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生豆的處理、產區、分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TIPS】咖啡豆在處理或儲運過程中最怕發酵(臭酸),發酵造成的酸味是毒

不是果酸;因此即使是產自莊園的生豆,若杯測有酸味,切勿買來烘培引用

【咖啡果】構造解剖圖

raw-image

【咖啡主要的處理法有分三大類】日曬、水洗、蜜處理。

日曬法(Natural)是在去除外殼及果膠層前直接曝曬咖啡櫻桃;

水洗法(Washed)是在曝曬前將咖啡果肉篩除,並用發酵來去除果膠層;

蜜處理法則是將咖啡果肉篩除後直接保留果膠層並用日曬去除部分果膠。

蜜處理法依去除果膠程度可分:

金蜜法(Gold Honey )=保留全部果膠,高海拔低溫拉長干燥時間(約30天)。

黑蜜法(Black Honey) =保留全部果膠,低海拔溫度稍高進行乾燥,前24小時

覆蓋輕微發酵,後面乾燥過程轉移至非洲晾曬床

進行乾燥(約20天)。

紅蜜法(Red Honey )= 去除50%果膠,無發酵。會花費更長時間、需要一些遮蔽來

曝曬(約12天)。

黃蜜法(Yellow Honey )=去除75%果膠,無發酵。必須要在最少遮蔽的環境

(雲朵、遮蔭樹)進行曝曬(約8天),而獲得黃色的外觀。

白蜜法(White Honey )=去除80%-90% 果膠。

以上的參考製程會因產地個別莊園,而有所變更修改。

raw-image

莊園水洗豆製程,參考如下:

(投入100 Kg咖啡果,產出合格生豆16 Kg ; 咖啡豆粒粒皆辛苦,得來不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各國生豆分級採用標準

咖啡豆分級的有很多種,像是海拔高度、瑕疵率、硬度、大小…等,之所以會有那麼多分級標準,是因為分級系統是由各個生產國自行決定的。原因在於每個國家的特色不同,生產出的咖啡豆也不太一樣,僅用瑕疵率為依據無法反映出這些細節。而在分級系統中,有些國家等級的名稱雷同,但實際的定義方式卻又不太相同。

