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與夫妻之間情緒勒索的解套:覺察、清除堵塞與活在當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周慕姿老師在《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書中提到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憤怒是我們與親密關係的人之間最常被用來應對情緒勒索時的策略。

我想到多年前讀的《管教的勇氣:該管就要管,你要幫孩子變得更好》書中提到孩子吃定了怕他們生氣的父母,而父母因為孩子在生氣當下過激的言語,害怕失去孩子的愛而不敢管教。

曾經我也是這樣的父母,就算多年前看到這篇內容,看到作者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我也是在看完文章的當下鬆了一口氣「還好,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我,還好,孩子只是說氣話」,這段文字撫平了我因為管教孩子的衝突,日積月累下來是不是會耗損彼此之間信任與情感的擔憂,也成為日後發生管教衝突時,安撫自己不安的咒語。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但我多年來依然是困在沒來由的害怕孩子生氣的擔心裡,每當有衝突發生時,往往演變成打罵後後悔不己,然後安慰自己菊仙老師說的「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

有時候則是敏感又警覺地假設衝突可能到來,為了不要讓衝突發生,想辦法滿足孩子的想望,不論是哪種處理方式,現在看來正是慕姿老師在《情緒勒索》書裡提到逃避與討好。

自己因為擔心親子衝突所做出的討好或逃避都讓我錯失管教孩子的契機,不但沒有讓親子關係好轉,甚至演變成與孩子之間只剩日常問答,再也聽不見他們說學校的事、說出自己想法或心裡話,陷入一種不知緣由、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不斷重複且打不破的循環,我與老公之間的關係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這樣難以言喻、不知如何是好的惡性循環直到近兩年才慢慢有打破並好轉的出口,先是因為《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描述的靜心為自己帶來的好處而嚮往不已,「真的是這樣嗎?」我好奇但懷疑著,然後因為最後一段內容寫到「…持續練習四到十二個星期,你就會發現對自己產生的影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從每天3分鐘靜心開始。

接下來因為工作所需、方格子跳出的推薦或是興趣,讓我陸續接觸情緒陰影、阿卡西記錄、靈魂出生前計畫、寵物溝通、職涯規劃、活出覺醒、臣服實驗等主題與書籍,都緊扣著自我覺察這個主題。

兩年多以來,我一邊持續著靜心,一邊藉由閱讀這些書籍學習跟內在的自己對話,慢慢地愈來愈能面對、認識自己,不再像過去那樣逃避跟內在的自己。

這整個過程就像個循序漸進的旅程展開,並一步步把自己帶離原本那個惡性循環的生活形態,然後是這次讀到的周慕姿老師的《情緒勒索》帶著我找到那個啟動惡性循環的源頭,以及保持它不停運作的馬達-情緒勒索。

因為《活出覺醒:歐普拉的床頭靈修書, 帶你超越生命困境》認識了個人心智不完全等同外在世界,還有堵塞對內在的影響,更能理解《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所說的「課題分離」的意義,還有《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所說的「情緒背後的脈絡」是什麼。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兩年多來的覺察自我的過程,還有練習辨認與清除堵塞的這段日子,我慢慢地開始做自己,慢慢釋放緊繃焦慮的我,也慢慢解套原先無解的如沉默殺手般的親子關係與家庭,而在這個時候,看到《情緒勒索》書裡生動描述出我原本生活的樣貌、難題、內在的問題與糾結,還有造成這一切的根源:自我價值感低落、習慣性罪惡感還有情緒勒索與被情緒勒索,就像是來到這一切的上游源頭般豁然開朗,相信能讓我的愈來愈好的旅途更堅定與加速前進。

以前我看到孩子或老公心情不好,就會下意識的覺得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心情變好。

現在我看到孩子心情或老公不好,會告訴自己「允許別人做別人,允許自己做自己,就讓他們有時間、空間去消化情緒,這是最好的陪伴,如果他們願意說,我就傾聽。

以前為了討好孩子或老公,我會PM職業病餘毒+強迫症的做很多「風險管理」的假設、預防性措施跟計畫,想辦法不要發生風暴,搞的自己精疲力竭,有時候還會埋怨孩子跟老公不買單、不知感恩。

現在則是讓自己認真的活在當下,去迎接、體驗每個當下,做出每個當下可以做的選擇跟行為,然後告訴自己「你做的已經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了」,每個當下每一刻都是無法複刻與重來的,自然無法比較其他的作法是否比較好,自己也能放過自己。

