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近期藝術類重點掃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些長久以來流傳的「給青年xxxx」的信,以書的形式成形,他們可能是詩人、藝術家、建築師、女性主義者,這樣的出版類別,為的是提供給步入相同領域的青年一些前行者的經驗與建議。初衷如此,不過因為此類型書原本就帶有勵志性格,因此也能被視為某種勵志書。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沙貓貓的貓與書與貓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99會員
218內容數
每月,小小會精選一定量的選書,直送到選書成員的信箱裡。有不好朋友好奇,除此之外,要如何可以讀得到這些選書呢?除了選書之外,有時沙貓貓也會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選書、閱讀的種種。在網路時代,是否你感覺到自己的閱讀其實變得越來越侷限呢?由書店老闆親選每月各類不同新書,一舉突破閱讀同溫層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把「藝術」從殿堂拉下,讓它不是「供」在哪裡的、高高在上的事務,而是回返於:這是人類的共同結晶、各種軌跡:創意的、宗教的、文明的、掠奪的、野蠻的,以及時光、大地,跟人類意志搏鬥的結果。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也許是因為海明威,使得我有了這樣的理論:假如我很喜歡的創作者(們),讚許另一個我很討厭的創作者,那麽,有可能是我的觀點有了偏頗,我應該要再一次審視有無錯漏了什麼,譬如,理解太少、或受到某些立場偏移的評論影響......等等。海明威是這樣的例子之一,不過,重新審視之後,不一定就會喜歡
Ziggy stardust是Bowie所創造出來的有名的舞台人格,Ziggy是雌雄同體、異星搖滾樂手,他是地球瀕臨毀滅、最後五年的救贖、彌賽亞,但最終卻被生活及粉絲,一切的瘋狂消耗殆盡而毀滅?我記得,當年我很在意那首歌〈Ziggy Stardust〉的最後一句:
當人類要去考究城市歷史、挖掘出來的物件、進入地底之時,他們要如何判定、辨識,那是一座城市?城市的構成是什麼? 硬體之外,充盈於這些組構之間的人們,又是如何生活著,我們能從遺跡裡如何判定,如果過去與現在的城市之間,不存在著連續性的話?
因為《萬物的另一面:韓國當代藝術家安奎哲隨筆集》這本書,我開啟了一個奇妙的書單旅程:研究BTS防彈少年的書單(驚)。 事情是這樣的:舉凡關於「物」的書,我都會訂進來研究一番,喜不喜歡、值不值得推薦。會列入「物書寫」書單的書很廣泛,有些寫歷史,有些寫社會背景,有些探究事物的本質,不過,也不乏許多以
我非常喜歡李滄東的《生命之詩》。六十多歲的女子去參加了詩歌寫作課,開始要在生活裡尋找詩。詩,就在那裡,但是你要如何打開眼睛,如何看見,如何將它捕捉下來,放到你的紙頁裡,要如何讓它與你的生命產生連結、與生活碰撞、共舞?
把「藝術」從殿堂拉下,讓它不是「供」在哪裡的、高高在上的事務,而是回返於:這是人類的共同結晶、各種軌跡:創意的、宗教的、文明的、掠奪的、野蠻的,以及時光、大地,跟人類意志搏鬥的結果。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也許是因為海明威,使得我有了這樣的理論:假如我很喜歡的創作者(們),讚許另一個我很討厭的創作者,那麽,有可能是我的觀點有了偏頗,我應該要再一次審視有無錯漏了什麼,譬如,理解太少、或受到某些立場偏移的評論影響......等等。海明威是這樣的例子之一,不過,重新審視之後,不一定就會喜歡
Ziggy stardust是Bowie所創造出來的有名的舞台人格,Ziggy是雌雄同體、異星搖滾樂手,他是地球瀕臨毀滅、最後五年的救贖、彌賽亞,但最終卻被生活及粉絲,一切的瘋狂消耗殆盡而毀滅?我記得,當年我很在意那首歌〈Ziggy Stardust〉的最後一句:
當人類要去考究城市歷史、挖掘出來的物件、進入地底之時,他們要如何判定、辨識,那是一座城市?城市的構成是什麼? 硬體之外,充盈於這些組構之間的人們,又是如何生活著,我們能從遺跡裡如何判定,如果過去與現在的城市之間,不存在著連續性的話?
