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分享|法律正義即公平正義? 一場充滿偏見的政治審判 《芝加哥七人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法庭,原本該是保障公平正義的地方,但一旦擁有偏見、未審先判,這樣的審判和作秀並無太大差異。而發生於1968年的「民主黨全國大會抗議活動」,因七名示威者被捕且被加諸莫須有罪名,該《芝加哥七人案》被譏為「政治審判」。法律正義淪為政治道具,也成了一場政治悲劇。

《芝加哥七人案》於2020年上映,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1968年因民主黨總統詹森擴大美國參與越戰的軍力,引來包括學生民主會、青年國際黨等不同團體的反戰情緒。他們集結到民主黨全國大會舉辦的地點芝加哥,原本想進行一場和平抗爭,最終卻引發警民衝突。而被逮捕的八個人被控煽動暴動,其中一人是黑豹黨黨主席,當日根本不在抗議現場,只是前往芝加哥參加一場演說而已。

raw-image

而在開庭前,其實審判結果早已成定局。充滿偏見視角的法官、站邊抗爭者的陪審員被無預警剔除、長期隔離陪審團以消磨耐心、無視被告方律師提出的異議和忽略黑豹黨主席律師缺席的狀況,種種的情況都顯示這場審判並不符合公平正義,而是國家為了殺雞儆猴而做出的政治判決。

