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該如何思考做自己?「多數服從少數,少數統治多數」更貼近民主現實!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民主教育人們這麼多年,少數尊重多數,多數尊重少數,在選票上面我們看見的是多數決,可是這個世界卻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決定大多數人的生死,今天看了幾部科幻片、災難片沒有例外的,決策者都是上位者掌握著權力者,在災難來臨之時,這些上位者會隱瞞消息,好讓自己能夠順利逃生,被犧牲者就是所有無知的百姓,那些非核心之人!
你真的有選擇權嗎?
無關民主或者專制或者共產,拋棄所有對於制度面的意識形態或想法,我們要去探究事實,掌握權力者終究是少數人,因為就是只會有少數人對於權力有無盡的渴望,那些追逐權力的人會不擇手段的掌握權力,而一般人就把權力讓給了這些人,很自然地就成為被統治的一群。
看那些歷代的開國君主,如何從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權力的核心,而其他人就如同綿羊般順服,政變成功的例子,拿明朝的朱棣拿下首都之後,不用再攻打其他任何城市,就傳檄而定拿下天下,再也沒有任何反抗。有句話擒賊先擒王,古代一支軍隊只要主將被殺就幾乎解散了,但是近代發明了新的制度,權力遞補例如營長陣亡,副營長代替依階級遞補,直到最後的一兵一卒直到完成任務為止,軍隊有層級制度訓練,用階級制度可以統領百人、千人、萬人甚至百萬,這是軍隊用少數管理多數人的方法。
可是一般老百姓呢?大家都是自由人呀!選舉為什麼就乖乖的去投票,沒有自己的思維能力,明知道推出來的都是爛蘋果還要去投票,明知道政見都是騙人的還要去相信,難道群眾都是盲目的,明知道不公平的政策還是沒有人出來反對為什麼?我想只有一個原因,人類真的和綿羊一樣,都在等待一頭領頭羊,總是期待有一個出來當頭,而台灣出現了兩個政黨分別成了兩群人的領袖,而人群呢?自然地就分兩邊站,過去長時間被這兩種意見洗禮,終於有人出來當第三個領袖群白色力量,最終會是否能夠打破平衡?分出第三群人?即便是出現了第三個領袖,人們還是被綑綁住,為什麼還是要習慣於這些選項?民主終究還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
一般來群體來看,只要是出頭的人就成為意見領袖,而消除反對者成功了之後這個人就掌握了權力。事實上少數尊重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現實上並不是多數決!而是少入人出來提出意見,成為意見領袖,說服幾個反對者,就可以掌握權力,很多看似有道理的話,事實上卻不是真的,自古以來流傳的一句話,仁者無敵從來就不是真理,歷代的忠臣幾乎沒有好下場,大多數的歷史都是奸臣當道者多,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才是事實,古代已少勝多的戰役少之又少,都是以多勝少以眾擊寡。
作為國家的管理者最希望培養出乖乖聽話的國民,這樣最好管理,乖乖地投票甚麼意見都沒有,國家的政策國民就該服從,可是國家的政策是誰決定的?是誰提出發想?有誰了解這些政策產出的過程?當人民反對時還是無法改變執政者的意志,選舉前也許會妥協,但選舉後會繼續執行!
