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時,我選擇跟他一起學會積極補救,而不是就地放棄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媽,你可以幫我跟老師說,我的考本忘了帶回家簽名嗎?」Sean翻完書包後,苦著一張臉說,這本考本已經是第三天忘記帶回來了,Sean的擔心已上升到頂點。

「然後呢?說了之後呢?」我回答Sean。

「你跟老師說,我的考本忘了帶回家簽名,但我明天早上會很早去學校,衝進教室拿考本出來校門口請爸爸簽名。」Sean思考了幾分鐘之後說。

「好。那你要跟爸爸說唷!」我邊回Sean邊快手在Line上飛梭著,把訊息傳給Sean老師。

Sean剛升上五年級,迎來新的班級同學及新的老師,Sean老師也是個開明有趣但堅守信念的人。

Sean老師說還是會念他幾句,但也讚許Sean誠實面對沒有遮遮掩掩的態度。

隔天清晨起床看著手機上Mike在前一晚11點多留下來的Line訊息:「媽,你明天6:40帶我去學校,我東西沒帶回來,你到側門幫我簽名。」

兩兄弟居然這麼有默契,在同一天發生同樣的事。

老公有沒有到校門口幫Sean簽考本?有的!我有沒有在清晨6:40載Mike到學校側門,並幫他簽單子?有的!

Mike跟Sean偶爾會有丟三落四的情況,但我們從不曾接到兩個孩子打來請我們送東西的電話。

我與老公早早跟兩個孩子說:「我們都在上班,你東西忘了帶我也沒辦法幫你送,自己要想辦法。」

忘了帶課本去學校的時候,他們會找隔壁班同學借。

忘了帶作業本回家的時候,他們會先寫在空白紙上,隔天去學校再謄抄一遍,或直接貼在作業本上。

總之,他們兩個會找出各種解法來處理「丟三落四」的問題,我與老公會在他們想不出解法時,提出建議,或在他們提出解法,我與老公能力所及的情況下,答應幫忙。

他們很清楚知道「丟三落四」是他們的事,他們得自己找出解法,但父母不會袖手旁觀、置之不理,而是陪他們並給予適當的、必要的援手與幫助
raw-image

「不要幫孩子送東西去學校,要讓孩子養成為自己負責任的習慣,而不過度依賴父母」這是在台灣近幾十年歷久不衰的教養觀念。

自己還沒當媽前也把這句話奉為圭臬,認為就是要讓孩子學到教訓,才會記取教訓,下次才不會再犯。

當媽之後,我也確實做到了不幫兩個孩子送東西到學校的承諾,但卻不是為了讓孩子們被教訓後記取教訓不再犯,反而是希望他們學會「解決問題」。

每個人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卻一直在教導「預防、阻止」犯錯,而不是好好面對錯誤、解決因犯錯所產生的問題。

每個人幾乎都有過為了不犯錯,至少不要讓別人知道、看到自己犯錯,而做出更多掩蓋或逃避的行為的經驗。

今年5、6月又爆發一波疫情,學校改居家上課,而我也居家上班的時候。

有天Mike拿著手機進來,指著手機上的蝦皮購物畫面,要我幫他下單買一本英文教材。

原來是下周要學期結束了,英文課老師要求他們交回那本教材改作業,但Mike找不到教材,所以打算買一本新的來補救。

我:「在蝦皮上買好寄到家裡,大概要一星期以上,來不及你下周交作業。」

Mike:「那能到書局買嗎?」

我:「書局只有在學期初才會進這些教材,一個月後就都回收了,現在這個時間點,應該在鋪下學期的教材了,機率不大。」

Mike:「媽媽,你幫我找找看,我一定要交作業。」

我跟Mike陸續找了幾個不同的蝦皮賣場,發訊息詢問。期間,Mike又回去上課,一下課就來問我,有沒有賣家回覆訊息了?有沒有結果了?