國家在「手無寸鐵」的人民面前,以本該保障自由民主的法律作為報復的利器,一層層剝去民主該有的樣貌,成為歷史上的污點。

《芝加哥七人案》不僅將人民和國家間的衝突精彩重現,抗爭群體中的矛盾也是本片重點。不同聲音、觀點、風格的領袖們,彼此間的拉鋸和溝通也讓電影層次感更加豐富。雖然這部片令人熱血沸騰,但因為涉及的背景和元素較豐富,有些地方較為難懂,是一部挺需要耗費腦力觀賞的一部片呀!但對這類歷史審判有興趣的人,這部就滿推薦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3/02/15
感謝分享!這部電影很少人討論呢!
avatar-img
維克絲的沙龍
180會員
183內容數
閱讀,可以很享受。 找一本吸引你的書,配上一杯咖啡,一起度過美好的一下午吧!
維克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美,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但那份多元逐漸被「主流審美」單一化,陰柔、柔弱、小鳥依人成了女人味的特質。陽剛之美呢?或許有些人無法認可,但那位留著大鬍子的女人也很美。 20世紀時,曾有位多毛症的女子克蕾蒙汀德磊(Clémentine Delait),她經營的咖啡館事業有成,也不忌諱向別人展示自己真實的樣
Thumbnail
2025/04/22
美,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但那份多元逐漸被「主流審美」單一化,陰柔、柔弱、小鳥依人成了女人味的特質。陽剛之美呢?或許有些人無法認可,但那位留著大鬍子的女人也很美。 20世紀時,曾有位多毛症的女子克蕾蒙汀德磊(Clémentine Delait),她經營的咖啡館事業有成,也不忌諱向別人展示自己真實的樣
Thumbnail
2025/04/10
英文中有句格言是這樣說的:「Fake it ‘til you make it」,大致可對應中文的諺語「弄假成真」,意即在達成目標前,透過假裝或模仿其心態、氣度和想法,最終成為自己想變成的樣貌。而電影《冒牌死黨》以此格言為概念,透過盡職演員的身分,演出一部勵志又無俚頭的喜劇,原來,身分認同到身分轉變,
Thumbnail
2025/04/10
英文中有句格言是這樣說的:「Fake it ‘til you make it」,大致可對應中文的諺語「弄假成真」,意即在達成目標前,透過假裝或模仿其心態、氣度和想法,最終成為自己想變成的樣貌。而電影《冒牌死黨》以此格言為概念,透過盡職演員的身分,演出一部勵志又無俚頭的喜劇,原來,身分認同到身分轉變,
Thumbnail
2025/03/31
從前我很納悶,為什麼有些遭遇家暴的女生們不願意離開施暴者呢?有一就有二,就算對方道了歉,也很難奢求他做到「下次不會了」的承諾。然而,放下並轉身離開或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有許多考量和牽掛,但我們都該看看電影《到我們為止》,和女主角莉莉布魯學習,儘管兩人間有了孩子,但當對方對了你動手之後,沒有一個錯誤
Thumbnail
2025/03/31
從前我很納悶,為什麼有些遭遇家暴的女生們不願意離開施暴者呢?有一就有二,就算對方道了歉,也很難奢求他做到「下次不會了」的承諾。然而,放下並轉身離開或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有許多考量和牽掛,但我們都該看看電影《到我們為止》,和女主角莉莉布魯學習,儘管兩人間有了孩子,但當對方對了你動手之後,沒有一個錯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致謝MPlus|云閱讀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453# 時隔兩三年再度觀賞舞台劇,在上一次的《馬鞍藤的春天》中,對於台灣政治歷史的感觸讓在場的許多學生離席之際,我仍然止不住眼淚只能等待冷靜。於是對於類似題材的關注,讓我再度到了劇場。 然而這篇後感
Thumbnail
致謝MPlus|云閱讀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453# 時隔兩三年再度觀賞舞台劇,在上一次的《馬鞍藤的春天》中,對於台灣政治歷史的感觸讓在場的許多學生離席之際,我仍然止不住眼淚只能等待冷靜。於是對於類似題材的關注,讓我再度到了劇場。 然而這篇後感
Thumbnail
〈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後感 人權影展的開幕式播放了三部紀錄片,分別是《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以及《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而這分別讓我們去看到的是冤案、死囚以及國家的死刑。 談到死刑歷來我都認為我們該問的問題究竟是: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或者,死刑是否應該
Thumbnail
〈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後感 人權影展的開幕式播放了三部紀錄片,分別是《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以及《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而這分別讓我們去看到的是冤案、死囚以及國家的死刑。 談到死刑歷來我都認為我們該問的問題究竟是: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或者,死刑是否應該
Thumbnail
法庭,原本該是保障公平正義的地方,但一旦擁有偏見、未審先判,這樣的審判和作秀並無太大差異。而發生於1968年的「民主黨全國大會抗議活動」,因七名示威者被捕且被加諸莫須有罪名,該《芝加哥七人案》被譏為「政治審判」。法律正義淪為政治道具,也成了一場政治悲劇。
Thumbnail
法庭,原本該是保障公平正義的地方,但一旦擁有偏見、未審先判,這樣的審判和作秀並無太大差異。而發生於1968年的「民主黨全國大會抗議活動」,因七名示威者被捕且被加諸莫須有罪名,該《芝加哥七人案》被譏為「政治審判」。法律正義淪為政治道具,也成了一場政治悲劇。
Thumbnail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
Thumbnail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
Thumbnail
是否生在台灣,和諧與溫情的掩飾下,讓我們常可以用無知來裝飾幸福,以至於我們會常讓自己的狹義正義爆棚,發洩在不正確的地方,傷害到了錯的人?真正的正義,是否該像這樣的作品,不去傷害特定的人,而是去提升隨機的少數人,然後大家這麼做,撐到少數意見成為主流意見的那一天,社會就會相對地正義一些了?
Thumbnail
是否生在台灣,和諧與溫情的掩飾下,讓我們常可以用無知來裝飾幸福,以至於我們會常讓自己的狹義正義爆棚,發洩在不正確的地方,傷害到了錯的人?真正的正義,是否該像這樣的作品,不去傷害特定的人,而是去提升隨機的少數人,然後大家這麼做,撐到少數意見成為主流意見的那一天,社會就會相對地正義一些了?
Thumbnail
「法律是為了不去懲罰人而存在的,怎麼可以毫無標準地懲罰人呢?也有可能蒙受不白之冤,所以為了不亂懲罰人樹立了懲罰的標準,那就是法律。」
Thumbnail
「法律是為了不去懲罰人而存在的,怎麼可以毫無標準地懲罰人呢?也有可能蒙受不白之冤,所以為了不亂懲罰人樹立了懲罰的標準,那就是法律。」
Thumbnail
(原文刊載於2019年7月5日的台灣蘋果日報上。)   1989年11月,居住在東柏林鎮的市民群起反抗共產政權,示威群眾拿著鐵鏟、鐵錐在圍牆上不斷開鑿,試圖破壞圍牆。12月,東德政府開始主動拆除圍牆。那時,沒有人指責他們是暴徒,沒有人稱呼他們作暴徒。  
Thumbnail
(原文刊載於2019年7月5日的台灣蘋果日報上。)   1989年11月,居住在東柏林鎮的市民群起反抗共產政權,示威群眾拿著鐵鏟、鐵錐在圍牆上不斷開鑿,試圖破壞圍牆。12月,東德政府開始主動拆除圍牆。那時,沒有人指責他們是暴徒,沒有人稱呼他們作暴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