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五斗米折腰,那十斗呢?
最近和一位資深的同道花姐聊起醫學圖書館學會近年來在推動的專業人員認證,分為「高級醫學圖書館管理師認證」及「醫學圖書館管理師認證」。台灣有些醫院也開始重視到這一部分的耕耘和努力,正當我們因此而略感欣喜之時,得知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院所設立晉級的門檻年限長,要必須在一個職等上4年在提升級,升級之後再4年高階,認可醫學圖書館員的證照考取之後,仍要提出專案申請,通過後加薪數百元!共耗時8年。
沒看錯,就是幾百元!
「唉!但大家都是餬口飯吃,不然要怎麼辦?」花姐無奈的嘆氣。
沒有人是天生的,都是媽生的
我是玄奘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輔修大眾傳播學系畢業的,「學以致用」在現今的社會上比較少也很難得,我和醫師一樣都本科系畢業,很幸運從事的工作是自己學科領域。
曾經問過很多醫院的醫師朋友:「你是自己想當醫生的還是爸媽期待的」,幾乎八成的人都露出淡淡的一笑,然後說:「現在我也很喜歡當醫生。」
就是這一句「要自己喜歡」才能做的下去。
後來在職場上更發現讀什麼科系不一定很重要,到頭來還是心態決定一切,沒有含金湯匙就自己打造,我是一個文科生,在醫療機構工作,合作的對象是各職類醫護臨床人員,關於醫療用詞,思維邏輯都要額外學習和養成,醫學資料庫使用與操作到關鍵字的下法,檢索策略的運用等每一步都是花時間的紮實工夫。沒有一點熱誠和發自內心的喜歡,絕對無法做到。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間地獄和天堂
我是一個很早就立定志向的人,高中時期就鎖定了廣播電視,未來要當DJ。
這是因為從國小起學習的說唱藝術(相聲,雙簧,數來寶)、5分鐘即席演講、奧瑞岡辯論賽、學校司儀,社團發表校園主持人這些口語的養成訓練,我也很喜歡,喜歡用聲音在空中陪伴著大家。
幼年時的教育制度並沒有教我如何尋找自己,探索自己。也許有做過一些性向測驗,看看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我們為什麼成為今天這個樣子,是因為在前面的時間做了一些選擇。我不是天生就是要當館員,而是在大學聯考制度下填志願表一堆廣電系中文系國文系裡面填了一格「圖書資訊學系」然後上榜了。找工作的時候也有投廣播電台、出版社、記者、圖書館等工作,然後,然後我就變成圖書館員了。
討厭的狀態,有時候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最喜歡的
圖書館是一座寶山,中文圖書分類法裡面把所有的事情分為10大類,甚至比12星座還少,我在寶山裡工作,豈能空手而回?曾經聽過一個前輩對於爭取高薪的條件是「提供價值」、「解決問題」、「忍人不能忍,做人不能做」、「與眾不同」、「創造舒適圈」,我思考著這五大項目,自己有沒有做到其中的幾項?
圖書館員能為讀者提供的價值是什麼?能跨界嘗試創造更大的舒適圈嗎?敢與眾不同嗎?
當繼續用受薪階級的思考模式在想事情,那永遠也氣不完,但是,如果當我把別人認為不重要的事的認真去做時,那就已經是種比職業更高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