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中政策會逐步鬆動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裴洛西訪台,讓中國激烈反彈,不只事前揚言擊落裴洛西的專機,並在裴洛西離台後,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讓情勢陷入緊張。中國這樣的反應,並不單單只是美國政要訪台的規格有新的突破,其背後有更深遠的原因。而若要瞭解中國為什麼這麼焦慮,要從美國與台灣斷交後的兩大政策說起,這包括在政治上的一中政策,與在軍事上的戰略模糊政策,這兩個政策構成了美國對台灣問題的基本態度。過去許多人往往將這兩個政策混為一談,但其實這兩個政策完全不同,雖然常常互相影響,卻完全不一樣。

raw-image

美國的一中政策是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政府,而與台灣只保持非官方的關係,並且認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台灣是其領土。承認與認知是不一樣的事,美國承認北京政府,卻不承認北京所主張的領土範圍,在美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及於台灣的情況下,美國主張兩岸若要統一,應該以和平的方式,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美國這樣的主張,在軍事上就催生了戰略模糊的政策。不清楚承諾協防台灣,以避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反攻大陸,後來在台灣走向民主化之後,也能用來阻止民進黨政府宣布台灣獨立,引爆台海危機,將美國拖入戰火之中。

但是隨著美中關係的破裂與中國的威脅越來越明顯,戰略模糊政策受到許多的挑戰,過去一段時間,許多智庫學者或卸任官員都不斷質疑,戰略模糊政策助長了中國的野心,再加上烏克蘭戰爭的催化,導致拜登政府微調了戰略模糊政策,以口頭的方式,多次直接表明如果台灣遭到武力攻擊,美國將會出兵保衛台灣。雖然拜登在做出這樣的宣誓以後,美國政府都在隨後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仍然維持不變,但也說明了美國對台海問題的兩大政策,其中一個已經出現了鬆動。雖然拜登政府打破戰略模糊的方式,是口頭承諾,以便未來在情勢改變時,可以縮限解釋,但這已經讓中國感到極端的不安。

原因在於,過去鼓吹應該調整戰略模糊政策的智庫學者與卸任官員,現在開始質疑起美國的一中政策,甚至不乏重量級的學者與未來可能更上一層樓的年輕卸任官員。舉一個最好的例子,川普政府時代的前任國防部長馬克.艾斯培,就公開質疑一中政策與戰略模糊,而且這並不是特例。由於艾斯培正值壯年,學經歷完整,身為美國的政界菁英,未來隨時有機會再進入政府任職。這當然讓中國感到如刺在背。艾斯培質疑美國的一中政策時,人正在台北訪問,也剛好是媒體透露裴洛西有意訪台之時,中國很難不去注意到這其中代表的意義。

當然,現階段拜登政府並無意改變美國的一中政策,甚至也注意到中國的焦慮與不滿,因此在拜習會與多個場合上,不斷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並沒有改變,希望能安撫中國。不過拜登的年歲已高,很可能只能擔任一屆美國總統,但美中兩國的競爭,看來將會是長遠的情勢。中國極有可能認為,如果不在裴洛西訪台時進行大規模的威嚇,掀起另一次的台海危機,會無法阻止接下來可能出現的骨牌效應。特別是在裴洛西訪台之前,歐洲議會的副議長也才剛剛訪台,說明這並不是偶發事件。中國除了擔心美國鬆動一中政策,更害怕世界上的其它國家都開始起而效法。

不過中國在這件事情之中,最大的敗筆,恐怕是媒體的操作。即使是西方的民選政府,在操作議題時,也常常不慎翻車,更何況是不諳西方民主制度與媒體生態的中國。再加上中國內部一些煽動激進民族主義來吸引人氣的公眾人物,不斷加碼放話,更讓事情變的不可收拾。其實中國曾經有機會正確傳達自己的疑慮給美國與其它國家,畢竟目前美國的拜登政府與多數國家,仍然沒有到想要調整一中政策的程度。偏偏事情快速失焦,變成美中雙方互相較勁,不能先認輸的零和賽局,連最初反對裴洛西訪台的拜登政府,最後都必需要全員發聲支持,對中國來說,是最為難堪的情況。

