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集團收購台灣家樂福 // 量販店版圖究竟如何改變
方格精選

統一集團收購台灣家樂福 // 量販店版圖究竟如何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七月份家樂福被統一集團收購了,其實也不意外拉,從去年就聽到風聲,家樂福因為想集中資金在某些地區的因素,想把一些地方的股份賣掉。但比較有趣的是,後來許多公司出來想競爭,最讓我感到興趣的是momo跟pchome,雖然富邦媒 (momo )股價從去年的1500左右到現在將近腰斬,但營運降況不是算很差,整體策略也不錯。倒是網家(pchome)真的需要一個突破點,好好整頓一下了,現在本體的事業就是被其他家壓著打。

所以這次的產業分析,我們會來看一下量販店跟網路購物雙雄的狀況,到底家樂福被收購之後,整個零售市場的版圖長怎樣? 還有momo跟pchome的物流策略如何,為什麼他們想要收購實體店面?

raw-image

零售、量販之戰

全聯併購大潤發   統一併購家樂福

2022-7月份對於台灣零售業的版圖,真的是投下二顆震撼彈,一個是全聯併購大潤發;另一個是統一集團併購家樂福。

台灣的量販店局面形成,「好市多」、「家樂福」、「大潤發」,的三強局面。

先把還是外商的好市多放在一邊,因為他們也真的只有一個量販店,有趣的是另外二個集團之爭。其實去年十月全聯就已經買下大潤發,轟動一時,因為如果把全聯跟大潤發的年營收和再一起看的話,約在一千八百多億,會超過統一超本業營收的一千七百多億,很多人當時就在揣測,零售業的霸主換人當。

原本想要購買家樂福的家樂福的兢爭者相當的多,像是統一集團、遠東集團、富邦媒(momo)都有意願競爭,而且不是說說而已,是真的有開出價錢的,但由於幾個因素,讓統一集團加速收購。

第一個是因為全聯福利中心在7/15正式拍板宣布,經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核准,從法國歐尚集團、潤泰集團取得95.97%的股權,已正式掌握大潤發。

另一個是因為競爭者越來越多,除了momo之外連網家 pchome也跳進來了,他們也想搶家樂福,而且據傳聞也開了一個不錯的收購價格。

因此統一也在7月19正式收溝了家樂福60%的股份,加上原先持有的40%,等於是完全執政,預計明年中完成交割。

raw-image

零售、量販之戰 大者恆大

雖然全聯跟大潤發那邊全部的事情都完成了,但是統一這次收購,也還是要看公平會是否放行,有些人會擔憂零售市場過度集中,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零售業版圖的分布,如果把零售業分開成上圖的三個小分類的話,應該是不至於被打成壟斷市場,否則全聯那個比例早就被開罰了。

另外看營收的話,台灣家樂福去年營收約800多億,那就是又跟對手(全聯加上大潤發)拉開了,但全聯本身是沒有上市上櫃的,跟統一在戰略上會有點不同。

另外統一本身是食品製造出身,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統一製造的自有品牌在家樂福販售,說好聽是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另一方面就是增加通路,創造更多營收。但統一原先的那些食物商品在量販店販賣的話,價格上不具優勢,如果定價策略不變,可能也會影響到供應商未來的獲利空間。

隨著國內通路業者,超商與超市龍頭紛紛買下量販店,大者恆大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但是對消費者好不好,可能還不知道,只要進入寡頭市場,那就不會有很多殺價競爭的狀況出現了。

總之在疫情後,實體通路的變革會相當劇烈,在這不斷地收購、合併之下,會大大的影響到這個產業,各個公司接下來的策略狀況,統一都收購家樂福了,那全家的下一步呢?

剛剛也有提到momo、pchome也有意收購實體店面,但是統一很緊張的就趕緊收購下去了,因為將來如果虛實整合,讓他們站上一個更大的舞台,不只是市占率、採購量、 成本談判價格還有倉儲跟物流等等都會有更強的能力,搞不好我們在網路訂一個東西,12小時就可以拿到了,因為零售業的捕貨是相當頻繁的,假設哪天momo、pchome收購了實體零售業,就不用像蝦皮一樣自己蓋實體領或的店面了,又可以一邊進軍實體的零售, 綜效會非常的強大。



量販店在台灣到底好不好賺

一定會有很多人覺得奇怪,家樂福不是天天都超多人的嗎? 外資怎麼會把台灣的家樂福賣掉呢?

