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的恐懼》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通膨的恐懼》這本書闡述了現代貨幣理論(MMT)的許多觀點作者在內容呈現上提供了相當有趣的哲學背景,在實務方面則倡導擴大美國聯準會的作用。本書可以說是專門為了一般人擴充金融知識所寫的科普書,讀者並不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識也能輕鬆駕馭貨幣理論的諸多傳導機制。簡單說就是一本非常白話在講貨幣理論的書,很適合用來增廣見聞和解開關於通膨的錯誤迷思。
首先、我們常聽到的「印鈔票」一詞根本就不存在,是個天大的迷思。因為貨幣是來自無中生有的花費,政府在每一季的所有花費,都會創造出新的錢,政府正是在花錢的過程中創造貨幣。一旦財政部批准各種款項,它就會讓聯準會的官員們知道,通常是透過電子支付。聯準會官員打開財政部在聯準會的帳戶,把美元帳面餘額輸入銀行帳戶的行為,就是在創造貨幣。那些嘲笑印錢的人,往往會引發對惡性通貨膨脹的恐懼,就像重創辛巴威和威瑪德國那樣,作者在書中的第十二章花了一整章的篇幅,從各種面向探討通膨的起因和央行的制衡之道,幫助讀者消除對通貨膨脹的未知恐懼。
再來「稅收」也不是被政府拿來支出用的。許多人認為政府必須像個人、家庭或公司那樣,從某個地方獲得或賺到金錢。現實情況恰好相反,一個發行自己貨幣的政府,不需要得到錢或擁有錢才能花錢,它只要隨心所欲的發行即可。當人民用美元繳稅時,這些美元實際上會被摧毀,這些錢會從貨幣供給的統計數據中被刪除,如果妳繳的稅是用實體、有形的鈔票,這些紙鈔反而還會被撕成碎片。稅收除了把錢從經濟體中抽走,它們還有其他功能,像是為了塑造激勵機制,同時也會影響整個經濟體中的財富分配和購買力。
而且政府也沒必要「借錢」,美國公債只是一種方便的政策工具,並不是政府用來借錢。他們暫時把流動的美元從銀行帳戶中取出,這樣人們就不能在聯準會希望減少支出時卻花掉這些錢。這有助於聯準會管理流通中可消費貨幣的總供給,並且透過買進和賣出美國公債,進而管理私人銀行之間的隔夜拆款利率,這反過來會影響銀行可借出多少錢,使其流通到經濟體當中。
整體而言,現代貨幣理論認為,貨幣的唯一價值就是國家賦予的繳稅功能,政府可以透過不斷發行貨幣來活絡市場,唯一制約貨幣超發的因素就是通貨膨脹;但國家可以通過課稅,來收回民間擁有的貨幣,以避免通貨膨脹。
一旦我們對金錢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我們就會知道,花這麼多生命去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將會了解金錢到底是什麼,我們如何能擁有更多的金錢,以及更複雜的貨幣政策如何幫忙修補我們的社會契約。我們也可以不用那麼擔心社會總是瀕臨崩潰。
avatar-img
1.9K會員
87內容數
【ETF投資、因子投資、資產配置】享受創作過程,傳遞我認同的投資理念,同時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血流成河 的其他內容
近幾年很常被問到的問題?長期持有槓桿ETF 既然市場長期向上,為什麼不直接長期持有槓桿ETF呢? 在過去十年長期持有原型為市值型的槓桿ETF,像是S&P 500指數兩倍槓桿的SSO、三倍槓桿的UPRO,都能輕鬆打敗指數和勝過一倍的原型ETF(VOO、SPY)。 槓桿ETF可以長期持有的論點
國內有許多投資理財書籍都存在大量倖存者偏誤、只適用於過去某些特定的市場行情,散戶若沒有識別能力、傻傻地遵循這些方式進行投資,在將來注定失敗並且耗費大量時間。 --------------------------------- 分散投資 指數化 資產配置 再平衡 低成本 定期投入 忽略市場的短期波動
在資產累積期間,我們應該要為熊市的到來感到高興,視為上天給的禮物,股市跌愈兇愈好,低迷的時間愈長愈有利。相反的,如果在這段期間沒有繼續堅持下去,放棄這個大好機會,終將後悔一生,我知道這聽起來很違反直覺,我們直接看幾個例子最好懂。 ------------------------ 報酬順序:先壞後好
