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冥想要領09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別懷疑,像幼兒般有什麼就看著什麼

有什麼就看著什麼,輕輕鬆鬆地看著,什麼都不必想,像個幼兒園的孩童般。

若去分析研究判斷,那已經在做進階班的事了,等到心夠細膩了,怎樣都行,

但目前還在練習心的靜止,有內在畫面出現,代表心已經靜止到某一個程度。

只要繼續保持靜止,持續輕輕鬆鬆地看著就好,心自然會寧靜柔軟下來。

然後進入更加細膩的階段,以自我的修行經驗打破自己內心的懷疑,

心自會恪守善行,斷除惡業惡行,清淨純潔起來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别怀疑,像幼儿般有什么就看着什么

有什么就看着什么,轻轻松松地看着,什么都不必想,像个幼儿园的孩童般。

若去分析研究判断,那已经在做进阶班的事了,等到心够细腻了,怎样都行,

但目前还在练习心的静止,有内在画面出现,代表心已经静止到某一个程度。

只要继续保持静止,持续轻轻松松地看着就好,心自然会宁静柔软下来。

然后进入更加细腻的阶段,以自我的修行经验打破自己内心的怀疑,

心自会恪守善行,断除恶业恶行,清净纯洁起来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ukmanee的沙龍
4會員
219內容數
泰國法身寺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院, 而法身寺的導師法勝大師是一位修行有成的長老, 他在知名佛教有線電視節目"夢中夢幼兒園''中自稱是不大老師, 而這個專題便是將法勝大師的禪修開示語錄翻譯成中文, 與全世界的華人分享. 翻譯來源取自於泰語書籍แด่นักรบกล้าแห่งกองทัพธรรม 第26-50的禪修開示卡片
mukman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1
靜止後便能得見,見即是見 關於靜坐時所見到的內在畫面,所謂「是自己想的」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但人們卻說出這樣的話,造成心在靜定過程中產生障礙, 事實上若心未能靜止到某程度,是無法觀想出畫面的。 應該要先了解:剛練習觀想時,內在畫面是自己觀想出來的取相, 會對很多人所產生不良影響,使人倍感壓力。
Thumbnail
2022/08/21
靜止後便能得見,見即是見 關於靜坐時所見到的內在畫面,所謂「是自己想的」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但人們卻說出這樣的話,造成心在靜定過程中產生障礙, 事實上若心未能靜止到某程度,是無法觀想出畫面的。 應該要先了解:剛練習觀想時,內在畫面是自己觀想出來的取相, 會對很多人所產生不良影響,使人倍感壓力。
Thumbnail
2022/08/21
深層細膩地觀想或默念,但不用力 感覺像是在做深層細膩的觀想或默念,輕輕柔軟地,如鑽石中心點般清澈, 輕輕地將心靜止下來,內在出現什麼過目即可,輕輕鬆鬆地如此坐著。 如果想要默念佛號,便輕輕不用力地默念, 如果用力的話,就不是默念,而是誦唸了。 默念是以輕柔細膩的聲音繫念著佛號, 這樣才用對方法。
Thumbnail
2022/08/21
深層細膩地觀想或默念,但不用力 感覺像是在做深層細膩的觀想或默念,輕輕柔軟地,如鑽石中心點般清澈, 輕輕地將心靜止下來,內在出現什麼過目即可,輕輕鬆鬆地如此坐著。 如果想要默念佛號,便輕輕不用力地默念, 如果用力的話,就不是默念,而是誦唸了。 默念是以輕柔細膩的聲音繫念著佛號, 這樣才用對方法。
Thumbnail
2022/08/21
用錯方法便重新來過,視為稀鬆平常之事 完全靜止,輕柔鬆軟,內在有潔淨法喜的感覺, 不會擔心憂慮,執著外在或其他的事物,將自行進入更深層的定中, 每一個階段的練習都感覺法喜,便是做對方法了。 但若越練習越感覺狹隘,沒有喜悅感,便是做錯了。 身體的感覺會告訴我們,是否有強力壓迫要有內在畫面,
Thumbnail
2022/08/21
用錯方法便重新來過,視為稀鬆平常之事 完全靜止,輕柔鬆軟,內在有潔淨法喜的感覺, 不會擔心憂慮,執著外在或其他的事物,將自行進入更深層的定中, 每一個階段的練習都感覺法喜,便是做對方法了。 但若越練習越感覺狹隘,沒有喜悅感,便是做錯了。 身體的感覺會告訴我們,是否有強力壓迫要有內在畫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靜止後便能得見,見即是見 關於靜坐時所見到的內在畫面,所謂「是自己想的」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但人們卻說出這樣的話,造成心在靜定過程中產生障礙, 事實上若心未能靜止到某程度,是無法觀想出畫面的。 應該要先了解:剛練習觀想時,內在畫面是自己觀想出來的取相, 會對很多人所產生不良影響,使人倍感壓力。
