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分享市場觀點、投資策略的最新看法,請按下「追蹤」掌握最新文章,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專頁按讚追蹤。「邏輯投資」專欄每月還會分享至少 4 篇「潛力股」專題分析,訂閱費用每月僅88元,歡迎訂閱。
方格子vocus首度舉辦財經主題展,「邏輯投資」很榮幸獲選成為6個主打財經專題,活動至 2022/8/21,期間訂閱「邏輯投資」專欄,結帳輸入折扣碼 invest85,可以享有 85 折優惠(僅限單次年費訂閱)。原本每月訂閱費為88元,一次訂閱1年為880元,參加這次活動輸入折扣碼訂閱費減為748元,換算下來每個月不到63元,非常划算,有興趣的讀者要把握這次機會喔!
釐清市場目前的論述
7月份台股跟美股都迎來反彈,特別是美股,在科技巨頭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開出「沒這麼差」的財報後,股價都迎來不錯的漲幅,也讓許多投資朋友開始問:「是不是走出底部了?」
美股、台股7月迎來一波不小的反彈
圖表來源:Tradingview
首先,讀者要先知道市場目前在交易什麼,許多人喜歡問:「最近在漲什麼?」,或是前一陣子在問:「怎麼一直跌?」這代表沒有充分了解市場的運作規則。
股市交易的是「預期」。今年上半年出現三大利空事件:「通膨高漲」、「烏俄戰爭」、「中國封控」,因升息、油價高漲等利空衝擊,股市一路下修,而6月份美國聯準會FOMC會議決議升息 3 碼,更直接造成美股及台股重挫,因為當時市場認為「通膨會逐步趨緩」,但聯準會從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預告升息2碼變成3碼,以及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仍舊居高不下的事實,直接打破市場想像,從當時 VIX指數(又稱為恐慌指數)飆高就可以看得出市場情緒受到衝擊(紅色區域)。
VIX恐慌指述6月中旬激增,但7月持續走低
圖表來源:Tradingview
但讀者可能會很好奇,從6月底開始美股就開啟一波大反彈,跌破眾人眼鏡,VIX指數也持續下降,好像重返多頭市場,到底在漲什麼?
我們認為主要是六月中旬後,油價出現明顯下滑導致。
在6月中旬前,油價漲到每桶120美元的高位,當時市場認為油價還可能創新高,加深投資人對於通膨維持高位的擔憂,而聯準會的急轉彎,從升息2碼改為3碼,更映證這個假設,造成市場恐慌拋售。
但當油價下跌,甚至跌破每桶100美元整數關卡,市場轉向認為通膨會趨緩,即使是 7月美國白宮提前示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會超過市場預期(實際上也超過預測值),以及7月聯準會再度升息3碼,都沒有改變市場的樂觀,再加上財報季許多企業都開出「沒這麼差」的財報,更帶動指數持續反彈。
油價再6月中旬前重返高峰,之後一路下滑,減緩市場通膨焦慮
圖表來源:Tradingview
所以我們認為市場目前交易的主題是:
通膨將趨緩,聯準會持續升息已帶動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2023年將啟動降息
因為市場交易的是「預期」,既然認為2023年有可能啟動降息,股市就吸引逢低買入的買盤,並提前啟動上漲。
不要覺得這很沒道理,因為股市多數時刻都是「領先指標」,因為掌握資金、情報優勢的法人、或是掌握有產業或內部訂單資訊的人,永遠會比你我更早交易,讓未來狀況提前反映,這就是所謂的「定價」(Price-in)。
利空出盡?底部反轉向上?機率不高
假設市場預期經濟已陷入衰退,2023年聯準會將被迫啟動降息,那我們可以認定「經濟衰退」的利空已經被定價(Price-in)了嗎?我們覺得似乎言猶過早。
「邏輯投資」提出二項潛在風險進行探討,我們認為這些風險,市場可能還沒有完全定價(Price-in),又或者可能市場還無法在這個時間點判讀預測,但我們知道,當市場遇到「不確定性」時,通常都會「下跌」。
一、「通膨趨緩」論述被打破,「停滯性通脹」發生?