最近一次的跨年兩天一夜輕旅行就是這一切完美的見證與甜美的果實,有機會再來寫下這個故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讓心跟著飛揚的沙龍
5會員
26內容數
我是飛揚,一名敏捷崇尚者與樂於分享服務的顧問。敏捷不只是軟體開發,可以是工作很多面向的助力,可以是人生生活態度,從戲劇、電影、閒書中汲取人生啟發,反思衝動消費,將敏捷理念融入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將我的敏捷探索和分享帶到 Fang格子沙龍。 邀請你加入我的文字世界!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一起敏捷!
2024/04/01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2024/04/01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2023/12/22
人生的組成不只有賺錢,還有很多其他精采的、平凡的組成,傳統教育只教我們賺錢的能力,回頭看多希望有人教會我們賺錢之外的事,多希望自己有機會培養賺錢之外的能力。108年課綱真的能給孩子們不一樣的翻轉教育嗎?我們這些受傳統教育長大的父母與老師們該怎麼做?
Thumbnail
2023/12/22
人生的組成不只有賺錢,還有很多其他精采的、平凡的組成,傳統教育只教我們賺錢的能力,回頭看多希望有人教會我們賺錢之外的事,多希望自己有機會培養賺錢之外的能力。108年課綱真的能給孩子們不一樣的翻轉教育嗎?我們這些受傳統教育長大的父母與老師們該怎麼做?
Thumbnail
2022/07/13
出發總要有個方向,那沒方向怎麼辦?停在原地不動嗎?當然不是 就算看不到人生的終極目標,就算看不到前頭的幾個里程碑,但眼前總有1條以上的路等著你邁出第一步。 路是人走出來的,一步一步,就會走出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2022/07/13
出發總要有個方向,那沒方向怎麼辦?停在原地不動嗎?當然不是 就算看不到人生的終極目標,就算看不到前頭的幾個里程碑,但眼前總有1條以上的路等著你邁出第一步。 路是人走出來的,一步一步,就會走出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書名:關係黑洞 作者:周慕姿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4773534 面對情勒,我們如何自救,為甚麼我們會感到焦慮,要怎麼面對自己不安的情緒,這邊提供了三大重點。 一、了解自己的依附人格 知道自己的依附人格屬於哪一個屬性,對於探索自我能更快地找到方向,依附人格分為三大面向
Thumbnail
書名:關係黑洞 作者:周慕姿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4773534 面對情勒,我們如何自救,為甚麼我們會感到焦慮,要怎麼面對自己不安的情緒,這邊提供了三大重點。 一、了解自己的依附人格 知道自己的依附人格屬於哪一個屬性,對於探索自我能更快地找到方向,依附人格分為三大面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困擾,並提出與自己的連結以發展智慧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困擾,並提出與自己的連結以發展智慧的觀點。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想起了20幾年母親離開的那一天,當時的我才上國二,原來應該是青春洋溢的年紀,陽光明媚的天空開始下起傾盆大雨,從那之後我的臉上沒有笑容,用冷言冷語與沉默抗拒關心我的人,尤其是我的父親,原因是什麼一開始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在二月初第一場讀書會導讀的周慕姿心理師的「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想起了20幾年母親離開的那一天,當時的我才上國二,原來應該是青春洋溢的年紀,陽光明媚的天空開始下起傾盆大雨,從那之後我的臉上沒有笑容,用冷言冷語與沉默抗拒關心我的人,尤其是我的父親,原因是什麼一開始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在二月初第一場讀書會導讀的周慕姿心理師的「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Thumbnail
如果可以遠離會情緒勒索你的人 如果是家人,試著想辦法溝通,或是不要被情緒勒索影響你,不然就只好選擇暫時遠離,朋友的話 想清楚能遠離就遠離 長期跟會情緒勒索的人相處,感覺自己都變的好負面..... 曾經有一個群友,每次不高興就是用退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一開始我會好言安撫再邀回,畢竟也認識2年多,
Thumbnail
如果可以遠離會情緒勒索你的人 如果是家人,試著想辦法溝通,或是不要被情緒勒索影響你,不然就只好選擇暫時遠離,朋友的話 想清楚能遠離就遠離 長期跟會情緒勒索的人相處,感覺自己都變的好負面..... 曾經有一個群友,每次不高興就是用退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一開始我會好言安撫再邀回,畢竟也認識2年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