因為《萬物的另一面:韓國當代藝術家安奎哲隨筆集》這本書,我開啟了一個奇妙的書單旅程:研究BTS防彈少年的書單(驚)。 事情是這樣的:舉凡關於「物」的書,我都會訂進來研究一番,喜不喜歡、值不值得推薦。會列入「物書寫」書單的書很廣泛,有些寫歷史,有些寫社會背景,有些探究事物的本質,不過,也不乏許多以
我非常喜歡李滄東的《生命之詩》。六十多歲的女子去參加了詩歌寫作課,開始要在生活裡尋找詩。詩,就在那裡,但是你要如何打開眼睛,如何看見,如何將它捕捉下來,放到你的紙頁裡,要如何讓它與你的生命產生連結、與生活碰撞、共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相信大家在寫小說時不免會有焦慮和迷茫,到底該如何進步呢?這樣寫下去,是否真的會進步?因為收到留言想要聊聊這一方面,所以就有了這篇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在十封跟後輩往來的短信中,詩人里爾克不藏私的暢聊了創作理念,這些優美又富有哲思的內容,被集結至《給青年詩人的信》一書中。里爾克捕捉了藝術創作的精髓,雖是寫給年輕詩人,其中概念卻不限應用於詩。當時不過 28 歲的他,能有此番沉穩見解,著實驚人。
Thumbnail
大家還好嗎? 不斷的餘震讓我分不清是地震還頭暈了, 還是寫了讀書心得跟大家分享。 今天聊的繪本是《愛是什麼?》, 作者是麥克.巴奈特, 知名的「形狀三部曲」和《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都來自他和雍・卡拉森, 每次看到「麥克.巴奈特」這個名字, 就開始期待會是本怎樣「出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1932—2016)。沒錯,就是寫了《玫瑰的名字》(Il nome della rosa, 1980)的那位艾可。艾可不只是義大利小說家,亦是文學評論者、哲學家、符號學家和大學教授(曾於米蘭大學擔任建築學講師)。本書(Come si fa
Thumbnail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 書的封面提字深深的吸引著我: 「只要能讀,你就能寫。 能寫的人,就可以被看見; 一字一句,創造自己的機遇。」 對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我,閱讀不是一件難事。 可是,如同美國詩人史坦利·康尼茲曾說過的:「腦中的詩句總是完美的,當你試著轉變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Thumbnail
透過宋怡慧老師的《一筆入魂》,你將學到如何培養寫作能力,寫作技巧的提升,以及如何進一步精進自己的寫作技巧。無論是對寫作初學者或進階者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文章中整理了「寫作入門」和「精進寫作技巧」兩大重點,讓你可以快速掌握寫作的精髓與技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相信大家在寫小說時不免會有焦慮和迷茫,到底該如何進步呢?這樣寫下去,是否真的會進步?因為收到留言想要聊聊這一方面,所以就有了這篇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在十封跟後輩往來的短信中,詩人里爾克不藏私的暢聊了創作理念,這些優美又富有哲思的內容,被集結至《給青年詩人的信》一書中。里爾克捕捉了藝術創作的精髓,雖是寫給年輕詩人,其中概念卻不限應用於詩。當時不過 28 歲的他,能有此番沉穩見解,著實驚人。
Thumbnail
大家還好嗎? 不斷的餘震讓我分不清是地震還頭暈了, 還是寫了讀書心得跟大家分享。 今天聊的繪本是《愛是什麼?》, 作者是麥克.巴奈特, 知名的「形狀三部曲」和《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都來自他和雍・卡拉森, 每次看到「麥克.巴奈特」這個名字, 就開始期待會是本怎樣「出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1932—2016)。沒錯,就是寫了《玫瑰的名字》(Il nome della rosa, 1980)的那位艾可。艾可不只是義大利小說家,亦是文學評論者、哲學家、符號學家和大學教授(曾於米蘭大學擔任建築學講師)。本書(Come si fa
Thumbnail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 書的封面提字深深的吸引著我: 「只要能讀,你就能寫。 能寫的人,就可以被看見; 一字一句,創造自己的機遇。」 對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我,閱讀不是一件難事。 可是,如同美國詩人史坦利·康尼茲曾說過的:「腦中的詩句總是完美的,當你試著轉變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Thumbnail
透過宋怡慧老師的《一筆入魂》,你將學到如何培養寫作能力,寫作技巧的提升,以及如何進一步精進自己的寫作技巧。無論是對寫作初學者或進階者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文章中整理了「寫作入門」和「精進寫作技巧」兩大重點,讓你可以快速掌握寫作的精髓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