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在《不對稱陷阱》曾說過:「不要聽信靠給別人建議為生的人所提的建議,除非他們的建議錯了,自己也會遭殃。」 意思是說對於那些給你提出建議的人,告訴你說,採取某種行動「對你有好處」的人,務必提高警覺。雖然這對他也有好處,可是對你的傷害,不會直接影響他。
熊市來臨 近期全球各大股市跌幅已達20%進入熊市,有關於擇時進出股市與債市的聰明言論層出不窮。什麼經濟數據各種滑落、美國經濟硬著陸、之後降息有利債券、聯準會抑制通貨膨脹導致經濟衰退等等…,一大堆擇時言論要多少有多少。 ------------------------------ 股市風險溢酬
為何會股債雙殺? 今年為止到5/31號: VTI美國股市下跌14.3% VGIT美國中期公債下跌6.9% BNDW全世界總體債券下跌8.6% VXUS非美國際股市下跌10.6% VWO新興市場下跌11.5% 「清流君,說好的股債搭配、資產配置呢?怎麼沒效了?」 如何打敗通膨? 股市和債市
近幾年很常被問到的問題?長期持有槓桿ETF 既然市場長期向上,為什麼不直接長期持有槓桿ETF呢? 在過去十年長期持有原型為市值型的槓桿ETF,像是S&P 500指數兩倍槓桿的SSO、三倍槓桿的UPRO,都能輕鬆打敗指數和勝過一倍的原型ETF(VOO、SPY)。 槓桿ETF可以長期持有的論點
國內有許多投資理財書籍都存在大量倖存者偏誤、只適用於過去某些特定的市場行情,散戶若沒有識別能力、傻傻地遵循這些方式進行投資,在將來注定失敗並且耗費大量時間。 --------------------------------- 分散投資 指數化 資產配置 再平衡 低成本 定期投入 忽略市場的短期波動
在資產累積期間,我們應該要為熊市的到來感到高興,視為上天給的禮物,股市跌愈兇愈好,低迷的時間愈長愈有利。相反的,如果在這段期間沒有繼續堅持下去,放棄這個大好機會,終將後悔一生,我知道這聽起來很違反直覺,我們直接看幾個例子最好懂。 ------------------------ 報酬順序:先壞後好
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在《不對稱陷阱》曾說過:「不要聽信靠給別人建議為生的人所提的建議,除非他們的建議錯了,自己也會遭殃。」 意思是說對於那些給你提出建議的人,告訴你說,採取某種行動「對你有好處」的人,務必提高警覺。雖然這對他也有好處,可是對你的傷害,不會直接影響他。
熊市來臨 近期全球各大股市跌幅已達20%進入熊市,有關於擇時進出股市與債市的聰明言論層出不窮。什麼經濟數據各種滑落、美國經濟硬著陸、之後降息有利債券、聯準會抑制通貨膨脹導致經濟衰退等等…,一大堆擇時言論要多少有多少。 ------------------------------ 股市風險溢酬
為何會股債雙殺? 今年為止到5/31號: VTI美國股市下跌14.3% VGIT美國中期公債下跌6.9% BNDW全世界總體債券下跌8.6% VXUS非美國際股市下跌10.6% VWO新興市場下跌11.5% 「清流君,說好的股債搭配、資產配置呢?怎麼沒效了?」 如何打敗通膨? 股市和債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本文探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當代經濟中的定位,比較其與傳統貨幣及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異同。文章分析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引用美國金本位制度及經濟大恐慌的歷史案例,強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針對虛擬貨幣在抵抗通脹方面的潛力進行了討論,並提出...
