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花蓮殺波羅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長得跟水果之王榴槤外觀十分相似的波羅蜜,是東南亞常見的熱帶水果,在台灣的中南部也有種植,每年共有2個產季。不少人第一次看到波羅蜜,除了會誤認它是「刺沒長好的榴槤」外,也不太知道要怎麼辨識熟度、處理跟品嚐,熟了的波羅蜜跟榴槤一樣,會散發出獨特的香味,靠近一聞很容易就能聞到,且還沒熟成的波羅蜜,外觀是青綠色的,熟了之後會轉變成黃綠色或黃褐色。
前幾天回去花蓮看外婆,本來想說只有待一日,應該不會被叫去務農,沒想到仍逃不過勞動的命運,沒錯,就是同標題寫的一樣,殺波羅蜜;沒看過這種水果的人大有人在,但看了我前述的描寫,應該不難想像這種像是榴槤表兄弟的東西長什麼樣子。我這種吃水果都要切塊削皮去籽的溫室花朵根本沒能力啊。但硬著頭皮也要試試,畢竟回去白吃白喝不太好意思,權當作鍛鍊一種技能好了。
第一步,他的表皮輕壓可以感覺到偏軟帶點彈性時,就代表已經熟了,若壓不太下去,觸感偏硬,就再多放幾天讓它軟化,或是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到太陽下曬一、兩天,加快變軟的速度。此外,也能拍拍果實,聽它的聲音,比較低沉的代表熟度較高。
第二步,要撥開他的外殼,取出藏在果絲中的果肉跟籽,最好兩手帶上手套,在刀面上抹油後,直接切開,切開後將中間白色的芯去除,取下即可。因為波羅蜜的果實,切開後會產生黏性很強的黏液,沾到手上或刀子上都很難清,帶手套可以防止黏液沾手,以及外層的果皮刺手,油則能避免黏液直接接觸刀面,後續清潔會比較方便。當然這都是比較專業的步驟,我這個半路出家的就沒有這麼講究了,切半後直接徒手挖肉,再一粒一粒的把籽挑出,再取出果肉,那種觸感很難形容,尤其是沒有戴手套時,那種味道跟溫度的確不同於平常在超市買的水果。
最後,切了六七顆波羅蜜後,就只待他們入菜了,他的果肉水分含量跟其他種水果比起來偏少,吃起來比較乾一點,咀嚼時口感柔軟]但又帶有一些嚼勁,甜度偏高味道獨特,像是鳳梨加香蕉的綜合版。除了單吃也能入菜,最有名的應該是切小塊放入杏仁豆腐、摩摩喳喳、西米露等甜湯中當配料,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波羅蜜的籽煮熟之後也能吃,最簡單的方法是放入滾水中,最少煮30分鐘後再取出,剝掉外層的皮後就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也能跟排骨、雞肉一起燉煮熬湯。煮熟的波蘿蜜籽,口感鬆軟綿密,類似菱角或栗子。雖然煮過後的波羅蜜不錯吃,但我還是習慣把他當作水果看待,水果切過削過那麼多種,但波羅蜜倒是頭一遭,看我上面對他的描述,相信看到的人絕對理解,這種成就感絕對比切一顆芒果來的高上許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康映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問題是在寫這篇前突然之間想到的,我連題目都改了,還特地跑去買了一杯純喫茶來品味一下,以前只覺得他好喝,不知道該買什麼解渴時,選他準沒錯,但他到底是如何不同於其他品牌的風味呢?又是為何一存在我味蕾的記憶之中?
事務所實習也告一段落,該好好記錄一下這五天的所見所聞。 相較於其他同學去了法院或協會等單位做庶務作業,來老師的事務所實習的確大有不同,不僅僅是事務所的實務經驗與公家單位的差異,而是在這裡確實有不同以往學習的領悟。
從1980年代開始,百事與可口可樂的競爭進入白熱化,百事推出一系列以挑戰為主題的廣告,可口可樂也不甘示弱,推出以「新可口可樂」為主題的廣告。百事在行銷上開始向演藝圈靠攏,砸巨資請來當時全球最紅的流行巨星代言,迄今這仍是百事在行銷上的主要手法。
這個問題是在寫這篇前突然之間想到的,我連題目都改了,還特地跑去買了一杯純喫茶來品味一下,以前只覺得他好喝,不知道該買什麼解渴時,選他準沒錯,但他到底是如何不同於其他品牌的風味呢?又是為何一存在我味蕾的記憶之中?