Thumbnail
靜止後便能得見,見即是見 關於靜坐時所見到的內在畫面,所謂「是自己想的」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但人們卻說出這樣的話,造成心在靜定過程中產生障礙, 事實上若心未能靜止到某程度,是無法觀想出畫面的。 應該要先了解:剛練習觀想時,內在畫面是自己觀想出來的取相, 會對很多人所產生不良影響,使人倍感壓力。
Thumbnail
用錯方法便重新來過,視為稀鬆平常之事 完全靜止,輕柔鬆軟,內在有潔淨法喜的感覺, 不會擔心憂慮,執著外在或其他的事物,將自行進入更深層的定中, 每一個階段的練習都感覺法喜,便是做對方法了。 但若越練習越感覺狹隘,沒有喜悅感,便是做錯了。 身體的感覺會告訴我們,是否有強力壓迫要有內在畫面,
Thumbnail
用錯方法便重新來過,視為稀鬆平常之事 完全靜止,輕柔鬆軟,內在有潔淨法喜的感覺, 不會擔心憂慮,執著外在或其他的事物,將自行進入更深層的定中, 每一個階段的練習都感覺法喜,便是做對方法了。 但若越練習越感覺狹隘,沒有喜悅感,便是做錯了。 身體的感覺會告訴我們,是否有強力壓迫要有內在畫面,
Thumbnail
逐漸細膩,而非急速細膩起來 不要著急,維持心的透明清澈,慢慢練習心的靜止,累積定力, 心將由粗躁逐漸轉為細膩,而非急遽快速地細膩起來。 先由粗躁轉為稍微細膩,再由稍微細膩轉為非常細膩, 一直到感覺空曠寬廣、輕鬆舒服,身體消失, 見到內在的光亮、法球等等,循序漸進。 因此,不要去尋求什麼捷徑,
Thumbnail
逐漸細膩,而非急速細膩起來 不要著急,維持心的透明清澈,慢慢練習心的靜止,累積定力, 心將由粗躁逐漸轉為細膩,而非急遽快速地細膩起來。 先由粗躁轉為稍微細膩,再由稍微細膩轉為非常細膩, 一直到感覺空曠寬廣、輕鬆舒服,身體消失, 見到內在的光亮、法球等等,循序漸進。 因此,不要去尋求什麼捷徑,
Thumbnail
別懷疑,像幼兒般有什麼就看著什麼 有什麼就看著什麼,輕輕鬆鬆地看著,什麼都不必想,像個幼兒園的孩童般。 若去分析研究判斷,那已經在做進階班的事了,等到心夠細膩了,怎樣都行, 但目前還在練習心的靜止,有內在畫面出現,代表心已經靜止到某一個程度。 心自會恪守善行,斷除惡業惡行,清淨純潔起來了。
Thumbnail
別懷疑,像幼兒般有什麼就看著什麼 有什麼就看著什麼,輕輕鬆鬆地看著,什麼都不必想,像個幼兒園的孩童般。 若去分析研究判斷,那已經在做進階班的事了,等到心夠細膩了,怎樣都行, 但目前還在練習心的靜止,有內在畫面出現,代表心已經靜止到某一個程度。 心自會恪守善行,斷除惡業惡行,清淨純潔起來了。
Thumbnail
有雜念便接受,不必去延伸或抵抗 靜坐時有雜念,就有雜念吧! 接受自己有雜念出現,不要因此而感到生氣或不悅。 是人就會思考,因為思考是心理活動過程。 所以,有雜念就接受有雜念吧!不要對此而有情緒, 不要去延伸雜念的內容,也不需要去抵抗雜念的產生。 就只是看著,不要再去想些什麼。
Thumbnail
有雜念便接受,不必去延伸或抵抗 靜坐時有雜念,就有雜念吧! 接受自己有雜念出現,不要因此而感到生氣或不悅。 是人就會思考,因為思考是心理活動過程。 所以,有雜念就接受有雜念吧!不要對此而有情緒, 不要去延伸雜念的內容,也不需要去抵抗雜念的產生。 就只是看著,不要再去想些什麼。
Thumbnail
只是看著,什麼都不想⋯⋯僅此而已 學會閉上眼睛的方法,放鬆舒服、輕鬆舒適、靜止不動, 靜心要領也僅是如此而已。 內在有什麼,就看著什麼。有黑暗,就看著黑暗; 有光亮,就看著光亮;有畫面,就看著畫面。 只是持續輕輕鬆鬆地看著。什麼都不想。 只是看着,什么都不想⋯⋯仅此而已 静心要领也仅是如此而已。
Thumbnail
只是看著,什麼都不想⋯⋯僅此而已 學會閉上眼睛的方法,放鬆舒服、輕鬆舒適、靜止不動, 靜心要領也僅是如此而已。 內在有什麼,就看著什麼。有黑暗,就看著黑暗; 有光亮,就看著光亮;有畫面,就看著畫面。 只是持續輕輕鬆鬆地看著。什麼都不想。 只是看着,什么都不想⋯⋯仅此而已 静心要领也仅是如此而已。
Thumbnail
持續靜觀其變,不必多想! 要記得!不要開始練習靜坐,又全都忘了,一直重複問著同樣的問題。 無論有什麼內在畫面出現,都只要持續看著就好,不必想些什麼。 即使如此教導過了,但到了實修的時候,遇到內在畫面出現, 又會去想:哎!這是自己想像的,還是真實出現的?總會這樣。 心還會因此而變得粗糙退卻起來。
Thumbnail
持續靜觀其變,不必多想! 要記得!不要開始練習靜坐,又全都忘了,一直重複問著同樣的問題。 無論有什麼內在畫面出現,都只要持續看著就好,不必想些什麼。 即使如此教導過了,但到了實修的時候,遇到內在畫面出現, 又會去想:哎!這是自己想像的,還是真實出現的?總會這樣。 心還會因此而變得粗糙退卻起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