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科技業衰退 虛實見解分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從總體經濟看科技業泡沫化,朋友說原因不複雜:烏俄戰爭引發全球原物料暴漲,通貨膨脹雪上加霜,美國、歐盟央行紛紛升息,科技業於是墜入「暫時不振」的低谷;而當利率反轉,就能站上另一個高峰。

而從數位經濟的角度看,2022年出版的《科技賽局:30堂開啟元宇宙商機的跨域人文課》一書,卻在2021年就提出了對科技業發展的擔憂。當時全球科技業榮景一片,美國蘋果和微軟公司市值還一度破了3兆美元,然而書中卻直指數位經濟發展將進入遲滯期。

以最具代表性的數位匯流終端產品──智慧型手機觀察,2019年的全球銷量從15億支逐年下降,到2021年已降到14億支。市調機構Canalys最新的報告顯示,2022年第二季的銷量比去年同期下跌9%,下跌的趨勢並不意外,因為使用者已經久久不見手機出現令人振奮的新應用功能了。

以訊號端來說,科技業希冀於5G訊號建立數位里程碑,幻景一戳就破,其實5G並沒有大幅改變我們的生活。

綜上,科技業的欲振乏力有跡可循。數位經濟從訊號端、硬體、軟體與服務應用端遲滯不前,不再攻城掠地,原料零組件端也出現庫存出清潮。根據QUICK FactSet的資料顯示,截至7月1日為止,全球主要40家半導體相關企業市值,已狂縮至3兆美元。

從數位經濟的角度觀察,的確可見蹊蹺;但總體經濟亦有可貴的觀點,全球長期籠罩於疫情的陰影,荷包扁了,消費欲望當然大幅降低。

2022年起,Netflix、Meta、推特、微軟、Google都先後宣布了裁員計畫,或削減招聘人數,僧多粥少,高科技產品單價又高,乏人問津也是必然。有趣的是,根據全球三大金融網站之一investing.com的資料顯示,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目前失業率在相對低點,以2022年前六個月的失業率估算明年就業狀況,2023年美國失業率竟然是二戰後的最低點。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顯然目前的萎縮,和過去失業率上升的現象明顯不同──失業率未必能成為經濟榮枯的指標。

究竟是總體經濟還是數位經濟影響全球的力道更強呢?過去總體經濟學較少碰觸數位經濟的範疇,對全球化、雲端、數位匯流並不熟悉,這次科技業的衰退確實該考慮數位經濟的面向。