事務所實習也告一段落,該好好記錄一下這五天的所見所聞。 相較於其他同學去了法院或協會等單位做庶務作業,來老師的事務所實習的確大有不同,不僅僅是事務所的實務經驗與公家單位的差異,而是在這裡確實有不同以往學習的領悟。
從1980年代開始,百事與可口可樂的競爭進入白熱化,百事推出一系列以挑戰為主題的廣告,可口可樂也不甘示弱,推出以「新可口可樂」為主題的廣告。百事在行銷上開始向演藝圈靠攏,砸巨資請來當時全球最紅的流行巨星代言,迄今這仍是百事在行銷上的主要手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除了吃蘋果要削皮,像地瓜、馬鈴薯、胡蘿蔔等等,料理前也都會削皮。我不知道箇中原由,只知道從小就聽大人說要削皮,要不然會吃進農藥。這個農藥問題實在嚴重,常常弄得人心惶惶,買菜回來時,怎麼洗菜才能把農藥洗掉的資訊多得不得了,讓人無所適從。我們以前買過臭氧機,也買過蔬果清潔劑,也試過...
Thumbnail
水果攤有一種我在台灣沒見過的陌生水果,褐色,細長圓柱狀,有點像蕃薯。先生表示那是人心果,馬來文「ciku」。我決定買來嚐嚐,先生沒意見,看似並不期待。 先生提醒人心果要軟了才能吃。過了幾天,摸摸人心果有點軟,我削了一個試試。削皮的感覺有點像奇異果,果色暗黃,分切成小塊,果內有幾顆褐色的種子。我吃
Thumbnail
臺灣寶島盛產水果,營養豐富的柳丁更是家家戶戶飯後餐桌上的常客,可惜大家往往忽略了吃柳丁的正確方法。  吃柳丁除了削皮或搾汁以外,最常見的吃法是將幾個柳丁一一切成六片,而且把切片的柳丁,不分彼此,全放置在水果盤裡。這樣一來,很可能吃到的最後一片並不是最甜的,如果不巧又是最酸的那粒,則整體感覺就很不舒
Thumbnail
搬來台東後,有一次有朋友請吃自家種的波羅蜜。他們把果肉冷凍起來,要吃時,拿出冷凍庫回溫幾分鐘即可食用。第一次看到波羅蜜,覺得這果實真是龐然大物,聽說平均一顆果實的重量可達12到15公斤,還有重達30幾公斤的,所以2公斤左右的果實,只是小型果而已。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在台灣能吃到常溫的泰國榴槤跟越南榴槤,但馬來西亞榴槤卻只能吃冷凍的? 泰國和越南的榴槤基本上是等到榴槤長到7分熟左右就進行採摘, 然後在運輸的過程中進行人工催熟,同時也方便運輸,將保存時間拉長。  而馬來西亞的頂級品種都是等其自然熟透後自己掉下來的,難以進行長途運輸..
說到水蜜桃,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拉拉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身處亞熱帶的我們,還是吃得到這甜蜜多汁的溫帶水果。 拉拉山的五月份水蜜桃因為位於卡拉部落海拔約950公尺左右的山區,四周山巒起伏、霧氣濃重,氣溫自然降低,相當適合果樹生長。因為日夜溫差大,種出來的水蜜桃甜度高,Juicy到會噴汁,
Thumbnail
在樹幹上,如紫黑寶石,長相像葡萄,果肉是白透明,只帶一顆仔,它是樹葡萄也稱嘉寶果。 嚐鮮樹葡萄的同時 心想有我愛的山竹口感,甜度高中帶小小酸,皮是光滑有點厚實,不建議吃皮,直接吃果肉算是好吃的水果,如想攝取皮的營養,建議做成果汁濾掉皮食用。 因室溫下2-3天容易變質 所以可以製作
Thumbnail
有榴槤、南瓜、蛋黃口感,甜度可代替砂糖般,可拌食物一起烹調,可直接食用的可口水果,但,沒什麼水。 仙桃是營養成分極高的水果 尤其高纖維勝於芭樂,有益腸胃蠕動,對於不好食用太硬食物,是很好入口的水果。 將仙桃烹調於任何食物 可有代替果糖甜度口感,有自然甜度健康無負擔。 有榴槤
Thumbnail
菠蘿蜜算美食嗎? 綠手指朋友來電通知要殺菠蘿蜜 那當然就是飛奔來現場 我只耳聞殺菠蘿蜜要毀掉一把刀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殺菠蘿蜜的過程 我們就來看看吧 殺菠蘿蜜 朋友一刀切下去,再使盡吃奶的力氣掰開 之後開始去很黏很黏的菠蘿蜜心 再挖心的過程,刀子跟手套黏到一個誇張的地步 好不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除了吃蘋果要削皮,像地瓜、馬鈴薯、胡蘿蔔等等,料理前也都會削皮。我不知道箇中原由,只知道從小就聽大人說要削皮,要不然會吃進農藥。這個農藥問題實在嚴重,常常弄得人心惶惶,買菜回來時,怎麼洗菜才能把農藥洗掉的資訊多得不得了,讓人無所適從。我們以前買過臭氧機,也買過蔬果清潔劑,也試過...
