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美論是美國戰略模糊的副作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近年來疑美論受到許多討論,特別是台灣內部的親中派,不斷質疑台灣如果遭到攻擊,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由於目前正值美、中新冷戰的開端,美國正全力鞏固美、台關係,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因此這樣的疑美論,被視為是親中派蓄意破壞美、台同盟的惡意宣傳,但實情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疑美論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己,讓台灣懷疑美國是否會在台海衝突中出兵,是美國戰略模糊的重要一環。美國不清楚承諾是否會出兵保衛台灣,在過去可阻止國民黨政府真的反攻大陸,在今天則避免民進黨政府立刻走向法理獨立。但所有的政策都有正反兩面,而戰略模糊的副作用,就是疑美論。

raw-image

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是好是壞,這見仁見智,但認同的一方,覺得這樣的政策確保了台海的和平。在過數十年來,同時嚇阻了海岸兩岸,中國在不確定美國是否會出兵援台下,不敢冒然武力犯台,台灣則無法濫用美國的保證,將美國捲入戰爭之中。即使美、中關係走到今日,已處於破裂邊緣,許多長年關注兩岸情勢的美國智庫學者與政治人物,仍主張不可輕易揚棄戰略模糊。拜登多次口頭保證如果台灣遭到中國攻擊,將會出兵介入,但隨後美國政策都會立刻澄清,保證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雖然說美軍介入台灣衝突與美國政府的一中政策,兩者並不相同,但在某種程度上,美國這種看起來互相矛盾的立場,其實也是另一種的戰略模糊。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社會當然會出現疑美論,甚至中國藉力使力,利用美國的戰略模糊,來煽動台灣民心,離間美、台關係,也在意料之中。而疑美論會在台灣有市場,最簡單的原因,是台灣人民見多了美國政治人物,在戰略模糊策略下曖昧不清的發言,雖然說這的確成功阻止了台灣走向法理獨立,但另一方面也讓台灣人埋下了對美國的懷疑。再加上近年來美國出兵海外的幾場戰事,最後並沒有好的結果,在阿富汗的倉惶撤軍,更讓人聯想到越戰時美國的失敗,疑美論從過去的內心臆測,直接躍上檯面,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並不令人特別意外。

特別是烏克蘭的戰事,更讓台灣人感同身受,因為兩國同樣受到強權威脅,若烏克蘭沒有擋住俄羅斯,中國很有可能挺而走險,利用國際社會分身乏術之時,趁機武力犯台。由於美國最後並沒有出兵烏克蘭,更讓親中派有不斷渲染疑美論的空間,指控美國現在可以拋棄烏克蘭,未來就有可能拋棄台灣,讓台灣淪為第二個烏克蘭。這其實是非常有效的耳語,畢竟烏克蘭戰事正持續中,戰場的慘況透過媒體,傳到世界各個角落。雖然美國不願意出兵烏克蘭,在於烏克蘭並非美國的傳統盟邦,美國的確曾經派兵協訓,但從來沒有防衛承諾,同時不願出兵的最大原因,就是要避免兩面作戰,不要讓中國有武力犯台的可趁之機,但多數台灣人並不瞭解這背後的差異與考量。

而接下來的問題是,美國本身是否想要消除台灣內部的疑美論?這聽起來似乎是個不是問題的問題,美國為什麼要助長台灣的疑美論?但千萬不要忘了,戰略模糊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防止台灣突然走向法理獨立,引發台海戰爭。如果美國接下來提出百分之百的協防保證,很有可能會助長台灣獨立的浪聲,甚至進一步挑釁中國,讓中國得到出兵的藉口,這也是美國必需考慮的問題。許多美國智庫學者與政治人物,到今天仍然反對美國走向戰略清晰的關鍵原因就在這裡。可以說美國現在陷入了兩難的處境,不講清楚無法消除疑美論,但講清楚又可能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或許比較兩全其美的方法,是美國提出「有條件的協防承諾」,清楚地負面表列在何種情況下,美國不會介入台灣衝突,如台灣片面宣布法理獨立,或主動武力攻擊中國,美國將不會協防台灣,若台灣方面沒有主動挑釁,中國卻毫無理由的武力犯台,美國就一定會出兵馳援台灣。這樣的承諾可以像過去美國政府的六項保證一樣,先從口頭承諾,變成白紙黑字的國會意見,最後形成具有約束性的法案。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化解疑美論的擴散,卻又可以防止走向戰略清晰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目前這個階段的權宜之計。