前二年台灣家樂福的營收700~800億元,創下近年來的新高,在2020年又把台灣頂好和JASONS超市買下,直接變成台灣第二大超市。

但其實,家樂福在整體策略上,早就想把亞洲這種裁撤光了,在2019年出售中國家樂福後,亞洲僅剩下台灣有家樂福的股權。

那家樂福也沒賠錢阿,市場規模一年營收約在700~800億元、獲利將近20億元的台灣家樂福,在總部眼中只是「小市場」,縱然賺錢、但不想花太多心力顧及。

每個企業的策略本來就是會一直不斷更換,像是前幾年有個很類似的例子,就是花旗銀行把許國家的消金業務都捨棄掉了,目的也是想集中資源在服務他們想服務的客群,把賺錢比較辛苦且賺不多的消金業務脫手,對比這次的家樂福,這10~15年,中國、俄羅斯、印度、印尼,都曾是集團首席執行官口中的「擴張業務的主要市場」,但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上述的國家,家樂福都已脫手。

然後把這些資源,灌輸在他們重視的「核心市場」,最近的例子是西班牙跟巴西,用巴西當作例子,2007年收購當地超市Atacadão後,直接變成巴西第一大超市集團,也成為家樂福全球第二大市場,僅次於法國。

2020年3月,家樂福在巴西又用了11億歐元買下巴西第三大食品零售商Grupo BIG Brasil SA,它們自己評估,在後續三年、每年新增約2.6億歐元的利潤,這些動作更加顯示家樂福在刪減不想要的市場,集中砲火在特定區域。

如果把數字攤開來比較,加碼巴西一年便等於台灣四倍獲利。前幾年的成長率更是天差地別。用量化數據來看的話,其實不難想像為什麼家樂福總部要把台灣收掉。

raw-image

多元通路 是什麼意思?

看完了法國家樂福為什麼要賣掉台灣這邊之後,那這些接手的公司在想什麼呢?為什麼統一集團這麼緊張momo, pchome尬一腳。

因為近年來線上線下整合通路是非常重要得戰略,(Omni-channel)多元通路,是未來數十年兵家必搶之地,

多元通路除了線上和線下的結合之外,多元店種(像是超市和量販)和不同產業的連結,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像是7-11就把博客來、無印良品

、mister donut結合過。 未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模式會更加零碎化,需求也會更加多元,所以結合更多元的產品,也是趨勢之一。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現在台灣網路購物的霸主,momo或者pchome買下了一個有市佔率的實體零售業,將會有多厲害。

網路購物的狀況

網路購物爭霸戰 物流、通路之戰

那現在網路購物平台的霸主,我們先扣掉蝦皮,台灣公司有網家(Pchome)跟富邦媒(momo),消費者最常砲轟的是pchome的介面跟收尋功能不好,這部份我們就不多加討論。

我們要討論的是物流跟通路,pchome好幾年前弄出了一個24h到貨的服務,曾經轟動一時,但隨著時間推進,這個優勢也漸漸失去。

與其討論現在誰的到貨速度比較快? 到不如來看看他們的物流策略。

PChome倉庫面積7.7萬坪、momo 9.5萬坪,這二年來momo的營收一直增加,倉庫面積的數字也慢慢被拉開,但其實面積不是他們主要的差異,他們整個物流的策略有著大大的不同。

Pchome的物流策略是在幾個重點縣市設置大坪數的倉庫,而且策略重視北台灣,大面積的7座倉庫中就有三座在桃園,看起來重心就是在服務台北、桃園、新竹一帶。

Momo的策略則是除了大面積的倉庫之外,會有許多小的倉庫倉,很多名詞會稱之為「衛星倉」。

衛星倉庫的優點在於空間較小,找貨比較快速。而且倉庫的地點較為分散,遍布在各個城市周圍,在下單時由衛星倉就近出貨。Momo目前有14座大型倉庫、25座衛星倉庫,甚至還為了某些特定節日時,會有數十個臨時倉庫可以租用。