接著就來介紹幾個台灣常見咖啡豆重要產區的等級簡介,以及各國的分級方式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跨元探索的沙龍
84會員
138內容數
跨領域探索分享
跨元探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隨著咖啡精飲族個性化的需求,這幾年小型電動磨豆機已有長足的進步。 除外觀新穎外,也針對舊式電動磨豆機體型大、噪音大的毛病做出全新設計。 也就是說現今新式小型電動磨豆機,都必須具備指標 : 鋁合金機身、錐形刀盤、 慢磨低噪音 。
Thumbnail
2024/11/18
隨著咖啡精飲族個性化的需求,這幾年小型電動磨豆機已有長足的進步。 除外觀新穎外,也針對舊式電動磨豆機體型大、噪音大的毛病做出全新設計。 也就是說現今新式小型電動磨豆機,都必須具備指標 : 鋁合金機身、錐形刀盤、 慢磨低噪音 。
Thumbnail
2024/10/31
咖啡烘豆機的操作參數,隨機器的差異,是無法用單一數值做無腦式的定量操 作,當然隨著AI軟體的進步,已有專家式的自動烘烤機出現。 只是烘豆的樂趣在於自我需求的自我實現 ;  因此,藉由了解每一參數的原理 及其對咖啡豆烘焙的影響,才能在親身操作的試錯 (Try and Error)過程中,
Thumbnail
2024/10/31
咖啡烘豆機的操作參數,隨機器的差異,是無法用單一數值做無腦式的定量操 作,當然隨著AI軟體的進步,已有專家式的自動烘烤機出現。 只是烘豆的樂趣在於自我需求的自我實現 ;  因此,藉由了解每一參數的原理 及其對咖啡豆烘焙的影響,才能在親身操作的試錯 (Try and Error)過程中,
Thumbnail
2022/10/20
友情提示: 切勿購用會產生銅綠毒素的銅鍋爐、銅管咖啡機 ! (追捧傳統E61或外觀亮晶晶的粉絲, You Don’t Care ? ) ●鍋爐類型 1.加熱塊 - Thermoblock (一個裡面像迷宮的水道內加熱) 2.鍋爐 - Boiler 主要有以下2種類型: (1)子母鍋爐(單鍋爐
Thumbnail
2022/10/20
友情提示: 切勿購用會產生銅綠毒素的銅鍋爐、銅管咖啡機 ! (追捧傳統E61或外觀亮晶晶的粉絲, You Don’t Care ? ) ●鍋爐類型 1.加熱塊 - Thermoblock (一個裡面像迷宮的水道內加熱) 2.鍋爐 - Boiler 主要有以下2種類型: (1)子母鍋爐(單鍋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咖啡樹採收下來的漿果,必須先經過去除豆殼等加工程序後,接著在咖啡生豆烘焙成熟豆之前,會先經過咖啡生豆的處理程序,也因此咖啡豆處理的過程與結果將會影響到後續咖啡豆的香氣。咖啡風味的形成受到咖啡豆的處理方法影響深遠。不同的處理方法將對咖啡豆的風味、口感和特色產生顯著的影響。
Thumbnail
從咖啡樹採收下來的漿果,必須先經過去除豆殼等加工程序後,接著在咖啡生豆烘焙成熟豆之前,會先經過咖啡生豆的處理程序,也因此咖啡豆處理的過程與結果將會影響到後續咖啡豆的香氣。咖啡風味的形成受到咖啡豆的處理方法影響深遠。不同的處理方法將對咖啡豆的風味、口感和特色產生顯著的影響。
Thumbnail
進到一間咖啡店時常常看到咖啡豆上寫著水洗、日曬的字樣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嗎?看完這篇帶您快速了解各處理法的處理方式與風味表現
Thumbnail
進到一間咖啡店時常常看到咖啡豆上寫著水洗、日曬的字樣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嗎?看完這篇帶您快速了解各處理法的處理方式與風味表現
Thumbnail
精品咖啡時代來臨後,許多咖啡師開始注意咖啡的品質,從種植到品種、從處理到運輸、烘焙與沖煮,莫不處處在意。其中咖啡的保存方式當然也是重中之重。咖啡在烘焙後,品質下滑的速度比較快,莫約一個月,就能感受到品質明顯的下滑,我們就講究在地新鮮烘焙。咖啡的生豆可以保存比較久,但仍需要良好的環境,不然水分的喪失與
Thumbnail
精品咖啡時代來臨後,許多咖啡師開始注意咖啡的品質,從種植到品種、從處理到運輸、烘焙與沖煮,莫不處處在意。其中咖啡的保存方式當然也是重中之重。咖啡在烘焙後,品質下滑的速度比較快,莫約一個月,就能感受到品質明顯的下滑,我們就講究在地新鮮烘焙。咖啡的生豆可以保存比較久,但仍需要良好的環境,不然水分的喪失與
Thumbnail
下集介紹「蜜處理(Honey Process)」、「濕刨法(Wet-hulled process)」。非處理法但常見說法:厭氧發酵、酒桶發酵、特殊處理法
Thumbnail
下集介紹「蜜處理(Honey Process)」、「濕刨法(Wet-hulled process)」。非處理法但常見說法:厭氧發酵、酒桶發酵、特殊處理法
Thumbnail
這次要來介紹咖啡的處理法(Process),或稱作後製,指的是將咖啡漿果中的種子(咖啡豆)取出的方法。目前我們已經知道取出咖啡豆的過程,會直接影響到咖啡最終的風味。它的影響力甚至比咖啡樹本身的品種,種植區域的氣候、土壤影響還大。
Thumbnail
這次要來介紹咖啡的處理法(Process),或稱作後製,指的是將咖啡漿果中的種子(咖啡豆)取出的方法。目前我們已經知道取出咖啡豆的過程,會直接影響到咖啡最終的風味。它的影響力甚至比咖啡樹本身的品種,種植區域的氣候、土壤影響還大。
Thumbnail
咖啡櫻桃到生豆 咖啡的加工需要經過些過程。首先從咖啡果實的構造來看,就可以明白。完熟的咖啡果紅通通的像一顆小號的櫻桃,所以有人稱其為咖啡櫻桃。要從咖啡櫻桃到可以喝的咖啡的加工,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達成了。
Thumbnail
咖啡櫻桃到生豆 咖啡的加工需要經過些過程。首先從咖啡果實的構造來看,就可以明白。完熟的咖啡果紅通通的像一顆小號的櫻桃,所以有人稱其為咖啡櫻桃。要從咖啡櫻桃到可以喝的咖啡的加工,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達成了。
Thumbnail
處理法是指將成熟的紅色果實變成乾燥生豆的過程,每種處理法各有好壞,受到產地自然環境及需求不同的影響
Thumbnail
處理法是指將成熟的紅色果實變成乾燥生豆的過程,每種處理法各有好壞,受到產地自然環境及需求不同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