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日常|無法割捨的老派支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益興起的 app 支付,逐漸成了眾人的習以為常。
畢竟擁有一張信用卡比起二三十年前,與父母輩的年代相比,已經不是什麼難事,輕易可得。身邊有許多朋友也開始使用行動支付,不僅迅速付款,也能快速轉帳,一兼二顧,但我總用不慣。
有時為了某些付款方式限制或優惠,不得已綁定付款後,都會立刻解除 app,像是不想讓這般彈指之間的支付成了自己習慣的做法。
朋友每次看我這樣,難免極力勸說,行動支付如何便利跟好用,你也不用再如何如何。我低頭細想,「是啊,畢竟拿出手機按幾個鍵就能搞定的事情,我在猶豫什麼呢?」
一開始有過擔心安全性的念頭,隨著周遭使用的人越來越多,店家推出五花八門都能配合顧客的支付 app,還有各種優惠搭配,不免有心動時刻,只是轉個念,我又放棄了。
科技日興月益的腳步太快,心裡明白卻無法迅速的身體力行。好比電子書越來越普及,電子閱讀器越來越夯,我依舊割捨不下紙本閱讀習慣,那種紙質觸感,彷彿書裡每一行字句,沒有親眼見到、摸過,就難以牢記在心底。
好比線上課程、視訊教學在這幾年因疫情觸發下,儼然成了當今的顯學,大家或多或少都上過幾堂網課,就算沒有,在職場上視訊會議、線上開會討論,都自然而然成了再熟悉不過的事情。
想想疫情爆發前,有事沒辦法回娘家時,就跟媽媽視訊一下,就算彼此不太習慣,總當權宜之策,如今,有事沒事想到就跟媽媽視訊,倒也覺得沒什麼,反而讓已有年歲的母親,更快速習慣智慧手機的使用。
儘管媽媽仍對在某些餐廳點餐時,需要用手機掃描 Qrode 看菜單不習慣,直言那萬一不會用智慧手機的人怎麼辦?我只能告訴媽媽,大勢所趨,以後大家都會使用的。
科技發達讓時間、空間沒有距離,快速、便利,成了眾人日益追求的目標。
但也總有科技無法改變的事情,是人心。
僅管視訊再好,也比不上真正見面說上幾句話,儘管網課方便,實體教學亦有不能抹去的優勢。我仍記得自己幾年前並不喜歡傳LINE,有事就打電話,覺得就算無法當面講,透過電話把事情一次說清楚也比訊息傳來傳去好。
後來是發現別人也未必都能接上電話,最後難免要再傳訊息。久而久之,我也就改成有事要說先傳訊息,必要時或說不清時再打電話。但我心裡清楚,自己仍不習慣這樣的做法,我還停留在喜歡「聽」到聲音的那個時空背景下。
我想,我依舊是無法跟上「時代尖端」的做法吧,付現、刷卡讓我更安心。保留一點往日的方式又何妨呢?時代的潮流還未將我推至頂端呢!
那些生活裡無法抹去的老派方式,以不同樣貌存在人們心底,
興許正是每個人這一點點執著,才造就了彼此的獨一無二。
avatar-img
15會員
15內容數
三十之後,人生像是一個分水嶺,職場、人際、情感、各種關係與見解宛如一次大洗牌。往後的四十、五十、六十以後,人生又再踏入另一個視野。紀錄人生與日常,你也三十以後嗎?還是青春以上,初老未滿呢?進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編有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突然反思起,是否自己也常站在某個自以為頂端的高度去批判他人的行為?如果在非當事人的情況下,我們真能真實的理解當事人的心理或清楚他所身處的環境,繼而提出客觀而貼近當事人的評論?
因為創作的本質是需要群眾的。人可以孤獨,但創作出來的作品,很難孤芳自賞。古往今來,有多少中西方藝術家、創作者,儘管脾氣出了名的古怪,生前作品不夠賣座,死後才暢銷等等,為何活著的時候還是持續創作不輟?
學習也是人生成長的一部分,不管自學或外出上學,總有一天,孩子仍要脫離父母,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一個人的武林太孤獨清冷,雖然這與莊智淵甚至許多台灣體壇的運動員遇到的大環境困境十分相似,從一個稚齡少年,便獨自前往國外受訓磨練,征戰各大國際賽事,才練就如今的銅牆鐵壁,但這份「高處不勝寒的」的孤寂是需要多少年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後,才能鍛鍊和造就的無堅不摧的心智。
聽同一個人的歌,經歷不同的年齡階段,在一首歌裡,能聽見歲月流逝的那些美好,是張學友的歌曲和歌聲動人的地方。如今的世道,出色的歌手、能寫能唱能編的歌手太多,但能輕易辨音識人的歌手卻是越來越少。
我突然反思起,是否自己也常站在某個自以為頂端的高度去批判他人的行為?如果在非當事人的情況下,我們真能真實的理解當事人的心理或清楚他所身處的環境,繼而提出客觀而貼近當事人的評論?
因為創作的本質是需要群眾的。人可以孤獨,但創作出來的作品,很難孤芳自賞。古往今來,有多少中西方藝術家、創作者,儘管脾氣出了名的古怪,生前作品不夠賣座,死後才暢銷等等,為何活著的時候還是持續創作不輟?