當然,這種「有條件的協防承諾」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首先美國必需揹負起干涉民族自決的罵名,畢竟這是一種普世價值,過去美國即使不贊成,甚至暗中阻撓,卻從不公開反對,只表明美國不支持。未來美國如果公開表示,若台灣走向法理獨立而遭到中國攻擊,美國將不會出兵協防,可能引發後續的一連串政治效應,包括台灣傾向獨立的部份民意,會轉而批評美國,親中派可能會趁機宣傳這是北京勝利,宣傳中國已達成美、中共管台海問題的共識,要聯手扼止台灣獨立運動。因此要如何在文字上拿捏,也是一個難題。但這樣的新政策或許可以扭轉長期以來戰略模糊政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當然,繼續放任疑美論繼續下去,也是一種選項,畢竟戰略模糊政策仍然受到不少支持,在目前也還發揮著殘餘的影響力。但美國政府這幾年逐步調整戰略模糊政策,甚至許多人正疾呼美國應該立刻走向戰略清晰,因為這種曖昧政策的負面問題,已經隨著美、中、台三方關係的質變,而越來越明顯。當一個政策的副作用,開始超越正面的利益,調整就是不得不然的結果。美國不能假裝長年的戰略模糊政策沒有造成任何問題,把疑美論都推給中國的離間與宣傳,這是不負責任的。美國正在積極強化第一島鏈的防線,但只有提供武器是不夠的,錯誤或過時的政策其實更為致命,有必要通盤檢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onald trump-avatar-img
2023/04/25
如果認定共黨中國武統台灣完全無法避免則台海戰爭必然爆發只是遲早問題,台灣人只能準備接受類似今日烏克蘭一樣的戰爭慘況,那些高喊備戰的人到時候真能視死如歸寧死不降嗎?我懷疑。
Bob Chen-avatar-img
2023/04/24
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中國真的打台灣,而美國也準備好了。如果不想中國打台灣,也不想被牽連入戰爭,那中國就一定會打台灣。兩條路都是一樣的結果,只是要演多久才到這一步,反正美國有的是時間,而且準備要打了。
悠閒自在-avatar-img
2023/04/24
美國擺明不會出兵協防台灣,而台灣沒有美國協防,鐵定打不贏老共。然後美國賣軍火又遲交,不疑美還真困難
田昆翰-avatar-img
2023/04/24
怎麼在這邊也可以看到不備戰準備跪下來投降派的在胡說八道?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8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是說近年來疑美論受到許多討論,特別是台灣內部的親中派,不斷質疑台灣如果遭到攻擊,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由於目前正值美、中新冷戰的開端,美國正全力鞏固美、台關係,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因此這樣的疑美論,被視為是親中派蓄意破壞美、台同盟的惡意宣傳,但實情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疑美論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己...
Thumbnail
是說近年來疑美論受到許多討論,特別是台灣內部的親中派,不斷質疑台灣如果遭到攻擊,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由於目前正值美、中新冷戰的開端,美國正全力鞏固美、台關係,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因此這樣的疑美論,被視為是親中派蓄意破壞美、台同盟的惡意宣傳,但實情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疑美論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己...
Thumbnail
美國對台政策是採取「戰略模糊」或是「戰略清晰」,因為攸關能否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促使「台灣人民」「主動的」站起,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如此一來「台灣有事」才能迴避中國的「內政受干涉」之主張,此攸關國際各國協防台灣之正當性。
Thumbnail
美國對台政策是採取「戰略模糊」或是「戰略清晰」,因為攸關能否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促使「台灣人民」「主動的」站起,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如此一來「台灣有事」才能迴避中國的「內政受干涉」之主張,此攸關國際各國協防台灣之正當性。
Thumbnail
是說裴洛西訪台,讓中國激烈反彈,不只事前揚言擊落裴洛西的專機,並在裴洛西離台後,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讓情勢陷入緊張。中國這樣的反應,並不單單只是美國政要訪台的規格有新的突破,其背後有更深遠的原因。而若要瞭解中國為什麼這麼焦慮,要從美國與台灣斷交後的兩大政策說起,這包括在政治上的一中政策,與在軍事上的
Thumbnail
是說裴洛西訪台,讓中國激烈反彈,不只事前揚言擊落裴洛西的專機,並在裴洛西離台後,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讓情勢陷入緊張。中國這樣的反應,並不單單只是美國政要訪台的規格有新的突破,其背後有更深遠的原因。而若要瞭解中國為什麼這麼焦慮,要從美國與台灣斷交後的兩大政策說起,這包括在政治上的一中政策,與在軍事上的
Thumbnail
是說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高峰會中,拜登老調重彈將遵守在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與三個公報下的一中政策,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破壞和平與穩定。結果中國官方媒體將其曲解為拜登反對台獨,台灣內部也有許多媒體引用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讓拜登在稍後又補充說明了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但前後矛盾又模糊的說詞,卻讓外界霧裡看花。
Thumbnail
是說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高峰會中,拜登老調重彈將遵守在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與三個公報下的一中政策,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破壞和平與穩定。結果中國官方媒體將其曲解為拜登反對台獨,台灣內部也有許多媒體引用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讓拜登在稍後又補充說明了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但前後矛盾又模糊的說詞,卻讓外界霧裡看花。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是說在拜登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未來將何去何從,兩國仍在彼此小心試探中。而在中國連續多日派遣大批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後,美國國務院則發出了一份聲明,言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是「堅若磐石」。不過在此同時,美國與台灣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批評過去川普政府在美、中對抗時打台灣牌........
Thumbnail
是說在拜登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未來將何去何從,兩國仍在彼此小心試探中。而在中國連續多日派遣大批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後,美國國務院則發出了一份聲明,言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是「堅若磐石」。不過在此同時,美國與台灣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批評過去川普政府在美、中對抗時打台灣牌........
Thumbnail
從戰略模糊到建交模糊,有四個關鍵概念環繞著台灣及台海局勢的變化。
Thumbnail
從戰略模糊到建交模糊,有四個關鍵概念環繞著台灣及台海局勢的變化。
Thumbnail
從戰略模糊到建交模糊,有四個關鍵概念環繞著台灣及台海局勢的變化。
Thumbnail
從戰略模糊到建交模糊,有四個關鍵概念環繞著台灣及台海局勢的變化。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Thumbnail
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很愛操弄,同時民眾也很關心的敏感話題。而美國到底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之所以會變成如此曖昧模糊,倒也不是台灣內部的爭論與分裂所造成的,反而是美國有意為之,而這也是研究美、中、台關係所一定會學到的第一課,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
Thumbnail
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很愛操弄,同時民眾也很關心的敏感話題。而美國到底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之所以會變成如此曖昧模糊,倒也不是台灣內部的爭論與分裂所造成的,反而是美國有意為之,而這也是研究美、中、台關係所一定會學到的第一課,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