看著他這麼在意這件事,也激起了我想幫他的心,在幾經波折之後,終於在鹿港一家書局找到僅存的一本。

當天下著豪雨,而我在回程的路上,停紅燈時,看著唰唰唰不停的雨刷,久違的想起「不要幫孩子送東西去學校,要讓孩子養成為自己負責任的習慣,而不過度依賴父母」這句話,以及Mike努力不懈想買到教材的堅持。

我不禁反問自己:「我這樣算不算違背了『不幫孩子送東西』的教養原則呢?」 隨即又想到:「倘若我選擇不幫Mike找教材,並告訴他:『誰叫你自己的課本不收好、管理好,你自己負責吧,沒辦法交出作業就受罰。』這樣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Mike可能會氣憤離開,我們會不歡而散,毫無懸念的承擔他因搞丟教材無法交作業而應得的懲罰,事情看似結束了,但其實並沒有。

Mike可能會在一次次的積極補救卻被父母拒絕的嘗試過程,逐漸變成一個放棄解決問題的孩子,這絕對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當孩子努力要補救失誤時,身為父母的我們不該為了要讓他記取教訓而拒絕他。
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或不再經歷同樣的錯或懲罰而記取教訓
但更可能學到的是犯錯或遇到問題,只要承擔犯錯的後果與教訓的「就地放棄」,而不需要努力解決、尋求他人協助的「積極補救」。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身為父母先不要急著教訓他,或跟他說「早就跟你說過…」。

我們應該教導他、協助他找出解決、補救方法,當他的解決方案有需要我們參與其中時,也不要吝於給孩子幫助,大方的伸請你的援手。

這世界上多數的事情都無法一人獨立完成,尤其是人犯錯及遇到問題的時候,更需要他人幫助。朋友之間是如此、同事之間是如此,更何況親子之間呢?