學習也是人生成長的一部分,不管自學或外出上學,總有一天,孩子仍要脫離父母,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一個人的武林太孤獨清冷,雖然這與莊智淵甚至許多台灣體壇的運動員遇到的大環境困境十分相似,從一個稚齡少年,便獨自前往國外受訓磨練,征戰各大國際賽事,才練就如今的銅牆鐵壁,但這份「高處不勝寒的」的孤寂是需要多少年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後,才能鍛鍊和造就的無堅不摧的心智。
聽同一個人的歌,經歷不同的年齡階段,在一首歌裡,能聽見歲月流逝的那些美好,是張學友的歌曲和歌聲動人的地方。如今的世道,出色的歌手、能寫能唱能編的歌手太多,但能輕易辨音識人的歌手卻是越來越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幫爸爸處理事情,討論到為什麼爸爸不想學著用銀行的手機APP,可以省去出門、到現場排隊的路程和時間。當下我說了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 ∶「爸,你這樣真的有點老人家喔,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嗎?很方便,不考慮一下?」我爸立刻強調,他不是現在才習慣用手寫匯款,從年輕到老他都是如此。
Thumbnail
現在的社會科技進步,再加上網路的快速,有些花錢的方式跟之前相當不同;也讓我們的荷包現金流出的速度相同的快速,有時候你會覺得我好像沒花什麼錢刷什麼卡,但是自己的帳戶餘額一下子就不太夠用了,在這邊我發現有幾種不錯的繳費方式來抓一下自己帳單的漏洞。 將自動付款改成手動付款 有個朋友她家裡的各項電費
Thumbnail
十年前的行動支付在臺灣尚未普及,但如今行動支付已經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電子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未來科技將帶來更多便利,讓我們努力學習和接受各式各樣的新科技,享受美好的生活。
Thumbnail
早期,在我出紙本書的年代,已經開始有人在講電子書的事情了,不過當時的我並沒有很在意。一來,對它不夠熟悉;再來,當時網路還是撥接的年代,誰會在網路上看書?我心底打很大的問號。隔了這麼多年,隨著網路的躍升、軟硬體設備的改善,加上各家平台興起,「電子書」不再只是網路上看的書,還有閱讀器的誕生。
Thumbnail
現在許多地方都是是手機點菜,要掃QR Code,小小的螢幕許多餐點,兩人討論了一下就點了菜,一個雙響丼,一個咖哩飯。確定送餐前問你怎麼付款,我愣了一下,還是到櫃檯結了帳。現今的支付方式逐漸擴展至支援電子工具,如街口支付、linepay等。與以前相比,現在與金錢接觸的機會愈來愈減少。這樣的轉變有其優缺
Thumbnail
前幾天發現自己已經是中華電信十幾年老客戶,意識到自己從智障型手機晉升到智慧型手機已十幾年,讓我想起以前國中小的時候,聯絡彼此除了透過書寫和家用電話,我們會去朋友家拜訪,補完習回家,建立不只是我們的關係,更是幾家人的關係。當時最Fashion的手機是掀蓋式還能編輯鈴聲的那種,只要有人手機鈴聲是流行歌曲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
Thumbnail
最近我注意到,越來越多年幼的孩子開始使用3C產品,令我不禁反思過去,回想起從前那些沒有3C產品的時光。如今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生活的便捷,倘若我們再次回到無3C產品的生活,我們是否能夠重新適應呢?你還記得當初沒有3C產品的生活是如何嗎? 手寫電話簿 回溯到沒有手機而人們仰賴家用電話的時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幫爸爸處理事情,討論到為什麼爸爸不想學著用銀行的手機APP,可以省去出門、到現場排隊的路程和時間。當下我說了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 ∶「爸,你這樣真的有點老人家喔,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嗎?很方便,不考慮一下?」我爸立刻強調,他不是現在才習慣用手寫匯款,從年輕到老他都是如此。
Thumbnail
現在的社會科技進步,再加上網路的快速,有些花錢的方式跟之前相當不同;也讓我們的荷包現金流出的速度相同的快速,有時候你會覺得我好像沒花什麼錢刷什麼卡,但是自己的帳戶餘額一下子就不太夠用了,在這邊我發現有幾種不錯的繳費方式來抓一下自己帳單的漏洞。 將自動付款改成手動付款 有個朋友她家裡的各項電費
Thumbnail
十年前的行動支付在臺灣尚未普及,但如今行動支付已經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電子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未來科技將帶來更多便利,讓我們努力學習和接受各式各樣的新科技,享受美好的生活。
Thumbnail
早期,在我出紙本書的年代,已經開始有人在講電子書的事情了,不過當時的我並沒有很在意。一來,對它不夠熟悉;再來,當時網路還是撥接的年代,誰會在網路上看書?我心底打很大的問號。隔了這麼多年,隨著網路的躍升、軟硬體設備的改善,加上各家平台興起,「電子書」不再只是網路上看的書,還有閱讀器的誕生。
Thumbnail
現在許多地方都是是手機點菜,要掃QR Code,小小的螢幕許多餐點,兩人討論了一下就點了菜,一個雙響丼,一個咖哩飯。確定送餐前問你怎麼付款,我愣了一下,還是到櫃檯結了帳。現今的支付方式逐漸擴展至支援電子工具,如街口支付、linepay等。與以前相比,現在與金錢接觸的機會愈來愈減少。這樣的轉變有其優缺
Thumbnail
前幾天發現自己已經是中華電信十幾年老客戶,意識到自己從智障型手機晉升到智慧型手機已十幾年,讓我想起以前國中小的時候,聯絡彼此除了透過書寫和家用電話,我們會去朋友家拜訪,補完習回家,建立不只是我們的關係,更是幾家人的關係。當時最Fashion的手機是掀蓋式還能編輯鈴聲的那種,只要有人手機鈴聲是流行歌曲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
Thumbnail
最近我注意到,越來越多年幼的孩子開始使用3C產品,令我不禁反思過去,回想起從前那些沒有3C產品的時光。如今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生活的便捷,倘若我們再次回到無3C產品的生活,我們是否能夠重新適應呢?你還記得當初沒有3C產品的生活是如何嗎? 手寫電話簿 回溯到沒有手機而人們仰賴家用電話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