這個衛星倉庫的理念,是這二家公司物流的最大差異,平時可能還好,但是到了特殊節日,某些類似的商品的貨量很大的時候,像是Pchome這種只有大型倉庫的物流,就會出現有大量訂單擠在同一個倉庫,不只是整理貨物的時間變慢,出貨時也會塞在一起,造成出貨時間延遲。

衛星倉庫,可以把所有貨物打散,不用一個倉庫扛住物流壓力,分散式的把壓力分配到許多小的倉庫。

從這個決策的差異,我們可以知道二者之間,在某些情況是會有優劣存在的。

接著我們看看量化數據跟圖表,前幾個月公布半年財報,momo 1~6月份合併營收為480.76億元,年增7.7%。PChome 合併營收則為8.89 億元、年減 1.44%。

搭配搭配2018~2020每個月的營收趨勢圖,我們看到這二強的差距就是在那邊,只有越來越大。從趨勢線圖來看,momo過去兩年來一直穩定在把領先差距擴大,當差距不斷被拉得更開,對於想要重返榮耀的Pchome也將是更大的挑戰。

這中間除了物流之外,還有一開始提到的介面好不好用,還有價格戰都是關鍵。

來源:公開資料觀測站

來源:公開資料觀測站


來源:公開資料觀測站

來源:公開資料觀測站

raw-image
raw-image

結論

這週講到量販店跟網路購物雙雄,並不是說他們最近多好要去買他們股票,而是可以觀察一下市場狀況,先講到量販店的部分,近年來併購風氣不只是台灣而已,全球都有類似的風氣,大家要注意的事情是,當某幾家企業大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是否還有可能用大量的促銷來吸引消費者? 寡頭市場最後價格就是他們說了算消費者自己要想想這一點。

另外是看到這次家樂福併購案,Pchome跟momo感覺有有意要收購,這也是一個有趣的點,虛實整合的服務是很多企業看重的目標,現在全家、7-11、全聯這些實體店面都在打造自己的APP以及線上服務; 蝦皮則是布局了自己的實體領貨點,有點像是momo的衛星倉概念,但因為是消費者可以自己去領貨,由上述幾個小例子,可以看到虛實整合的時代,一定會來臨,雖然這次是由統一集團買下家樂福,但搞不哪哪一天,這二個企業也會真正走到我們消費者旁邊也說不定。





如果大家喜歡我們文章,可以用一杯咖啡的金額贊助我們
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 斗內連結:https://bit.ly/3qvdV4C
或者在方格子贊助即可
也歡迎大家來我Podcasts看看:
Apple: https://reurl.cc/D63Dz6
SoundOn: https://reurl.cc/n0OXad
Spotify :https://reurl.cc/Z71LrA
avatar-img
史塔克實驗室的沙龍
113會員
94內容數
史塔克音近Stock,我們是一群喜歡研究股市市場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的資料科學家,我們最常使用到Python來做量化投資,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財經跟程式,希望能把我們自己分析的分析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並且和大家在這一條漫長的路一起學習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4年只剩下最後兩個月,九月份ETF選股機器人的績效為-0.5%,而0050的績效則達到了9.8%。正如我們上週提到的,在台積電的帶領下,0050表現相當亮眼。許多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於10月17日的法說會,加上美國降息後的資金行情,有可能為台股帶來進一步的增溫。 降息效應與籌碼觀察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美股收紅 #標普500指數改寫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現在是怎樣,直接二個世界嗎? 美國最近股票漲成這樣,中國爛成這樣,還好我沒去接騰訊...而且華爾街日報還直接有一篇「Americans Are Suddenly a Lot More Upbeat About the
2024年只剩下最後兩個月,九月份ETF選股機器人的績效為-0.5%,而0050的績效則達到了9.8%。正如我們上週提到的,在台積電的帶領下,0050表現相當亮眼。許多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於10月17日的法說會,加上美國降息後的資金行情,有可能為台股帶來進一步的增溫。 降息效應與籌碼觀察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美股收紅 #標普500指數改寫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現在是怎樣,直接二個世界嗎? 美國最近股票漲成這樣,中國爛成這樣,還好我沒去接騰訊...而且華爾街日報還直接有一篇「Americans Are Suddenly a Lot More Upbeat About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