我想教會孩子解決問題,遠比記取教訓更重要,也更具意義與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讓心跟著飛揚的沙龍
5會員
26內容數
我是飛揚,一名敏捷崇尚者與樂於分享服務的顧問。敏捷不只是軟體開發,可以是工作很多面向的助力,可以是人生生活態度,從戲劇、電影、閒書中汲取人生啟發,反思衝動消費,將敏捷理念融入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將我的敏捷探索和分享帶到 Fang格子沙龍。 邀請你加入我的文字世界!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一起敏捷!
2024/06/04
敏捷的成功需要整個團隊參與及沉浸式敏捷體驗,本文以失敗案例為例,探討敏捷失敗以及如何成功。作者認為,成功源於做對很多事,而失敗往往只因為少做了或做錯了一件事,敏捷的第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開始第一次的沉浸式敏捷體驗並獲得第一次成功經驗,讓團隊直接做中體驗與感受敏捷的好處,就會啟動敏捷在組織內的擴散與成功
Thumbnail
2024/06/04
敏捷的成功需要整個團隊參與及沉浸式敏捷體驗,本文以失敗案例為例,探討敏捷失敗以及如何成功。作者認為,成功源於做對很多事,而失敗往往只因為少做了或做錯了一件事,敏捷的第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開始第一次的沉浸式敏捷體驗並獲得第一次成功經驗,讓團隊直接做中體驗與感受敏捷的好處,就會啟動敏捷在組織內的擴散與成功
Thumbnail
2024/04/01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2024/04/01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2024/01/09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2024/01/09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三個孩子中,老大是算最穩重的,但是最近總是被手遊給迷住,週一上學因為沒趕上校車,我載他去學校,看他似乎心情很緊張,我說不要急,一定來的及,他說,不是這件事,我是突然想起來今天要交分組報告,第三節就要上台報告了,但我忘了做。我沒說什麼只能跟他說加油,好好想想怎麼處理。 晚上回家我問,今天報告還好嗎?
Thumbnail
三個孩子中,老大是算最穩重的,但是最近總是被手遊給迷住,週一上學因為沒趕上校車,我載他去學校,看他似乎心情很緊張,我說不要急,一定來的及,他說,不是這件事,我是突然想起來今天要交分組報告,第三節就要上台報告了,但我忘了做。我沒說什麼只能跟他說加油,好好想想怎麼處理。 晚上回家我問,今天報告還好嗎?
Thumbnail
高一的年紀,要懂得自己未來真的想要做甚麼工作的有多少呢? 面臨許多考試,還有複雜的考試制度,當課業上沒有成就,寒暑假還要去學校暑修,時間都被暑修時間卡住,因而無法去參加校外營隊,沒有孩子想要這樣,但是,他們真的覺得自己認真,只是在此刻,分數不一定眷顧他們,高中的課業感覺比國中難上許多。之前我
Thumbnail
高一的年紀,要懂得自己未來真的想要做甚麼工作的有多少呢? 面臨許多考試,還有複雜的考試制度,當課業上沒有成就,寒暑假還要去學校暑修,時間都被暑修時間卡住,因而無法去參加校外營隊,沒有孩子想要這樣,但是,他們真的覺得自己認真,只是在此刻,分數不一定眷顧他們,高中的課業感覺比國中難上許多。之前我
Thumbnail
有時候從你身上學到了很多,把人生當成一場遊戲,好好盡情地去感受,抱著來玩的心態盡情感受世界。不追求完美,不跟別人比較,要比較只跟自己比較,只要一天比一天進步,一切便足矣。
Thumbnail
有時候從你身上學到了很多,把人生當成一場遊戲,好好盡情地去感受,抱著來玩的心態盡情感受世界。不追求完美,不跟別人比較,要比較只跟自己比較,只要一天比一天進步,一切便足矣。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老師,他聯絡簿好幾天都不拿出來給我們簽哦!跟他講話都不理人!」 「他都給我用騙的!死不拿出來我能怎麼辦?」 「跨年才跟老師感謝這段時間的幫忙,讓他終於有進步了⋯看來我開心得太早!」 「整天為了他說謊,日子就不用過啦!每天忙得要死,累得要死!他什麼東西不是說不見,就是說他忘記帶回家。故意的呀他⋯」
Thumbnail
「老師,他聯絡簿好幾天都不拿出來給我們簽哦!跟他講話都不理人!」 「他都給我用騙的!死不拿出來我能怎麼辦?」 「跨年才跟老師感謝這段時間的幫忙,讓他終於有進步了⋯看來我開心得太早!」 「整天為了他說謊,日子就不用過啦!每天忙得要死,累得要死!他什麼東西不是說不見,就是說他忘記帶回家。故意的呀他⋯」
Thumbnail
「不要幫孩子送東西去學校,要讓孩子養成為自己負責任的習慣,而不過度依賴父母」 ,我們拒絕的是讓孩子學習獨立、負責?還是反而讓孩子學會就地放棄,不努力補救已經發生的錯誤與問題呢? 我想陪孩子一起找出解決方案,並在他向我們求助的時候幫他一把,比讓孩子記取教訓不犯錯更有價值與獲得。
Thumbnail
「不要幫孩子送東西去學校,要讓孩子養成為自己負責任的習慣,而不過度依賴父母」 ,我們拒絕的是讓孩子學習獨立、負責?還是反而讓孩子學會就地放棄,不努力補救已經發生的錯誤與問題呢? 我想陪孩子一起找出解決方案,並在他向我們求助的時候幫他一把,比讓孩子記取教訓不犯錯更有價值與獲得。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2109257721459&id=103269891605396 ▉一個小故事 治療室中,我借了雙面膠給孩子黏作品 一不注意,孩子黏了桌子,黏了玩具,黏了地板 我看著孩子,他覺得有趣 他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2109257721459&id=103269891605396 ▉一個小故事 治療室中,我借了雙面膠給孩子黏作品 一不注意,孩子黏了桌子,黏了玩具,黏了地板 我看著孩子,他覺得有趣 他
Thumbnail
教養的過程,就像任務闖關一樣,一關一關的破解,解題成功,能讓你慢慢看到孩子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進步;但更多時候是卡關了,你摸不清這關的大魔王是誰?在哪?搞不懂適用什麼武器?或是根本沒發現自己已體力耗盡,需要先補補血。常常動彈不得,必須退回上一關,重新出發...
Thumbnail
教養的過程,就像任務闖關一樣,一關一關的破解,解題成功,能讓你慢慢看到孩子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進步;但更多時候是卡關了,你摸不清這關的大魔王是誰?在哪?搞不懂適用什麼武器?或是根本沒發現自己已體力耗盡,需要先補補血。常常動彈不得,必須退回上一關,重新出發...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