寫這篇文章!我期望看到人們能夠獨立思考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把思考和權力交給別人,政府的掌權者多不希望人民思考,政黨如是、政客亦如是,一般平民百姓是占多數的,為什麼就是選不出善待百姓的領導者?因為百姓不推出自己的人選,而讓少數的政黨決定人選,所以最終是政黨決定的人選而人民只是背書,而且把權力交付出去還認為是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會員
    198內容數
    期望人們開發自己的思考,追尋引領自己的道路,這世上擁有荊棘或是美好,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如何有智慧地活著,為自己解答一切的困惑,是追求解脫的第一步,為什麼要追尋解脫?是因為世間有諸多的苦惱,因為有諸多的苦惱所以需要解脫之道,而解脫之道不在外人的教化,而在自我內心醒悟與追求,人心就如有一指南針,會指引你必須行走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不夠善良的我們》劇評:當敵人的狀態成了「衡量幸福的基準」,我們該如何解脫?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Imperfect us)突破過往類型限制,以「雙女主」為敘事主軸,簡慶芬和Rebecca作為兩粒糾纏的粒子,彼此妒忌猜疑,卻又攀附依生。編導徐譽庭細膩刻畫「情敵關係」的各種稜角,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善良和不善良。
    Thumbnail
    avatar
    陌熙
    2024-05-06
    蝦那閱讀|作為人類學家,該如何為被消失的人們留下聲音—《黑甲山的微光》戴倫.拜勒黑甲山是新疆烏魯木齊西北部一處穆斯林社區,中國官媒體曾報導該地「地處郊區,流動人口多,社會治安混亂。」這塊四周圍繞著高樓大廈的不尋常之地,居住著曾對城市榮景有所盼頭的20萬維吾爾移民,往表面看,這地方破壞了經濟起飛的都市文明景觀—「落後」又「貧困」;往深層看,它是恐怖主義與極端分子滋養的溫床。
    Thumbnail
    avatar
    一隻蝦
    2024-03-07
    人間觀察|情緒價值還是物質價值?我們該怎麼做學習選擇聊聊在新知識技能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選擇將自己的時間投資在何種事物上,才能提升整體幸福度。
    Thumbnail
    avatar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
    2024-02-24
    有獎徵文| 以人權角度和政府管理角度探討:「為何我們該先把原先在台移工的困境解決完,再來談印籍移工來台事宜」背景 政府以廉價勞動條件來因應產業缺工,不但無法解決缺工,更擴大剝削範圍。外籍移工之所以在台灣有這麼多負面形象,不外乎出於私人仲介制度的弊病,以及台灣的行政院會底下沒有相對直達的政府部門真正了解他們的處境,沒有相關的專法可以保障他們,如此一,一旦移工朋友們遇上工作上欺壓他們的雇主,他們不能自由轉換
    Thumbnail
    avatar
    Nika
    2023-11-24
    📖翻閱阿卡西紀錄-當我看見摯愛的人們活在痛苦時,我該怎麼辦?因為祂們明瞭每個靈魂都是神聖的,都具有智慧,祂們會持守內在愛的品質去盡己所能,但在這些過程中祂們不會自我批判,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不夠多;他們不會因為對方的質疑而懷疑自己愛的本質。 祂們理解,唯有如此,人們才有機會停下受害者情節,停下自我傷害,瞥見自身內在與祂們無異的愛。
    Thumbnail
    avatar
    煌語|阿卡西書籤與光的閱讀者
    2023-07-13
    多數與少數的相對性、可變性,以及存在孤獨意味的永恆少數談到少數族群,多數人會先聯想到原住民、新住民等族群 似乎大多數人是屬於多數的族群 事實上多數和少數是相對而言的 多數和少數也是可變的 更甚者,每個人都永遠是屬於少數的孤獨個體
    avatar
    鐘建麟
    2022-08-13
    你是好人嗎?社會上多數都是好人嗎?讀《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如書名,作者要處理、解釋他的觀點:「人慈」。大多數人都是正派的好人,翻轉我們認為人類天性自私的迷思。要處理這樣大的問題,作者從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各領域著手,各種舉例佐證。
    Thumbnail
    avatar
    指指
    2022-04-24
    0516保險筆記,絕多數人其實不需要,你知道防疫險的TA嗎?對於這些民眾來說,自己必須承擔健保給付外的費用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新冠肺炎畢竟是突然的額外風險,我們認為防疫險對這些人尤其重要,至少可以減少染疫對經濟的額外重擊。 因為防疫險是責任險中,已經是承保內容最像醫療險的商品了
    Thumbnail
    avatar
    好險,我們在
    2021-05-16
    [Live 產業] 多數在票務交易平台上的票券都是職業商家所販售前言:每週在音樂、演出產業都有新鮮事在發生,儘管受到 2020 年大似肆虐的新冠病毒 COVID-19 影響,讓 Live 表演現場受到巨大毀滅性的打擊,但相關從業者大多都還在努力的生存著,保持樂觀,積極期待烏雲邊的那一道 Silve Lining 重新綻放希望。每週摘選值得關注的海內外新聞在此專欄
    Thumbnail
    avatar
    Jerome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