既然市場目前交易的主要論述是「通膨趨緩」,一旦這個論述被打破,股市就可能回檔修正。
根據克里夫蘭聯儲(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的即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測(如下圖),我們看到兩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點:
CPI及核心CPI預測值都有攀升
圖表來源:財經M平方
- CPI持續上升:儘管油價 7 月下跌,但根據克里夫蘭聯儲的預測,7月 CPI 為 8.82 ,而最新的 8 月 CPI 更高達 9.06。我們知道 6 月的 CPI 為 9,而 8 月的預測值目前達到 9.06,已經超過 6 月水準。另外可以看到今年美國 CPI 實際數值都高於每月預測值,所以 7 月預測值雖然為 8.82,低於 6 月 CPI 實際值,但不排除會出現 7 月 CPI 超越6月的「暴雷」,如果8月又看到白宮出來打預防針,那大概率就是又要出事了。
- 核心CPI觸底回升:其實更令人不安的是綠線的核心CPI預測值(扣除食品及能源的CPI指數),本來在3月(6.44)見頂,現在卻在6月(5.66)疑似觸底反彈,甚至7月(6.05)、8月(6.40)可能持續增加,這可能會加深市場對於通膨的疑慮,並促使聯準會採取更激進的加息政策。
CPI及核心CPI預測值逐月提升
資料來源:克里夫蘭聯儲預測
核心CPI:通常指扣除對物價或國際事件較為敏感、波動度較大的食品及能源價格後的CPI指數,例如烏俄戰爭爆發後,糧食跟能源價格暴漲,但近期又快速滑落,將食品跟能源排除計算,能更看出實際物價變動的情形。
而根據Fed Watch的資料,預期9月升息2碼的比例佔約69.5%,升息3碼比例佔約30.5%,推測市場目前應該尚未將「通膨持續上升」的風險定價,假設9月聯準會再次打破預期升息3碼甚至更多,不排除會重新上演今年6月的股市大逃殺。
認為9月升息2碼仍佔多數,但升息3碼也有30.5%
資料來源:Fed Watch
假設通貨膨脹持續高漲,民眾對於通膨的預期沒有降溫,那聯準會只能繼續採取升息措施,2023年也未必會如預期開始降息,一切仍要看通脹的情況而定。
另外市場還有一個擔憂的焦點是「停滯性通膨」。
停滯性通貨膨脹:簡稱停滯性通膨,在經濟學、特別是總體經濟學,特指經濟停滯,但失業及通貨膨脹同時持續增加的經濟現象。
假設因為聯準會的升息奏效,帶來經濟放緩與失業率上升,但同時若觀察到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都持續增加的狀況,就被稱為「停滯性通膨」,這是最差的情境,基於目前美國的低失業率,我們認為發生「停滯性通膨」的機率不高,但若市場有這樣的聯想,就可能出現賣壓。
二、訂單狀況差、客戶存貨創新高,去化時間拉長
另外從台灣最新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我們也看到更多擔憂。
首先是新增訂單的急遽放緩,卻伴隨客戶端存貨增加,特別是客戶端存貨來到歷史高位,如果消費動能沒有復甦,庫存去化的時間將會拉得更長。
台灣7月PMI顯示新增訂單急速下降,客戶端存貨創新高
圖表來源:財經M平方
另外「未完成訂單-客戶存貨」指標大幅下修,也讓人擔心。
下圖代表客戶端存貨與訂單之間關係,若為負值,代表客戶端存貨較多,但訂單卻較少。從圖中可以看到,當這項指標的負值縮小,代表供需狀況回穩,通常是股市走出底部的訊號,但7月我們看到的是這項指標數值更加惡化,並超過歷史水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2022Q2許多公司都改變了年初的樂觀預期,因為他們已經看到訂單明顯的放緩甚至取消。
未完成訂單減去客戶存貨的差額創新高
圖表來源:財經M平方
另外從美國最新公布的PMI數據,也看到新增訂單放緩,但客戶端存貨上升的趨勢,不過美國的客戶端存貨問題似乎不如台灣嚴重,推測可能跟台灣下游客戶包括韓國、中國等消費電子大廠,而這是本次庫存調整的重災區。
美國ISM製造業PMI呈現新增訂單下滑但客戶端存貨增加之情形
圖表來源:財經M平方
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細項資料來看,本次庫存調整的時間不短,從台積電、聯發科的說法來看,手機晶片的庫存調整約需2至3季,這會讓相關業者下半年「旺季不旺」,自然會衝擊股價表現與整體股市。
股市反彈難維持,V轉預期不切實際
依據上面的數據或假設,我們認為這一波7月大反彈,可能很難持續下去,V型反轉的機率更低。
另外,特別要注意「通膨趨緩」的論述如果真的被CPI數據擊破,市場很有可能再次拋售,尋找新的平衡點。如果市場開始懷疑「停滯性通膨」的發生,那低點實在難以預測。
但近期我們也看到美國房市交易急凍、業主主動降價,或是二手車可能大量釋出,Q3開始價格走跌等消息,這都會是通膨減緩的因素之一,但另一方面美國人仍積極刷卡消費,並購買車子、奢侈品,或是訂旅館、訂機票等,仍展現強勁的消費力,這是助長通膨的因素,因此我們對通膨趨緩這件事情,並不需要過度悲觀,投資就是這樣,思考不同的劇本,並且尋找自己最安心的方式投資。
「邏輯投資」給投資人的建議:
- 仍建議資金分批投入,避免 All in 搶反彈。
- 基於經濟情勢不穩定,建議投資人要尋找「營業現金流」、「自由現金流」穩定的企業。
- 基期低、評價低,明年有機會成長的產業或個股。產業部分如車用、航太、醫療等,我認為安全性較高,而今年大家看好的伺服器、網通,則反而要注意需求放緩的影響,例如微軟(Microsoft)電話會議上,就有提到會透過延長折舊年限來應對成本壓力,這代表大企業有可能在明年度減少伺服器或網通等相關資本支出。
- 避開金融業或租賃業,這個觀點可能跟市場其他人很不一樣,但我認為經濟前景不明,可能存在各種曝險因素時,避開這個族群,可以避免黑天鵝等級金融事件發生後可能帶來的巨大波動。
- 仍不建議槓桿操作。許多投資人會想著透過底部開槓桿,企圖彌補先前虧損,但若結果失算,反而加速自己畢業。投資是長期功課,不需要今年分生死、定輸贏。
喜歡本文歡迎按讚、贊助、分享、留言交流或按下「喜歡」喔!
「邏輯投資」文章內容係運用來自公開網路、新聞、財報及聯繫公司所獲資訊歸納之個人心得,目的是分享投資觀念,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無任何股票投資勸誘之意圖。投資有風險,文章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