就目前來看,若中國不要再犯錯失分的話,短時間內美國的一中政策仍不會有所改變,雖然可能會受到更多智庫學者與卸任官員的挑戰,但要美國積極改變一中政策,需要更大的誘因,目前看來條件還未成熟。而且最重要的是,台灣在蔡英文政府主政之下,並沒有想要主動挑戰這個政策。反而是中國的激烈反應,在裴洛西離境後的文攻武嚇,繼續讓不利的情勢擴大,極為不智。中國近日才派出特使到歐洲與東協,希望修補關係,特別是想要讓當時胎死腹中的中歐投資協定有轉圜的餘地,結果因為裴洛西訪台,而讓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甚至氣極敗壞漫罵七大工業國的外長無恥,真是無比愚蠢的做法。

中國解放軍的確趁著這次的軍事演習,更進一步逼近台灣,甚至打破海峽中線的默契,就軍事上來說,是有所進展。但在舉世關注下,對台灣施加巨大的軍事壓力,無疑會讓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難以為繼,拜登的口頭協防承諾,很可能會以別的方式具體化,比如由參眾議院提案通過,變成法案。拜登政府目前為了要解決眼前的危機,技術性拖延參議院所提出的台灣政策法,希望不要進一步讓情勢失控,但以目前的情勢,這個法案未來捲土重來時,將會獲得更多的支持,特別是眾議院院長裴洛希,很可能會把這個法案當成送給台灣的最後大禮,以回報這次的風光之旅。