數位經濟發展遲滯,沒有新的硬體或有趣的軟體應用,降低了消費者購買科技產品的欲望,後端沒有銷售,前端的晶片、半導體供給遇上斷鏈,又導致數位經濟衰退,這是雞生蛋與蛋生雞的問題。所幸Meta的祖克伯提出了科技的新解方「元宇宙」的概念,但它何時美夢成真,又如何打破數位經濟遲滯的僵局?不知道會是多久以後的事情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薇瑄的沙龍
25會員
115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王薇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西班牙近期推出《人工智慧良善使用與治理法》草案,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該草案延續歐盟AI法規,對企業使用高風險或禁用技術祭出重罰,但對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僅以「警告」與「紀律處分」帶過,形同免責。此種制度設計讓人質疑:當AI成為國家治理工具,誰來監控擁有監控權力的機構?
2025/04/29
西班牙近期推出《人工智慧良善使用與治理法》草案,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該草案延續歐盟AI法規,對企業使用高風險或禁用技術祭出重罰,但對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僅以「警告」與「紀律處分」帶過,形同免責。此種制度設計讓人質疑:當AI成為國家治理工具,誰來監控擁有監控權力的機構?
2025/04/15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乍看是選舉年再度上演的經濟民族主義,實則是一次以關稅為槓桿的全球權力重構。這場關稅行動,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旗號,卻充滿選擇性與策略性操作,既向選民展示強硬姿態,又保留與盟國談判的籌碼。
2025/04/15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乍看是選舉年再度上演的經濟民族主義,實則是一次以關稅為槓桿的全球權力重構。這場關稅行動,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旗號,卻充滿選擇性與策略性操作,既向選民展示強硬姿態,又保留與盟國談判的籌碼。
2025/04/01
AI正改寫21世紀的產業版圖。中美兩國的人工智慧競爭,不只是技術領先的角力,更是一場制度模型與產業結構的對決。兩國分別在政策驅動與市場機制下走出不同節奏,也映照出背後深層的地緣戰略與價值選擇。
2025/04/01
AI正改寫21世紀的產業版圖。中美兩國的人工智慧競爭,不只是技術領先的角力,更是一場制度模型與產業結構的對決。兩國分別在政策驅動與市場機制下走出不同節奏,也映照出背後深層的地緣戰略與價值選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終端電子消費產品的庫存就進入了調整階段,許多國外科技廠紛紛祭出裁員,而產品的存貨週轉天數也持續上升,直到這次的財報才明顯有較多庫存調整看到成效.....
Thumbnail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終端電子消費產品的庫存就進入了調整階段,許多國外科技廠紛紛祭出裁員,而產品的存貨週轉天數也持續上升,直到這次的財報才明顯有較多庫存調整看到成效.....
Thumbnail
每週市場筆記 。Nvidia分散供應鏈的跡象出現 。AI生成內容上遇到的問題 。"認房不認貸"的刺激效果與碧貴園的股價反應
Thumbnail
每週市場筆記 。Nvidia分散供應鏈的跡象出現 。AI生成內容上遇到的問題 。"認房不認貸"的刺激效果與碧貴園的股價反應
Thumbnail
手機是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消費級產品,對於以電子業為主的台灣來說更是重中之重。 兩天前,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發布了一份關於手機出貨量的評估報告,出貨量達有史以來最大降幅,內容並不樂觀。 讓我來為你解讀這份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手機是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消費級產品,對於以電子業為主的台灣來說更是重中之重。 兩天前,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發布了一份關於手機出貨量的評估報告,出貨量達有史以來最大降幅,內容並不樂觀。 讓我來為你解讀這份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國際關係原本劍拔弩張,加上疫情火上加油,以美國為首的數個國家紛紛祭出壓抑中國大陸科技發展業的策略:晶片禁令、高階軍事科技限制、貿易大戰等,無不使中國大陸政府開始思考:若高端科技基礎總在國外,奶水說斷就斷,再進階的發展豈不容易戛然而止,由人擺布?
Thumbnail
國際關係原本劍拔弩張,加上疫情火上加油,以美國為首的數個國家紛紛祭出壓抑中國大陸科技發展業的策略:晶片禁令、高階軍事科技限制、貿易大戰等,無不使中國大陸政府開始思考:若高端科技基礎總在國外,奶水說斷就斷,再進階的發展豈不容易戛然而止,由人擺布?
Thumbnail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Thumbnail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Thumbnail
即使科技產業一向是美國經濟的強勢領頭羊,也很難完全避免受到景氣下行的影響。所以,接下來兩期的科技巨頭解碼,我會試著評估幾家主要的科技公司,在經濟如果陷入衰退或停滯的狀況下,其主要業務可能受到的衝擊程度
Thumbnail
即使科技產業一向是美國經濟的強勢領頭羊,也很難完全避免受到景氣下行的影響。所以,接下來兩期的科技巨頭解碼,我會試著評估幾家主要的科技公司,在經濟如果陷入衰退或停滯的狀況下,其主要業務可能受到的衝擊程度
Thumbnail
2020年除了疫情的擾亂世界經濟,潛伏在檯面下,世界強國的科技之戰也悄悄展開。在高度依賴晶片生產的經濟下,這個「晶片戰爭」無疑的也影響了各個相關產業的趨勢與企業領導者的決策,對晶片需求大的龍頭企業,在晶片荒的1年後,收益將因供應鏈的緩慢而影響收益。
Thumbnail
2020年除了疫情的擾亂世界經濟,潛伏在檯面下,世界強國的科技之戰也悄悄展開。在高度依賴晶片生產的經濟下,這個「晶片戰爭」無疑的也影響了各個相關產業的趨勢與企業領導者的決策,對晶片需求大的龍頭企業,在晶片荒的1年後,收益將因供應鏈的緩慢而影響收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