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的法則: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的書名非常特別,冒號的左邊「獲利的法則」看似是要分享賺錢的方法,但冒號右邊「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卻是要教怎樣才能不要賠錢。
而這正是作者的寫照,他曾經是百萬富豪,「喊水會結凍」,只要看好哪個標的,便會運用人脈做多,甚至不可一世到認為可能有天「上天會打電話問他明天太陽是否可以升起?」最後卻慘賠破產。
破產後他跟大家一樣研究巴菲特、彼得林區等高手怎麼賺錢的,卻發現投資專家會打擂台的現象,比如有的專家說「投資要分散」,有的說「多樣化是一種避險的無知」;有的說「可以把認為漲太多的先拋空」,有的說「手上要同時有多、空倉位,以防萬一」。就像現在的理財書籍一樣,有的提倡價值投資,有的做技術分析,有的認為投資ETF。
雖然專家對賺錢的看法或有不同,但作者最後發現這些專家對於虧損都有類似的看法,那就是「不要虧損」。所以與其在眾多不同專家意見中歸納出獲利法則,倒不如好好研究要怎樣才能不虧損。
為什麼虧損了還不認賠?
「我現在不能棄守,因為已經虧太多」--賠錢者最常說的話
作者舉了例子,每天有很多人死亡,但我們對這些數字並不會有太大的感覺,除非裡面有我們認識的人。球賽輸贏也是顯而易見的結果,除非是你喜歡的球隊輸了比賽。
損失有分為外在與內在,外在損失指的是客觀的比賽、金錢等,內在損失指的是自我控制、尊嚴等。會虧損還不認賠,是因為我們把外在的市場虧損跟內在損失連結在一起,認為只要「虧損」就代表自己錯了,因而沒辦法用正確的心態看待虧損。
作者也提到內在虧損的五個階段,分別是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跟接受。想想看上次某支股票虧損時,是否也陷入這五個階段呢?
風險的心理謬誤
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做的的是投資、投機還是賭博,這些的差別並不在於活動,而在於行為。
比如玩撲克牌不一定是在賭博,除非我們賭錢;買股票也不一定是投資,如果聽了內線買賣股票那就是投機。
而股票買賣跟玩撲克牌的一個不同點是,撲克牌的每局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結果-贏或輸錢,這屬於個別過程。但股票只要ㄧ投入資金,就會陷入連續的過程--只要不抽回資金,就沒有真正的輸錢或贏錢,所以除了容易產生前面提到的情緒內化導致對於虧損的錯誤認知外,也更會產生心理謬誤,比如以為連續成功後必定會有失敗(比如骰骰子連續幾次出現幾點後就不可能在出現那個點數,事實上每次的骰子的投擲機率都是獨立的);高估有利事件的機率,比如以為中樂透比被雷打到機率還高(事實上比較低)。
我們可以從作者的慘痛教訓得到什麼?
就算是個傻瓜偶爾也會碰對運氣,如果聽了內線買股最後賺錢,不代表這個方法是對的,作者也提到即便在讓他導致破產的交易中,最後他撐到黃豆指數上揚,沒有破產,那他最後一定也會在未來的某次交易中破產,因為他並沒有用對方法。
作者認為,市場參與的關鍵在於決策,在制訂計劃落實決策前,要先決定在什麼條件下進入市場。
作者提出的決策過程如下
1、決定要做哪一類型的參與者:比如選擇要當投資者還是投機者,要投入哪個市場。很多人一 開始的投資都是因為想在短時間撈一票,結果交易失敗套牢,只好長抱變成投資。因此一開始就要決定好自己要當哪個類型的參與者,才能在過程中堅持下去。
2、選擇一套分析方法:可以是技術分析或是價值分析,用來描述市場的工具。
3、制定規則 :分析方法不會告訴我們何時該進場,因此要設定規則,比如「如果OOO,就要XXX」,根據分析決定滿足何種條件就要買進賣出。
4、建立控制機制:指的是退場的條件,這個條件必須在決策一開始就設定,不等進場才設定,不然會在連續過程中,受到自己的心理因素,或是各方面的消息影響,而有所改變,導致聽自己想聽的,變成原可賺錢變成賠錢,或是元可以小賠停損卻賠更多。
5、制定計畫。
「參與市場不是為了證明自我,證明自己的對錯,也不是為了找娛樂。參與市場是為了賺錢,需要制定計畫來執行決策。要是執行得當,在等待買進、賣出條件到來的過程,其實挺無聊的。要是你感覺到興奮和刺激,那就是賭博。」
透過上述的方法,可以讓自己的參與市場過程中,釐清自己的目標,並藉由嚴格執行早已設好的停損點與進出場時間,降低市場與心理因素的紛擾。
西恩後見
這本書雖然已經出版好一段時間,但用書中的內容來檢視相關投資行為,會發現雖然經過時間的演變,很多投資的行為都沒有改變,因為受到心理的影響。尤其前五章跟著作者的文字回顧瀏覽他的人生之餘,更能感受到散戶怎麼能鬥得過大戶?但呼風喚雨如他,最後也還是破產了。
書一開始的序就提到,我們不會認為走進書店買腦外科手術的書會去看一個禮拜後,就能進手術房幫病人開刀。但卻很多人認為,看了幾本書(甚至是文章)後,就能立刻上場交易,並打敗投資專家。作者認為答案是,交易是業餘人士至少也能傭有五成勝算的事,因為不是買進就是賣出。
也因此,讓毫無優勢的人可以短暫成功。但即便結果是對的,也不代表過程是對的,而作者提出的方法,也讓西恩想到
《高勝算決策2》所提到的,只有把強化決策的品質,才能讓結果往好的方向發展,而非把希望賭在我們無法控制的運氣上。
回過頭來說,我們也可以運用這個方式,在每次股票買賣過程中,記錄下自己買賣的原因,避免以結果來論定當初決策的好壞。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