Thumbnail
水果攤有一種我在台灣沒見過的陌生水果,褐色,細長圓柱狀,有點像蕃薯。先生表示那是人心果,馬來文「ciku」。我決定買來嚐嚐,先生沒意見,看似並不期待。 先生提醒人心果要軟了才能吃。過了幾天,摸摸人心果有點軟,我削了一個試試。削皮的感覺有點像奇異果,果色暗黃,分切成小塊,果內有幾顆褐色的種子。我吃
Thumbnail
臺灣寶島盛產水果,營養豐富的柳丁更是家家戶戶飯後餐桌上的常客,可惜大家往往忽略了吃柳丁的正確方法。  吃柳丁除了削皮或搾汁以外,最常見的吃法是將幾個柳丁一一切成六片,而且把切片的柳丁,不分彼此,全放置在水果盤裡。這樣一來,很可能吃到的最後一片並不是最甜的,如果不巧又是最酸的那粒,則整體感覺就很不舒
Thumbnail
搬來台東後,有一次有朋友請吃自家種的波羅蜜。他們把果肉冷凍起來,要吃時,拿出冷凍庫回溫幾分鐘即可食用。第一次看到波羅蜜,覺得這果實真是龐然大物,聽說平均一顆果實的重量可達12到15公斤,還有重達30幾公斤的,所以2公斤左右的果實,只是小型果而已。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在台灣能吃到常溫的泰國榴槤跟越南榴槤,但馬來西亞榴槤卻只能吃冷凍的? 泰國和越南的榴槤基本上是等到榴槤長到7分熟左右就進行採摘, 然後在運輸的過程中進行人工催熟,同時也方便運輸,將保存時間拉長。  而馬來西亞的頂級品種都是等其自然熟透後自己掉下來的,難以進行長途運輸..
說到水蜜桃,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拉拉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身處亞熱帶的我們,還是吃得到這甜蜜多汁的溫帶水果。 拉拉山的五月份水蜜桃因為位於卡拉部落海拔約950公尺左右的山區,四周山巒起伏、霧氣濃重,氣溫自然降低,相當適合果樹生長。因為日夜溫差大,種出來的水蜜桃甜度高,Juicy到會噴汁,
Thumbnail
在樹幹上,如紫黑寶石,長相像葡萄,果肉是白透明,只帶一顆仔,它是樹葡萄也稱嘉寶果。 嚐鮮樹葡萄的同時 心想有我愛的山竹口感,甜度高中帶小小酸,皮是光滑有點厚實,不建議吃皮,直接吃果肉算是好吃的水果,如想攝取皮的營養,建議做成果汁濾掉皮食用。 因室溫下2-3天容易變質 所以可以製作
Thumbnail
有榴槤、南瓜、蛋黃口感,甜度可代替砂糖般,可拌食物一起烹調,可直接食用的可口水果,但,沒什麼水。 仙桃是營養成分極高的水果 尤其高纖維勝於芭樂,有益腸胃蠕動,對於不好食用太硬食物,是很好入口的水果。 將仙桃烹調於任何食物 可有代替果糖甜度口感,有自然甜度健康無負擔。 有榴槤
Thumbnail
菠蘿蜜算美食嗎? 綠手指朋友來電通知要殺菠蘿蜜 那當然就是飛奔來現場 我只耳聞殺菠蘿蜜要毀掉一把刀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殺菠蘿蜜的過程 我們就來看看吧 殺菠蘿蜜 朋友一刀切下去,再使盡吃奶的力氣掰開 之後開始去很黏很黏的菠蘿蜜心 再挖心的過程,刀子跟手套黏到一個誇張的地步 好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