一旦戰略模糊政策被徹底打破,是否要調整美國的一中政策,就會被放上檯面來討論,即使內外的條件都還不成熟,但中國親手加速了這個情況,讓自己陷入最不願意見到的處境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1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是說近年來疑美論受到許多討論,特別是台灣內部的親中派,不斷質疑台灣如果遭到攻擊,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由於目前正值美、中新冷戰的開端,美國正全力鞏固美、台關係,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因此這樣的疑美論,被視為是親中派蓄意破壞美、台同盟的惡意宣傳,但實情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疑美論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己...
Thumbnail
是說近年來疑美論受到許多討論,特別是台灣內部的親中派,不斷質疑台灣如果遭到攻擊,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由於目前正值美、中新冷戰的開端,美國正全力鞏固美、台關係,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因此這樣的疑美論,被視為是親中派蓄意破壞美、台同盟的惡意宣傳,但實情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疑美論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己...
Thumbnail
是說中國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機會,趁機打破海峽中線,不斷派遣戰機越界侵擾,進一步壓縮台灣的防禦空間與反應時間。美國雖然嚴厲指責中國的行為,卻未採取積極的行動。台灣為了避免提高緊張情勢,也選擇相對冷靜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就形成了,中國不斷步步進逼,美、台雙方卻難以有效反制的情況.......
Thumbnail
是說中國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機會,趁機打破海峽中線,不斷派遣戰機越界侵擾,進一步壓縮台灣的防禦空間與反應時間。美國雖然嚴厲指責中國的行為,卻未採取積極的行動。台灣為了避免提高緊張情勢,也選擇相對冷靜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就形成了,中國不斷步步進逼,美、台雙方卻難以有效反制的情況.......
Thumbnail
是說裴洛西訪台,讓中國激烈反彈,不只事前揚言擊落裴洛西的專機,並在裴洛西離台後,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讓情勢陷入緊張。中國這樣的反應,並不單單只是美國政要訪台的規格有新的突破,其背後有更深遠的原因。而若要瞭解中國為什麼這麼焦慮,要從美國與台灣斷交後的兩大政策說起,這包括在政治上的一中政策,與在軍事上的
Thumbnail
是說裴洛西訪台,讓中國激烈反彈,不只事前揚言擊落裴洛西的專機,並在裴洛西離台後,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讓情勢陷入緊張。中國這樣的反應,並不單單只是美國政要訪台的規格有新的突破,其背後有更深遠的原因。而若要瞭解中國為什麼這麼焦慮,要從美國與台灣斷交後的兩大政策說起,這包括在政治上的一中政策,與在軍事上的
Thumbnail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但馬修·李繼續追問,若美國對台政策未變,又何需修改「事實清單」中的表述?如果涉台論述會引起中方高度關注,「為何現在更新,為何一定要更新?」對此,普萊斯回應,美國不會太在意他國是否對清單提出意見與「借題發揮」。 往復之間,此次風波已漸入尾聲,但其誘發的中美台海角力,卻相當耐人尋味。
Thumbnail
但馬修·李繼續追問,若美國對台政策未變,又何需修改「事實清單」中的表述?如果涉台論述會引起中方高度關注,「為何現在更新,為何一定要更新?」對此,普萊斯回應,美國不會太在意他國是否對清單提出意見與「借題發揮」。 往復之間,此次風波已漸入尾聲,但其誘發的中美台海角力,卻相當耐人尋味。
Thumbnail
是說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高峰會中,拜登老調重彈將遵守在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與三個公報下的一中政策,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破壞和平與穩定。結果中國官方媒體將其曲解為拜登反對台獨,台灣內部也有許多媒體引用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讓拜登在稍後又補充說明了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但前後矛盾又模糊的說詞,卻讓外界霧裡看花。
Thumbnail
是說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高峰會中,拜登老調重彈將遵守在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與三個公報下的一中政策,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破壞和平與穩定。結果中國官方媒體將其曲解為拜登反對台獨,台灣內部也有許多媒體引用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讓拜登在稍後又補充說明了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但前後矛盾又模糊的說詞,卻讓外界霧裡看花。
Thumbnail
是說阿富汗政府軍的迅速潰敗,出乎大家的意料,也讓美國的撤軍計畫一敗塗地,形成拜登政府的政治危機。而正當美國焦頭爛額之際,中國卻意外冷靜以對,特別是拜登政府為了穩定印太地區盟邦,尤其是陷入焦慮的台灣,罕見地公開表示,美國將會在台灣受到攻擊時協防台灣,不止打破美國過去的戰略模糊策略......
Thumbnail
是說阿富汗政府軍的迅速潰敗,出乎大家的意料,也讓美國的撤軍計畫一敗塗地,形成拜登政府的政治危機。而正當美國焦頭爛額之際,中國卻意外冷靜以對,特別是拜登政府為了穩定印太地區盟邦,尤其是陷入焦慮的台灣,罕見地公開表示,美國將會在台灣受到攻擊時協防台灣,不止打破美國過去的戰略模糊策略......
Thumbnail
是說在拜登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未來將何去何從,兩國仍在彼此小心試探中。而在中國連續多日派遣大批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後,美國國務院則發出了一份聲明,言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是「堅若磐石」。不過在此同時,美國與台灣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批評過去川普政府在美、中對抗時打台灣牌........
Thumbnail
是說在拜登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未來將何去何從,兩國仍在彼此小心試探中。而在中國連續多日派遣大批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後,美國國務院則發出了一份聲明,言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是「堅若磐石」。不過在此同時,美國與台灣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批評過去川普政府在美、中對抗時打台灣牌........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Thumbnail
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很愛操弄,同時民眾也很關心的敏感話題。而美國到底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之所以會變成如此曖昧模糊,倒也不是台灣內部的爭論與分裂所造成的,反而是美國有意為之,而這也是研究美、中、台關係所一定會學到的第一課,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
Thumbnail
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很愛操弄,同時民眾也很關心的敏感話題。而美國到底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之所以會變成如此曖昧模糊,倒也不是台灣內部的爭論與分裂所造成的,反而是美國有意為之,而這也是研究美、中、台關係所一定會學到的第一課,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