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美中 AI 創新 擠牙膏vs.普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5/04/01 05:28:50

經濟日報 王薇瑄(聲鮮時采科技營運長、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AI正改寫21世紀的產業版圖。中美兩國的人工智慧競爭,不只是技術領先的角力,更是一場制度模型與產業結構的對決。兩國分別在政策驅動與市場機制下走出不同節奏,也映照出背後深層的地緣戰略與價值選擇。


中國舉國體制發展AI,從國務院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到地方政府的算力補貼與產業集聚,AI被快速導入城市管理、製造、教育、醫療等多個場景。這種高效率、低邊際成本的政策驅動模式,使AI技術在民生與產業體系中迅速普及,甚至在許多應用層面超車美國。


同時,中國正從「製造大國」轉型為「創新強國」。除了百度、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競推大模型外,一批具突破性的創新企業亦快速崛起,形成「中國AI六小龍」:DeepSeek(語言模型)、Unitree Robotics(四足機器人)、Deep Robotics(工業機器人)、BrainCo(腦機介面)、Game Science(AI遊戲技術)與Manycore Tech(高性能算力架構)。這些企業不僅對標國際巨頭,更逐步建立自己的技術節奏與應用場景,展現中國AI創新邁向深科技的實力。


相對的,美國雖然在AI基礎技術、晶片設計與風險資本上持續領先,但技術釋出節奏顯得較保守。OpenAI、Anthropic、Google DeepMind 等公司持續創新,但多採取謹慎漸進的方式,每一代模型都精算推出時間,以延長商業壽命與營收周期。


這種「擠牙膏式創新」邏輯,在Apple身上展現得最為明顯。從iPhone的硬體升級到生態整合,Apple向來以穩定節奏與高品牌黏著度延長產品周期。ChatGPT的模型迭代初期也呈現相似模式——從GPT 2到GPT 3相隔數年,直到市場競爭升高(如Claude與Gemini接連推出),OpenAI才加快更新步調,釋出GPT 4-turbo、專屬GPT功能等商業化產品。這說明,在缺乏競爭對手時,創新節奏可被刻意放緩;一旦競爭壓力上升,產品升級則會迅速加速。


這種策略性的創新節奏,是美國自由市場文化下的典型反應。技術被「拆段」釋出,每一步都要可控、可賣、可創造收益。創新不求快,而求「精準」與「持續」。這也讓美國在確保風險管理、道德審慎與用戶體驗的一致性方面,展現制度上的穩定性。


但這樣的節奏也有其限制。當創新無法快速普及至基層社會,可能錯失AI推動社會轉型的契機。例如醫療、教育與公共治理等領域,若缺乏強有力的應用導入,技術的影響力便可能侷限於特定族群或商業場景。AI領先,不等於全民受惠;技術突破,不必然帶來結構改變。


觀察這場科技賽局,也可以發現另一個轉變:從「技術奇觀」轉向「人文落地」。未來AI競爭的焦點,將不再只是比誰的模型大、速度快、算力強,而是誰能真正讓AI走入人群,解決真實問題,並融入多元文化與社會價值。


從這個視角看,AI競賽終點其實是治理力與社會想像力的比拚。無論是中國的全面滲透或美國的策略創新,都將面臨同一個問題——如何讓AI成為值得信任、能夠共感、可被共享的科技力量。


比創新更重要的,是信任與共感。科技的未來,不只屬於開發者,也屬於每一位使用者。這才是AI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核心挑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薇瑄的沙龍
24會員
107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王薇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西班牙近期推出《人工智慧良善使用與治理法》草案,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該草案延續歐盟AI法規,對企業使用高風險或禁用技術祭出重罰,但對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僅以「警告」與「紀律處分」帶過,形同免責。此種制度設計讓人質疑:當AI成為國家治理工具,誰來監控擁有監控權力的機構?
2025/04/29
西班牙近期推出《人工智慧良善使用與治理法》草案,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該草案延續歐盟AI法規,對企業使用高風險或禁用技術祭出重罰,但對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僅以「警告」與「紀律處分」帶過,形同免責。此種制度設計讓人質疑:當AI成為國家治理工具,誰來監控擁有監控權力的機構?
2025/04/15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乍看是選舉年再度上演的經濟民族主義,實則是一次以關稅為槓桿的全球權力重構。這場關稅行動,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旗號,卻充滿選擇性與策略性操作,既向選民展示強硬姿態,又保留與盟國談判的籌碼。
2025/04/15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乍看是選舉年再度上演的經濟民族主義,實則是一次以關稅為槓桿的全球權力重構。這場關稅行動,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旗號,卻充滿選擇性與策略性操作,既向選民展示強硬姿態,又保留與盟國談判的籌碼。
2025/03/18
近日發生了一起震驚社會的事件,在一個技術長離職交接的會議中,董事長失控持刀傷人致死,引發社會對職場管理與心理健康的廣泛討論。當然,該事件未來發展自有法律論斷,但也讓我們反思一個少有人探討的問題:當創辦人全力推動公司前進之際,誰來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2025/03/18
近日發生了一起震驚社會的事件,在一個技術長離職交接的會議中,董事長失控持刀傷人致死,引發社會對職場管理與心理健康的廣泛討論。當然,該事件未來發展自有法律論斷,但也讓我們反思一個少有人探討的問題:當創辦人全力推動公司前進之際,誰來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AI晶片市場報告顯示AI晶片競爭白熱化發展,市場延續產業輪動後的逢低買盤並且初步有墊高現象、股債同步表現,市場關注MU財報。
Thumbnail
AI晶片市場報告顯示AI晶片競爭白熱化發展,市場延續產業輪動後的逢低買盤並且初步有墊高現象、股債同步表現,市場關注MU財報。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筆記-美投君-AI概念股-24.06.09 *AI應用會是大勢所趨,技術將持續進步,企業對於AI的投資會持續。 在AI應用普及之前,對於基礎建設層面的投資仍會持續,部會僅限於1-2年的時間,而會是個長期受惠的過程。 *過往的網路發展,經歷過從硬體轉向軟體應用的趨勢。 Cisco為網路硬體公司
Thumbnail
筆記-美投君-AI概念股-24.06.09 *AI應用會是大勢所趨,技術將持續進步,企業對於AI的投資會持續。 在AI應用普及之前,對於基礎建設層面的投資仍會持續,部會僅限於1-2年的時間,而會是個長期受惠的過程。 *過往的網路發展,經歷過從硬體轉向軟體應用的趨勢。 Cisco為網路硬體公司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