Thumbnail
雖然我們不是經濟學家,但還是要懂點經濟學,【超閱讀觀點88】有介紹過《超簡單經濟學》,書名有「超簡單」,但讀起來其實沒那麼簡單。這次看的《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日常問題,解答你對經濟現況的疑惑》是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最關鍵的日常情境。
Thumbnail
穩健的貨幣意味「沒有通膨」;但不是「價格穩定」。價格是市場的制度,用來傳達有關供給與需求的資訊。
Thumbnail
好貨幣的三個功能 方便攜帶,可作為交易媒介 價值儲藏,乘載過去到未來的價值 記帳單位 貨幣的三種形式 紙幣 債權 銀行存款 為何比特幣作為貨幣有爭議性? 價格過於浮動,目前難以作為實際交易媒介 現階段價值儲藏能力不穩定 政府透過印鈔票想解決什麼問題? 人民對貨幣失去信用,開始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國家稅制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影響國民從事某些活動的誘因。另一個目標,是要進行所得與財富的重分配,拉近國民間財富水準的差距,讓整體社會能更趨公平。
Thumbnail
對大多數的執政者來說,會比較希望央行能常常降低利率水準,因為他們認為降低利率有助於刺激經濟。 當利率降低,在銀行存款能得到的利息變少了,而借錢買車、買房時,需要繳交給銀行的利息也變少了。存錢所得到的報酬變少、借錢需要付出的代價變低。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
法定貨幣是由中央銀行印發,有政權、有軍隊支持,政權崩塌是不是法定貨幣就價格探底,就反映不出價值了? 錢對我來說是什麼意義,是享有隨時可以作出選擇的自由,是數字堆疊的安全感,是工作被肯定的價值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本文探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當代經濟中的定位,比較其與傳統貨幣及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異同。文章分析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引用美國金本位制度及經濟大恐慌的歷史案例,強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針對虛擬貨幣在抵抗通脹方面的潛力進行了討論,並提出...
Thumbnail
雖然我們不是經濟學家,但還是要懂點經濟學,【超閱讀觀點88】有介紹過《超簡單經濟學》,書名有「超簡單」,但讀起來其實沒那麼簡單。這次看的《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日常問題,解答你對經濟現況的疑惑》是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最關鍵的日常情境。
Thumbnail
穩健的貨幣意味「沒有通膨」;但不是「價格穩定」。價格是市場的制度,用來傳達有關供給與需求的資訊。
Thumbnail
好貨幣的三個功能 方便攜帶,可作為交易媒介 價值儲藏,乘載過去到未來的價值 記帳單位 貨幣的三種形式 紙幣 債權 銀行存款 為何比特幣作為貨幣有爭議性? 價格過於浮動,目前難以作為實際交易媒介 現階段價值儲藏能力不穩定 政府透過印鈔票想解決什麼問題? 人民對貨幣失去信用,開始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國家稅制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影響國民從事某些活動的誘因。另一個目標,是要進行所得與財富的重分配,拉近國民間財富水準的差距,讓整體社會能更趨公平。
Thumbnail
對大多數的執政者來說,會比較希望央行能常常降低利率水準,因為他們認為降低利率有助於刺激經濟。 當利率降低,在銀行存款能得到的利息變少了,而借錢買車、買房時,需要繳交給銀行的利息也變少了。存錢所得到的報酬變少、借錢需要付出的代價變低。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
法定貨幣是由中央銀行印發,有政權、有軍隊支持,政權崩塌是不是法定貨幣就價格探底,就反映不出價值了? 錢對我來說是什麼意義,是享有隨時可以作出選擇的自由,是數字堆疊的安全感,是工作被肯定的價值感。