樣價值追求的人,做得更快更好。

現在就思考一個你正在進行個人化的知識,是處於動心起念,小試牛刀,還是駕輕就熟的階段,因為明天的你,就會因為更清楚了自己處於「知道」與「知識」之間的具體位置,開始能積極改變,成為一個更進階的知識使用者

成為更好的知識使用者,其實現的手段,其實就是知道自己在「知道」與「知識」之間的位置,進而有意識地積極地將知識個人化,對個人的使用場景處造價值。
你是否有什麼正在學習的知識,想要應用在個人生活的某個場景,以變成一個更厲害的人?你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是否有產生什麼疑問,是否有什麼困難想得不清楚難以解決?你是否有什麼很成功的,將知識轉化為自己工作流程的經驗,幫助了有類似困難的人更容易把事情做好完成?
現在就試著確定自己在「知道」與「知識」的位置,讓想要學習的知識經過動心起念,牛刀小試,駕輕就熟三個知識個人化的階段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7會員
872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書評】在這個時代下,每個人都需要成為一位專家:邱昭良《知識煉金術》真正的專家肯定是一位已經學會「如何學習」的終身學習者。
Thumbnail
avatar
微讀
2024-02-20
散漫力《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把現代病「無法集中」轉為個人智能,「輸入」與「輸出」最大化!》這次的書目名稱相當長,也是2024的第一篇文章。此中不僅有提到媒體、社群對我們的影響,也有關於工作、閱讀技巧的挖掘
Thumbnail
avatar
ShareMakesLiveBetter
2024-01-03
時間的生產線與創造性的自然時間:以個人化方式利用內在資源,解鎖時間感,自然與神奇人的交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OR4YPVNt4&list=PLpN2wD1YBFOC5PAzN42AQyxz0F6wByWm_&index=5 ※每個人都應用自己的方式使用內在資料。 ※以神奇之道,寧願慢不要快,寧願繞遠路不要抄近路,讓心保持寧靜。 ※當
avatar
廖盈媗
2023-11-17
三個我使用 Heptabase 的方式:個人知識管理、人生OKR與財務規劃分享如何用 heptabase 管理我的人生,涵蓋人生目標、知識管理、財務規劃
Thumbnail
avatar
鄭元傑 (Yuanchieh)
2023-08-12
【職人觀點】如何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三個階段的輸出,讓你將知識內化與學以致用關於「如何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個問題,我想我自己最好的答案就是:輸出。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三個階段的輸出,是我將學到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有效方法。如果你也有相似的疑問,或許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Thumbnail
avatar
劉奕酉
2023-07-10
#書籍推薦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把現代病「無法集中」轉為個人智能,「輸入」與「輸出」最#書籍推薦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把現代病「無法集中」轉為個人智能,「輸入」與「輸出」最大化! 現代病「集中できない」を知力に変える 読む力 最新スキル大全 作者: 佐佐木俊尚 原文作者: 佐々木俊尚 譯者: 林巍翰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2/11/
Thumbnail
avatar
leader
2022-10-31
#書籍推薦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把現代病「無法集中」轉為個人智能,「輸入」與「輸出」最#書籍推薦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把現代病「無法集中」轉為個人智能,「輸入」與「輸出」最大化! 現代病「集中できない」を知力に変える 読む力 最新スキル大全 作者: 佐佐木俊尚 原文作者: 佐々木俊尚 譯者: 林巍翰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2/11/
Thumbnail
avatar
leader
2022-10-30
🎤【書寫感想:個人體驗對知識的轉化與萃取】我一直不斷的學習,向外尋找巨人的肩膀,期待透過他人的指點來理解事物,然而學了、做了以後,卻忘記把這些過程給整理出來,這不等於我每到一行都要經歷同樣的過程?我忽然感到個人經驗的寶貴之處,因為它其實是知與行的互動,透過行去確認那些知識是不可行,那些需要深化。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2-07-24
你知道嗎?其實一個人的聲音展現會隨著說話的對象、當下的情緒、肢體動作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你知道嗎?其實一個人的聲音展現會隨著說話的對象、當下的情緒、肢體動作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之前有跟大家提到,說話的聲音是可以靠物理現象來做一些分析,像是在講話的時候,節奏的快中慢、音量的大小聲、音階的高中低,甚至是說話時,共鳴腔的不同,給別人的音色感覺也會不一樣。 你就會沒辦法展現自己的特色。
Thumbnail
avatar
林依柔
2022-06-11
【個人知識管理系列 6】別成為知識的收藏者,先決定自己想研究的母題在我分享多篇關於Obsidian與個人知識管理文章後,有許多人來信問我:「朱騏,我按照你的方法建立了名詞筆記與觀念筆記,一開始看到一個主題逐漸累積資料這種感覺蠻好的。但隨著時間增多,筆記連接已經多到爆炸啦!我到底要如何整理這些筆記呢?」這篇文章和你分享個人知識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 母題
Thumbnail
avatar
朱騏
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